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19 01:57:34| 人氣1,5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禪門禪門門裡乾坤悟道吟】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門禪門門裡乾坤悟道吟】

無眼無口,如何會取?聲色二字,如何透得?
如何是解脫?如何是淨土?如何謂如如佛?
倒淨何意?慈悲解脫,如何同行?
臨濟戳地三下,噓了一噓,何意?
 

─禪宗的証悟詩─

禪宗歷代祖師的証悟詩不同於詩人,往往終其一生僅有一首者,同時也與哲學家隱約彷彿之言也不同,沒有修持開悟的功夫,往往是迷離彷彿。神秀和和六祖惠能的詩,雖不是開悟詩,但卻表示他們基本理念的詩,是禪宗以詩寓道的起源。

神秀示法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六祖示法詩:

菩提本無樹,心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洞山開悟詩:
切忌從他見,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憑
會,方得契如如。

洞山是曹洞宗的開派祖師,他的弟子叫曹山,合起來叫做曹洞宗。洞山有天渡過一條小河,當他過河時,太陽照到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投影在水面上,他忽然回頭一看,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水面上,於是他忽然開悟了。而作此詩。此詩表面上是寫
與影子的關係,實是對求道的一個發見。一是說悟道是向自己求,不能向其他人去求,二是說道無所不在,看了自己的影子都能開悟,表示道無時無地不在。

香嚴智閑開悟詩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有一天,香嚴智閑整理墓園,忽然拿了塊瓦片隨手打在竹子上,聽到瓦裂了,於是開悟了。

靈雲志勤開悟詩: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有一天,靈雲志勤看到桃樹開花而悟道,就寫下這首詩表示他的悟境。

覺海法因庵主開悟詩:
巖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
靈雲才一見,回首舞三台。

有一天,他師父出靈雲桃花悟道的公案來討論,於是他就悟道了,悟道後他就作了這首詩。

何山守旬開悟詩:
終日看天不
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君更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

他也是借靈雲和桃花悟道的詩而開悟的。而後作此詩。

越山師鼐開悟詩:
風樓上赴官齋,此日平生眼豁開。
方信普通年事遠,不從蔥嶺帶將來。

當時有一位閩王,有一天請他去吃齋,他赴約到了樓上的時候,太陽照在他身上,於是他就開悟了。而後作此詩。

昭覺克勤開悟詩:
金鴨香消錦繡幃,笙歌叢裡醉扶歸。
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他是聽一首──談戀愛一樣的詩而悟道的。詩云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認得聲。前兩句表示他曾經到了悟道的境界,就好像是從小姐的閨房裡面戀愛成功回來一樣的。道一定是什也不能說,就好像少年一段風流事一樣的,沒辦法告訴人。

神照本如開悟詩:
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
本來現成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和
的法號叫做「本如」,有一天去請一個和,和沒頭腦的答他一句話說就是本如」。於是他忽然開悟了,因而作此詩。

楚安方禪師開悟詩:
沔水江心喚一聲,此時方得契平生。
多年相別重相見,千聖同歸一路行。


有一天,他搭渡船過河時,他老師用音大吼一聲「那」,他聽到後忽然開悟了,於是作此詩。

五祖法演開悟詩:
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呆嚀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憐松竹引風。


有一天,他向白雲和南泉和講的一個公案,即天上摩尼的一個珠子是樣取得的,白雲和就叱責他,於是他恍然大悟,而作此詩。佛性自己本來就有,向這個求,向那個求,向這個問,向那個問,好像田地一樣本來是我的。悟道的情況,道本來是不可見的,就好像風一樣,因竹和松樹的搖動,才知道有風的存在。

龍門遠開悟詩: 
刀刀林鳥啼,被衣終夜坐。撥火悟平生,窮神歸破墮。
事皎人自迷,曲淡誰能和。念之永不忘,門開少人過。

有一天
上,他在火,不久火滅了,拿一把火鉗在灰裡撥,就有了火苗,於是他就去看傳燈錄,因傳燈錄上有一個公案談到破墮和的因緣,他就因此開悟了,這是因公案而開悟的例子,而後作了此詩。破墮和公案有一天,破墮和聽說有座廟很靈,殿中安放了一個相當靈驗,他進去後,就拿棍子在上打了三下,後掉了,有個人出來拜謝道「多謝替我說法,使我開悟。」

─蘇東坡與黃山谷的寓禪詞─

東坡作南歌子,在嘲弄大通禪師,冷齋夜話東坡守錢塘,無日不在西湖,嘗妓謁大通禪師,大通慍形於色,東坡作長短句,令妓歌之。這一惡作劇的詞,完全是以禪理內容

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
借君拍板極閘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

