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28 01:00:50| 人氣1,2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島由紀夫:血如櫻花散落,行動與虛無* -作者:*致寧*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島由紀夫:血如櫻花散落,行動與虛無* 

                    作者:*致寧* 2019-11-25 18:00    

           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三島由紀夫(本名平岡公威)是才華橫溢的日本戰後作家,著有小說《假面的告白》、《金閣寺》、《豐饒之海》四部曲;劇本《近代能樂集》、《薩德侯爵夫人》等;還自編自導過一部半小時的電影《憂國》,在戲裡以年輕軍官的角色預演了自己的切腹。他在日本文壇享有崇高地位,在西方也是二戰後譯介最多的日本作家,在美國有「日本的海明威」的美譽。然而,就在四十五歲之盛年時,三島由紀夫選擇了結自己的生命,而且是以壯烈的武士切腹的方式。

武士道者,死之謂也  日本作家自殺並不罕見。芥川龍之介過量服藥自殺。多次自殺失敗的太宰治最終也成功與愛人投水殉情。三島死後兩年,川端康成也以含煤氣管的方式安靜地告別世界。作家自殺死是一回事,但要死得如此暴烈、如此勞師動眾——近乎上演殘酷劇場般的儀式去自殺,也只有三島由紀夫才做到,恐怕也後無來者。

才華橫溢的三島、名利雙收的三島,究竟經過了甚麽思想歷程,最後決心在額頭繫上「七生報國」的頭巾去殉道?莫言在《三島由紀夫猜想》中說道:「三島是個具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最後那一刀使他變成了神。」他猜想,三島之切腹是他文學的一部分。三島由紀夫卻明確表示過:「我不是作為一介文人而是作為一名武士去死的。」 

三島由紀夫之死的真正原因,也只有他本人知道。旁人的種種詮釋無論如何也只能是獨斷的猜想。但毋庸置疑的是,死亡是三島文學的關鍵主題。三島對死亡的思考是日本式的,他把武士道經典《葉隱》奉為圭臬,將自己的獨特詮釋寫在《葉隱入門》隨筆集中。《葉隱》是甚麽書呢?那是江戶時代侍臣山本常朝的口述筆錄,書中劈頭說道:「武士道者,死之謂也」;「每朝悟死,死便無懼」、「生死兩難之際,當機立斷選擇死」等句子充斥本書。據三島由紀夫所說,他在這部處處談死的著作中發現了「生的哲學」,因為《葉隱》的人生哲學就是把生和死看作同一回事。「我們每一天在心内承載着死,我們也就是每一天在心内承載着生。」三島這樣說道。年僅二十歲時,三島就曾言自己將每篇作品都視為遺作來寫。簡言之,《葉隱》的人生哲學就是武士行動的哲學,而不是政治哲學。它的倫理基準就是行動的純粹,而死亡就是武士最後的行動。日本武士毅然赴死,是追求死亡時刻對自然的詩意凝思。

三島的英國朋友兼學者伊萬・莫利斯(Ivan Morris),就曾書寫《失敗的高貴》(The Nobility of Failure)來紀念對三島的回憶。書中回看了九位日本歷史失敗者的結局,不管是傳奇武士源義經、平安時期「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倡導明治維新的西鄉隆盛,他們都各自以悲壯方式走向死亡,全書最後一章的失敗者就是二戰的神風特攻隊。日本歷史的失敗者,在面對死亡時總帶著從容的詩人情懷,將死亡作為人生美學看待。或許這也是三島想要連接的精神境界?

