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17 20:42:22| 人氣6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共加強民營企業統戰 管理「自己人」的時機背景與考量***-BBC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共加強民營企業統戰 管理「自己人」的時機背景與考量***

                    -BBC- 2020年9月16日   

中共最新出台針對民營企業的統戰工作文件,要加強對民營企業老闆的領導和管理,引起關注。 

這份名為《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推出,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出台的第一份有關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文件,既折射中國民營經濟在整體經濟中的份量加重,也反映中美對抗局面中有必要整合民營企業的力量並加強管理與控制。 

1951年,剛剛建政的中共曾發出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指示,為1954年推出的公私合營政策打下了基礎。

本次的統戰工作文件中的「民營經濟人士」,包括民營企業出資人、控制人、持股人、民營中介結構合伙人,以及在內地投資的港澳工商界人士和個體工商戶。 

如何統戰?

根據這份統戰文件,民營經濟是中國「重要經濟基礎」;民營經濟人士是「我們自己人」,始終是中共「長期執政必須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文件要求民營經濟人士「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引導他們不斷增進對中共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另外,民營經濟人士還要深化「中國夢」,「樹立家國情懷、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己任」,而中共要積極在民營經濟人士中發展黨員,把符合條件的吸收到黨內來。 

中共還要堅持「黨管人才」,要建立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數據庫和人才庫,「培養堅定不移跟黨走」的民營經濟人士。 

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一帶一路」,自覺維護國家利益。

民營企業家未經社團登記註冊不得從事包括論壇、研討、講堂、沙龍等活動。 

中國最新發佈的2020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華為名列第一。 

時機與背景?

根據這份文件的說法,對民營經濟人士的統戰,旨在幫助他們以及他們的企 業更加規範。其中提到的重要一條是幫助他們的下一代,要引導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聽黨話」。 

中共統戰部負責人還解釋稱,這份文件出台的背景還包括「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 

從美國與中國貿易戰開始至今的過去幾年,世界經濟第二的中國與第一大國美國之間的對立從貿易擴展到科技、人員、外交、軍事等方方面面。

而因美國制裁被推上風口浪尖上的華為、字節跳動都是中國民營企業中的巨頭。 

美國彭博新聞社(Bloomburg)報道認為,中共對民營企業的統戰旨在應對民營經濟規模增加所帶來的挑戰,而私人老闆們「有不同的價值觀和利益訴求」。 

中國民營經濟規模有多大?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至今40年,民營經濟從零開始到如今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如華為、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等。有關民營企業如今在中國經濟中的比例,有所謂「56789」之說,即:

1.政府稅收50%以上由民營企業繳納

2.投資60%來自民營企業

3.發明專利70%出自民間企業

4.城鎮80%就業由民間企業解決

5.中國90%以上的企業是民企

按照中共新出台的統戰文件,"民營經濟人士"包括在內地投資的港澳工商界人士和個體工商戶。 

民營企業「自己人」

中共建政之後實行公有制經濟,在1950年代通過「公私合營」將私營企業全部收為國有。

1970年代末期,鄧小平主導的經濟改革開放政策,使私有經濟再次復蘇,出現了「個體戶」、「萬元戶」等描述私人經營者的名詞。他們也從當年的小攤小販,個體經營,發展到如今佔經濟「半壁江山」的局面。 

中國對民營經濟人士的重視早在約20年前江澤民當政時期就已經開始。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三個代表」論述,以委婉的措辭規定私營企業老闆可以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中國人大還修改憲法,明確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但無論是黨章還是憲法似乎都不能確保民營經濟人士在政治上免受歧視。「私企退場」、「新公私合營」等言論出現後,必定引發恐慌。 

為安撫人心,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2018年11月1日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高調喊話: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北京最新出台的統戰文件對「自己人」似乎頗不見外,稱民營經濟人士的價值觀念和利益訴求日趨多樣,因此有必要讓黨嚴格管理起來。 

前景不明的未來

「上世紀80、90年代的改革主張小政府、大社會,但現在執政黨和政府對於整個經濟和社會的控制已經深入到了幾乎每一個領域和層次,這些都是在改革的名義下進行的,但其結果卻是與80、90年代的經濟改革目標,即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相反的。黨和政府的控制深入到社會每一個細胞,我認為這是一種歷史性倒退。按照目前的狀況發展下去,我對前景很悲觀。中國民企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會繼續萎縮,會越來越艱難。」獨立學者、前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成員吳偉告訴BBC中文。 

「可以說,從胡錦濤時代的後期,開始出現國進民退,這種現象在近幾年加劇。我也在思考,為什麼出了這麼多形似改革,但執行結果卻是相反的'改革'政策。一是傳統意識形態回歸的原因,二是由於政策原因民營企業發展舉步維艱,處於資源壟斷地位、被一再要求『做大做強』的國有企業便趁機擴張地盤,所以國進民退勢所必然。民企接受國企控股,從大環境看是被動選擇,但從企業家對發展前景悲觀,或者出於自保的目的退出,這個角度看,又是主動選擇。」吳偉說。 

「民企沒有抵抗的資本和能力,經濟上行期間可能也不會束手就擒,他們唯一的資本可能就是媒體和民營資本家自我結盟,但這兩點都沒有現實可行性。我們有看到媒體發出聲音,但媒體的聲音也越來越弱。」吳強說。

對此,儘管仍持中國護照,但王彬也為未來做了兩手凖備,他已經在國外設立一個公司。「一方面,中國各個領域已經非常競爭激烈,市場機會在中國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面臨著很大壓力,政府干預導致人民幣跟市場價值嚴重不對等。」 

「現在有很多人把錢挪到國外,我當然理解。我要是錢多早就挪出去了。」王彬說。(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王彬為化名)

早在2010年,馬雲就表態稱「只要國家需要, 隨時凖備把支付寶獻給國家」。此後,或許是嗅覺比常人更靈敏,2016年,馬雲又公開表示,「我們過去的一百多年來一直覺得市場經濟非常之好,我個人看法未來三十年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計劃經濟將會越來越大」。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