溪女方眼,山僧莫眨眉。
卻悉彌勒下生遲,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

東坡似用這一老婆公案,隱大通禪師這一嗔怒,當禪門的老婆子所非。東坡這首南歌子,雖然辯才無礙,但未免予人以胡鬧的不良觀感,至於下面兩闋如夢令,則確實系以詞寓禪

其一
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
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
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其二
自淨方能淨彼,我自汗流呀氣。
寄語澡浴人,且共肉身遊戲。
但洗、但洗
人間一切。

東坡在第二首詞中,力勉求道的人,要如入浴的人一樣,努力去垢,洗去垢,而臻聖潔的地步,以便度人悟人。黃山谷有和東坡贈大通禪師之作,惟所贈之對象不同,其南歌子第二闋云

萬里滄江月,波說向誰?頂門須更下金槌。
只恐風驚草動,又生疑。

金雁斜汝頰,螺淺畫眉。庖丁有底下刀遲。
直要人牛無際,是休時。 

下面一闋,是山谷點竄禪人的頌古詩而成,這闋訴衰情云

一波才動萬波隨,蓑衣一鉤絲,錦鱗正在深處,千尺也須垂。
又吐,信還疑,上鉤遲。水寒江靜,滿目山,載月明歸。
 

又仍以鉤魚比求道,「離鉤三寸」,是魚上不上釣的緊要關頭,比擬求道的悟與不悟的嚴重時刻,船子有歌「頌明」此一「魚」云

有一魚偉莫哉,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審觀其歌,魚乃至道的代表,故可證明;釣魚即求道也,後人詠這一「釣魚人」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從合坡谷的詞觀之,足証前人不僅以詩寓禪,更以詞寓禪,如果不明禪事禪理,坡谷這類詞,便不知其命意之所在,更不能欣賞了。

─黃山谷的四首寓禪詞─

黃山谷宋代的一代巨家,其歸心禪宗,正如白居易一樣的虔誠,詩中寓禪之作甚多,習氣所及,故以詞寓禪,他在漁家傲詞下自注云江寒江口阻風,戲效寶寧贊禪師作古漁家傲,王環中云盧山中人頗欲得之,試思索,始記四篇。

黃山谷之第一首詞如下

萬水千山來此土,本提心印傳梁武。
對朕者誰渾罔顧,成死語,江頭暗折長蘆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葉親分付。
只履提歸蔥嶺去,君知否?分明忘卻來時路。

這闋詞是完全包括菩提達摩一生的事跡而成,達摩來華,建立了禪宗,成中華初祖,相傳先見梁武帝,說法不契,遂渡江至嵩山。蓋欲以破梁武帝的名相執著,可惜梁武帝不能領悟,致達摩乃以一  葦渡江,而至魏。


第二首詞,則系以靈雲見桃花悟道的公案而
成的

三十年來無孔竅,幾回得眼還迷照。
一見桃花參學了,呈法要。無絃琴上單于調。
摘葉尋枝虛半老,拈花特地重年少。
今後水雲人欲曉,非玄妙。靈雲合破桃花笑。

靈雲志勤禪師,因見桃花盛開而悟道,事極玄妙,因而成公案。然在禪宗的理論上是不違悖的,因「色」「空」一如,體用不異,所以才說,河山並大地,齊露法王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總是法身)桃花也正可以顯示道的存在,睹花悟道,是歸於時節因緣的湊合,(從緣悟達,永無退失)然非偶然之功,因「三十年來尋劍客」。

第三闋則以華亭船子的悟道公案入詞

億昔藥山生一虎,華亭船上尋人渡。
散卻夾山拈坐具,呈見處,系驢
上合頭語。
千尺垂絲君看取,離鉤三寸無生路。
驀口一橈親子父,猶回顧,瞎驢喪我兒孫去。

船子德誠禪師,是藥山惟嚴的高弟,氣勢如虎,在華亭渡口,尋覓可渡之人,夾山善會禪師因道吾的開導,自知所悟未徹,於是拈起坐具,解散門徒,向華亭船子呈其所見,可被評,言語合道,不是根本,而有時是系驢的木柱。求道的人,如垂絲千尺的釣魚人,比求道人在悟而未悟的緊要關頭,悟則成佛,不悟則喪生失命,永劫沉淪。船子在夾山擬以言語回答所問之際一木把他打下水,免得陷於情識意想和言語道斷的危險中。結果開悟,於是師徒親如父子,得傳法要。

第四首詞,則系以古靈神贊禪師的公案和事跡,鋪
而成

百丈峰頭開古鏡,馬駒踏下重甦醒。
接得古靈心眼淨。光炯炯,歷來藏在袈裟影。
好個佛堂佛不聖,祖師沈醉猶看鏡。
卻與斬新提祖令,方猛省,無聲三昧天皇

以上四首詞,是涉及多方,把禪理、禪典都納入詞中,不明白禪宗的公案和燈史,不知道山谷這類的詞,意旨何在?內容何?所拈四闋,究其根由,明其奧義,起例發凡,圖引起究詞學人的注意和興趣,以免明珠蒙垢,視同草芥,予以放棄不論,則不足以深知古人,而形成巨大的損失。

