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25 21:13:10| 人氣2,06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要多講,還是少講?這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以「華文戲劇」為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本交給「藝術翻轉教育研討會」(2014,臺北藝術大學)主辦單位的講綱如下:

 

問題與思索一

在台灣本土民粹的歷史文化教育環境下,「華文戲劇」似乎不太容易具有「政治正確性」。「台」、「中」、「華」的語境衝突與尷尬,可以使得課程的教學與討論,更為有趣。不斷在模糊與匱缺的情況下認識他者,也不斷地在表述、傳達與溝通的情境中確認(或者更認不清)自我的身分認同。

 

問題與思索二

除了網路上紛雜、凌亂的資訊之外,學生很難在台灣的文化場域裡(包括劇場展演、出版、座談、研討會、課堂等)接觸到港、澳、南洋甚至其它地區的華文戲劇資訊,更遑論得見系統化的整理知識。教材的提供會遇到一些困難,國內沒有代理商,影印觸犯著作權法,沒有電子書,每一屆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再加上學生消化資料的意願及能力有限,缺少時空臨場感(有時師生都是)。於是,造成「這麼近,卻那麼遠」的奇異荒謬感,只希望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認知距離,可以透過本課程引發學生的部分興趣與好奇,畢竟,在未來可能投身其中的他們,早點認識,早做準備,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但後來想想,我不太清楚這門課程為何會被選為「特色課程」?有哪些課程是候選課程?選擇的基準又是什麼?是因為它和磨課師分項計畫有所聯結嗎?倘若如此,候選課程應該有三門,另有王雲幼老師的「動作分析──了解身體,了解自己」,以及蘇顯達老師與盧文雅老師合授的「曠世名琴訴說的故事」,說實在話,有關單位卻挑選了最沒有特色的課程,來做為「特色課程」,只能先提醒各位,不要有太高太大的期望。

 

所謂一門有「特色」的課程,在這種資訊爆炸、眩目浮華的年代,人們期待的極可能就是教學方法與形式,把它搞得熱鬧活潑、新鮮有趣,來餵養莘莘學子的心靈;但偏偏這門課程所採用的上課方式,幾乎都是現代學生多半沒興趣的形式,包括老師講授、課前預習、分組報告、影片賞析、片段呈現、課堂討論等,幾乎就是古典與傳統的正規教法。曾幾何時,這樣的教法似乎已經被大部分的學生所唾棄。所以,這怎麼會是一門特色課程呢?

 

這一門沒有特色的課程,在這學期所遭受到的命運,也蠻多舛的。才開學沒多久,就遇到了318太陽花學運,3/24系上在收到學生的自主停課連署書,

 

【北藝大戲劇系所,自主停課連署】

 

全國學生針對政府「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黑箱反民主行為,自318起展開佔領立法院及爾後的行政院,至今已超過六日。馬總統與江院長接連召開兩次記者會,皆無正面回應各團體的訴求,甚至在324凌晨,以強勢警力傷害學生及參與民眾。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內文有多項干涉表演藝術自由之問題,我們無法認同,更對警察暴力表達強烈的反對。

 

曾經出國巡迴的表演工作者都知道,每當國外藝術節要推廣臺灣藝術,若被中國當局得知,主辦單位就會接到來自中國關切,甚至聯繫他們的市政府、或者劇院,對於支持臺灣藝術的國際藝術節,進行打壓與騷擾。

 

有些藝術節的後台硬,或是長期支持臺灣藝術創作,可以持續讓臺灣表演工作者在世界發光,卻也有不少地方,捱不住中國的「關切」,乾脆放棄臺灣藝術節目去演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或困擾。

 

這次的兩岸服貿協議當中,包含在臺劇院經營管理權,開放藝術場館機構可讓中國入資,呈上述理由,我們不信任與中國政府牽扯過深的中資企業,更不希望創作之餘,要耗盡力氣應付思想審查。

 

