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08 12:53:32| 人氣1,5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腳ㄚ走台灣-苗栗縣山城之旅(1)-銅鑼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1/12/04 ,小腳ㄚ休息了很久,今天再度整裝出發,上次走訪苗栗海線,今天要到苗栗山城,預計走訪銅鑼鄉、公館鄉、獅潭鄉、泰安鄉的境內景點,行程緊湊,連遊記都要分四集來寫~~話不多說~趕緊出發!!



是什麼願意讓小腳ㄚ一家甘願在冬天清晨五點就從溫暖的被窩裡爬起?! 就是圖中這些小菊花!!

頂著寒風與半明半暗的黎明天色..我們來到苗栗縣銅鑼鄉,從國道一號公館交流道下,轉72號快速道路,到銅鑼閘道下,循著"九湖"或"杭菊"的標示就可以找到九湖村的杭菊田~~





這區看起來很像茶園的植物..其實就是杭菊...有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十一月雪!! 

銅鑼鄉號稱一年下兩次雪,一次是五月的油桐花雪,另一次就是十一月開始的杭菊雪了....

綠葉叢中點綴著點點白花...像極了初冬乍雪的景致....






除了白色的杭菊之外,另一區還有美麗的黃色小菊花~~





睿睿們分別在白色與黃色的菊花花海中留下倩影~~瞧他們笑的多麼開心....儘管當時的氣溫只有十五度....還是笑開懷~~





往前走還有另一區花田,大致上差不多,不過白色花海中間雜幾朵粉紫色菊花...另有一番風情...





清晨在鄉間小道上賞花,除了美麗的花海外,也呼吸了新鮮的空氣。之前聽說銅鑼鄉有一條景色美麗自行車道,我們也想順道造訪,
離開九湖村以後,便前往銅鑼自行車道的起點--挑鹽古道!!

抵達挑鹽古道之前,會先經過九華山,九華山不愧是宗教聖地,才清晨七點多,就已經有二、三十部的遊覽車載著遊客來參拜了...路很小,我們還頻頻跟遊覽車會車,路上看到一區茶園,忍不住下車來走走....排列整齊的茶園...綠意盎然的景致...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告訴睿睿平常喝的茶...就是從這樣的茶園裡栽成採收後製作而成...他們心領神會...立刻做出喝茶的動作...模樣煞是可愛...




大睿發揮觀察力,在萬綠叢中發現一朵小茶花,央求我們替他拍下來~~





接著正式抵達銅鑼自行車道的起點---挑鹽古道。

轉載美美旅遊網對於挑鹽古道的簡介;

挑鹽古道位於銅鑼鄉九湖村和通鎮南和里之間,是山線與沿海居民互通有無的交通要道,昔日居住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利用自台南船運而來的鹽,經海灘曝曬後,商人將鹽沿著這段崎嶇道路從通霄沿海靠雙肩挑往苗栗市、公 館、大湖、銅鑼等山綠地區販賣。

尤其是提供給慣以鹽醃漬食物的山區客家人所使用,此外米糧等大眾民生物資,也藉此流通到山線各地,同時山線的茶葉貨品也賴此運送到沿海城鎮。
歷史
挑鹽古道,原為清朝道光年間所修築的官道,藉以連接苑裡、通宵、每遇下雨,黃土雨水夾雜,濕滑泥濘的斜坡,著實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年),在地方善心人士捐資出力之下,始有卵石鋪梯,道長1237階,因彎曲如「礱鉤」,而稱為「礱鉤崎」。從崁頂以下陡降千餘公尺,其間山林綠意、古意盎然,頗有思古之幽情。




原來這個挑鹽古道往下走就可以到我們上次去過的通霄鎮...真是太神奇了....原本想下去走一段,但古道上鵝卵石佈滿青苔,怕有危險而作罷,僅在此拍照留念! 在這高處遙望遠方青嶂翠谷,心情整個開闊起來,著實今人忘卻憂煩。





而從這裡順著路走,就是銅鑼自行車道了...