─梅花與道情─

在見道的高僧哲匠而言,在具有由「色」見「空」的大智慧下,卻認「河山並大地,齊露法王身」,娛人的花草,卻是至道的露顯。

唐僧古梅詩云
火虐風饕水漬根,霜皴雪皺古苔痕;
東風未肯隨寒暑,又 
香與返魂。

古梅的遭受諸般折磨,正是比修道者遭受苦難之多,與修持時間之久。古梅的「枯死」,也象徵著修道人的「大死一回」,把以往的情識意想,修持到蕩然無存的地步,於是「至道」顯露,在時節因緣的來到下,於是悟道,正如古梅的返魂著花。

虛堂智愚禪師詩云
千年苔樹不成春,誰信幽香似玉魂?
霽雪滿林無月曬,點燈吹角做黃昏。

常人的禮拜佛祖,只因知道佛祖已超凡入聖,如佛祖也似古梅的不綻花,恐怕也不會人所崇拜頂禮,渡過普通而寂寞的黃昏。

虛舟普度的墨梅詩云
常憶西湖處士家,疏枝冷蕊自橫斜;
明一片當時事,只欠香不欠花。

禪師悟道的時候──「當時一片精明事」,可是可說的是「悟道」的過程,言語可表的部,而不是道的本體,和那至高的境界,正如畫梅花時,只能描繪梅花的形狀,不能顯示梅花的香一樣。

─曹洞禪與五位頌─

禪宗傳入中國以後,經過六祖慧能的發展,大約分成兩個支派,一個就是在湖南的衡山,一個是在江西的馬祖,這兩個地方一時成禪宗的中心,傳到唐朝的末年就有五大宗派,即所謂曹洞宗、法眼宗、雲門宗、仰宗、臨濟宗是也。 

洞山悟本功勛頌詩
其一問
如何是「向」?
師曰

得力須忘飽,休糧更不飢。
聖主由來法帝堯,御人以禮曲龍腰。
有時鬧市頭邊過,至處衣冠文物賀聖朝。

「向」也就是向道的意思。這是「向」的階段,也就是叫做正中偏的階段,正中偏就是本體界已發生作用,但是我們人還落在偏界,未落在正位裡面。
五位頌之第一
正中偏的時候,在曹洞宗來講,叫做「全理即事」,在佛陀的一生來講,就是「發大心」、「降王宮」、「發明大事」、「理智初開」,這是修行的第一階段。

其二問如何是「奉」?
師曰

只知朱紫貴,辜負本來人。
淨洗濃妝
阿誰?子規聲裡勸人歸。
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峰深處啼。

象徵我們的求道,雖然是經過老師的開悟,經過前人的指點,經過自己的修行,得到了那一點,但是還是印象模糊,還沒有得到道的本源,只在外面四處求尋找,所以第二個是「奉」的階段,也就是偏中正的階段。
五位頌之第二
到了偏中正,在佛陀來講,就是「行大行」、「修苦行」、「造詣入作」、「智開因門」,這是修行的第二階段。

其三問如何是「功」?
師曰

撒手端然坐,白雲深處閑。
枯木花開劫處春,倒騎玉象趁麒麟。
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
好日辰。

禪宗裡面經常有一句話說沒有悟道以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等到悟道以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時候就是說「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趁麒麟。」即有了神通,跟本體界合而一,這就是第三個境界正中來階段。

五位頌之第三
第三階段就是正中來,有兩個層次,一個是「証大果」、「成大覺」,就是開悟成佛,「透末後門」,「智末果門」。第二個層次是「不滯法身」、「理開體門」,就是有體有用。

其四問如何是「共功」?
師曰

素粉難沈質,長安不久居。
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萬別千差明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深。

意思就是說我們在這個階段正是証悟本體以後還要有作
五位頌之第四
第四個階段是兼中至,亦即從體起用,在佛祖來講,就是「裂大網」、「轉車輪」、「說法利生」、「理開用門」。

其五問如何是「功功」?
師曰

混然無諱處,此外更何求?
頭角才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
迢迢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詢五十三。

意思就是說不必問什是佛了,本身就是佛了。以上是洞山和的五位頌。
五位頌之第五
第五個階段是兼中到,亦即功德圓滿,「歸大處」、「入涅般」、「退藏於密」、「理智還泯」,這是最後的一個境界。

