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13 18:48:56| 人氣3,1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星際旅行--危險的宇宙射線】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不住的星際旅行**
危險的宇宙射線,對於人類航向火星外的太空旅程,恐怕會是嚴酷、甚至是無法克服的阻礙。
在行星間旅行一年,人體內就會有1/3的DNA被宇宙射線給切斷。欲保護太空人對抗這等猛烈攻擊,無可避免地必須面臨困難的取捨。
在科幻小說中,太空旅客遇到的最嚴重威脅龐大可見:橫衝直撞的小行星、飢餓的外星生物、邪惡的帝國戰艦等。不過事實上,人類在太空中最恐怖的威脅是小得不得了的東西,即高速的基本粒子:宇宙射線。在長途飛行中,宇宙射線帶給太空人的輻射量嚴重到足以致癌。外太空探險旅行所面臨的其他挑戰,若給予工程師足的時間與金錢,都應該能解決,然而宇宙射線卻是個無法避免的危險,這問題往往牽涉到根本的取捨難題,或許會形成火星之旅的終極阻礙。
在實驗室裡,宇宙射線最初被當成小麻煩。宇宙射線的發現,源於物理學家注意到物體無法一直維持所帶電荷,於是推想一定有某些東西會讓空氣遊離而導電,使電荷慢慢消逸。許多究者將之歸咎於下的岩石土壤充斥輻射所致。奧地利物理學家海斯(Victor Hess)於1912年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搭乘氣球升高,證明飛得越高,驗電器流失電荷的速度便越快。由此可知造成空氣遊離化的神秘物體來自太空,於是便出現「宇宙射線」之名。
1950年時,物理學家已經確定這個名詞實際上是誤用。宇宙射線不是射線,而是離子(大多數是質子,混合少數較重的原子核),以接近光速撞擊大氣頂層。大多數宇宙射線來自於太陽系之外,至今仍不知道們速度能這快。一度視宇宙射線麻煩的實驗家,改拿們當觀察工具,我和同事在1950年代末期便利用宇宙射線的度變化,推論出太陽風的存在。
保護地球上的人們免於宇宙射線摧殘的功臣,並非一般所認的是地球磁場,而是厚厚的大氣層。一平方公分的地表上約有一公斤空氣,平均下來,當質子穿過約70公克的物質,便會撞上大氣中一個原子核(相當於約大氣層1/14的距離,在海拔20~25公里高左右),而其餘的底層大氣則負責吸收相撞後的碎片。衝擊會將原子核的一、兩個質子或中子撞掉,釋放一陣高能γ射線與π介子,γ射線會傳到大氣層更內部,製造出電子與其反物質正子。這兩種粒子上其反物質會互相湮滅,生能量較低的γ射線,如此週期性地循環,直到γ射線太弱而無法製造粒子止。
同時,π介子會快速衰變成子抵達地面。當子通過我們的身體時,會生離子並打斷化學鍵,不過不足以造成顯著傷害。每年宇宙射線量約0.03侖目(依海拔而定),相當於幾次胸部X光照。
在大氣層外,宇宙射線風暴很烈,大約一秒就有一個質子或更重的原子核穿過指甲大小的面積,總共每秒約有5000個離子貫穿身體,每個離子都會留下打斷化學鍵的痕跡,並在體內動先前所述發生在大氣層內的一連串反應。在宇宙射線中,少數較重的核子會造成比質子更大的傷害,因打斷化學鍵的能力與電荷平方成正比。例如,鐵原子核所造成的傷害是質子的676倍。在這樣的輻射下待上一個星期或一個月,或許不會有嚴重後果,但是長達數年的火星之旅可就不同了。根據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估計,每年太空人體內約有1/3的DNA會被宇宙射線切斷。



**
太空旅行危機重重**
目前對於高能輻射會對生物生什影響的量化資料,只有來自在核能爆炸與實驗室意外中,不幸暴露於γ射線與高速粒子短暫而猛烈攻擊下的人們身上,其細胞受到損害,且罹癌率提高。造訪火星的旅客雖然是低劑量的暴露在輻射下,不過長期下來也會累積到差不多的輻射量。沒有人知道這兩種情況是否的相當,但兩相比較卻令人擔憂,自然的生物修復機制不一定能彌補損害。
任職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市聯邦航空總署民航醫學
究所的弗裏德伯格(Wallace Friedberg)與同事,最近進行了相關究。在2005年8月發表的一報告中,他們估計赴火星的太空人一年將會接受超過80侖目的輻射量,而相較之下,美國法律限制核能電廠工人每年不得受超過5侖目的輻射劑量。據究,每10名男性太空人中有一人最後死於癌症,每6名女性則有一人(因為她們更容易罹患乳癌)。甚者,重核子會造成白內障與腦部損害(這方面的數字仍然相當不確定)。
