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2-29 01:22:51| 人氣11,2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看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紅色青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221220日,周二14:00

地點:麗山高中科學大樓(中棟)一樓研討室

 

A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看「教習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對於一群高中生的操作,好奇的主要還是如何透過引導的方式,讓這群高中生能夠慢慢進入戲劇情境中,而且是他們完全沒有經歷過的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以及其中的勞工運動和其背後所牽涉的剝削與壓迫結構。

 

這所高中有一位已經任教了二十年的應用劇場表演藝術種子教師袁正玉,是我大學同學,畢業後她曾參與過身聲演繹社(今身聲劇場)的演出工作;接觸應用劇場與教育劇場之後,已在高中教導過許多學生,並為該校引進相關的表演藝術資源。這次的《紅色青春》,也是在這樣的脈絡之下,她和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下文簡稱「應劇中心」)合作,先接受了相關的引導培訓,在正式的演出之前,透過課程、教材、討論等前置課堂活動,讓兩班學生(一班為自然組,一班為社會組,總計約莫四十人)可以先行對白色恐怖、共產主義、勞工權益、戒嚴體制、冷戰結構等,有些初步的認識。學生具體會有什麼樣的認知與理解,想必是因人而異。

 

《紅色青春》這個計畫差不多進行了三年,從2020年的讀書會開始,應劇中心安排了導讀的講師、定期聚會、分享研討,藉以掌握時代背景、問題意識、創作素材;我曾參與了2021年上半年的幾次故事架構形塑的討論,但下半年之後,因為接了一項學校的行政工作,就漸漸淡出了這個劇組。去年年底的首演,因為行程卡滿,沒能親臨觀賞;這次在麗山高中的校園演出,我早把時間留空下來,不至於錯過。

 

演出場地在麗山高中某棟大樓的一間研討室,由於位處在一樓,挑高不高。我抵達時,應劇中心的工作人員已經布置好場地,正在安放幾些道具,並抽空做了些發聲練習。在袁正玉及兩位老師(可能是班導師)的引導下,學生依組別魚貫而入,抵達定位後,席地而坐。如常所見,滑手機的、聽耳機的、竊竊私語的,躲在帽T裡的……,畢竟戲還沒開演,觀眾帶著原本的現實脈絡進場,這是很正常的。

 

B

 

作為丑客(joker)的賴淑雅,在簡單的開場之後,隨即就用幾個具有年代的物件,要引導學生試著進入1950年代,那些物件包括一張黑白老照片、兩篇寫在六百字稿紙上的短文、滿布凹痕的礦工便當盒,以及可以播放單曲的卡式錄放音機,五個物件,分別交給五組學生,讓他們仔細端詳,看看、聽聽、摸索一番,然後請每組的一位同學代表發言,描述其內容,賴淑雅並透過一些簡單的問答,讓發言的同學或其他同組的同學,可以多做一點延伸的聯想,或更多細節的描述。

 

凡物皆有史,透過物件,讓學生根據細節的觀察和合理的想像,述說物件所可能蘊含的歷史故事,這是一種簡便的方式,可以有效率地讓學生感受到某個特定年代的氛圍;只是有效率並不見得有品保,普遍對於歷史感知薄弱的學生,介於半大不小的青春年紀,莫名或尷尬的嘻嘻笑笑,多數仍是低頭或迴避表達自己的想法,真不知是羞怯還是膽怯,也不知是無心還是無意。總之,這回應與參與的結果,大概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作為觀察者,坐在場邊,其實也想知道物件的內容,尤其是那張小小的照片細節,以及兩篇文章的全部實際內容,建議或許可以用實物投影機,將這些內容細節頭放出來,讓所有參與者清楚地知悉。就算丑客能夠引導代表發言者對物件的內容作些描述,但那畢竟都已是再現與稍加詮釋過後的了,更何況這群學生一直處於某種嬉鬧玩笑的狀態,很難認真、嚴肅地對待這些特地準備的物件,使得欲透過物件帶引至歷史情境的設想,有點打了折扣,稍嫌可惜。

 

C

 

