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20 10:40:20| 人氣1,1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拼金季分析》克氏創新理論 預示台灣危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粟四維

克利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絕對稱得上當代創新理論的權威之一。他的著作《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談到主流企業往往拘泥於現有的顧客市場、陶醉於過去成功的模式,而忽略了潛在的威脅。這並不是說主流企業固步自封,不求進步。相反地,他們最後被淘汰的原因,往往是只知道在既有的發展軌道上創新,忽略了新科技、新市場開發的可能性。

主流企業創新的結果,可能是較高檔的產品或功能,可以滿足既有市場消費者更高品味的追求。然而,這有如被消費者綁架,因為企業愈往上提升,其實愈將自己的餅縮小。這些過分的創新綁住主流企業,讓他們耗費心力在沒有前景的創新事業。

另一方面,躲在一旁的新創科技企業,剛開始可能只顧得了自己所服務的小型市場。但隨著科技進步,新興產品提供了過去意想不到的功能,讓新創企業的市場不斷擴大。最後,主流企業被新創企業吞噬,甚至從此消失在歷史當中。

在經濟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最有代表性的可算是電話和電報。電話剛發明時,貝爾本人並不清楚它的商業價值。他向西方聯合公司推銷這項發明,西聯認為那不過是個玩具。貝爾灰頭土臉,只能將電話用在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上。當大家愈來愈發現電話的方便性,它的市場就不斷擴大。最後的結果很清楚:電報完全被電話取代。同一時間,西聯並沒有等死,在電報科技上一直有重大進步。

克里斯汀生敘述的理論與故事,讓我們不禁想到台灣。無論從台灣政府所提供的建設與服務,還是從這個政府本身來看,在兩岸開放的大好局勢之下,似乎又隱藏著破壞式創新的危機。

舉例來說,WiMAX無疑是無線網路的一大進步,卻又讓人覺得是在鑽市場的牛角尖,倒不如優化架構在無線網路之上的服務業。愛台建設一片看好,卻又是在既有的通貨膨脹陰影之下,加速萎靡民間與地方政府的活力。

凡此種種,在在表現台灣政府一貫的特色:只看到政府能做什麼,卻看不到政府不能做什麼;看到老百姓需要政府做什麼,卻不知道老百姓可以為自己做什麼,而且做得可以更好。台灣因為當前兩岸的解凍,前景應該看好,不過千萬不要成為歷史上被淘汰的主流企業,只看到眼前的、自己可以做的,卻忽略了另外一條路,從而愈陷愈深。

尤其當今經濟部長尹啟銘的理想,是建立台灣為創新中心,切忌將創新局限在科技發明,忽略了政府體制創新、思想創新、服務創新,到頭來反而成為創新理論的反例。

(作者是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中心主任)

【2008/06/20 經濟日報】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