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22 00:40:23| 人氣2,0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的建設與破壞知多少~:~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佩特拉(希臘語πέτρα,阿拉伯語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穀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穀內。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petrus)。很可能《舊約全書》中稱的「塞拉」(意義也是岩石),即摩西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死海古卷中,佩特拉通常被認為是納巴特王國的首都。它北通大馬士革,南經亞喀巴灣可到印度洋紅海,西面是加薩,東面的沙漠背後是波斯灣

 

佩特拉到底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尚無定論。根據其中陵墓半埃及希臘的樣式估計,佩特拉始建於西元前6世紀之後,很可能是托勒密王朝時期,即西元前3世紀到西元前2世紀。西元前2世紀末,隨著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的衰落,納巴特王國開始興盛。西元106,納巴特王國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3世紀時,可能是由於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和紅海海上貿易的興盛,作為陸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漸漸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1世紀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統治該地一個多世紀。13世紀末埃及蘇丹拜巴爾一世到過此地。1812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是第一個描述該地的歐洲人。

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裏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誌,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跡。基督像落成於1931,總高38,站立在裏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著整個裏約熱內盧市,他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於1850年代中期,那時一個天主教神父佩德羅·瑪麗亞·博斯請求巴西帝國伊莎貝爾公主籌措資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紀念物。伊莎貝爾公主對這個主意不是很在意,而當巴西在1889成為共和國後,這個設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為當時的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政教分離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個地標」的提議是裏約熱內盧大主教1921提出的。大主教組織了一個叫做「紀念像週」(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動來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設計要求包括:須代表基督教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穌基督像和一個象徵世界的基座。最後選擇了「救世基督展開雙臂」為設計外型。

 

這座紀念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海托··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一組工程師和技師團研究了蘭多斯基的設計方案,並決定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科斯卡和蘭多斯基決定以滑石作為雕像的外層材料,因為它有柔韌性高的特點,而且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裏約熱內盧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以便將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運到山頂。

 

193110月12在科科瓦多山上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巴西總統瓦加斯為塑像剪綵,這一天是巴西主保聖人聖母Aparecida的紀念日——聖母顯靈日。 

由於荒漠化造成的嚴重後果及擴展的趨勢,引起了國際社會極大的關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區連年嚴重乾旱,造成空前災難,使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全球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名詞於是開始流傳開來。據聯合國資料,目前全球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響。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防治荒漠化被列為國際社會優先採取行動的領域,大會成立了"《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約》談判委員會"1994617,《公約》的正式文本完成,包括中國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在《公約》上簽字。19941219,聯合國第四十九屆大會又通過決議,宣佈從1995年起,每年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其宗旨是進一步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對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認識,喚起人們搞好防治荒漠化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有360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的總和,並以每年5萬至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

 

狹義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破壞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正因為如此,凡是具有發生沙漠化過程的土地都稱之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還包括了沙漠邊緣風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來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於植被破壞發生流沙活動的沙丘活化地區。

 

廣義荒漠化則是指由於人為和自然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乾旱、半乾旱甚至半濕潤地區自然環境退化(包括鹽漬化、草場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狹義沙漠化、植被荒漠化、歷史時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環境因素為標誌的具體的自然環境退化)的總過程。

 

從世界範圍來看,在1994年通過的《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約》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arid)、半乾旱(semi-arid )和亞濕潤乾旱(dry subhumid)地區的土地退化。

 

該定義明確了3個問題:

 

“荒漠化是在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產生和發展的。

 

“荒漠化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及亞濕潤乾旱區(指年降水量與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0.65之間的地區,但不包括極區和副極區),這就給出了荒漠化產生的背景條件和分佈範圍。

 

“荒漠化是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及亞濕潤乾旱區的土地退化,將荒漠化置於寬廣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內,從而界定了其區域範圍。

 

什麼叫荒漠化?過去我們常理解為沙漠不斷擴大,把沙漠裏的沙子擴散到越來越廣的肥沃土地上去,這是不準確的。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的定義是包括氣候和人類活動在內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於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造成的土壤生產力下降或喪失,都稱為荒漠化。

 

中國荒漠化形勢十分嚴峻 根據1998年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辦公室等政府部門發表的材料指出,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全國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調研結果表明,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據中、美、加國際合作專案研究,中國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541億人民幣。

 