我們不接受:未來的作品裡不能有任何裸露、不得有官方規定的暴力情節;不能有國共問題、不能鼓吹民主;同性戀消失、六四不存在……等,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敏感議題,因為預算先決的制度而變相遭到打壓。

 

我們有太多先例可考,例如:親中的旺旺中時媒體,數度竄改新聞真相、報導不實資訊混淆視聽。賴聲川紮根中國之後,2013年版《如夢之夢》的江紅從六四受難學生,成了只是尋夢的小清新偷渡客。法蘭克的《沃伊采克》,在北京演出時被要求穿上衣服不得裸露……,例子不勝枚舉。

 

臺灣表演藝術創作的自由與開放,將可能因為不透明的服務貿易協定,受到強烈的壓迫與審核,我們不願這樣的自由被剝奪;市場和文化價值之取捨,不可不慎。

 

於此,僅以本文代表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之學生,將呼應「全國大專院校響應反黑箱服貿」學生自主罷課行動,表達對兩岸服貿協議的質疑與不滿,並期望身為國內藝術專業培養主力的我校,請尊重學生及師生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即刻宣布師生可自主停課參與反黑箱服貿運動,直到本次運動結束為止。

 

我們對校方有以下幾點訴求:

 

壹、容許學生自主停課,參與反黑箱服貿運動不記缺曠課,或得以公假處理。

 

貳、戲劇系所老師自主聲援行動,以老師權限宣佈停課。

 

參、戲劇系所主動聯繫並宣布,同意各任課老師自主停課,或直接宣佈全系所停課。

 

肆、本校除戲劇系所外,得知藝跨所亦將宣佈自主停課。邀請本校其他系所學生響應本次行動。

 

伍、最後,請校方尊重師生的自主聲援行動,勿對參與的師生進行處分。

 

我們在此呼籲!

政府切勿濫用公權力,造成警民之間的衝突與傷害。

政府正視學生的訴求,退回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之後,系主任立即寄來了一份因應措施的通知函,

 

各位戲劇系所的老師大家好

 

關於本系所學生所參與的「反黑箱服貿立法院佔領行動」,服貿協議雖然是攸關台灣未來的重大法案,但是卻沒有經過全國人民的充分討論,在國會當中更未經嚴謹的逐條審核,在不透明的政治運作之下送交行政院,引發學生挺身而起捍衛民主。本人認為,學生參與立法院佔領行動,乃是基於對臺灣社會未來的關心,以及對自由民主精神的維護,這點應當加以肯定。

 

對於學生今日所發起的罷課運動,本人認為,身為教育機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存在理由,在於對於戲劇專業知識的傳授,因此在課程安排上,首要顧及的是學生的受教權利。因此,本系所並不強制各位老師停課。但是,學生此次的立法院佔領行動具有民主學習的積極價值,而這點同樣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因此也應當予以尊重。因此,本人認為,對於所開設的課程,任課老師可以自行決定課程照常進行與否或是以不點名、或者不記曠課的方式處理。感謝各位老師。

 

沒想到我採取了「不點名、不記曠課」的政策之後,正是這門沒有特色的課走向崩壞的開始,完全沒有辦法確認曠課的學生,哪些真的去現場聲援學運,哪些卻樂得翹課逍遙,幾乎一個多月出現無政府狀態,我只能對著還願意出現在教室的學生(甚至是姍姍來遲),繼續講課,繼續執行學生的分組報告;等到學運告一段落,這門課幾乎已經苟延殘喘。偏偏這門課在介紹與處理「華」文戲劇,在學運的風潮與社會氛圍中,它簡直就是百分之百的「政治不正確」。

 

緊跟著來的是多數同學都有參與戲劇學院學期製作《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的演出,而學製結束之後,他們又將重心轉往導演課與表演課的聯合呈現上;繼苟延殘喘之後,這幾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沒有特色的課程,氣數喪盡。教學是相對的,當學習者呈現一灘死水的狀態,當授課老師還是以熱臉去貼冷屁股時,想介紹更多的心,也被澆滅了。

 

