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09 18:28:25| 人氣1,6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道”,何耶?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道”,何耶? 

“道”,是天地萬物的演化運行機制,中國哲學的信念之一。認“道”決定了事物「有」或「無」、以及生物「生」或「死」的存在形式;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和周而復始的自然現象,是萬事萬物在“道”協同作用下所生的結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 有兩種解釋,主流是當時的「自然」不是今日的「自然」,而是「自然而然」。

“道”雖是生長萬物的,卻是無目的、無意識的,「生而不有,而不恃,長而不宰。」即不把萬物據己有,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主宰和支配萬物,而是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發展著。後代禪宗則解釋“道”法自然,堅信人受地的制約、地受天的制約、天受“道”的制約,“道”受自然的制約;奉行順其自然,無而治的價觀。

此一信念,不單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流派道等所使用。另外,道家的道是非人格神,道的神: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老子。道吸納了道家思想,並從道家思想中完善了道。基督和伊斯蘭的神是人格神,後兩者宗經典中英文的word也被翻譯成中文的道,《聖經》里提到「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伊斯蘭的《古蘭經》裡也提到「不信道而且妨礙主道的人們,主將使他們的善功無效。」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五經」之首;上古三大奇書。《易》事實上是包括了古代的《連山》、《歸藏》和《周易》,但《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一般《易經》即指《周易》。

陰陽就是道

繫辭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天之道,曰陰與陽也」,並引用孔子的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以說儒家認同:「道者,陰陽變化之理也。」道,即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

道的演化運行

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中的「太極」與「道」字相通,正因萬物由「道」所生,因此萬物變化均由太極,化成兩儀、四象、八卦。所以易經的卦象才能蓋括所有變化,成筮卜的依據。

 

「道之大如天,其廣如地,其重如石,其輕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

「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則也。顯明弗能名,廣大弗能刑,獨立不偶,萬物莫之能令。」

「一者,道之本也,胡而無長。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於天地,一之理,礭於四海。何以知之至,遠近之稽?夫唯一不失。」

「道」是戰國時期的作品《老子》論述的處世哲學,其內容被多次增減,無數註解後成《道德經》。道家、道奉老子始祖,道家、道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道”的图片搜索结果 

是道?

道是有無的統一!《老子》第一章一開始就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妙之門。」

道,只可意會!

老子堅信,可以掌握的道理,都是片面的見識。可以傳授的知識,都是片面的見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莊子認,見識和見解都是個人成見。王弼對此的解釋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道,萬妙之門!老子認爲:「有」、「無」兩者是道的對立統一體,道通過「有」、「無」反應了「天地萬物」形成、演化、消亡,即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自然現象,他用「天地之始」形容「無」,用「萬物之母」形容「有」。當道常無形時,他能感受天地之始的奧妙;當道常有形時,他能觀察到萬物之母的徼幸。「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他表示:「有」和「無」不但同出於道而異名,是道的兩種運行形式,而且同樣被認是認知事物的關鍵所在,「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有」是關鍵、「無」又是關鍵,所以「有」、「無」成他意會事物的妙之門,「玄之又玄,萬妙之門」,高下立見。