故事的核心是遭剝削的礦工及親友為爭取合理勞權而發動罷工,但在那個政治肅殺的年代,資本家與獨裁政治的勾結,對於共產主義的敵視、防堵與追捕,在在都使得進步的勞工意識,受到種種箝制;礦工面對工作環境與福利待遇的惡劣,敢怒不敢言,最終因有礦工在礦災中身亡,眾人終於起而團結罷工,卻遭到相關單位的逮捕入獄,有些更遭到槍決。

 

故事橫跨三個世代,阿嬤月娥的兄長及愛人都是礦工,她自己則擔任礦區的護理工作;礦區裡有位來自上海的方老師,早年在大陸時期,受到社會主義與上海勞工運動的啟蒙影響,也積極地對礦區裡若干向她學習者,傳遞進步的運動思想。在罷工失敗被捕後,方老師為月娥承擔了死罪,並將幼女愛華託孤給月娥。

 

經過漫長的戒嚴時期,月娥與愛華一直將這些「紅色青春」的秘密藏在心裡,直到年輕的孫子阿志因為要做系上課程要求的家族史作業,才透過訪談阿嬤的過程中,逐漸揭露;雖然月娥與愛華向阿志說了這些家族秘密,但阿志似乎仍對阿嬤不申領賠償感到不解。故事的框架是由已成為歷史系老師的阿志來陳述,整個故事也可視為他回顧自己大學時期因為家族史作業而發現了家族秘密,但成長於後解嚴時期的阿志,對這些家族歷史、事件真相、相關文獻、口述報導、政府文告、判決文書等之間的孰是孰非,也沒辦法有個定論,不過他倒是作了一番自我檢討,他對阿嬤月娥的錄影訪談提問的態度,充滿預設、質詢與敵意,口氣較為強烈,簡直和當年的審判人員一模一樣。看似解嚴,但仍複製再現了戒嚴;看似轉型,但這到底是誰的正義?

 

有趣的是,從戲劇的角度來看,參與者透過「學生入戲」(students in role)、「坐針氈」(hot seating)等方式,一起體驗並見證了阿嬤月娥那一代的工運因果,在如此的劇場敘述之下,我們會更貼近月娥的視角與情感;反倒是劇中的阿志,他只能透過訪談與文獻,間接地聽取月娥的口述,且阿志一直表現著堅持己見,帶有強烈預設(拜解嚴以降的所謂公民教育使然),雖然整個故事的陳述者是阿志,但是卻讓人不太能夠認同他。

 

D

 

歷史沒有如果。可以看到,在這次的《紅色青春》當中,由於主題涉及白色恐怖、共產主義、轉型正義、戒嚴、勞工運動等多重的歷史、政治與社會議題,應劇中心並沒有採取過去幾年常用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技巧,而是改採「教習劇場」的方式,如「學生入戲」、「坐針氈」等手法,結合高中的歷史、公民素養、表演藝術等學科及知能,透過這個劇場參與體驗的過程,真心希望這群高中生能對以上議題有所思索辯證。

 

過去數年,已經看過應劇中心操作過好幾齣社區劇場、論壇劇場及教習劇場的文化行動,看到賴淑雅在擔任丑客的技巧越來越純熟,舉凡說話語氣、神情態度、手勢眼神、引導發言等,都展現了莫大的耐心與專業,甚至善用各式物件與情境,積極扮演有機的傾聽者、引導者與刺激者,讓這些行動能夠有效地進行。同時,也看到有一群穩定、有活力、有想法的行動夥伴,能夠一起研發、關注更多的作品。這些都是讓人樂觀以待的。

 

然而,應劇中心自成立以來,也已經歷了草創、奠基、培育種子、茁壯、國際連結等階段,接下來或許可以思考行銷、永續經營、檔案中心、教學系統、自評機制,朝更健全、專業、深化等面向來發展,當然,這絕對需要更多實際的資源挹注,才能夠逐步建構完成。我想到了那一天,應劇中心會是亞洲數一數二的應用劇場重鎮之一(我所知道的另外一個,是新加坡的戲劇盒)。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1,2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