甫進入自行車道不久,就看到一座觀景台,睿爸隨口問道要不要下去看看,問也白問,睿睿們的心早就飛到觀景台上了,馬上回答"要"!!

下車後馬上三步併做兩步,往台上爬去.....




樓梯爬到一半還不忘回頭擺出勝利的姿勢~~





觀景台上可以遠眺山景,不過比不上剛剛在挑鹽古道遠眺的美景,所以這應該是蓋起來讓自行車車友們中途休息的地方吧....果然在我們下去之後,就看到一位阿伯將自行車停妥後在此休息....





下一站是銅鑼大草原!!! 開闊的綠油油的青色草原讓睿睿們可以恣意的奔跑追逐嬉戲.....一點都不受限制....是孩子們的天堂!!





下一站叫做"空中自行車道",原來是人工修築的一條自行車道,因為採高架方式構築而成,從下方望去,果真很像漫步在空中.....




空中自行車道的尾端也有一座觀景台,這裡看下去的景色又異於之前所見,可以看到苗栗的海線火力發電廠,我們以火力發電廠的大煙囪當基準點,推測著上次去過的通霄、苑裡,以及我們美麗的故鄉清水鎮的所在地!!





這張圖就是從空中自行車道望下去的景觀圖....




下一站..虎頭崁附近的吊橋!!!因為沒有名稱...所以不知道怎麼稱呼...

自從最近幾次去過一些吊橋景點後,現在是逢吊橋定要去踩踩才可以...





當然也要在這裡留下美麗的倩影囉~~





精采五連拍~~~





下一站,也是沒有名字的觀景台!!! 這一路上的觀景台還真不少,大概是這條自行車道的難度不易,需要多設幾個休息區.....

這座觀景台採五角涼亭的設計,登高之後可以看到一片綠油油的茶園景致...





睿睿們今天第二次看到茶園,還是覺得新奇不已,把茶園當作迷宮追逐起來...





這裡還有現在很少見到的芒草.....

整條自行車道大約在這裡到了終點,之後我們循著鄉間小路回到銅鑼市區,往油桐花公園及客家大院前進!!

轉載節錄自苗栗縣觀光旅遊網的介紹:

    客家大院位於銅鑼鄉有「雙峰筆架現文光」雅譽的「雙峰山」山脈山腰,約朝東北向,面向後龍溪與銅鑼公館平原。山下「客屬大橋」一端是72線快速道路,72線是「苗栗之心桐花山城環狀旅遊線」上的重要路段。 

客家大院目前面積約300,規劃理念有「遵古、仿古、創新手法併用」、「開放觀光與深耕客家同步」、「體驗與解說整合」、「硬體與軟體兼具」、「長遠規劃與分期實施」。目前完成中心三合院,未來再集縣民與專家智慧定位客家大院功能,例如客家藝術村或客家書院等。擴建構想至少包括山歌戶外扇形劇場、客家文化學習館、客家商店街、門樓、角樓、展覽室、住宿室、照牆、半月池、菜園等,讓客家大院成為「活而原味的三合院」。 

客家大院正廳牌匾依古制,字體從右往左是「客而家焉」,意即客家人來到這塊土地生活後,認同、熱愛這塊土地,並定居下來、以此為新家園、新家鄉,因此牌匾下方對聯橫批即寫道「客居苗栗永為家」。也可以解說是貴客來到客家大院,感到賓至如歸,感到有家的親切感、歸屬感。 

客家大院展現客家人勤儉樸實的人文精神,希望營造的美感包括格局大氣與莊嚴之美、傳統木造建築形制與比例之美、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穩定與永恒感之美、屋頂漸層與韻律之美、左右對稱與平衡之美、量體虛實與對比之美、色彩純淨與豐富之美、聯語文質與深情之美等。




停妥車後,首先走到一處步道,很特別,陶燒的十二生肖站兩旁,饒富趣味,而十二生肖每個動物懷中都有一個吉祥物,真是適合過年來討個好彩頭~~上圖為鼠(錢幣)、牛(元寶)。




虎(福)、兔(春)





龍(吉)、蛇(餘)





馬(囍)、羊(樂)





猴(滿)、雞(豐)




狗(旺)、豬(安)





       睿睿們分別在他們所屬的生肖前合照~~

 

剛好農曆年又快到了...這些照片留起來...過年時候可以用來複習十二生肖!





