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29 12:05:32| 人氣2,3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說*四果*修持階次(上)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略*四果*修持階次()

 

什麼叫做“結”呢?“縛”是束縛,“結”就是打結,內心碰到境界,沒有歸 零、沒有消化,內心裏面不斷在醞釀、在掙扎,或是在貪婪、或在抓取,你的內心就是在打結。修行上主要的結縛有十種,前五個稱五下分結,後五個稱五上分結。

 

五下分結又稱五順下分結,分為身見、戒取、疑(三結),加上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就得證聲聞三果成阿那含,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五上分結又稱五順上分結,為色界愛、無色界愛、掉舉、慢、無明。斷除五順上分結,證阿羅漢果。

 

如果心沒辦法做到八風不動,別人的一些言語,別人的一些動作,別人的一些批評,很容易就把你抓走。你自以為現在的修行、境界很高,可以入紅塵而不受污染,結果人家批評你,什麼八風吹不動?結果一屁就把你打過江了,因為我們的身見還很強,還很在乎我相,還很在乎別人的評論。

 

並不是說修行人就變得很皮,都不在乎別人了,一個真的解脫者,他是有很強的內觀、反照能力,他做什麼事情,是憑著良心、理性去做,不會去傷害別人。每個當下他該做什麼工作,他會去做;至於說別人的批評、別人的評論,對他來講,有則改之、無則勉之,別人講我的缺點、我怎麼樣,我有、就改進,沒有、就自我勉勵,不會把這些批評、評論或是攻擊,然後放在心上,在那裏醞釀、在那裏難過,甚至想要報復,內心裏面不會打種種結,縱然有在打一些結,也很快能夠解開、能夠消化。

 

修行不是越抓越多、越修越厲害,若是越修越厲害,就是在打越多的結。所以,修行解脫道是把內心的結一發現,就解開、解開、解開,越解開一個結,你就越放鬆、解脫。解脫就是把我們內心的結縛,一一的看到,解開、打開,不是去消除外面的不可意境界,若想去消除外面的不可意境界,是不可能、也做不到;或是說不願去面對現實,然後幻想式的要到一個理想的國度裏面去,你的心結沒有打開,就算你到外太空去,還是一樣。心境不改、心不淨,佛土不會淨;心能清靜、佛土就會清淨。所以,修行重點都是要回來打開我們種種結縛的。

 

初果到三果階段,所斷的十個結前面幾個結,就是用“以慢斷慢”,初果到三果都是“以慢斷慢”,這個 “慢”是有自我,用“自我”在斷各種“慢”。初果到三果就是用“ 自我”在斷、在砍,由“自我”所產生的影子。如果你能夠體會,在修行上面就更會掌握到重點。因此,初果到三果這整個過程,還是在用“自我”在斷或是在砍,那個由“自我”所產生的影子,這些影子就是貪、嗔、癡、我慢、疑蓋。

 

除了聞思要再進一步深度體會以外,再來在實修實證方面也要體證到,到後來才能夠擒賊先擒王。以上所講的是深了一點,到後來你才會面對“自我”、面對本尊,這是三果到四果所要面對的,“五上分結”就是當“自我”消失,這個境界就能夠現前,而且真正是無修之修,不是有造作、有作意的無修,但是這個過程都要經歷過,經歷過有所為、有作為的“無為”。

 

當究竟解脫者之後,要稱阿羅漢、辟支佛或是佛陀,都是隨順世間的因緣,不是解脫者的問題,因此不必在名相上面,爭誰大、誰高、誰小……,不必!最重要是我們怎麼樣去斷這幾個結,然後讓我們能夠解脫自在,因此重點要擺好。

 

一個人能夠證到三果,已經是人間少有的阿那含聖者,但是要注意的就是說,仍然有“五上分結”沒有斷,仍然是我慢未斷、仍然無明所覆。所以不要得少為足。證到三果的人,還是有我慢未斷、無明所覆,記得!還有無明。證到三果的人,一定要用盡各種有為法、三十七道品這些,就是佛陀設計出一條很安穩的解脫道,讓大家逐步的從向初果開始,然後證初果這樣一路的上來,都是要經歷過有為法的階段。當你經歷這些有為法,初果、二果、三果這樣,一路上來,但是還有後面的五個結,必須要繼續再突破,所以不要得少為足,必須不斷再突破。

 

