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6-14 16:58:17| 人氣4,6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二部牧羊人劇》閱讀筆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齣戲約莫寫於十四世紀初期至中期,差不多相當於小冰期(Little Ice Age,約1350-1830)的「沃夫極小期」,那是溫暖的中世紀剛結束時的特别寒冷的時期。牧羊人甲在戲的一開場,透過冷顫、凍僵、手生凍瘡等,來映襯如此的全球低溫現象;在那樣的全球冷化(相對於當今的全球暖化)氣候籠罩下,耕地容易貧瘠(牧羊人甲提及「我們的耕田都枯乾得像是木頭」,頁394),作物收穫量縮減,貧窮與饑荒,四處可見,再加上瘟疫頻傳,餓死、凍死、病死的人口不斷增加。

 

此外,牧羊人丙一出場,甚至提到了氣候極端地變化,「諾亞洪水之後沒見過這樣的水災,風這樣狂,雨這樣大,令人震駭」(頁402),並造成莫大的災害與損失,「大水把一切淹沒,不分農田與村舍,一切被水所覆遮,真是不可思議」(頁403)。

 

牧羊人甲緊接著抱怨鄉紳階級,不事生產,且權力在握,課重稅、打殺、箝制言論自由、頤指氣使,百般壓榨這些牧人及農民,令其挨餓受凍,苦不堪言,並激起很大的怨恨與仇視,卻怒不敢言。通常只能寄託上帝,或者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互取暖、打氣。

 

當然,人民起義,反抗強權,也不乏例子,馬上令人聯想到的,便是Mel Gibson所主演的《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1995),蘇格蘭反抗英格蘭,雖然影片內容無法全然等於史實,但片中所欲表現的爭取自由的革命情懷,的確體現在古今中外大部分的革命行動志業之中。《第二部牧羊人劇》雖然戲劇節奏明快,嬉鬧逗趣,不過仍然可以在語言與內容之間,感受到現實時局的諷刺,並非全然只是所謂的「宗教劇」,字裡行間的微言大義,其實蘊藏著豐富的現實意識。

 

牧羊人乙一出場所言,很明顯是個「妻管嚴」,對於悍妻,他只好認命,不敢回嘴。結婚多年,他對此夫妻相處之道,似已釋然,甚至以自身經歷為證,奉勸年輕人「不要隨便結婚」(頁400),有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之感。這個角色儼然將婚姻視為鐐銬,百般拘束,吃苦、受折磨。不過這番懼內的登場詞,難保不是老婆不在身邊,才敢明目張膽,這麼大放厥辭。

 

偷羊人瑪克一登場,就提到家裡頭的概況:老婆嗜酒兇惡,一屋孩子,食指浩繁,偏又在牧羊人面前裝闊,但那算是社交辭令,「若非我心善,比別人闊得多,早被他們吃垮,一家不得活」(頁411),或者是「一個家孩子太多,真希望惡魔敲碎他們的腦殼!孩子太多的人真受折磨,尤其是麵包不夠」(頁421)。但實際上,他是既窮,又慣竊(偷羊)。

 

在當時,沒有現代的節育觀,從十一世紀以降,家庭人口過多,一方面無力負擔所有孩子的溫飽,二方面卻又希望增加家事勞動的生產力,因而使得到處都是年輕小伙子(根據統計,西元500年到1000年,西歐與南歐的總人口數約為七百萬,而西元1000年到1340年,則增為四千九百萬),並沒有所謂「兒童」或「童工」的概念(可能要到盧梭寫出《愛彌爾》之後,甚至要到十九世紀以後,才有所謂「童年」childhood的概念,相關的社會學研究也才逐漸有所關注),所以他們得到處找工作掙錢養活自己,離鄉背井成了必要,這也直接促成了手工業的繁榮與若干商業城市的發展,更開啟了近代文明的起點,值得關注。而瑪克和老婆季爾,正想用懷孕生產,來矇騙牧羊人,他們把偷來的羊藏在搖籃裡,假裝是新生兒。

 

這劇本有牧羊人、偷羊人,當然還有羊;偷羊人瑪克和老婆季爾謊稱藏在搖籃裡、偷來的羊是他們的孩子,而當三位牧羊人第二次上門識破其謊言之時,季爾又謊稱那隻羊「是被妖魔所替換,我親眼看見的。等到鐘敲十二記,他就變成這麼一個怪胎」(頁437)。

 

有趣的是,羊從希臘神話、戲劇到聖經故事的形象變遷中,從跟隨在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ius)身邊的羊人(satyr),祭典中活羊獻祭的犧牲,再到聖經裡的牧羊人(牧者)、羔羊群,以及地獄中的妖魔,從神性轉變為魔性,這中間牽涉到甚麼樣的宗教意識或信仰認知的改變,頗令人玩味。

 

這個改變可能發生於西元二世紀至四世紀,因為這段期間,基督教產生了若干質變,譬如:信徒從奴隸、農奴、遊民、小手工業者,慢慢加入了富有階層、奴隸主、貴族;耶穌的角色從救世主,演變成忍受苦難的榜樣;教義從反抗奴隸制、盼望統治者滅亡,演變成為帝國長治久安而禱告;人們對於基督教的態度,亦從仇視、鎮壓,演變成友好與扶持,甚至成為羅馬國教(西元380年,東皇帝狄奧多西一世、西皇帝格拉提安,共同頒布《帖撒羅尼伽敕令》時宣布)。

 

這齣喜劇有點戲擬了聖母無孕生子、聖誕、聖嬰、救世主、馬廄、東方三博士。天使:「起來,牧人們!真主已經誕生,他即將從魔鬼手裡拯救生靈:為毀滅那惡魔他今夜到塵世一行。就在這清晨,上帝成了你們的救星。他命令說,到伯利恆去,他睡得舒舒服服的在一個破馬槽裡,兩隻牲口中間臥著」(頁439)。天使一唱「光榮歸於上帝至尊」(頁439),整齣戲的語言調性、戲劇氛圍就大為改變了,從嬉鬧到虔敬,到讚嘆歌頌,再到充滿了希望與朝聖之情。

 

這齣戲在即將結束之前,牧羊人丙在一段讚福的台詞中,提到:「萬福!伸出你的手,我只給你帶來一個球,我請你接受,打網球去玩」(頁445-6)。原本的《馬太福音》中所提到的東方三博士,是帶著黃金、乳香、沒藥去朝拜聖嬰的,但在這齣戲裡,則成了三位牧羊人帶著一束櫻桃、一隻鳥、一個網球來朝拜。網球的前身是十四世紀流行於法國宮廷的「掌球」(handball),直到1873年的英國才有了現代網球的發明(Walter Clopton Wingfield少校發明);看起來,這個英國早期喜劇是走在時代尖端的,能夠將時下剛流行的外國宮廷球類運動就加到戲裏頭來,挺潮的,這也代表了喜劇的開放與活潑的表演風格。

 

參考書目

Laura Lee著,繆靜芬、黃柏瑄譯,《天氣改變了歷史》,臺北市:究竟,2007

梁實秋譯著,〈第二部牧羊人劇〉,《英國文學選》(第一卷),台北市:協志,1985。頁393-449

台長: 于善祿
人氣(4,6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