國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風造成的風蝕荒漠化面積最大,占了160.7萬平方公里。據統計,70年代以來僅土地沙化面積擴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土地的沙化給大風起沙製造了物質源泉。因此我國北方地區沙塵暴(強沙塵暴俗稱黑風。因為進入沙塵暴之中常伸手不見五指)發生越來越頻繁,且強度大,範圍廣。

 

199355新疆、甘肅、寧夏先後發生強沙塵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蹤,264人受傷,損失牲畜幾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33.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1998415-21日,自西向東發生了一場席捲我國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地區的強沙塵暴,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16飄浮在高空的塵土在京津和長江下游以北地區沉降,形成大面積浮塵天氣。其中北京、濟南等地因浮塵與降雨雲系相遇,於是泥雨從天而降。寧夏銀川因連續下沙子,飛機停飛,人們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國西北地方從西元前3世紀到1949年間,共發生有記載的強沙塵暴70次,平均31年發生一次。而建國以來近50年中已發生71次。雖然歷史記載與現今氣象觀測在標準上差異較大,但證明沙塵暴現在比過去多得多,是沒有問題的。17個典型沙區,同一地點不同時期的陸地衛星影像資料進行分析,也證明了國荒漠化發展形勢十分嚴峻。

 

 

毛烏素沙地地處內蒙古、陝西、寧夏交界,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40年間流沙面積增加了47%,林地面積減少了76.4%,草地面積減少了17%。渾善達克沙地南部由於過度放牧和砍柴,短短9年間流沙面積增加了98.3%,草地面積減少了28.6%。此外,甘肅民勤綠洲的萎縮,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楊林和紅柳林的消亡,甘肅阿拉善地區草場退化、梭梭林消失……一系列嚴峻的事實,都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凡是氣候乾旱、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植被稀疏的地區都可稱為荒漠,即荒涼之地。荒漠化是指由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在內的種種原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亦即形成荒漠的過程。我國的荒漠化土地垂直分佈於從海平面到高寒荒漠帶的大部分地區——這些地區氣候類型和地貌類型多樣,決定了這些地區影響荒漠化形成的因素的多樣化,從而使我國的荒漠化呈現出多樣性。

 

風蝕荒漠化是指在極端乾旱、乾旱、半乾旱地區和部分半濕潤半乾旱地區,由於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破壞了脆弱的生態平衡,原非沙漠地區出現了以風沙活動為主要特徵的類似沙漠景觀及土地生產力水準降低的環境退化過程。風蝕荒漠化也稱沙質荒漠化(沙漠化),是在所有荒漠化類型中佔據土地面積最大、分佈範圍最廣的種荒漠化,主要分佈在西北乾旱地區,另外在藏北高原、東北地區的西部和華北地區的北部也有較大面積分布。

 

沙塵暴是一種在風蝕荒漠化分佈區常見的天氣現象,是衡量一個地區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它的形成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共同影響。沙塵暴在我國境內的源地主要位於西北地方及內蒙古的西部、中東部,與我國風蝕荒漠化的分佈地區基本一致。

 

水蝕荒漠化是指在地貌、植物、水文、氣候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影響下主要由水蝕作用造成的荒漠化,其分佈區主要集中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及一些山脈的山麓。依地質背景之不同,水蝕荒漠化可分為土漠化和岩漠化兩類,前者主要分佈在北方中部黃土高原地區、內蒙古東部科爾沁沙地南側的黃土分佈區等,後者主要分佈在太行山北部、遼寧西北部的基岩山區。

 

屬於土質荒漠化的紅色荒漠化(紅漠化)是指我國南方的紅壤丘陵區在人類不合理經濟活動和脆弱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下被流水侵蝕而形成的以地表出現劣地為標誌的嚴重土地退化。由於地表的紅壤已被暴雨重刷殆盡,地面的紅色母岩已完全裸露,紅漠化嚴重的地區寸草不生,成了名副其實的紅色丘陵

 

鹽漬荒漠化主要是指在乾旱、半乾旱和半濕潤地區,由於高溫乾燥、蒸發強烈,土壤中上升水流占絕對優勢,淋溶和脫鹽作用微弱,土壤普遍積鹽,形成大面積鹽鹼化土地的過程。鹽漬荒漠化比較集中地連片分佈在塔里木盆地周邊綠洲、天山北麓山前沖積平原地帶、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華北平原及黃河三角洲,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也有大面積分布。