當然,遍佈太空的宇宙射線風暴並不是唯一的威脅,太陽也會釋放大量質子與重原子核,以接近光速噴出。這類攻擊有時一小時內會逾數百侖目,對沒有
障的太空人來說是致死劑量,發生於1956年2月23日的劇烈太陽閃焰就是一個眾所皆知的例子。任何防堵宇宙射線的措施,都該考慮到這些太陽風暴。即使如此,明智的火星之旅,應該計畫在太陽磁場活動最不頻繁的時候進行。
太空人身處險境:和進入核能反應爐內探險比起來,太空旅行不算太糟,但仍然對健康造成威脅。上圖表太空人從宇宙射線接受到的估計年輻射量(侖目是輻射暴露量的常用單位)。太空人在太陽系內旅行一年,所吸收到的輻射量,超過輻射工作人員一生所接受的劑量,許多太空人會因此導致成癌症與其他疾病。閃焰活動與地球的范艾倫輻射帶(Van Allen radiation belt),所生的輻射劑量足以立刻致命,不過比較容易防範。
因應輻射威脅,NASA在2003年於阿拉巴馬州杭茨維爾的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設立太空輻射防護計畫。第一個想法是用物質包圍保護太空人,如同大氣保護地球人類;第二個提案是以磁場偏折宇宙射線,就像地球磁場提供赤道地區與國際太空站保護一樣。最近的構想是讓太空船帶正電,以排斥帶正電的原子核。
2004年8月,NASA在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召開兩天的會議進行評估,結論並不樂觀:宇宙射線問題的解決之道並不明確,甚至到底有沒有解決之道都還是個問題。



**
好重的防護措施!**
要相當於地球大氣層所提供的保護,需要每平方公分一公斤重的遮物質,不過500公克(相當於海拔5500公尺處的大氣)對太空人已經足適。低於500公克就不了,因物質將無法吸收碎片。
若遮
物質是水,必須要有五公尺深,圍繞小艙房的球狀水槽會重達500噸,而更大、更舒適的活動區勢必需要更重的水槽,這遠超過太空梭的最高載重量30噸。水是常見的提議方案,因反正太空人都需要用,而且水富含。用比更重的素材做遮物比較沒效率,因原子核內多餘的質子與中子會彼此阻,限制和宇宙射線發生交互作用的能力。了增加含量,工程師可以利用乙(C2H4),其好處在於可聚合成聚乙,形成固體後便不需要容器盛裝。即便如此,所需質量至少是400噸,依然不可行。使用純會比較輕,但需要高壓容器。
考慮運用磁場遮的可行性。磁場會將帶電粒子朝運動方向直角方向偏折,根據磁力線的排列,可將粒子送往任何方向,甚至是迫使一直繞圈。若帶電粒子能量不是太大,在接近地球低緯度地區的磁場時會被送回太空。太空船也可帶有相同作用的磁鐵。
不過,另一個大問題是宇宙射線質子的巨大動能。要提供太空人足
的保護,意謂著要推開密密麻麻、能量達20億電子伏特(粒子物理學的能量標準單位)的宇宙射線質子。要在幾公尺的距離內讓這些質子停住,遮物質必須具備20特士拉的磁場,約是地球赤道地區磁場的60萬倍。這種磁場大到需要由超導電線建造電磁鐵,就像在粒子加速器中所使用的一般。麻省理工學院由丁肇中領導的小組,提出了一套重僅九噸的系統,在遮物質上邁進一大步,但是仍然太重了,難以奢望能一路帶到火星表面再回來。
磁力方案還有許多細節
得憂心。磁場在磁極附近沒有顯著的遮效果,因在此射入的粒子與磁場平行,而非穿越磁場。這就是何地球的磁場除了能保護赤道附近的住民外,在其他地方幾無所用。了讓太空人保持相當於赤道區的狀況,太空船的活動區必須做成甜甜圈狀。太空人必須忍受20特士拉的磁場,而且沒有人知道會造成何種生理反應。已故芝加哥大學實驗物理學家馬歇爾(JohnMarshall)多年前曾對我說,當他將頭塞進一個舊粒子加速器的磁鐵間時,頭部的任何動作都會讓眼睛出現小閃光,嘴巴出現酸味,可能是口水發生電解所致,而這磁鐵僅有0.5特士拉的磁場。
由於
烈磁場可能影響身體的化學反應,究人員必須以實驗測試20特士拉磁場的安全性。如果結果顯示磁場有害人體,工程師可能就得利用相反方向的磁場來抵消船艙內的磁場。這額外的磁鐵顯然會讓系統變得複雜很多,也更加笨重。
有些
