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08 09:22:43| 人氣8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7.受持願菩提心戒、8.受菩薩戒》*釋濟群*法師+*心經* ♫.♫【BGM背景音樂】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7.受持願菩提心戒、8.受菩薩戒》*釋濟群*法師

當我們通過七因果和自他相換的思維發起願菩提心後,為了鞏固這一願心,必須對十方諸佛及六道一切眾生進行宣誓,也就是受菩提心戒。這不僅是一場儀式,更是對諸佛的莊嚴承諾,對眾生的莊嚴承諾。當我們作出這份承諾後,就沒有理由尋找藉口了。否則,凡夫心最大特點就是善於尋找藉口。只要不想幹的事,只要和“自我”相違的事,總是能找到很多理由。宣誓的作用,一方面是對願心進行強化,一方面是杜絕退縮的後路。

漢傳佛教是大乘,很多人都以受菩薩戒為榮。但我們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發起菩提心?是不是正在修習慈悲?如果既未發心也不曾修習慈悲,這算什麼菩薩?連泥菩薩都算不上。所以在受菩薩戒時,戒師會問:“你是菩薩嗎?發菩提心了沒有?”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是沒資格受菩薩戒的。

1.傳統依據

菩薩的真正內涵,就是慈悲和智慧。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傳統中,都有關於傳授菩提心戒的記載。通過受持願菩提心,把“我要利益一切眾生,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解脫輪迴”的願望確立為生命目標。

《瑜伽師地論·發心品》雲: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菩薩要發菩提心時,必須這樣宣誓:希望將來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並長久安住於如來的廣大智慧,以此利益一切眾生。《顯揚聖教論》也告訴我們:

世俗發心者,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言鄔波拕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世俗發心,即願菩提心。發心時,須請求一位具格菩薩作為證明,以至誠心發願:“我某某人,從今天開始,為利益眾生而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此之後,凡是我所修習的六度等一切善行,都是為了成就無上佛果。”因為只有成就佛果之後,我們才有更大的能力來幫助眾生,利益有情,所謂“為利有情願成佛”。

在岡波巴大師的《解脫莊嚴寶》和宗喀巴大師的《道次第》中,都有傳授菩提心的內容。根據這些經典,我也編寫了《菩提心受持儀軌》,包括請師、唱贊、戒師開示、請聖、大乘皈依、七支供、正授菩提心等內容。在發心之前,首先要生起大乘的皈依之心,然後以七支供打開心量,為發起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氛圍。在正式宣誓後,還要發四弘誓願,這是菩薩道修行的總願。接著唱誦觀音贊偈,稱念觀音聖號。因為觀音菩薩就是慈悲的象徵,所以,念觀音菩薩就是在念大悲心,這是生起菩提心的關鍵。所以說,這種稱念不僅是將觀音菩薩作為禮敬對象,更是將之作為學習榜樣,通過憶念而見賢思齊,於自身成就觀音菩薩那樣大慈大悲的高尚品質。最後,發心者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眾生而至誠迴向。

2.正授儀軌

準備:於佛堂或大殿,打掃整潔,灑以旃檀等勝妙香水,供奉佛、菩薩聖像及《般若經》等聖典。陳設香花燈果等供品,盡其豐饒。善知識所坐之位,亦以香花莊嚴陳設,次請聖眾,弟子沐浴著鮮潔衣,恭敬合掌。於十方三寶前,至誠生信。

(一)請師

發心者至和尚前,為求願菩提心而長跪合掌曰:昔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最初於無上正等菩提如何發心。

弟子某某,今亦如是,請阿遮黎耶證明,我今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心。(三請)

(二)唱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三)戒師開示

開示菩提心教法及受持願菩提心的意義。

(四)請聖(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至誠迎請十方三寶慈光攝受: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

(三說三拜)

(五)大乘皈依(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憶念輪迴苦,憶念三寶功德,生起至誠皈依之心。至心念誦:

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

(三說三拜)

(六)修七支供(和尚領發心者一起念) 

發心者修七支供,積資淨障,打開心量,為發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至誠念誦: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迴向亦如是。

(七)正授願菩提心(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思維如母有情在六道輪迴中受苦受難,生起極大慈悲之心,觀想於十方諸佛菩薩及阿遮黎前宣誓:

惟願十方諸佛菩薩存念,阿遮黎耶存念:弟子某某!於此生及餘生,施性、戒性、修性,所有善根,自作教作,見作隨喜,以彼善根,如昔諸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如何發心。弟子某某!亦從今時乃至菩提,於其中間,於無上正等廣大菩提而為發心。諸未度有情為令得度,諸未解脫為令解脫,諸未出苦為令出苦,諸未遍入涅槃為令遍入涅槃。(三說)

(八)發願(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為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至誠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遍)

(九)唱觀音贊

唱觀音贊偈,稱念觀音聖號,憶念觀音菩薩功德,即是憶念大悲心。

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宮。

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薰蒙。千層浪頭顯神通,光降道場中。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時常灑,手內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十)迴向

發心者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眾生,至誠迴向:

發心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3.守護菩提心 

受持願菩提心後,如何守護這一發心,使之穩定增長?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進行修習。一是憶念菩提心的殊勝,在思想上深化;二是將修習菩提心作為每日定課,在心行上加強;三是將這一願望落實在種種利他善行中,在行為上鞏固。

首先,需要不斷憶念菩提心的殊勝。關於此,有兩品經文應該經常讀誦,一是《瑜伽師地論·發心品》,二是《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彌勒菩薩關於菩提心的讚歌。這些經文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菩提心究竟有多大的利益和威德。通過口誦心念,隨文入觀,強化對發菩提心的意樂和希求。

其次,每天晝夜三次修習菩提心儀軌。修習儀軌的意義就在於提醒自己:我的願望是什麼?生命的目標是什麼?因為凡夫心是動盪而混亂的,如果不隨時提醒,剛剛發起的一念願心很快就會淡忘,就會模糊。所以,需要通過每天修習來滋養這一菩提幼苗,使之茁壯成長,成為內心的主導力量。只有這樣,人生才不會陷入迷亂,才不會被外界誘惑干擾。如因特殊情況無暇修習完整儀軌時,至少要念誦“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聞思修功德,為利有情願成佛”三遍作為替代。總之,這一修習應當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改善心行的效果。

此外,還要和座下的修行相結合。因為菩提心是以利益眾生為目標,這就需要通過六度四攝來貫徹,而不是作為口號那樣說一說,喊一喊。通過具體的利他善行,既可以使發心得到強化,也可以用來作為檢驗標準,看看我們究竟能不能言行一致,是不是將利他願望落到實處。

 

菩薩行,也稱行菩提心。對佛法修行來說,固然是以調心為重點,但也離不開相應的行為。一方面,發心是行為的指導;另一方面,行為也是對發心的落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而眾生直接能夠從中得益的,主要還是菩薩的利他行為。所以說,在發起菩提心之後,需要進一步行菩薩行,使發心得到鞏固,成為主導人生走向的力量。

菩薩戒,正是將這種利他行為規範化、法律化的條文,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部分。其中,攝律儀戒相當於聲聞的別解脫戒,重點在於止惡。而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為菩薩戒獨有,重點在於行善。當善行以戒律形式出現時,對菩薩行者來說,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選擇,而是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這就使菩薩行變得具體而有章可循。

關於菩薩戒的內容,在漢傳佛教傳統中主要有三大體系。一是依《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建立,為梵網菩薩戒,流傳最廣;一是依《優婆塞戒經》建立,為在家菩薩戒;一是依《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建立,為瑜伽菩薩戒,也是我們要介紹的重點。

《瑜伽師地論》是唯識宗的根本論典,由彌勒菩薩所造,共一百卷。論中廣說三乘修行的境行果義,《菩薩地》正是其中之一。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他根據這個世界眾生的根機,從佛陀教法中,將適合我們修學的菩薩行內容整理出來。而梵網菩薩戒則是盧舍那佛在千花台上為釋迦佛及諸大菩薩所說,是大菩薩的境界。相對而言,瑜伽菩薩戒可以說是為娑婆眾生量身定做的。當年,太虛大師曾大力提倡。我因為長期從事唯識教學,也感覺瑜伽菩薩戒開遮善巧,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那麼,求受菩薩戒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履行哪些儀式?

1.受者條件

求受菩薩戒的學人,應該具備三項條件。 

首先,要學習瑜伽菩薩戒,了解其中的開遮持犯,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實踐。如果覺得目前還做不到,也沒有想要去做的願望,就不必急於求戒。因為受持菩薩戒是為了完成菩薩道的修行,這是一種自覺行為,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更不是顯示自己多有修行。如果覺得受了菩薩戒就勝人一籌,只是為了取得炫耀的資格,就是顛倒而非正確的發心了。

其次,具備別解脫戒的基礎。受菩提心戒,只要皈依三寶即可。但要求受瑜伽菩薩戒,至少需要具備五戒的基礎。對於菩薩來說,如果不殺、不盜、不淫、不妄都做不到,算是什麼菩薩呢?怎麼可能利益眾生呢?

