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26 14:52:44| 人氣1,1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球地底深處的文明微錄(下)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地球地底深處的文明微錄()

 

<10>拜爾德的北極探險--拜爾德少將是美國的傳奇人物,他是第一個飛越兩極的人。據拜爾德北極探險日記:他持繼朝北極飛行,竟然看到了春意盎然的山谷,山谷中有小溪流過,山坡上分佈着茂密的森林。在望遠鏡中他吃驚地發現了地球上本已絕種的猛獁!繼而又看到綠色的起伏山丘,外面的溫度為27。地面更趨於平坦,拜爾德發現竟然有城市存在,而空中的有飛行器,似乎具有神奇的浮力。結果,拜爾德的飛機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吸住,無法加以控制。接着,飛機的引擎停止運轉,飛機在輕微地震動中平安着陸,好象是由看不見的升降機支撐着。幾位金髮碧眼、皮膚白皙、體形高大的人出現了,這些人並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拜爾德和無線電通訊員受到他們的熱忱地款待,應邀登上了一輛沒有輪子的平台車,急速奔向燦爛的城市。這個城市似乎是用水晶修築而成,閃閃發光,整座城市有規律地發出彩虹般的色彩。走進一巨大的建築物里,飲用風味絕佳的熱飲料。10分鐘后,拜爾德暫時離開通訊員,進入一架升降機,向下運轉數分鐘,後來升降機的門朝上無聲地開啟,他走過充滿玫瑰紅色的走廊,發現光線是從牆壁上放射出來的。他在一扇巨大的門前停下,門上有奇特的文字。

 

而在進入該房間之後所發生的事情,更具有震撼性。拜爾德一再使用“前所未有”、“不可思議”、“難以形容”等詞彙來描述他親眼看到的景象。房間華麗精緻,那些人的聲音既悅耳又熱忱,他們告訴將軍,因他具有高貴的素質,並在“地表”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讓他入境。那些人還告訴他,這個神秘世界名為“阿里亞尼”,自從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以後,他們才開始關注外面的世界,並在那個危機四伏的時代,派遣許多飛行器到地表展開調查。他們表示,地下世界的科技和文化要比地上世界進步數千年,原先他們並沒有干涉地上世界的戰爭的想法,但因為不願再見到人類使用原子武器,因此派出密使訪問超級大國,可未受重視。這次借邀請將軍的機會,傳達地上世界可能會走上自我毀滅的信息。他們派出的人在地上世界受到了不友好的待遇,而飛行器也常遭戰機惡意攻擊。

 

結束會晤后,拜爾德沿原路返回,與滿臉狐疑的通訊員會合。在兩架飛行器的引導下,他們升至823,然後平安返回基地。臨行之前無線電傳來德語“再見”的聲音,27分鐘后着陸。19472月,拜爾德出席美國國防部的參謀會議,所有的陳述均有詳細記錄,並且向杜魯門總統做了彙報。會議歷時6小時40分鐘,他還接受了最高安全部門及醫療小組的調查,后被有關方面告之嚴守秘密。之後他寫道:“那塊土地在北極,那個基地是一個巨大的謎。”

 

<11>從地表到地內的“移民”--二戰結束后至今,對“阿加爾塔”的考察熱長盛不衰,各種各樣的新發現也越來越令人鼓舞。19607月,秘魯考察隊在利馬以東600公里的安第斯山脈的地下曾發現一條地下長廊。該地下長廊長達1000公里,通向智利和哥倫比亞。但是為了保護隧道,等待將來人類掌握了足夠的科學技術時再來開發,秘魯政府封閉了這條地下隧道的入口並嚴加把守。此地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稍後,西班牙人安托尼•芬托斯在安第斯山脈靠近危地馬拉的地方考察時,又偶然發現了一個長達50公里的地下長廊。這個長廊有尖狀的拱門,從地下一直通向墨西哥。19728月,英國考察隊在墨西哥的馬德雷山脈也找到了地下長廊,其走向是通向危地馬拉。這一地下長廊與安托尼•芬托斯在危地馬拉發現的地下長廊很可能是同一條。據英國考察隊回憶,每當拂曉,就能聽到從地下長廊發出擊鼓一樣的音響。19815月,著名探險家毛利斯曾從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附近一處地洞入口進入到地下長廊。在地下長廊里,毛利斯發現了人工開鑿的痕迹,洞壁平整並經過粉刷。

 

無數地下長廊遺迹的發現,似乎越來越清晰地表明:遠古時代的確曾存有高度發達的地內文明。北極的極樂之地Hyperborea的古老程度超過地表的利莫里亞文明和亞特蘭蒂斯文明,但也有一些地內人是後來陸續從地表通過地下長廊“移民”過去的。美洲的有些部落傳說自已的祖先曾經在地下生活過一段時間之後又回到地上。自古以來也有很多民族再也沒有回到地表,成為了地內文明的一部分。

 

地下世界包含2個主要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地下世界的地殼,這是地球表面地殼的延續。地球兩極的每一極都有一大型的入口或洞口,有點像一個被挖去核的蘋果,地殼沿着洞口纏繞下去,包裹住地幔成為空心內部。外部和內部的地殼有着非常相似的地形,擁有海洋、大陸、山脊、湖泊和河流。只不過地殼內部面對着地球的核心,核心發光並被薄霧層遮蔽。這種光比太陽光更為瀰漫,因此,地心世界的白天光線比地球表面更為柔弱溫和。和地表相比,地心世界中少了很多來太空的有害宇宙射線,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更適合動植物的生存。它們在良好的生長條件下,往往會體型巨大。移民到地心世界的人們,也往往不願再回到地表。當然也有回來的,如霍比(Hopi)人的祖先。

