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2-18 02:06:19| 人氣1,6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45屆香港藝術節——《闖關一代男》(17 Border Crossings)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17216日,週四20:15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創作、設計及演出:Thaddeus Phillips

導演:Tatiana Mallarino

戲劇指導:Patrick Kealy

燈光:David Todaro

音響設計:Rob Kaplowitz

製作監督:Spencer Sheridan

舞台監督:Mallory Hewell

 

以國界、邊境、海關、境管為題,以護照及交通工具(包括徒步)為介質,標明不同的年代及地點,闖蕩各大洲與五湖四海,展現不同國家、民族、語言、政治、經濟、社會、性別、階級、宗教的文化縮影,同時也突顯了不同文化之間的歧視、誤會、調侃、衝突與和解。

 

這個題目既有趣也有警世意味,所謂的邊界,幾乎全都是人所劃定的,主要就是為了自我保護,防禦或排除他人;因此當有人想要在界域與界域之間穿越(和Tom Hanks主演的《航站情緣》不同,電影聚焦的是「卡在終端」,而這齣戲則是強調「闖關穿越」),就會像關公一樣「過五關,斬六將」,關關難渡,關關想渡;可惜想歸想,能不能過關,幾乎百分之百操之在人,而非在己。

 

以獨腳戲為表演形式,既(帶點刻意與刻板地)模仿不同海關人員的嘴臉、語氣、舉止、態度,主要透過一張桌子、幾張椅子、一張世界地圖、一口提箱、幾盞燈管與桌燈、一把麥克風、一個鋼杯等物件,再加上燈色、燈區、音樂的轉換,變化出十七個不同的邊境海關風景,觀眾少說也看到(及感受到)三、四十位人物,在八十分鐘的表演裡來來去去,繁多程度不下於《我的妻子就是我》。

 

在這個故事裡,主人公在過去的旅行生涯中,經常有機會造訪戰亂頻仍的國度,像解體前的南斯拉夫、中東、西亞、北非一帶,或是移民潮湧的美墨邊境(不過最近變得不再是了,演出中當然也稍微對川普的移民禁令諷刺了一下,本來期待可以再多一些,但這顯然不是其重點;也對,適可而止,以免過頭、顧此失彼,毀了作品的原貌,這個作品本來就不是為了川普的移民禁令而創作的);從他個人的旅行史與過境經歷(有時竟也是歷險記)看來,在這世紀之交的二、三十年裡,這個世界的許多角落仍然充滿了敵意與歧視,戰爭與衝突。

 

對此,創作者的態度是嘲弄、幽默、自我解嘲,多過於正面批判、針貶的;在觀看的當下,經常覺得就只是看到一站又一站的邊境海關風景,與海關人員的眾生相,期待值到一定的場次之後,就變得比較平穩無奇了,心裡想的唯一一件事,大概就是看完演出之後,按照節目冊中所列場次表(如附),一一地去把他提到的邊界點找出來,藉此看看他的旅行路線圖(肯定只有部分而已),同時回顧一下這些地區與國家的近當代歷史。

 

【分場表】

 

序幕

過境

1.      匈牙利/塞爾維亞(火車,1999年)

2.      安哥拉羅安達/英國倫敦(上集)(飛機,2012年)

3.      意大利安科納/克羅地亞斯普利特(渡輪,1992年)

4.      波斯尼亞東、西莫斯塔爾(聲音穿梭,現在)

5.      以色列埃拉特/約旦阿卡巴(步行,1999年)

6.      敘利亞/希臘(渡海,20168月)

7.      荷蘭/(經比利時)/法國(旅遊巴,1991年)

8.      摩洛哥/哥倫比亞(飛機,2002年)

9.      奧地利/德國(登山吊椅)

10.  埃及/巴勒斯坦加沙(穿隧道,昨天)

11.  所有出發地/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飛機,現在)

12.  加拿大蒙特利爾/古巴夏灣拿(飛機,2000年)

13.  新加坡/峇里(飛機,2005年)

14.  安哥拉羅安達/英國倫敦(下集)(飛機,2012年)

15.  哥倫比亞/巴西/祕魯(飛機、船、步行、摩托的士及魂遊)

16.  美國/墨西哥(步行,2015年)

17.  墨西哥/美國(百貨公司充氣艇,2015年)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60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