道,有無相生!老子用美與善說明道與有、無的道理。被統一的審美觀,令人厭惡;被統一的善良觀,是虛的。讓「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才是「處無之事,行不言之」的聖人,「天下皆知美之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另外,他還用「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證明生命、建築和行為從無「天地之始」,到有「萬物之母」的運行道理。並用「有」和「無」表明自己對道、德、仁、義和禮的態度,「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道,有生於無!老子又用天、地、神、谷、萬物和侯王等現象進一步解釋了「有無相生」,「有序」和「無序」之間在「道」作用下的轉化過程。他舉例說,道的「有」序統一狀態,「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還描述了道的「無」序混亂狀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他的結論為,「反者」令道動搖不定,無序混亂,「反者」與「得一者」相反;「弱者」讓道發揮作用,「弱者」為上善若水的「得一者」;天下萬物生於有序之道,有序之道生於無序之道。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無用有利!認識事物的「有」「無」兩方面,是利用「道」解決問題的關鍵,老子用車、器和室闡明了「有」「無」與「利」「用」之間的關係。他說:「車輪上的三十輻條匯集到一個轂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能給人便利,「無」能發揮其效用。」「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道無道?天下有道,駿馬耕田。天下無道,兵荒馬亂。老子用馬在和平或者戰爭時期的作用,說明不知足的侯王們帶來的禍害。他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道似萬物之宗,象帝之先。當觀察道對萬物的作用時,令老子產生一種無窮無盡的感覺。道,淵源流長,好似萬物之宗。能挫掉人的銳氣,解決天下紛爭,中和日月光芒,同化萬里塵埃。湛湛如水,好似生靈並存。他雖然不知道是什麼養育了道,卻認為存在於帝之前。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上善若水!老子用水來形容道和萬物的關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道,萬物並作!老子通過觀察自然現象,得出萬物相互作用,各自復歸其根,生命自我繁衍,是沒身不殆,死而不亡,生死交替,天長道久的根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萬物自賓!老子相信,道的信念無需發號施令,即「道常無名」。樸實無華的民心雖然微不足道,卻令天下人無法征服。如果王侯能順其民心,萬物將自我繁衍昌盛。「天地相合」風調雨順,無需發號施令,民眾自覺地互相監督。自始自終侯王的制度都依賴發號施令來維穩,如果還有發號施令的行為存在,世人應適可而止,則不致陷於危殆。按道的信念治理天下,猶如佰川納海,自主自願,無需用發號施令來維穩。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道,衣養萬物!老子深有體會,道精妙絕倫,影響廣泛,就在眼前,卻無法辨認。萬物依賴道而生息繁衍,道的功德無法言傳。道滋養萬物,而不為他們做主,通常無需萬物的任何回報,可認為道很渺小;道使萬物歸順,而不去主宰他們,可認為道很偉大。道從來不自高自大,所以影響宏大。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道,萬物自化!老子自信,道無需為萬物做主,而大有作為。如果侯王能順其民意,萬物將自主自化。自主自化會令人產生貪慾,他將鎮定於無名的自覺、自願、自信,互相監督,樸實無華的民心,只要即無名又樸實的民心存在,人們將無貪慾之心。不貪之寧靜,天下將自然穩定。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道,三生萬物!與「萬物自化」相呼應,老子用「三生萬物」來警告「反者道之動」、稱孤道寡的王公。他聲稱:「道運行演化有序統一,一運行演化產生陰陽二者,陰陽交替產生陰陽氣三者,陰陽氣三者相互作用產生萬物。道讓萬物在陰、陽、氣三者共同作用下,而呈現生態協和。連世人也厭惡稱孤、道寡、和不敬畏穀神之人,而有的王公卻把天地萬物視為己有,並胡作非為,還孤家寡人地稱謂自己。對這種損害生態協和為益己,或者為益己而損毀生態協和的行為,我用世人常用的一句話,來警告這些王公們,「強梁者不得其死」,我認為這句話非常恰如其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以神論道,以德論道,老子生活時代,五德終始說盛行,所以多次用五行之「德」,來闡明他的萬物之「道」。

以天論道,無為而治,老子還多次論述「無」。「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夫唯不爭,故無尤。」「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他歸納出無為而治的信念:「道無需為萬物做主,順勢而為,而大有作為。如果侯王能順其民意,萬物將自主自化。自主自化會令人產生貪慾,他將鎮定於無名的自覺、自願、自信,互相監督,樸實無華的民心,只要即無名又樸實的民心存在,人們將無貪慾之心。不貪之寧靜,天下將自然穩定。」「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法自然!《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萬物混合作用下,形成於天地存在之前的一種自然現象。無聲無息,獨立運行,周而復始,可以為天下之母。我不知其名,稱之為道,用博大精深、逝逝長遠和反覆變幻來形容。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受地制約,地受天制約,天受道制約,道受自然制約。自然,天地萬物互相作用,即「萬物並作」之結果,無為而無不為。

“道”的图片搜索结果 

《莊子》外篇《知北遊》中,有這麼一段: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

東郭子曰:「何其下邪?」莊子曰:「在稊稗。」

東郭子曰:「何其愈下邪?」莊子曰:「在瓦甓。」

東郭子曰:「何其愈甚邪?」莊子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

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莊子又曰:「嘗相與游乎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旡所終窮乎!嘗相與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閒乎!寥已吾志,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來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徬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物物者與物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

莊子在此回答東郭子問「道是甚麼?」大意是說:「『道』是無始無終,無所不包,無處不在。人要學道的話,當看鼻涕蟲,當看屎尿便溺,所有事物都不放過,才能觀見『道』的法則與偉大。



                     星雲大師說“道”

佛世時,有一位比丘,名二十億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師。隨佛出家後,急於證果,日夜不懈的精進修行,結果不但久久沒有開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憊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轉心。佛陀知道後,就曉喻他說:譬如琴弦,太緊則弦易斷,太鬆則彈不成調,唯有急緩得中,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來;修行也是如此,過份急躁或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二十億耳聽佛開示後,調整自己的修行方式,終於在不久後,證得阿羅漢果。

不僅修行要合於中道,做任何事情,過與不及都不好。譬如日常生活中,有人過於追逐物欲,有人過份刻苦自勵;有人對金錢的使用浪費無度,有人則一毛不拔,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是畸形,只張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適可而止,要不偏不倚,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中道就是離二邊之極端、邪執,取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之初,為五比丘講說四聖諦,其中道諦所說的八正道,就是教弟子們離於偏執,履中正而求解脫之道,故稱中道。

