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5-19 10:48:13| 人氣1,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始佛教基本教義的苦、空、無常、無我概說】 *釋廣義*法師講述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始佛教基本教的苦、空、常、我概*釋廣義*師講述

           (1974年8月22於南洋大學聯歡會*李普琛*) 

多人之所以有煩惱有痛苦,都是由於不明白宇宙的一切都是常的道理,和合的一切為實有,執數十年的生命體為實我,這個由四大五假和合的生命,我手段的去取名財產……等種種享受,於是我就有了煩惱,有了痛苦了。如果我澈悟到宇宙的一切都是「苦、空、常、我」的道理,那,我就不煩惱和痛苦了。

是「苦、空、常、我」呢?在我就逐一的把它加以解

第一、到「苦」字。我要知道世的一切是不永的,不澈底的,不自在的。然我們觀察一般人的感受,有些人是喜的,有些人是愁苦的,有些人是不苦也不,但我所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如果我做深刻的察,我就可以知道人生一切是苦了。

就以一人身來說,不分男女,不分貴賤的人,都免不了有生老病死四苦——上自有富、有權勢、有地位的帝王,下至最貧窮的乞丐都免不了,有人可以用金錢買自身不衰老和不痛、不死的——如果可以的年曾千方百叫人到海外去求生不老的秦始皇就可以活到在了。

上面所的是身上的痛苦,我心理上又有愁苦、嫉妒、恨等苦,再加上外界予我種種,如:飢餓雨、役、寒所生的苦——來說,就好像新加坡地處熱帶年都是炎熱異常,我相信每一都很苦絕對沒有人說熱得很舒服的,其他的種種苦也是大家不意受的,些身心上的苦叫做苦苦。

,再看看每一人有生必有死——由嬰兒、少年、中年到老年,日日都在化;而每一家庭都免不了有悲歡離合;一個國家也免不了有衰。我常常得童年的事歷歷如在眼前,但大了、老了。再以器世間來說:也是日日有新化——荒熱鬧的,破的又有了新建,高山夷平地,大海成良田,流、造作的,佛上把它稱為行苦。

有些人認為自己事事如意,不但有名地位,也有財產,眷滿女孝,每天都享受看快的生活。但是我要知道世常的,我可以看到多少有人在遇到生意失或意外的災難蕩產,又有多少美滿或成怨偶,又有多少人在官得意之名裂,最近美國總統尼克森被迫辭職就是一明的例子;又有多少人在歡樂時樂極生悲,所以然自己境中,一旦壞時免痛苦,是佛上所苦。

以上所的苦苦、行苦、苦佛稱為三苦。三苦是包括了世間與器世的。

如果單從的立場來說,最切要的是八苦。

有很多人認為生是值得喜的事,其,一新生命生,不只做母的要受大的痛苦,在佛嬰兒誕,由於有十月的時間都是在暖的母胎中,一旦呱呱地,接到外面的冷空硬的物,他所感受的痛苦,就像刀刺鼻一受。我每一人都是由母十月胎生下的,所以每一人都曾過這種,只是在都忘記罷了。

到老苦,一人在年壯時做什事都感到方便自在,但是一到年大了,種種毛病就都了——往日能跑能跳的腿,到老了就不了,走起路步履跚,牙動搖了,耳朵也不管用了,眼睛的力也退了,一天到晚不是痛就是腰痛……人一到老就免不了些痛苦。

再其次到病苦,一人只要生到這個世界上,都免不了有病魔的折磨,只不是大病小病的差別罷了。我只要有些痛、牙痛或肚痛就感到痛苦難當了,那些躺在院中患了症或重病的病人那就更不用了。如果不信,各位只要到院去看一看那些刀的、腿的、手的……到他的哀叫,真的像人活地,由此可,不管是大病小病只要是病都不是好受的。

第四是死苦,一人出生以後,經過了童年、少年、年、老年、最後免一死。大家,但不管你多怕死,法不接受這個。我看到人要死時輾轉床第,呻吟哀,就知道死是多痛苦了。老年人死固然很痛苦,而少的人如果遇到什突然的災禍——好像車禍等等,死更加痛苦。佛經裡,人死就好像生龜脫殼,活被皮一,由此就可以想像到死是如何的痛苦了。

以上所的四苦是我身心方面的。下面再到求不得苦,是我們對外物所引起的苦

只要是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好的名、崇高的地位、大的權勢、美滿的眷無盡富……但是些人人希求的西不是想有就有的。想求而求不到就心生苦了,求得而再失去,心中更加苦舉個例子來說:一人到了中年,他然有名、有地位、有也有,但是卻沒有子女,這樣就不免有苦了,如果能中年得子,心中然很高,但是如果不幸好不容易才得到子忽然又遭夭折,相信他心中的哀以形容的。就是求不得苦。

在人事方面,有愛別離苦和怨憎苦。有人:「人生最大的悲哀莫於生自己最心、最親愛的人而;好像自己的父母、夫妻、子女、兄弟、師長、朋友,不希望能夠長守,永不分呢?但是一旦人老了,或者是遭遇到天和疾病……,到這時候,不想生都不可能了,就是愛別離苦。