磚頭拱橋...古意盎然...




回頭望去,怎麼有一隻大兔子!!原來2011年的元宵燈會在苗栗啦~~剛好是兔年~~活動結束後將主燈移到這裡放置!!

ps.有沒有看到睿睿們換背包了...之前是用姨婆送的卡拉貓背包,現在換成阿姨送的運動風格的背包!!感謝遠在花蓮的阿姨熱情贊助!!





兔寶寶手中還握有元寶...不禁讓睿爸想到...記得今年過年的時候,許多命理師都說今年金兔年大家都有財運..騙人...套句藍正龍在金馬獎說的--這不準嘛!!




兔年也近尾聲了...祝福大家壞運兔掉...好運龍來!!





公園裡頭到處都有別出心裁的擺設佈置...像這個斗笠、鐮刀與油桐花布..是不是很有客家風味...我們還發現一塊"客家大豐"(就是一整塊的滷豬肉),忘記拍起來..看起來還蠻好吃的




在這個仿古傳統的客家庄裡,當然少不了要有這樣東西--汲水器!!這也是睿睿們的最愛!! 可能是小腳ㄚ走台灣的遊記裡頭曝光率最高的器物了!!




進入客家大院,大埕裡擺設一張很有創意的桌子,是石磨造型,充分代表客家農業精神....睿睿們忍不住又磨起來了!!





裡頭的擺設悉遵古制,有大廳、偏廳、書房等空間,從大廳的太師椅上頭木牌上看來,這戶人家若在古代應屬於官宦人家...




睿媽與睿睿在客家本色的陶甕前合影....有沒有看到小睿的臭臉? 因為之前有個小插曲,小睿不小心把陶甕上面的封紙揭了起來....見笑轉生氣哭了出來....




有圖為證!!




大睿很大方地跟大家介紹這幾個大字--"客家本色"。





接下來參觀另一處花燈展示,不過睿睿們好像對客家花布比較有興趣...





這些花燈應該也是2011元宵花燈留下來的..有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油桐花、獨角仙等等...





這裡是一個免費的景點,所以觀光客很多,好不容易抓到人少的時候在大門前拍攝一張,匾額上的"客而家焉",意指客家人來到這塊土地生活以後,認同熱愛這塊土地,進而定居下來,以此為新家園。睿爸又有感而發,最近時近總統大選,許多族群議題又拿出來冷飯熱炒,看看客而家焉這句話,還在吵族群的人應該羞愧才是,大家都是外來人口,要說到真正的台灣人,原住民才有資格說!!




油桐花的地磚....


時間接近中午,陽光大了起來....所以還有點熱了呢!!我們躲到遮蔭處休息,也讓睿睿們拍拍照~~



中國庭院傳統的圓門~~像不像我們之前去搭集集線火車的車廂內的造型...





最後參觀客家傳統農業社會的器具....跟之前到苑裡的藺草文物館頗為類似...但這裡的文字介紹比較詳細...尤其是上圖的吊籃的介紹,說是為了避免貓鼠碰及菜餚,而將吊籃高掛於半空,讓貓咪看的到吃不到,故名"氣死貓",真是趣味!!




鐮刀籃與粄印....





簑衣....




勺匙,鼓風機





謝籃





魚簍




這個也很有趣...像龜殼一樣的竹編器具,是古早農夫的防護衣...





石缽...用來搗麻糬的器具



展場的天花板掛了幾塊客家花布...真是大小細節都顧到了...





時間不早囉...接近中午...中午要去泰安鄉的清安豆腐街用餐~~所以我們準備要離開囉~~依依不捨~~再次回眸一望....下次我們還會來的!!

(第二篇-泰安鄉-待續)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小睿睿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