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29 09:36:09| 人氣1,6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克思主義(Marxism)*+*馬克思是對的:他為你做過的五件事*-BBC-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被認為是集歷史、經濟學和社會學大成的巨著。他的《共產黨宣言》更被視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寶書」。

在中國,人們對馬、恩、列、斯、毛這五位「革命思想家」耳熟能詳,其中馬克思排序第一,被奉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 

卡爾·海因裏希·馬克思1818年出生在普魯士(今日德國)一個猶太家庭。1867年客居倫敦的馬克思出版了《資本論》的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apital)。 

《資本論》是馬克思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的閲覽室裏潛心研究多年後的思想結晶。實際上,這是馬克思在世時親眼看到的《資本論》的唯一部分。 

馬克思去世後,其摯友也是堅強經濟後盾恩格斯匯總他留下的草稿和大量筆記、論文,整理編撰出《資本論》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The Process of Circulation of Capital),並於1885年出版。  1894年,恩格斯根據馬克思的手稿、筆記編纂出版了《資本論》第三卷,《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as a Whole)。  三卷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看到的《資本論》(Das Kapital)。 

《資本論》是馬克思數十年研究的產物,既是歷史也是經濟學和社會學著作,其中包括對英國工業革命巔峰時期英格蘭工廠工人情況的研究。  精讀過這一長篇巨著的人應該為數不多,但《資本論》以及馬克思另一作品《共產黨宣言》曾經在20世紀初激勵過無數信仰共產主義的革命者,在當今中國,馬克思思想仍然被奉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被奉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偉大領袖。

                        *馬克思主義(Marxism)*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而創立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主要以唯物主義角度所編寫而成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括三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分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受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影響,併在此基礎上創立的。

馬克思主義被世界各國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列為理論基礎,但在實踐發展過程中,產生許多不同的流派,產生激烈的爭執,導致多次分裂。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對理論的解釋也有變化。致使各派別的理論發展產生相當大的區別,尤其是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理論的黨執掌政權後,就會宣佈自己的派別為正統。當前世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詮釋仍然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但一致的看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對20世紀的世界影響最大的一種理論。

但是,針對馬克思主義在各個社會科學領域的實際產生過程和實際地位,有不同的意見。如經濟學家熊彼特就認為,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貢獻是一套完整的“經濟學——社會學”體系。並否認唯物主義在其經濟學——社會學體系中的實際作用,認為馬克思的哲學主要只是黑格爾哲學的照抄。認為“經濟史觀”並非“經濟動因歷史觀”,也非象馬克思本人所認為的“唯物史觀”。

2005年8月22日,德國《明鏡》周刊刊登《多數德國人認為馬克思主義仍有現實意義》封面文章。 

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著作

德意志意識形態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
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1848年) 共產黨宣言(1848年)
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年) 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年)
資本論(1867年)
法蘭西內戰(1871年)
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

馬克思主義(Marxism)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學說。包括科學世界觀、社會歷史發展學說、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設理論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一詞作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學說的總稱在馬克思在世時已經出現,在19世紀70年代末法國社會主義者的著作中曾廣泛使用,但內容受到歪曲,馬克思對此提出尖銳批評。恩格斯在80年代初開始使用“馬克思主義”一詞,併在1886年專門作了說明。

馬克思主義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誌。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此外,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的階級鬥爭學說,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19世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特別是細胞學說的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規律的發現、進化論的新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科學體系,它包含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個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們構成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結合,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是在同各國工人運動和革命鬥爭實踐的結合中發展的;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的鬥爭中發展的;是在對時代發展提出的新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進行創造性研究過程中不斷發展的 。

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後,他們的繼承者繼續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同俄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帝國主義理論。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制定了關於建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學說。他總結了蘇維埃俄國的實踐經驗,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思想。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使馬克思主義進到一個新階段——列寧主義階段。在中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曆史、社會實踐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

西方馬克思主義(Western Marxism)