佛陀為何要說中道之理?一方面是佛陀自己曾經在雪山經過六年的苦修,深感苦行並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所以佛陀將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弟子們。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說,佛陀告訴五比丘:「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我已隨順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另一方面,當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在修行上,有順世派的極端享樂主義者,有婆羅門的極端苦行主義者;對於宇宙人生問題的看法上,有極端的「宿命論」,有極端的「無因論」,這種各執一端的說法,佛陀認為均不可取。為了不落於偏見,因此佛陀「離於二邊,而說中道」。也就是說,在修行上,要不偏於苦行或縱樂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離於有或無、常住或斷滅兩種極端的見解。所以,中道具有實踐上與理論上的兩種不同意義。在實踐意義上的中道,以實踐八正道為主;在理論上的中道,可以說就是「緣起」。

中道的實相

根據理論上的中道──「緣起」之說,可以演繹出中道的實相,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並舉。

空有不二

龍樹菩薩的《迴諍論》說:「空自體因緣,三一中道說。」意思就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的假有,本性是空,因此我們不要從假象上執有,應該從假有中認識空性,但是也不能從空性中執空,因為儘管緣起法是幻有、假有,但也並非虛無,我們可以從空性中看到妙有。所以,真正了解緣起法的人,不會在一切法上執著實有,所謂「色即是空」;也不會在一切法上執著虛無,所謂「空即是色」。如此悟入非空非有,空有不二,就是中道。此即《中論‧觀四諦品》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所以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

佛說緣起,本來就是為了對治眾生執於空有二端的弊病。離於空有二邊的中道,這是佛法不共世間法的特色之一,能夠把握到這個思想,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實義。

即真即俗

佛法分真、俗二諦,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是出世間法;俗諦又名世俗諦,是世間法。佛陀的一代時教,不出此二諦法門,《中論‧觀四諦品》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二諦是佛法的綱要,所謂空、有,都是依此而開顯的。佛說二諦的本意,是為了引導眾生趨向中道,但後世論師由於見解、觀點上的不同,強分空有、真俗,而有「真空俗有」與「真有俗空」的說法。事實上,二諦是從不同的認識而安立的兩種真實,雖然不是彼此無關,但卻是各就所見而說,如同一現實的世界,凡夫見之,視為實有,這就是世俗諦;聖者灼鑑,知其是空,這就是真諦。所以,即真即俗,二諦無礙,這就是中道的旨趣所在。

色心並舉

《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宗主張三界都是一心所作,也就是說,客觀的世界,須有主觀的心照射之,方能現出客觀事象。而且客觀的世界映入我人眼中,由主觀加以認識,全憑心智,所以《般若經》說:「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生。」離卻心識,則無萬象可談,所以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佛法以一心統攝諸法,並不落於一邊,而是借現實以啟發心靈,本心靈以照見現實,這就是不偏唯心、不偏唯物,色心並舉的中道觀。

八不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教義,在大、小乘中,廣受重視,因此意義雖各有深淺,但各宗一致以中道為教理核心。

在各宗派的「中道說」中,以「八不中道」最為淺顯易懂,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與我國三論宗重要理論之一。

八不中道,又作八不中觀、八不正觀、八不緣起、無得中道、無得正觀。根據《中論‧觀因緣品》所載:緣起的理法是打破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等八種邪見,而闡明空的真理;萬有是依此緣起道理而存在,所以離八邪,本無實體,不為執著之對象。如此,離八邪而住於無得正觀,稱為中道,也就是「八不中道」。

八不中道的「八不」,是指否定生滅等八邪的教理,也就是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由此得破一切邪執,而顯現諸法實相。也就是說,宇宙萬法都是由因緣聚散而有生滅等現象,實際上諸法無生無滅。如果說有生有滅,則偏頗於一邊;離此二邊而說不生不滅,就是中道之理。有的外道認為人死亡之後,有一常住的神我存在,永不斷滅,這種有我論便墮於常見;有的外道則認為死了以後一切歸無,身心皆斷滅,這種便墮於斷見。常、斷二見都是妄見,因此說不斷不常。一切諸法從本體來看,是「同一」的,從現象類別來看,則有種種「差異」。例如,同樣為人,這就是「同一」;你我他各有智愚差別,這就是「差異」。但是自他之間有共通的地方,是異中有一;每個人又有各自的特性,是一中有異,因此說不一不異。我人生命的來去,有人認為從此道來,往彼道去,因此有來去之見。如甲乙二人,甲至乙地,甲認為「去」彼處(),乙則認為「來」此處,去來之間不過是假名對待,所以說不去不來。