在這門沒有特色的課程中,沒有期中考,沒有期末考,沒有個人報告,沒有期末報告,名符其實的「沒有」特色。原本規劃每位同學都要閱讀七本書(《香港話劇史稿》、《澳門戲劇史稿》、《華僑史》、《戲劇香港 香港戲劇》、《戲劇百年:新加坡華文戲劇1913-2013》、《新世紀澳門華文戲劇》、《當代小劇場三十年》)及十個劇本(老舍《茶館》、何冀平《天下第一樓》、李宇樑《海角紅樓》、李棫基《真面目》、杜國威&蔡錫昌《我係香港人》、杜國威《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郭寶崑《棺材太大洞太小》、陳尹瑩《如此長江》、甄詠蓓《阿Q後傳》、潘惠森《廢墟中環》),在TA的建議(TA在這門課扮演的角色與主要的工作內容,比較多是在記錄上課情況和在藝學園補充網路資料,這應該也牽涉到我沒有好好規劃TA工作,其實一直以來就不太喜歡申請TA)與同學的哀求之後,改成每組同學負責介紹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因此將全班分成七組)。各組並認領一個劇本,設定為參與今年度的台北藝穗節演出,進行閱讀、分析與改編,做相關資料蒐集,並將其寫成預計演出的企劃案,企劃案格式可上網參考國藝會、文化局等相關補助機構網站,評鑑指標包括可行性、合理性、藝術性、創意性等;並將企劃案的內容付諸執行,可視為藝穗節的行前試演;某一組執行時,在場所有人,均可對執行組提問或評論,執行組需對所有相關的問題,提出說明。

 

期末有學生回饋得好,台上的同學在做報告,台下的同學在划手機、上facebook、看影片,因為只是要報告給老師聽,只是要證明有讀書、有準備,不是要針對所有師生報告的,何況多半的情況是書有讀、沒消化,沒時間,沒心力,照本宣科,盡打馬虎眼。我通常得視情況,再補充一些相關內容。至於企劃案的演出執行試作,似乎部分同學認為平常要忙的事情已經夠多了,不太情願做這個呈現作業,還建議爾後不要有這樣的課堂活動設計。學生沒有辦法要求,這怎麼會是一門特色課程呢?

 

這門課的課程大綱寫著:「華文戲劇」做為一個概念詞,在過去近二、三十年左右,越來越多人使用,藉以指稱以華語文(Sinophone)所創作的戲劇作品,演出及發展較為活絡的地理範圍多在亞洲,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隨著全球化及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跨地域的交流與合作也越來越頻繁,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普遍,認識華文戲劇的「亞洲在地性」以回應「全球跨界性」,應為現階段戲劇文化公民基本的人文素養。希望透過這門課程,帶領同學們了解華文戲劇的定義、發展歷史與現況,以及課堂上師生的相互討論,試著理解各地創作者的主題關懷及風格特色,拓展同學們對於華文戲劇的視野。另外,這門課程也勢必觸及各地華人的歷史境遇與文化認同,建議同學們在上課前,最好先自行尋找相關的書籍來閱讀(比如: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台灣史、香港史、澳門史、新馬華人移民史、東南亞華人文化史、認同政治等)。除了必修的同學們之外,也非常歡迎各地僑生選修,透過師生的對話,藉此可以更活化本課程教學的內容。這門課在內容進度上介紹:晚清民初的早期話劇發展、五四運動至抗戰時期的話劇、香港話劇史、澳門戲劇史、新加坡華文戲劇、大陸當代小劇場等。

 

想想,還真是沒特色的一門課!

台長: 于善祿
人氣(2,065)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audery
這麼精彩的課程!
若老師同意,有開放旁聽的課程可否告知?
2014-07-22 15:07:41
于善祿
唉,永遠都是想旁聽的人覺得課有趣、精彩,而原本該修的學生不認為。
這門課是隔學期開設,所以下次再開,是2015年2月了,屆時請留意學校課務訊息,感謝。
2014-07-23 11:14:38
(悄悄話)
2014-07-23 19:57: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