現代西方國家中一種反對列寧主義但又自稱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最初是共產國際內部一種“左”傾思潮,在受到共產國際的批判後,在黨外發展起來。這股思潮在開始時沒有自稱或被稱為西方馬克思主義。1955年,M.梅洛-龐蒂在《辯證法的歷險》一書中,強調西方馬克思主義同列寧主義的對立,並把前者的傳統追溯到G.盧卡奇在1923年發表的《歷史和階級意識》。在這以後,人們就廣泛地用這個概念稱呼這一思潮。在60年代末期西方的新左派運動中,特別在1968年的法國“五月風暴”中,這一思潮曾被激進的青年學生和工人奉為反對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等級制異化制度的思想武器。西方馬克思主義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同現代西方哲學的一些流派結合起來,在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和對社會主義的展望上,在革命的戰略和策略上,提出了同列寧主義相對立的見解。 

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內,有兩種不同的趨向:①按照黑格爾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存在主義的精神解釋和發揮馬克思主義,被稱作黑格爾主義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②按照新實證主義、結構主義的精神解釋和發揮馬克思主義,被稱作新實證主義馬克思主義和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

西方馬克思主義認為,馬克思主義逐漸不適應歷史運動,並對非馬克思主義獲得的成就加以排斥,因而經常處在不理解工人階級和其他階級的變化發展的經驗的危險之中。為了防止和剋服這種危險,西方馬克思主義斷然反對教條主義,主張由每一代來重新發現、重新創造馬克思主義。在“重新發現”和“重新創造”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不同趨向和流派,都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某個方面,而指責、否定其另一個方面;都把馬克思和恩格斯、列寧對立起來,並按照自己的需要批評恩格斯和列寧闡述的某些原理。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不同趨向和流派一致強調借用資產階級思想的偉大成就,它們或者從現代西方哲學的某些流派那裡系統借用概念、術語和範疇,或者進而用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的某些思想去“補充”和“革新”馬克思主義,由此形成馬克思主義同形形色色資產階級哲學流派的混合物。



                 *馬克思是對的:他為你做過的五件事* 

                         2018年 5月 5日-BBC- 

想周末休息嗎?開車走在"公"路上、去公共圖書館看看書怎麼樣? 

你希望把不公正、不平等、剝削掃進歷史垃圾堆嗎?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做好凖備,在今年5月5日紀念一下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吧。因為,上面提到的,也都是馬克思當年提倡的。 

大多數對20世紀歷史略有了解的人可能都同意,馬克思的革命學說給世界帶來巨大衝擊。他的"主義"被挪用,成為尋求社會變革的旗幟,引發許多災難性後果。 

後來,"馬克思主義"與獨裁、專制、殺戮掛上了鉤。難怪,時至今天馬克思仍然是爭議很強的人物。  但是馬克思也有人性的一面,他的有些理論也為世界更美好做出了貢獻。 

原來,好多事馬克思其實早都預見到了:"一小撮"超級富豪將主宰世界經濟;資本主義體制是動蕩的;經濟危機是週期性的;工業化徹底、永遠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還是不清楚馬克思到底為你做過什麼?請繼續讀下去。



一、馬克思要孩子去上學、而不是去做工 你也許會問,誰不這麼想? 

但是在1848年,也就是馬克思撰寫《共產黨宣言》的時候,童工是常態。即使現在,世界上仍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必須去做工,幫助養家糊口(2016年世界勞工組織數字)。 

時至今日,這麼多的孩子逃離廠房走入學校,部分功勞要屬於馬克思。 

岳琳達(Linda Yueh)是《偉大的經濟學家:他們的觀點如何幫助今天的我們》(The Great Economists: How Their Ideas Can Help Us Today )一書的作者。她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10點設想中有一點是:所有孩子都能在公立學校接受免費教育,禁止工廠使用童工。 

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並不是爭取兒童權益的第一人,但是岳琳達說,19世界後期,英國普及初等義務教育,工廠禁用童工,馬克思主義也是為兒童爭取權益努力的一部分。 