另一方面,都不意和冤家仇人共,所「仇人面分外眼」,這種心情真是如被火氣惱,如果能避得遠遠多好?但是了工作或其他原因,偏偏要日夜共,常常面,真是苦就是怨憎苦了。

以上所的七苦,是由於我有了四大五所和合的身心才有的,如果有我們現在的這個身心,怎麼還會有老、病、死、愛別離、怨憎和求不得苦呢?所以和我們這蘊熾盛的色身合八苦。

完了苦,其次我們談到「空」字,有很多人「空」字解成什有了,或者什都不要了,這樣叫做空,更可笑的是有人把佛上「四大皆空,五非有」的「四大」解成「酒、色、」,真是天大的笑

知道「空」字是一真理,是佛教的宇宙,也就是「真空假有」的道理。什叫做「真空假有」呢?也就是宇宙法本是真空的,而我所能夠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假因和合而有,所以叫做真空假有。

就以人體來說,大家都知道這個來沒有我,但是有了父母才能生下我,而我這個包身又是「四大、五」和合而成的,所四大就是「地、水、火、」,我的骨肉等硬性的西於地大、血、汗等濕潤性的西於水大,身溫熱屬於火大,呼吸運動輕動大。如果四大中有一調和就生病或死亡了,如火大不調會發燒冷,大不調,一口也就死亡了;你說溫暖是你的身體嗎?血液是你的身體嗎?呼吸的空是你的身體嗎?都不是,但是四大之中如果缺乏其中的一大人就要死亡了。

不只是人的身是靠四大五的因和合而成,就是器世的一切也是靠因和合而成:如一房子,不是有了筋、有了洋灰,有了木材它自己就成就一所房子,而是有了西要靠木匠和水泥匠去著手建些材料是主因,那些建工人便是助。又如我所穿的衣服,也不是自然有的,而是要經過種棉花、紡紗布、更要經過裁剪和縫製;一本,不但要有,而且要經過排版,印刷和裝訂;不只是些,就是植物的生也要靠因——如果我有一粒子把它放在因不具足的洋灰地或石上,那就不能生了,我一定要把它放在泥上中,而且要靠水的滋光的照射才能生。由以上我所幾個例子看,我可以解到世上的物本都是有的,但經過的和合才能生起、存在,就是佛教所的「因所生法」,也就是「真空假有」的道理。

在我再看看,生的西,緣滅時又如何呢?好好的一本,我如果把它撕成一張張的碎,你再叫一堆碎紙為書?一件好好的衣服,你如果把它一條線條線的抽,那還會叫那一堆亂線做衣服?再好好的房子,如果你把它的塊塊的拆筋一根根的拆,你還會說那一堆廢鐵是一房子?我想有人的。碎本上撕下的,亂線是衣服上抽下的……我們為不再叫它是本、是衣服?因為書本和衣服的件已不具足了。可緣滅時,一切因所存在的西就成空了。

佛的人能夠瞭生即住,散即的道理,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都是空的,不都是因所生的,那麼對於我熱愛的一切就能不起著了,念一息,煩惱也就有了。

在我到「常」,位一定讀過海桑田」句成吧?正是「常」的照,有句俗語說「人千日好,花百日」,也正是常的明。我可以看到某人在幾個鐘頭前甚至於以前還談生,但一下子聽說他已去世了;曾海誓山盟的人有多久就成了反目的仇人;富的人一夜之間變窮了;高官爵忽然成了落泊人,杜工部有詩說「昔日王堂前燕,常百姓家」,不是對無常的感概?由此可不只人命,世和器世的一切都有一是一成不的,有一是永的,就是常了。

最後我們講到「我」,我前面曾到我的身是由四大五和合而成的;也就是由地水火四大所成的肉,再加上受想行才成「我」,那那一是我呢?如果色身是我,那剛剛死去的人,他的身不是好好的麼沒有作用了呢?你也許會說:「死去的人然有身,但他已有思想,不能行了,所以這個不能成方「我」,這樣說來是「受想行」才是我了?那我又要你了,小的感受和大以後的感受相同?既然不同:應該是大的感受是「我」呢?是小的感受是「我」?再,我的思想、意是不的在改,那前一念是我呢?是後一念是我?不只是我的受想行有所變異,我的身體從出生到老死也有一天不易,所以我可以以前的我不是在的我,在的我更不是以前的我,由此我可以發現,原我一直「我」的這個身心,原不是真正的「我」,而是由四大五和合而成的,所以佛「四大皆空,五非有」,各位一定明自這個道理了。

人之所以有煩惱有痛苦,就是因不了解「苦、空、常、我」的道理,而誤認為「我」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由我發點生了物的著,意,就生喜,不意的就生苦而造作種種淨業,我們眾生的輪迴生死,受種種皆由此而。如果我解「苦、空、常、我」的道理,一切名利色等都能看得,放得下,我的一切痛苦一切煩惱自然就消失了。