 

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不容忽視,特別是在些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土壤惟有依靠地表水灌溉才能發展農業。而如果人類採取的灌溉措施不合理,再加上蒸發強烈,這些地區就極易出現地表鹽分的積累。

 

凍融荒漠化是指在晝夜或季節溫差較大的地區,在氣候變異或人為活動的影響下,岩體或土壤由於劇烈的熱脹冷縮而出現結構被破壞或品質下降,造成植被減少,土壤退化的土地退化過程。

 

凍融荒漠化是我國溫度較低的高原所特有的荒漠化類型,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獨特而脆弱的生態環境使青藏高原具備了凍融荒漠化形成、發育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條件,而較大面積的凍融荒漠化土地又給高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

 

駕齊驅的三大生態災害之一,主要分佈在廣西、貴州、雲南三省區,其中貴州省的石漠化土地面積最大。在石漠化分佈區土地涵養水源的能力較低,人、畜飲水困難,泥石流、滑坡等地址災害常發生,生活和條件十分惡劣。

 

近年來國的荒漠化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並在局部地區控制了荒漠化的擴展,但還未能從根本上扭轉荒漠化土地擴大的趨勢,僅沙化土地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中等縣的土地面積。 

因債務問題,迪拜去年11月份已經停止了“世界島”的建設。近日國際空間站上拍攝的一組衛星照片顯示,“世界島”中部分已經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的島嶼呈現出了逐漸沉入海底的趨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這場博弈,已經在大自然的回應中見了分曉。

 

據報導,在“棕櫚島” 人造島嶼項目之後,迪拜於20035月推出了 140億美元的“世界島”工程,一個由300座人造島嶼組成的“世界地圖”。“世界島”是尊榮的標誌:島嶼之間相隔50-100,只能靠 遊艇或直升機才能來往,島上私人度假住宅、豪華酒店、高級購物中心一應俱全,每座私人島嶼還設有單獨的海關。

 

全球溫度和海水鹽度的上升是造成近年來珊瑚礁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人類的過度開發加快了海洋環境的惡化。在“世界島”工程中,3000萬噸岩石和3億立方米的沙子被填入了海中。雖然 這些填充物沒有任何人造或化學材料,但清澈的迪拜海灣由此深陷淤泥中。環境學家指出,浩大的“世界島”工程破壞了海洋生態,淹沒了珊瑚礁群、牡蠣床和底藻,食物鏈的斷裂以及居所的消失威脅了本地海洋生物的生存。同時,工程造成的洋流系統 的紊亂也會引起沙灘的腐蝕。

 

面對環境保護者們的指責,迪拜政府提出將於“世界島”完工時修建人工珊瑚礁群以減小甚至逆轉工程的破壞,並且將聘請海洋生物專家監控和修復被破壞的珊瑚礁。工程的研究與發展經理預測,本地海洋生物將在修繕後的環境中繁衍生息,但環境學家對此並不持樂觀態度。

 

迪拜,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七個王國之一,在十年內完成了世界大城市五十年的發展歷程。這個彈丸之地上,豎立著世界和區域內一個又一個“第一”建築——從“七星級”阿拉伯塔酒店,到剛落成的哈裏發塔。在大力發展金融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基礎上,房地產作為“迪拜模式”的核心力量讓城市運營者們賺了個盆滿缽滿。

 

迪拜房地產市場買賣不需要取得預售許可證,只要付清整個專案預算2%的資金即可動工,再付3%就可以賣樓花,另付5%即可以實現銷售,開放的營運方式和蜂擁的熱錢讓迪拜房地產產業不斷走高,直接收益可以超過100%。自開發商著手進行市場推廣開始,“世界島”的部分島嶼底價上漲了五成,群島需求旺盛。“上海島”買主稱,買島建別墅的消息剛發佈,王室成員就要預定20套,5個俄羅斯人拿著支票預定20套。世界買主們已迫不及待地要分享這塊暴利蛋糕。

 

迪拜的經濟危機是導致世界島停工的主要原因。然而,在這種經濟擴張的背後,又有多少人認識到環境的需求呢?在人類貪婪榨取的背後,是對自然無止境的搜刮。而當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停下來反思的時候,或許已經沒有了製造另一種正義的餘地。

台長: 幻羽
人氣(2,024)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