二、馬克思要你有自由時間,要你有權決定如何利用自己的自由時間

好了,你肯定不想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時吧?來段午休怎麼樣?你希望有朝一日能拿著退休金享受夕陽紅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去謝謝馬克思吧。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薩維奇教授(Mike Savage)說,只能無休無止地工作,你的時間就不屬於你了,你就無法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馬克思寫道,在資本主義社會,為了活下去,人們只能出賣他們僅有的——勞動力,以此換錢。馬克思說,這通常是不平等的交易,會導致剝削。馬克思希望工人能得到更多,比如獨立、不被異化。最重要的,是要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 

薩維奇說,"簡單看,馬克思說的是,我們的人生不應該用工作來界定。我們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自治,自己決定如何生活。現在,這種觀點已經成為絶大多數人認可的理想。" 

"馬克思有句名言:早晨打獵,下午釣魚,晚上養牛,吃完晚飯後討論哲學。他堅信自由、解放、反異化。" 



三、馬克思要你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

如果人們能夠在自己的產品中看到自我、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那麼,工作就會成為快樂的源泉。 

工作應該給我們創新的機會,展示我們最美好的層面,無論那是我們的人道,我們的智慧,還是我們的技能。 

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很糟糕,與感性脫節,那麼你可能就會感覺詛喪、抑鬱、被異化。  這可不是硅谷哪位勵志大師最近的演講,這是19世紀時馬克思說過的話。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和哲學手稿》中提出的見解,讓他成為把工作滿足感和人生幸福感聯繫在一起的第一位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論是,既然我們花這麼長時間工作,我們必須要從中獲得一些幸福感。 

馬克思認為,從自己的產品中找到美、或者獲得自豪感,才能帶給你幸福所需的工作滿足感。  馬克思注意到,資本主義一味追求速度,增加產出、利潤,結果分工越來越精細。 

如果你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螺絲上刻出3個圈兒,每天好幾千次,一做就是好多天、甚至好多年……  這樣的工作,可能很難讓你開心。



四、馬克思要你成為變革的一分子

如果你所在的社會有毛病——如果你覺得存在不公、不正、不平等,你要發聲,要組織起來,要抗議,要爭取變革。 

但是,19世紀的英國,新興的資本主義社會對權力被剝奪的工人階級來說,更像是堅不可摧的磐石。但是馬克思堅信變革,鼓勵他人爭取變革。後來,他的這個想法廣泛流傳。 

在許多國家,有組織的抗議示威帶來很大的社會變革:立法禁止種族歧視、同性戀歧視、階級歧視等。 

"倫敦馬克思主義節"組織者尼爾森(Lewis Nielsen)說,"需要革命改變社會;我們抗議是要爭取社會進步。普通人正是這樣得到了'全民保健系統'和八小時工作制。" 

馬克思通常被稱作哲學家,但是尼爾森並不這樣認為。他說,"那樣說好像他所做的只是把問題哲學化、寫出些理論。如果你看一看馬克思一生的所作所為,你就會發現,他也是活動家:他創建了'國際工人協會',參與支持貧窮工人罷工的活動;他提出的'全世界勞動者聯合起來'是真正的號角。馬克思留給我們的遺產是通過鬥爭獲得改善的傳統。這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管那些抗議的人是否把自己看作馬克思主義者。" 

尼爾森還說,"女人怎樣獲得投票權的?並不是因為議會裏的男人於心不忍了,而是因為女人組織起來去示威。我們如何得到周末休息日的?工會組織罷工爭取來的。" 

看起來,馬克思通過鬥爭實現社會變革的倡議真的扎了根,1943年,英國保守黨政客霍格(Quintin Hogg)承認,"我們必須給他們改革,否則他們就會給我們革命。"



五、馬克思警告過你國家和大公司的關係,提醒過你小心媒體

國家和大公司關係緊密,你什麼感覺?谷歌給了中國後門鑰匙,你是不是有些不舒服?臉書把個人數據洩露給一家研發影響投票意圖系統的公司,你怎麼看? 