 

什麼原因促使這些人們來到地下?很可能是發生在地表上的戰爭和許多大災難。例如,超強的亞特蘭蒂斯島-利莫里亞戰爭和熱核武器的力量最終弄沉和毀壞了這兩大具有高度發達的文明的大陸。撒哈拉沙漠、戈壁、澳大利亞內陸和美國沙漠地帶只是毀壞結果的少部分例子。當年地層深處的土壤顯然被嚴重污染過,放射性元素指標嚴重超標。前蘇聯專家格爾波夫斯基,在印度河流域研究一具古人體殘骸時驚異的發現,屍體內的放射性比正常人高出50倍。部分專家學者曾 在當地挖出一些玻璃狀的結晶體,這些結晶本是堅硬的岩石,只有在核爆炸的條件下才可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近年來,不僅在印度,人們在巴比倫、撒哈拉沙漠及蒙古都相繼發現了類似核戰爭的廢墟。

 

<12>地下長廊的用途--在當今社會,為應對諸多民族預言中的“末日”,一位美國房地產商人為人們打造了“末日地堡”。地堡位於地下約9深處,號稱可抵擋里氏十級強烈地震和500小時的洪水以及核生化襲擊,即使屋外攝氏677度的烈火持續燃燒1010夜,只要居住其間,也可安然無恙。根據項目模擬圖,這地堡就像一個特別定製的大型郵輪,只不過是在地下。地堡配有各種適於生活的設施,如休息室區,影劇院,廚房,圖書館,醫療設施,健身器材和浴室等,並儲存有足夠使用一年的各種生活用品。他在推銷自己的地堡時說。“災難是罕見的意外,但從長遠來看,它們是不可避免的。在得知某個災難將要發生的通知后,短短的幾天內你能逃到哪裡去呢?

 

在史前文明時代,人類的精神和技術文明都極為發達,有人甚至具備超能力。不難理解,他們也會在“末日”的來臨之前做好準備。他們修建了地下長廊,建立了地下城市避難所,為神的記錄、教導和這些古代文明珍愛的科學技術建立了安全的避風港。 據說德國著名探險家兼作家馮•丹尼肯曾進入過拉坎頓人守護的地下長廊。在隧道中,他極其驚訝地見到了寬闊筆直的通道和塗著釉面的牆壁,多處精緻的岩石門洞和大門,加工得平整光滑的屋頂與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的大廳,還有許多每隔一定距離就出現的平均1.8 3.1長、80厘米寬的通風井。隧道內還有無數奇異的史前文物。隧道內那種超越現代人類智慧的嚴密、宏大與神奇,使得這位以大膽想像著稱的作家也瞠目結舌。他認為隧道是用高科技的超高溫鑽頭和電子射線的定向爆破以及人類現在還不具有的某些技術開鑿成的。

 

史前人類用超級科技打造的地下長廊,各種功用一定遠遠超過今人修建的“末日地堡”,相信它足以抵擋各種災難。在大災難來時通過地下長廊里的人們逃到地內世界成為那裡的居民。很多民族從此就再也沒有回到地表。利莫里亞人和亞特蘭蒂斯人的一部分都逃了地下。根據Sheldan Nidle,利莫里亞最初是一個擁有地下成員的地表社會。第一個首都位於約25000前沉入太平洋的某個島嶼上,第二個首都則位於地心世界。後者也是利莫里亞政府在大災難后移居的位置。那時地表新的統治者——亞特蘭蒂斯帝國,命令將主要的隧道入口封存起來,只有在亞特蘭蒂斯末日時,利莫里亞人才打開這些封口,從某種死亡中救活了很多地表居民。這些被救活的地表居民構建了一個社會,在後來的某個時期回歸地表,成為位於亞洲南部的Rama帝國。在大洪水及Rama帝國滅跡后,利莫里亞人重新聚集起來,將他們新成立的社會命名為AgharthaAghartha的首都香巴拉(香格里拉)則重新搬遷到一個洞穴中,此位置正位於今天西藏拉薩所在位置的遙遠地底。

 

據說這些地方都有通往地內世界隱秘入口, 它們分別是:北極、南極、埃及吉薩大金字塔、西藏喜馬拉雅山入口(據說由僧侶守衛)、肯塔基州Mommoth洞穴、巴西Mato Grosso- Posid城、Igua 瀑布、印度羅摩-地表城市下、所羅門國王寶庫、加利福尼亞Mount Shasta- Telos(傳說的Agharthean城市,存在於山脈內和山脈下面)、Dero 洞穴⋯⋯等等。根據地理學家貝羅希諾夫1916年的報告, 在阿爾泰山區也有一些地下長廊,從蒙古南部一直延伸到沙漠戈壁,中國的敦煌也可能是某個“地下王國”的入口。

 

深邃無垠的廣袤太空,引人思緒萬千,豐富多彩的地表文明也令人嘆服。然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內部,人們又真正了解多少呢?地球內部也有“世外桃源”哪....

 

       

 

      

 

                       深邃無垠的廣袤太空,引人思緒萬千....

台長: 幻羽
人氣(1,186)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