何等為增上戒學呢?“增上戒”就是“比丘戒為滿足”,“滿足”就是成就的意思,一個人戒方面成就,就是持戒已經達到相當的水準了。“少定少慧”這樣的人定力、慧方面比較不足,這樣他有見到法之後,就是屬於證初果的特徵。“斷三結,謂身見、戒禁取、疑。斷此三結”就是證到 “須陀洹”,他是“不墮惡趣,決定正趣三菩提”證到初果的人一定會繼續邁向究竟解脫,已經來到不退轉的地位了,因此證到初果就不會退轉。在證到初果到證到阿羅漢果,時間到底有多長呢?就是“七有天人往生”,證到初果的人最多再七次的人天往返,這樣就會到達“究竟苦邊”,到達究竟的解脫、究竟涅槃。

 

證初果、二果、三果,一個人在往生的那一刹那,來結算你的成績,這裏講說證初果,會七有天人往返;證二果會一還果,都是以當事者在涅槃、臨命終時,證到哪個果位,來算他的成績,並不是像現在假設,當你證到初果之後,如果繼續努力、繼續精進用功,有可能明年就能夠二果、三果這樣上來。所以,如果你繼續再用功,有可能在兩三年內證到阿羅漢,這都是可能的。

 

只要你有證初果以上的證量,你要證到阿羅漢果,時間的長短是可長亦可短的,短的話,叫做不待時節因緣,只要你繼續用功、用生命去修道,時間就會很縮短。如果證到初果之後,然後就自得意滿,沒有積極精進用功,到你臨命終的時候,還是浸泡在證初果,這樣你的成績就到證初果,這樣最多還會有七次的人天往返。

 

何等為增上意學?“增上意學”就是增上定、增上心,增上定學或是增上心學,“心、意 ”講的意思都是一樣,有的時候又做增上定學,也就是所謂的戒、定、慧。為什麼心或意方面,用定方面來詮釋呢?事實上,修定就是要讓我們這一顆心猿意馬、飄動不拘的心,能夠慢慢安止下來,當然這只是一個過程。當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慧的產生就是要透過“止觀雙運”。如果一個人能夠證到三果,“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禁取,疑、貪欲、嗔恚。斷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生般涅槃 ”就是他在臨命終的時候,就在往生的那一刹那而大徹大悟,全然的放開、證到阿羅漢果,因此三果叫做“不還果”, “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就是證到三果的人。

 

何等為增上慧學?“慧學”就是真正的無漏智慧,就是阿羅漢的無漏智慧,“欲有漏心解脫”一個人能夠斷除他的貪、嗔了,“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這個“有”就是愛、取、有、生、老、病、死,也就是貪生怕死的那個“有”,希望要延續、相續、生命抓取的那個“有”。他這時候已經解脫掉了,已經能夠體證到“無生”、體證到“無為”。

 

“有有漏心解脫 ”就是體證到“無生”,不會再對生命的抓取相續,但是不要誤以為解脫者是悲觀消極的,其實他是真正了悟生死大事之後,很自然的放開。“無明有漏心解脫”已經破除“無明”,是“五上分結”的最後那個結,所謂的十個結都解開。

 

所謂的“解脫”與“解脫知見”不一樣,“解脫”是自己一個人受用、自己解脫,再來又把你自己走過來的這一條道路弄得清清楚楚,你真正走過這一條路,就會有正知正見,整條解脫的路都很清清楚楚,於是又能夠把你所走過的路跟眾生分享,就是“解脫知見”。

 

有的人講說他已經是開悟者,於是就問他是怎麼樣到達如此情況呢?他認為要怎麼樣、怎麼樣,但是又講不出一個所以然,有可能當事人可能有部份的解脫,但是對整個道路卻還不是很清楚,就是“解脫知見”還沒有具足。這就是戒、定、慧,跟證果做一個配合。

 

證初果的須陀洹-最多再七次的人天往返,必達究竟解脫。證二果的斯陀含-往生後,會再來人間投胎一次,然後達究竟解脫。所以,二果又稱“一返果”。證三果的阿那含-他就在臨命終、往生之際,達究竟解脫。所以三果又稱不還果。

 

證初果的人,當他證初果往生之後,下一世到人間轉世,他未必很認真的找,有時候還會吊兒啷當、散散的,有的時候還要半推半就,還要再予以鼓勵啊!等到他歷經更多的挫折之後,他才會想到:唉!我要修行,於是又趕快進來修行,他不會很積極,就是遊蕩遊蕩,但是他玩七世以內,遊蕩幾世之後,也會不好意思啦!所以還是會積極的用功,因為他會發現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沒有真正的解除,有一天他一定會因緣成熟,又會努力去突破。

 