第三,已經發起菩提心,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授菩薩戒時,戒師會問戒子:“你是菩薩嗎?是否已發起菩提心?”這是納受菩薩戒戒體的關鍵。遺憾的是,現在的這番問答往往流於形式,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當我們回答“是”的時候,並沒有想過,這個回答包含著多少責任和擔當,也很少考慮,我們要為這個承諾做些什麼。如果回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就不可能出現那麼多不知菩提心為何,也不知修習慈悲的“菩薩”。須知,菩薩最大的特徵就是慈悲,而且是由修習菩提心所成就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菩提心才是進入大乘的門徑,是大乘人的標幟,是區別二乘的不共所在。

具備這些條件,就有資格求受菩薩戒了。

2.戒師選擇

戒和尚是我們受戒的證人,也是菩薩戒體的傳承者。所以,戒和尚必須具備相應的德行和條件,才有資格為信眾傳授菩薩戒。關於戒和尚的選擇,《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告訴我們:

又諸菩薩不從一切唯聰慧者求受菩薩所受淨戒。無淨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是所受淨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維。有慳貪者,慳貪弊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淨戒者,於諸學處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樂,倚樂臥樂,好合徒侶樂喜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構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暗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纜藏及菩薩藏摩怛履迦者,不應從受。

這段經文主要為我們簡別了哪些人沒資格傳授菩薩戒,比如無淨信者、慳貪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毀淨戒者、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心散亂者,等等。反過來,則是戒和尚應該具備的德行,如淨信、不慳貪、無貪欲、持淨戒、不忿恨等。

因為師長是學人走上修行之路的嚮導和保障,如果不是一個合格的嚮導,就可能會把弟子引入歧途,或在途中棄之不顧。所以,聲聞戒非常重視對戒師的資格考查。如果戒師不具備相應條件,而戒子知道其中內情的話,就會影響得戒。菩薩戒也是同樣,必須選擇受過菩薩戒並能遵循相關規範的如法戒師。唯有合格的菩薩,才能使戒子得到十方三寶的加持,納受菩薩戒戒體。

3.正授儀軌

菩薩戒的傳授儀軌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是請師。作為戒子,應當迫切希望成為菩薩,同時對戒師具足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如願獲得菩薩戒體。如果我們對受戒缺乏意樂,對戒師缺乏恭敬,即使受了菩薩戒,也不過是種點善根,未必會有什麼感覺,未必會在相續中形成力量。凡不是我們迫切想要得到的,就不會在內心紮根。聲聞戒也特別強調,受戒時必須有殷重心,方能得到無作戒體。所謂殷重心,即真切、虔誠之心。

受戒是在完成生命最崇高的宣誓,由此可以獲得有作和無作兩種戒體。有作的戒體,是在受戒當下獲得的,由身口意三業造作而成。而當這個行為過去之後,會在內心形成“此應作,此不應作”的力量,為無作戒體。無作戒體雖然沒有形相,不可見聞,卻有著強大且恆常相續的心理力量。就像曾經的海誓山盟,雖然已經過去,但它留下的記憶會深深鐫刻在心中,繼續產生影響。包括發毒誓,也是一種受戒,佛教中稱為惡律儀。

別解脫戒和菩薩戒都屬於善的律儀,能在內心形成防非止惡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形成,來自虔誠乞戒的心,來自如法的戒師和羯磨,所謂具緣成受。更重要的是,戒子應當發廣大心,緣一切境界而受。因為受戒不是普通的誓言,不是針對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承諾,而是對法界一切眾生的宣誓,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宣誓。當我們受不殺生戒時,就是對十方三寶和法界眾生莊嚴承諾:從今以後,我將尊重一切生命,再也不傷害任何有情。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所緣來宣誓,不僅會在自身積累正面力量,還會和每個眾生產生良性互動,從每個眾生身上招感一份功德。也正因為如此,受戒才具有無量功德。因為它是在幫助我們確立止惡行善的人生道路,幫助我們改善與法界眾生和整個世界的關係。這種意義不僅來自儀式本身,更來自內心對戒的希求。所以,受戒時必須以虔誠心請師。 