究者提議使用範圍比幾公尺大上許多的較廣磁場。這個磁場可用電漿推出,就像太陽風的離子氣體可以將太陽磁場帶到很遠的地方一樣。提議者聲稱這種「膨脹」的磁場不必太,一特士拉或甚至更小可能就足了。可惜的是,這個方案未考慮到電漿是出名的不穩定。過去50年來,了想從核融合製造出能量,實驗家用盡努力也無法以磁場困住電漿,電漿擺脫任何束縛的能力高超無比。即使電漿能被控制住,膨脹的磁場只會減弱障而非增,磁力線將會往外推,散佈成更廣的範圍,結果射入質子只須穿過更少的磁力線。防護度變弱,就像是地球中緯區與極區一樣。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任務最近得出的證據顯示,踏上地球-火星往返之旅的宇航員將面臨宇宙射線的大劑量輻射和高能太陽粒子的侵襲。宇航局表示火星飛船受到的輻射劑量大約相當於地球上年平均暴露劑量的100倍。了保護宇航員的健康,英國科學家正在製一種星際迷航型防護
宇航局詹森航太中心究輻射問題的健康專家埃迪-希蒙斯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完全阻隔輻射的防護盾厚度將達到數米並且非常笨重,很難應用於太空船。相比之下,《星際迷航:暗黑無界》中出現的防護則沒有這種缺陷。在這部科幻作品中,科克船長下令“升起防護”。隨著防護的升起,“進取”號船員立即在環境惡劣的太空中受到保護。
英國盧瑟福-阿爾普頓實驗室的科學家認製現實版星際迷航型防護盾具有可行性。目前,他們正在測試一個採用輕型設計的系統,用於保護宇航員和飛船元件免遭有害輻射侵襲。此外,他們還與美國的同行合作設計一艘名“發現”的念飛船,可以搭載宇航員前往月球或者火星。
盧瑟福-阿爾普頓實驗室防護專案首席究員露絲-巴姆福德表示:“《星際迷航》中出現了很多偉大的想法。不過,這部科幻作品只是提出想法,而無需親自去實踐這些想法。宇宙中的輻射是一個潛在威脅,但很少有人公開調這種威脅,這讓我感到非常擔憂。即使宇航員因輻射患病三四天,也會威脅到整個任務,因整個隊伍都會受到影響。在太空中出現嘔吐和瘧疾可不是開玩笑的。宇宙輻射會潛在地破壞人體器官。”
盧瑟福-阿爾普頓實驗室計畫在飛船周圍打造一個防護,模擬地球上的磁場,對飛船以及宇航員進行保護。這個防護被他們稱之“迷磁氣圈”。巴姆福德解釋說:“在地球上,我們主要受到大氣層的保護。不過,地球的磁場形成了保護我們的第一道防線。我們提出的想法立基於我們對等離子瞭解的不斷加深。根據我們的究發現,如果讓磁場環繞等離子流中的一個物體,重量極輕的電子會沿著施加的磁場移動,但離子並不會沿著磁場線移動。離子的速度很快,會出現飛過頭的現象。這樣一來,就得到一個持續電場,足以折射或者偏移磁穴內的大量輻射,形成一道保護宇航員的障,就像地球的磁氣圈一樣。”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支究小組也提議製迷磁氣圈,作利用太陽風的一種方式,打造推進系統。除了迷磁氣圈外,科學家也在究其他類型的防護。以計畫讓一對夫婦上演火星之旅的靈感火星基金會例,這個基金會建議這對夫婦用水、食物和他們的糞便覆蓋飛船內壁,阻止宇宙射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最近報導稱,糞便和食物中的碳氫化合物是阻輻射的理想物質。美國宇航局的“水牆”計畫也提出了類似的想法,靈感火星基金會需要將這種想法成功付諸實踐,以便順利上演火星之旅。
小的時候,巴姆福德就立志將科學究作畢生追求。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畫以及《星際迷航》系列對他影響很大。巴姆福德認科幻影片中的很多想法很具有究價,科學家應該從中汲取營養。這是他們進行科學究的一條捷徑。
盧瑟福-阿爾普頓實驗室的防護在巴姆福德的幫助下製,目前已在聚變反應堆中的一個模型身上進行測試。聚變反應堆能夠產生與太陽風類似的等離子體。巴姆福德表示他們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測試結果。盧瑟福-阿爾普頓實驗室的究團隊希望將他們製的防護按比例放大,應用於正的太空船。巴姆福德說:“首先,我們需要在5年內製出一個技術驗證器並將其送入太空。這個驗證器是一艘小型無人飛船。我相信我們的想法能發揮作用。如果測試取得成功,我們還需對其進行大量改進。”

台長: 幻羽
人氣(3,1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宇宙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你對地球瞭解多少呢?
此分類上一篇:【宇宙虛空探索】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