19世紀時,馬克思和恩格斯已經在表述類似的擔心。  當然了,馬克思和恩格斯並不用社交媒體,但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犯罪學教授、紐約教授研究員維斯(Valeria Vegh Weis)說,他們是發現此類危險、並加以分析的第一人。"他們仔細研究過當時的政府銀行、商家和重要的殖民主體之間的合作網絡,並且追根溯源,一直到15世紀。" 

他們的結論?維斯這樣說:如果某種做法—無論是否惡劣,被證實對商家、國家有利,比如,販奴是推進殖民化的手段,國家就會制定於此有利的的立法。 

馬克思對媒體影響力的敏銳觀察,在21世紀的今天看起來也依然新鮮。維斯說,"在影響公共輿論上,馬克思懂得媒體的重要性。現在我們經常提假新聞,媒體恐慌……但是,馬克思早就見過了。"  "馬克思研究過當時發表的文章,得出結論的是,對窮人的小偷小摸、犯罪活動,不僅報道太多、而且有所誇大,白領犯罪、政治醜聞提的更少。" 

媒體也被用作分裂社會的工具。 

維斯說,"指責愛爾蘭人偷走了英格蘭人的工作,讓黑人和白人對立,男人和女人對立,移民和當地人對立……窮人忙著窩裏斗的同時,有權有勢的人繼續為所欲為。"


1.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馬庫色、班雅明、哈伯馬斯

「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作為第一代領軍人物的阿多諾,與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合著出版的《啟蒙辯證法》質問和批判歐陸自啟蒙運動開始的思想史;馬庫色同樣批判啟蒙運動,認為如今的人都成了「單向度的人」;而班雅明則從藝術等角度入手,提出「靈光」與「漫遊者」。 

2.現象學:胡塞爾、海德格、梅洛—龐蒂 

現象學,包含了三位哲學家:胡塞爾、海德格及梅洛—龐蒂。「回到事物本身」,就是現象學一脈相承的關隘,而不同現象學家就對「事物本身」的看法不同:胡塞爾認為是「意識」,海德格認為是存在,而梅洛—龐蒂則認為是「知覺」。

3.生命哲學先驅:叔本華、齊克果、尼采 

三位「生命哲學家」:叔本華、齊克果、尼采。生命哲學(德:Lebensphilosophie/英:philosophy of life)在十九世紀抬頭,由亨利.柏格森奠定基礎。生命哲學指的是哲學家們試圖歸納出來的一種生命定律,將人類、生物……等等宇宙所有的發展組織而提出的哲學見解,像是叔本華的生存意志論(宇宙本質是生存的欲望)、尼采的「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都普遍被視為「生命哲學」。

4.社會學:涂爾幹、韋伯、馬克思

自殺論 -埃米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現代社會學的奠基者,功能主義、實證主義、定量方法的拓荒者,「年鑒學派」的祖師爺。以研究內容而論,涂爾幹的學術著作涉及分工、自殺、教育、法律、道德、職業團體等眾多領域。而從核心關懷來說,他終生關注的問題都離不開「社會團結」(social solidarity) 或「社會整合」(social intergratation)這條主線。在一個充滿動盪且發生劇變的時代,涂爾幹不斷思考社會的秩序與失序,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理解社會行動-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百科全書式的天才學者,對現代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都影響深遠的先驅人物。他對如何研究社會有著和涂爾幹截然不同的認識,風格獨特的社會學路徑常被後人概括為「理解社會學」(interpretative Sociology)。

資本主義的危機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生前從未自稱「社會學家」,相反,他對「社會學」一詞的發明者孔德(Auguste Comte)有著無情的嘲諷與蔑視。然而,馬克思還是被公認為當代社會(科)學的重要鼻祖,大量的社會學概念與方法源自對他的回應。他的思想縱跨三個世紀,橫掃東方西方,至今活力不減,火力未衰。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