第二是條件審查,就是前面所說的三個條件。

第三是宣誓正授戒法。此時,戒師會問:“你是菩薩嗎?發菩提心了嗎?”求戒者應該回答:“我是菩薩,已經發起菩提心。”當然,僅僅這麼回答還不夠,關鍵是內心確實生起成為菩薩的意願,確實發心以自利利他為使命。如果只是停留於說法,並沒有相應意樂,也是無法得戒的。然後就是正式宣誓,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通過宣誓向法界一切有情表明:從今以後,我將以這些戒條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此不應作,當努力戒絕;此應作,當勵力而為。

第四是戒師祈請十方三寶作證加持,證明我們已邁入菩薩行列。當我們真正發心成為菩薩時,心就會和十方諸佛相應。因為我們已是承擔如來家業的真正佛子,已經擔負和諸佛菩薩同樣的責任,同樣的使命。    這是受菩薩戒過程中需要了解的內容。

4.三聚淨戒

關於三聚淨戒的內容,《瑜伽師地論·戒品》雲:

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 

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此復云何?謂諸菩薩依戒住戒,於聞、於思、於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修學。如是,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事。於疾病者,悲憫殷重,瞻侍供給。於諸妙說施以善哉,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淨信心,發言隨喜。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時時發起種種正願,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於身語意住不放逸。於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親近善士,依止善友。於自愆犯,審諦了知,深見過失。既審了知,深見過已,其未犯者,專意護持。其已犯者,於佛菩薩同法者所至心發露,如法悔除。如是等類,所有引攝、護持、增長諸善法戒,是名菩薩攝善法戒。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
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贍侍病等亦作助伴。
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
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
又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
又諸菩薩於墮種種獅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
又諸菩薩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
又諸菩薩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
又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禦眾。
又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言進學。
又諸菩薩於有過者,內懷親暱,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任何一種戒都有相應的戒相,如五戒為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飲酒五項。八戒則是在五戒基礎上增加三條:一是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二是不坐高廣大床;三是不非時食。此外,還有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薩戒的戒相,有梵網戒的十重四十八輕,瑜伽戒四重四十三輕,優婆塞戒的六重二十八輕。雖然具體戒相存在差別,但都是由三聚淨戒組成。

第一是攝律儀戒,即七眾別解脫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其特點是偏向止惡,幫助我們止息一切不善行為,又稱止持,即以止為持。通過“此不應作”達到持戒目的,進而止息內心的不善相續。

第二是攝善法戒,包括發菩提心到圓成佛果過程中所應修習的一切善行,主要內容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布施,即以自己的財物或能力與大眾分享,包括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或以財物救濟貧苦,或以正法導人向善,或為眾生驅除恐懼。持戒,即依佛陀制定的行為規範收攝身心,此為正順解脫之本,亦為無上菩提之本,能夠出生一切善法。忍辱,即忍受種種違緣而不起嗔恚,其特點為不忿怒、不報怨、不懷惡。精進,即勇猛修習善法,斷除惡法,心心相續,不自放逸。禪定,包括思維修和安住修,思維所對之境,並定止一境而離散動。般若,是將眾生由生死此岸度往涅槃彼岸的無上智慧。唯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引下,前五度才能成為佛果資糧,否則,所修布施與人天善法並無本質區別。

第三是饒益有情戒,即利益眾生的行為,是菩薩攝受眾生的方便法門,主要內容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四攝同樣是以布施為首,因為這是與眾生廣結善緣的捷徑。當他人願意靠近你、接受你的時候,心才會向你打開,你才能進一步導之以正法。愛語,是隨眾生根性而善言以對,因為忠言往往是逆耳的,這就需要輔以善巧方便,使眾生樂於接受你所說的真實語、利他語。利行,是通過身體、語言、思想三方面的善行利益眾生,使人心生歡喜而親近佛法。同事,則是根據眾生的接受程度,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為之示現,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佛法利益,這是“潤物細無聲”式的教化方式。

我們想要成為菩薩行者,就要真正發起利益大眾的心,自覺遵循作為菩薩應有的行為規範。在止惡的基礎上,廣行六度,四攝化他。


         *心經*♫.♫【BGM背景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IwUaDOl3A

台長: 幻羽
人氣(892)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秋禪 |
此分類下一篇:《9.行菩薩行》*釋濟群*法師
此分類上一篇:《5.菩提心與出離心、6.如何發起願菩提心》*釋濟群*法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