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4 17:30:06| 人氣372|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动向》8月号编辑手记:到底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动向》8月号编辑手记:到底是谁”崛起”了?(张伟国)
2008-09-03
2008年的奥运是一个大舞台,因为是东道主,除了中国自己想要的荣耀,与它相关的所有问题:贫富差距、民族冲突、人道灾难、宗教迫害、环境污染……也都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因此,各方面都借助这个舞台,争取最大的表演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问题”不仅会更加热门,事实上也的的确确”崛起”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从本期特辑看到不同的视角。



(文章只代表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动向》8月号封面 2008年的奥运是一个大舞台,因为是东道主,除了中国自己想要的荣耀,与它相关的所有问题:贫富差距、民族冲突、人道灾难、宗教迫害、环境污染……也都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因此,各方面都借助这个舞台,争取最大的表演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问题”不仅会更加热门,事实上也的的确确”崛起”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从本期特辑看到不同的视角。


然而,要为中国把脉,尤其要把准脉又谈何容易。固然,客观上中共几乎垄断了重要的信息资源,但主观上各位行家里手也有种种利益驱动,故观察中国常常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本期专题:纪念索尔仁尼琴,学习”严酷的民族经验: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探讨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给国家开药方”,评论家提出”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止步的终点,应该是”中国的良心”举步的起点。








《动向》8月号封二 尽管中共信誓旦旦要开一个”安全奥运”,又是调兵遣将、又是全民动员、又是把民工访民外地大学生等统统赶出京城,自以为布下天罗地网,结果仍百密一疏,奥运安全也不断失控,奥运开幕第二天就有外国游客(美国奥运运动员的亲属)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杀死杀伤,还说只是”偶发事件”。更不要说连日来,新疆喀什(东土耳其斯坦独立运动的策源地)、库车等地区接连发生针对边防武警和公安警察的攻击和炸弹爆炸事件,宣布了多年来中共的高压政策已经完全失败,凭借”北京奥运”的新闻效应,中国原本捂得严严实实的民族矛盾及其冲突,几乎一夕之间成了国际话题,难道取代美国成为恐怖攻击的目标就是”中国崛起”的标志?




京奥开幕前,北京当局划了三个地方说是专供示威,实际上演了一出”引蛇出洞”的把戏,申请示威的民众不是被劳教就是失踪得无影无踪,结果中国人的人权问题、环境问题、中国人的冤屈自己不能讲、不能抗议,要外国人来讲,要让外国人来替中国人抗议?国人皆成”二等公民”。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 ”崛起”了?





《动向》8月号封底 中南海当年争办奥运的本意是要掩盖”六四”突显的合法性危机,而今操办奥运的各项举措非但有违初衷,甚至还加深了危机。可以预见的是,当理性的政治改革裹足不前,陷入合法性危机的中共就越来越难以自拔,结果就需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本期的【博文精粹】选刊了龚小夏博客(gongxiaoxia.blog.tianya.cn)的一段背景文字:(7月29日在白宫西客厅,布什)总统上来就问:我去中国,你们希望我跟胡锦涛主席转达什么样的意见?我的回答的梗概是:总统既然已经决定去看奥运,我也认为应该采取支持的态度。(总统插话:你也可以反对我。)我认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交流有很大的空缺。美国人要了解中国,在美国有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频道,大家可以随便看,包含各种意见的书籍和互联网也可以任意出版或者登陆。而中国人要了解美国,却缺少比较系统的途径,因此在中国人中间造成了许多对美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误解。总统是否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推动去建立这样一种交流的机制。既然美国人欢迎中国的机构来到这里宣传中国的制度与文化,美国的机构也应该在中国受到同等的对待。我认为,奥运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开放的平台。




其实中美之间交流的这种不对称,恰恰是中共以”内外有别”为体,以”对外开发”为用之谋略的一个缩影。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张伟国)


打印本文 电邮本文

台長: yuluoke
人氣(372)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自由论坛 |
此分類下一篇:金牌大国与体育大国
此分類上一篇:把中秋节过成言论自由节的声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