美、行動與虛無 

三島也有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部分,他少年時就廣泛閱讀西方小說和哲學,戰時最愛閱讀尼采《悲劇的誕生》。《假面的告白》的一個著名場景,就是敘事者對著雷尼(Guido Reni)的聖塞巴斯蒂安(St. Sebastian)畫作初次射精。聖塞巴斯蒂安是三世紀羅馬侍衛軍隊長,因暗中皈依基督教而被判以亂箭射死。三島在這副殉教的肉體中發現了耀眼的青春、美和逸樂。三島曾在二十七歲時旅行到希臘,在此他「發現了創造美的作品與自己也要成為美的人之間的同一倫理基準」。這套倫理可追溯自希臘人的美德(Arete;ἀρετή,意指美和善)。一個人全面地發展和顯露自己的潛能,同時平衡各項德性,就是美和善。從此三島每日最少花兩小時鍛煉身體,決心塑造一副希臘式的肉體。他對此無比認真,少年時孱弱多病的三島,此後劍道功夫練達五段,騎馬、摔角、空手道都有所修練。他也形容自己的小說「文體像軍人一樣,總是挺著胸膛」。他的小說是哲學思辨的理性文體,親近歌德、托瑪斯.曼一派的德國小說文體 ,一反抒情細膩、著重細膩情感的日本文學傳統。

展開肉體鍛煉一年後,三島就完成了代表作《金閣寺》。《金閣寺》取材自真實的縱火案,犯案少年對美麗金閣的仇恨,就是這部小說的靈感。「美⋯⋯美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怨敵」那是醜陋口吃的僧徒主角溝口的著名獨白。三島與評論家小林秀雄對談時,透露小說的創作動機是「作為藝術家的象徵來描寫這個被美的固定觀念逼得走投無路的男子」。全書就是溝口燒寺行動的成長教育經歷,溝口經歷過渴慕美、認識美、佔有美的過程,最後以火燒金閣這個毀滅美的行動化解美與人生的衝突。全書就是三島式毀滅美學的告白。

溝口毀滅金閣後,最終對著金閣上空的火花和滾滾黑煙喊道「我要活下去」,全書就這樣完結。但三島終究還是尋求死亡的結局。三島生前舉辦過人生回顧展覽,以四條河流總結自己一生,分別是寫作的河流、舞臺的河流、肉體的河流和行動的河流。他最後說道「肉體的河流很自然地匯成行動的河流」,預示了自己的死亡。四條河流最終流向哪裡?三島壓卷四部曲《豐饒之海》是甚麽意思呢?所謂豐饒之海是月球東南部的巨大坑洞,雖名為「豐饒」,其實是匱乏。第四部《天人五衰》的結局是這樣的:「這是個毫不出奇、閒靜明朗的庭園。像數念珠般的蟬鳴佔領了整個庭院。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聲音,寂寞到了極點。這庭院什麼都沒有。本多覺得,自己來到了既無記憶也沒有任何東西存在的地方。」寫作的河流、舞臺的河流、肉體的河流、行動的河流⋯⋯最後終歸虛無的大海。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深為讚賞,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美國非常不滿。三島1965年以自己的小說《憂國》為藍本自編自演的同名電影預示了他的結局。影片中一位忠於天皇的日軍大尉在1936年的政變失敗後切腹自殺。1968年,三島組織了自己的私人武裝組織——「盾會」,聲稱要保存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並且保衛天皇。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三島於1970年11月25日將他政變的計劃付諸實施。當天三島交付了《豐饒之海》的最後一部《天人五衰》最終章原稿,並指示將過去發表的「異類主題短篇小說」集結成書《殉教》。 1970年(昭和45年)11月25日,三島帶領4名盾會成員到東京市谷駐屯地的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今東部方面隊),以「獻寶刀給司令鑑賞」為藉口進入總監益田兼利陸將的辦公室,將其綁架為人質。 

隨後三島在總監部陽台向800多名自衛官發表演說,呼籲「放棄物質文明的墮落,找回古人純樸堅忍的美德與精神,成為真的武士」,隨他發動兵變,推翻「禁止擁有軍隊」的《日本國憲法》,「使自衛隊成為真的軍隊」以保衛天皇和日本的傳統,但是沒有人響應,甚至大聲嘲笑三島是瘋子。