佛陀法四十五年,們開示了多人生的大道理,也不是我用短短的時間就能得完的,希望位同化自己的身心,一步去人的身心,使我的世界成功清的世界。

 

﹝簡介﹞釋廣義19141995),俗姓李,法名照號曇昕,別號海外孤僧,字廣義1914年,福建南安洪人。先世儒,自幼父母亡,祖母戴氏相依命。天資穎悟,12歲誦讀羅倫羅狀》及《志公禪師勸世文》,感悟人生常,萌生出之念,遂心茹素奉佛。翌年于南安洪玉枕山清水岩禮東林瑞梁和尚為師,披剃出家。

1927年,釋廣義入泉州承天寺月研究社學習值高僧釋會泉和尚在寺開講《楞嚴經》,釋廣義潛體驗,心1931年,釋廣義圓具三大戒於泉州元寺,戒師為轉道和尚。次年,入廈門閩院,追佛法。之後,因病虎溪岩靜養,遂入虎溪岩佛社研究教理,受教於釋會泉和尚。釋廣義因性識聰敏,才智人,不年,泉宗要。

1933年春,弘一大師駐錫廈門寺弘法演教,開講《四分律含注戒本》,釋廣義自始至終專心聆並與時學弟子發願,生生世世同宣大法,廣為1934年,弘一大佛教正院,委任釋廣義為院校講師,勉他要努力培植正知正行之僧才。在此期釋廣義與居士林子青等,曾共同瑞今、師創辦《佛教公》月刊,大弘教法,弊,同時釋廣義還協助料理南普陀寺,多有建

1937年七七事前夕,釋廣義雲遊江浙,參訪天童寺一代高僧釋淨禪師。抗日戰爭後,返回福建,任南安雪峰寺、泉州承天寺首座,複應泉州元寺聘,代理方丈兼院,同兼任泉州童教院董事、花公所委積極參與、施棺等慈善工作。弘一大在泉州弘演教法釋廣義還經任地方方言()翻

1948年,釋廣義受聘廈門南普陀寺院,對複辦佛教正院、重刊《佛教公》作出貢獻

1949年,新加坡山寺釋廣老函釋廣義南渡弘法,遂旅香港年,於1950年到達獅城,委為龍山寺院及信人。高僧逢住持山寺,釋廣義在其峻楗槌,益良多。是年7月,釋廣義應檳城善信之弘法于妙香林寺,演《地藏菩功德》。因他精研教理,無礙,於經義諸發揮踴躍,法,使很多信都皈依三

1951年,釋廣義應檳學會邱思仁居士之,演詰經》,機辯縱橫,法雨宏施,服。越年,代表馬來西出席在日本京召的第二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往返途越南、菲律、香港,受各地僧善信迎。後,邱思仁、林忠億諸居士訪問馬來西新村,慰各地移民,宣佛法的慈悲和平真理,經過不懈的努力,使佛教理深入地民。是年,信徒王、西蓮發地,釋廣義即于城北海創辦普照法苑,一般信提供一修持念佛道,在北海播佛教子。

1954年,釋廣義出席由甸政府主持的世界佛教第二巴厘文藏修纂大,接著加在仰光召的第三世界佛教徒聯誼會1956年,釋廣義組織馬來西佛教徒朝印度佛教聖跡出席在尼泊加德滿都召的第四世界佛教徒聯誼會1957年,釋廣義皈依弟子居士(法普忍)以吉隆玻曾江新村佛教不振,建普明寺,延請釋廣義出任寺住持,闡揚佛法,改善人心。

1958年,釋廣義出席在泰曼谷召的第五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後,陪同菲律佛教代表團訪問新加坡。在新加坡,釋廣義應佛教居士林邀,多次演佛於初佛教人士無書考,遂複辦流通,向香港、臺灣等地請進大量典,再以成本或低於成本出售。同,在居士林中授八關齋戒,自任阿黎,依照弘一大制定的行。

1959年,釋廣義代表城佛教界出席馬來亞佛教成立大,於上提請許應辦之急,均為會議採納。是年4月,吉打佛教會謝祿醫生之,演有的念》,富,見識無滯,在座法者,俱容。5月,又在吉演《佛教文化馬來亞的史》,盛空前,未曾有,時稱廣義為“吉州播佛教子第一人”。

1967年,光明山普覺禪寺宏船法師創辦儀學會,弘戒法,建水,邀請廣義協理法釋廣義也承宏船鼎力助,在新加坡直落古華嚴精舍自修,後在精舍附近地建大型梵刹,大弘宗乘。然因未就,月淹留,所。不久身致疾,四肢僵化,行止艱難,一病不起,床近30年,於1995118日(農曆九月十六日)安祥舍西,世81,僧65年。

釋廣義平生善法要,人緣薈萃,受四崇仰。先後受請為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名佛學會音救苦、佛青弘法、法社、南大佛學會山寺等佛教民間團體導師,菩提、陀二校董事,山寺、普陀寺、城妙香林寺信人。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