證到二果的人,當他下次再來人間投胎,因為在他前世的意識中,已經薰習相當的正知正見了,所以當他下一世再來人間,從小孩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尋法、找法的解脫心就會逐漸出來。證到二果的人,當下一世再到人間投胎,修行都是自動自發的,都不必對他督促、鼓吹,他是自動自發一直要找法,一直要找究竟解脫,像這樣他那一世就可以,因為他不斷的精進努力用功,就能夠到達解脫。

 

證到三果他是五下分結斷,但是後面的五上分結並沒有斷,意即還是有我慢、無明,最後這些結縛的斷。實際上證到三果的人,對於外面種種那些都可以放下,包括到最後臨命終,發現深層的生命還是抓著不放,因為他還沒有真正了悟生死大事,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還沒有真正了悟,此時他的生命就是萬法能夠歸一,但是還是不知“一”歸何處,這時候他不敢放,生命的核心還是一直抓著,到最後就是讓黑洞把他這些粉碎掉。如果沒有醞釀到三果的證量,當你在二果的時候,就算黑洞出現,還是沒辦法幫你把我慢、無明破除掉,於是這時候你還會再生天界、再來人間投胎一次,叫做“一還果”。

 

所謂昨天、今天、明天,在時間上面可以這樣劃分,現在的情況,幾十年後、幾百年後,世界還是會繼續存在,但是過去跟未來都只是我們腦海中的概念、一個泡影,因為整個的存在,就是在‘現在’。所以,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但是你的生命的存在就只有 “現在”,你能夠修行,以及是不是能夠解脫?就只有‘現在’,都只有在‘現在 ’啊!你的解脫也是在‘現在’!

 

證到二果、三果的人,所謂非想、非非想天,屬於“無色界天 ”,也就是“無色界貪”還沒有斷,證到三果的人都還沒有斷。當一個人天界的福報因緣盡之後,如果證到二果,他還會再來。假如證到初果、二果的證量,很喜歡色界貪或是無色界方面,這一世又是很長很長,因此不要把重點放在證初果而已,證初果只是一個階段、一個開始,但是不要把目標放在證初果,大家要以向阿羅漢為目標,以究竟解脫為目標。

 

然而一定要先以證初果,為第一個階段的重點,不要以為“無聲”或“涅槃”,就是坐如石頭、死氣沉沉或已死亡,那是誤解或是入斷滅空,真正現世已達涅槃彼岸的解脫者,是生動、活潑、自在、純真、樸實的平常人,是十個結全斷的阿羅漢。所以,阿羅漢有一句宣言就是“我今已盡”,事實上就是生死輪回鏈已經斷了,因為“自我”已經斷除了,“自我 ”也已經消失了,因為他已經體證“無生”, “無生”就是體會到我的生、我的死,不是我個人的事情。

 

我的生、我的死,不是我個人的事情,那是誰的事情?整個法界的事。就像說當我這一條河流我流到盡頭、來到大海,我是跟大海溶為一體。一個真正的解脫者,就是跟整個法界、大海溶入為一體,溶入叫做不生不死的境界,當我溶入大海之後,至於未來大海要把我這個海水形成波浪呢?還是形成浪花呢?還是形成雲呢?或是把我推擠到一個冰山把他冰凍呢?都不是我在決定的,因此體悟到“無生”,因為了悟生死大事一定是要看透整個法界的運作,這不是任何人所能夠去掌握、主宰、改變。所以,這裏的“無生”,是針對眾生執著在一個短期的一種生滅現象。

 

一個真正大徹大悟的人,就是去看到整個法界的生滅變化,如果是證初果、二果的證量,很喜歡色界貪或是無色界方面,於是這一世又是把很長很長的重點放在證初果而已,證初果是一個階段的開始,但是不要把它放在證初果,而要以向阿羅漢為目標,但是第一階段是以證初果為第一個重點,不要以為“無生”或“涅槃 ”就是坐如石頭、或死氣沉沉、或已死亡,那是誤解或是入斷滅空。

 

真正了悟真理實相的人,明瞭不管整法界把我送到哪里,我都是隨順整因緣,生死不是我的事,體會到不管在那裏,他都是不生不滅呀!所謂“梵行已立”,是指這一條修行的解脫道,他該做的這些,也就是“有為法”的這些修行,都已經去做、已經去走過了,在人間樹立了修行的模範。“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待續-

 

            

台長: 幻羽
人氣(2,37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七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略說*四果*修持階次(中)
此分類上一篇:略說*四禪*修持之境行果(四)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