"各位好好聽一聽。靜一靜,請安靜,請聽我講。一個男人正在賭上生命和你們講話。好嗎?這個,現在,各位日本人,如果在這裡不站起來的話,自衛隊如果不在這裡站起來的話,憲法是不可能改變的。各位只會永遠的成為區區美國的軍隊而已啊……。 我已經等了四年了,(等著)自衛隊站起來的日子……已經等了四年了,……我再等……最後的三十分鐘。各位是武士吧?如果是武士的話,為何要保護「將自己否定」的憲法呢?為何要為了「將各位否定」的憲法,向著「將各位否定」的憲法低頭呢?只要這(憲法)還在,各位是永遠無法得到救贖的啊!"  — 三島由紀夫,於總監部陽台(譯)

三島隨後從陽台退入室內,按照日本傳統儀式切腹自殺。三島由紀夫在額際繫上了寫著「七生報國」字樣的頭巾,用白色的布將預備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緊緊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個很大的傷口,腸子從傷口流出來。隨他同來的兩位盾會成員之一的森田必勝用名刀「關孫六」為三島進行介錯,但因害怕手軟連砍三次都未能斬下他的頭顱,三島由紀夫忍著痛楚,沉吼低呼著:「再砍!再砍!使力!」,第四次介錯改由學習過居合道的盾會成員古賀浩靖執行,終於成功。之後森田必勝也切腹自殺(亦是由古賀浩靖進行介錯)。其它三名成員依「委託殺人罪」各判處四年的有期徒刑。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時,不少作家趕到現場,只有川端康成獲准進入,但沒見到屍體。這個事件讓川端很受刺激,他對學生表示:「如果當初諾貝爾獎不是我得到而是由三島得到,就不會發生這種悲劇」。三島自殺之後17個月,川端也選擇打開煤氣開關自殺,未留下隻字遺書。兩人相繼自殺衝擊日本文壇。 

早在一個月前的十月,三島在美國紐約舉辦個人照攝影展,標題「薔薇刑」,紐約大學教授好友參展並作評,在三島自盡後這位美籍好友教授分析三島動機:他認為三島心中過於的愛國主義意識形成「救國妄念」遺害三島,他認為攝影展裡三島照片,大量模仿中世紀歐洲基督教徒被迫害刑求模樣,就已經透露他想為武士道殉道的企圖。但是,三島由紀夫曾寫過《武士道と軍國主義》一文對軍國主義加以批判,認為那與近代化、工業化同樣都是由西洋傳來,並非日本原有的東西。他所追求的是「自己尊敬、自己犠牲、自己責任」的武士道精神,而對軍國主義加以反對,可見三島是個思想極端保守的激進復古民族主義人士。




三島由紀夫(日語:三島 由紀夫;假名:みしま ゆきお;平文式羅馬字:Mishima Yukio,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本名平岡公威(ひらおか きみたけ),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與日本民族主義者。 

三島由紀夫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性好熱鬧,三教九流之輩無不結交,好美酒,嗜佳餚,高朋滿座,位無虛席,人緣極佳,深受朋友的歡迎。在別人家中高興的時候,還會表演倒立。 

三島由紀夫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閣寺》最為人所熟知,這是部充滿悲劇性幻滅美學的作品,奧野健男當時曾讚賞該小說:「這是三島文學的最高水平,三島美學的集大成,本年度文壇的最大豐收。」三島其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假面的告白》、《潮騷》等。除了日本國內,三島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甚至有人譽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當代日本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 

晚年的三島更加傾向政治活動,在日本自衛隊體驗入隊,並建立了民兵組織楯之會。三島於1970年11月25日同其他四名楯之會成員於現在的日本防衛省本省,劫持了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今東部方面隊)的總監。於露臺發表政變演說,但完全沒有獲得自衛官們的支持,三島即刻選擇了切腹自殺。這一事件對日本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對日本的文學界和政治運動產生了諸如新右派的建立等強烈的影響。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