所以,由八不緣起能滅除種種的煩惱戲論、種種不合理的謬論、不見真實而起的妄執;又因種種戲論的滅除,就是自性的徹底破斥,能證得諸法的寂滅,出離生死的戲論海,到達寂滅的涅槃城。

中道的生活

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可以過著中道的生活。所謂中道的生活,就是離苦樂二邊,以八正道為行事指南的生活。

一般人以為佛教講四大皆空,講苦空無常,所以信仰佛教一定要吃苦。其實,從淨土思想來看,佛教是一種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說信仰佛教可以獲得幸福、快樂。

譬如《阿彌陀經》所敘述的極樂世界是黃金布地,七寶樓閣、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都是四寶周匝圍繞。另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也都是由金、銀、璃、玻等寶合成;穿的衣服,吃的食物,所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則是「飛行自在」。由此可知,極樂世界的物質生活實在太豐富了。

雖然佛教也經常說苦,所謂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但是佛教講苦,是因為「苦是入道的增上緣」,它是一種方法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目的。

佛教對物質生活,不特別標榜「苦」,因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是也不熱衷於物質的追求,因為過份放縱物欲,便無信仰的法樂可言。因此,「太苦」與「縱樂」兩種極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阿彌陀經》雖講豐富的物質生活,卻要在物質生活中實行佛法,也就是過「八正道」的生活;《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不是要我們放棄所有,而是強調佛法的中道生活。因此,離於苦樂二邊的生活,就是中道的生活,也就是真正的佛教生活。太好是一邊,太壞是一邊,凡是落於一邊的,就不能平衡,就有偏差。一般人因為常把好壞、有無、苦樂、得失、恩怨、你我、生死,分得很清楚,因此不能活得安心自在,這就是缺乏中道的圓融智慧。如果我們能認識中道,有了中道的生活,不僅不會被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風所吹動,而且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所以離於二邊而行中道,這就是智慧,就是佛法!

              (來源:佛光山資訊中心─佛教叢書1-教理)


佛光山是一個人間佛團,總本山位於中華民國台灣省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開山星雲大師於1967516日創辦。

2017年,佛光山在全世界共設有300餘座別院或分院道場。包括北美洲從美國洛杉磯的西來寺、舊金山、紐約、休士頓等各大城市及夏威夷、關島,到加拿大的溫哥華、多倫多,歐洲則從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德國的柏林和法蘭克福,到西班牙、葡萄牙及瑞士、瑞典、奧地利、荷蘭,澳洲有南天寺,南美洲也在巴西、阿根廷、智利建寺,非洲則有南華寺。亞洲於東北亞的日本、韓國建立道場,也在釋迦牟尼佛二千多年前證悟地的南亞印度以及在南傳佛國家泰國興建泰華寺。星雲大師數十年間於世界各地雲水行,與他的一千三百餘徒眾在世界五大洲共同完成開山時「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弘法誓願。

於此期間,佛光山創辦16所佛學院、24所美術館、26所圖書館,成立發行紙本佛經典、相關書籍與有聲梵唄唱誦音樂的出版單位,有12所書局、50餘所中華學校以及智光商工、普門中學、均頭、均一中小學、幼稚園等幼及中小學校,同時先後在美國、台灣、澳洲、菲律賓創辦西來、佛光、南華、南天及光明大學等「佛光山系統大學」。擴及社會育層面創辦如人間大學等育機構,建構網路學平台或在電視上進行弘法布,製作、開設有益社會人士及信眾學習的節目與課程。

佛光山不僅融和了漢傳佛的傳統,集育、慈善、修持的要旨於「動」中修禪、於「眾」中行佛,完成佛的現代化及開闊性,並用心致力於南北傳佛文化交流,調遵循並實踐的是佛陀的本懷,是弘揚佛人間性的人間佛教教團。

佛光山僧信二眾共同建構現代化的大乘佛菩薩道場以佛在家信眾主體會員的國際佛光會組織,二者如鳥之雙翼,奉持開山星雲大師「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四給」工作信條,倡導「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將佛淨化人們「身、口、意」與慈悲喜捨的修行要訣,化作現代化的語言與面貌,推展並落實在佛光山道場建築設計的念及日常行動上。佛光山處處彰顯開山星雲大師建設「人間淨土」、推展「人間佛」的理想與精神。高雄總本山因此成臺灣的佛,同時是「三寶」具足的莊嚴佛聖地,是實踐人間佛的重要根據地。

               

                             高雄總本山禪堂風貌


台長: 幻羽
人氣(1,644)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經律禪傳聞 |
此分類下一篇:參禪道路自耕耘......漸漸彈起苦空寂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傳說古代上天授予的經書─河圖洛書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