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9 11:25:35| 人氣1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醫藥線上》一滴血驗癌細胞 技術仍待改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醫藥線上》一滴血驗癌細胞 技術仍待改進
更新日期:2007/03/28 09:27 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一名罹患大腸癌的中年男性手術後做了一種號稱「一滴血驗癌細胞」的自費檢驗,結果顯示異常,代表體內仍有癌細胞;他不相信才剛動過手術竟然還有癌細胞,又到醫學中心自費數萬元做了精密影像學檢測,這次顯示正常,他也就放心了。沒想到3個月後,肺部發現3公分腫瘤,現在仍在化療。

「一滴血驗癌細胞」成熱門檢驗項目,但真的準嗎?可以替代傳統檢驗嗎?坊間許多號稱「一滴血檢驗」的技術該如何選擇?醫師表示,科技發展確實帶來新的檢驗技術,但一滴血技術還有待突破,不能完全據此評估是否罹癌,特別是癌症患者,千萬不要用一滴血檢測取代正規的癌症檢測。

高醫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王照元表示,所有的癌症都往早期診斷方向發展,「一滴血技術」確實是個趨勢,但仍有待改進,病人不能當作唯一依歸,也不能取代所有檢查。等到將來檢驗成本更低,準確度也提高時,或許可以用來作為輔助檢測方式。國外已經發展出用糞便檢測大腸癌的方法,將來癌症檢測也將更為便利。

「一滴血驗癌細胞」技術發展已有一段時間,最新趨勢是利用分子技術複合式多標的癌細胞檢測系統,幫助早期診斷及治療。以高醫研發出的冷光技術而言,靈敏度達到從1cc血液中有5個癌細胞就可偵測進步到只要有2個癌細胞即可偵測。

不過,目前技術是至少需要4cc血液,嚴格來說是「一管血」而非「一滴血」,不需空腹,針對國人專屬癌症篩檢分子標記,一次篩檢46種基因,包括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胃癌、頭頸部癌症和肝癌等7種癌症,準確度達93%。

前高醫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陳怡芳指出,常見的癌症檢測包括核磁共振(MRI)和正子攝影影像掃描(PET),腫瘤至少須達0.5公分才可測出,新一代的一滴血技術,利用癌細胞冷光偵測系統可測出零期癌症,提高治癒率。

由於技術穩定,癌症病患治療前後的檢測數據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因此檢測應用範圍包括健康人、手術後患者和治療中患者。術後定期檢查可作為術後追蹤工作,偵測是否轉移或復發,治療中病患則可觀察評估治療前後血液中癌症相關基因標記表現量變化。

醫師強調,「一滴血」類似一種輔助診斷,病人不要放棄傳統的檢驗方式,例如肺部要照X光、大腸癌要做糞便潛血反應。

台長: youaaaa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