曹山本寂五相詩
其一
白衣須拜相,此事不
奇。
積代簪纓者,休言落魄時。

意思是說人人皆可以成堯舜,同樣人人皆可成佛,佛的種子是生來具有的,就好像歷代白衣拜相這件事情一樣,這是修行求佛的第一個階段。

其二

子時當正位,明正在君臣。
未離兜率界,烏雞雪上行。

意思是說修道的人到了這個階段,隱隱約約知道道是什,知道佛法是什,好像烏雞走在雪上,可看出來,但是還不能得道。

其三
焰裡寒冰結,楊花九月飛。
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

意思就是說到了這個境界以後,我們認一切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可能了,所以說木馬逐風嘶,是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所顯示的種種神通。

其四
王宮初降日,玉
不能離。
未得無功旨,人天何大遲。

意思是說還沒有功德圓滿,救世的時候還不能像佛陀一樣普渡大千世界的眾生,因無功的意旨,還沒有得到。所以是說還沒有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五
渾然藏理事,朕兆卒難明。
威音王未曉,彌勒豈惺惺。

意思是說沒有理和事的分別,也沒什朕兆,也就是說完全坐在本體界裡面,是威音王和彌勒佛也不明白。這一階段是千聖萬聖所同歸的,到最後皆本體大全所歸攝之意,這是一個最高的境界,就等於佛「入涅般」的境界。

─神秀與惠能的偈詩─

在我國的宗中,有一最神祕,最獨特的派,就是禪宗。神秀和惠能分別作了兩首詩,使禪與詩融合一體,在中國的詩作和詩學上生重大的影響,如元好問所說「詩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實在是一件出人意外的趣事。禪人以詩來寓寄禪理,詩人以禪理趣納入詩中,進而以禪理來建立詩的創作理論,禪與詩融成了一體,不明白詩,也不足以明禪,不禪,也幾乎不能確知禪人寓道的詩篇,也幾乎不能深知以禪論詩的奧妙秘,所以明禪論詩,是談詩論詩的重要課題了。

神秀示法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
使惹塵埃。

六祖示法詩
菩提本
樹,心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
塵埃。

神秀萬法實有,萬象不虛,此身是菩提樹,有成佛的心性,此一心性如明鏡朗朗,本來光明,可是蔽於塵根,有種種的染,而生了塵根,有種種的染,而生了塵垢的蔽障,禪人以加行的願力,去垢生光,則原本的明潔性體,自然顯露。

惠能
用漸修的功夫,去除穢,是求道的境界,不是悟道的境界,所以慧能認神秀未能「發明大事」,於是另作偈詩,否定了神秀的見解。慧能是傾向於萬法皆空的,法體本不是菩提,此是明淨,彼則染,是不能發明大事的,所以六祖認菩提、心性均是假名,法界是「空」。悟道成道以後,即心即佛,到了這一「對境界」的時候,不要修持造作,來去垢去穢,因「自性」本來淨,本來就無垢無染。,

神秀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唸唸自見,萬法無滯,一一切,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

惠能
何期自性,本自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達摩只履西歸─

禪宗有西天二十八祖,中華六祖的傳法系統,菩提達摩是由印度將禪學東傳的重要人物,他在西土是二十八祖,在中華禪宗史上居於初祖的地位。
達摩只覆西歸公案
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歲十月五日,達摩端居而逝,葬熊耳山。後三歲,魏宋雲奉使西城回,遇師於蔥嶺,見手只覆,翩翩獨逝,雲問師何往?師曰西天去又謂云汝主已厭世。雲聞之茫然,別師東邁,複命,即明帝已登遐矣,迨孝莊即位,雲具奏其事,帝令壙,惟空棺,一隻革覆存焉。

五祖演云
祖師遺下一隻履,千古萬古播人耳。
空自肩擔跣足行,何曾踏著自家底。

五祖演認達摩這一「只履西歸」公案,太過轟動了,千古萬古,傳播於禪人的口耳,若視是祖師的奇跡,以神通視之,以奇特作解釋,如果循著這一方向而遊方參請,求悟至道的話,則將無所得,與禪人的本身,沒有關係。

東山空云
梁魏山河本太平,無端容此老狐精。
九年皮髓分張盡,只履空棺更誑人。

東山空禪師認達摩九年說法,已傳法事了,而顯此「只履西歸」的空棺神通實乃多餘,而且有眩人耳目、欺誑後人的嫌疑,因達摩的示寂,是捨用歸體的話,自應果位齊泯,何必顯此神通?
可見以往禪人的見解,並不是曲意附和而是各有領悟。這位禪宗的建立者──達摩,他的地位,幾與釋迦牟尼相等。




台長: 幻羽
人氣(1,506)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秋禪 |
此分類下一篇:*寒山僧蹤*
此分類上一篇:【二乘解脫道─聲聞道、緣覺道】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