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9-21 08:29:03| 人氣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化印象】土豆、洋芋、華人和華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原貼於2001/04/10)

某天晚餐時,一向愛抱怨的上海同學K,用一種很嫌惡的口氣對我說:「我最痛恨吃土豆了!」
我皺了下眉頭,看著她盤子裏滿滿的「烘豆」(baked beans),莫名其妙地問她:「你最痛恨吃土豆?那你幹嘛拿那麼多土豆?」
「啊?我吃的這個是花生……,」她指著我盤裏的烤馬鈴薯:「你那個才叫土豆!英國人就是愛吃土豆,連炸魚都要配上土豆條……」

我楞了一下,然後不自主地狂笑到差點從椅子上跌下去……原來potato這種東西,咱們台灣人叫它「『洋』芋」,而對岸的人居然稱之為「『土』豆」。我笑了好久,覺得這個新發現,比什麼「香料姑娘」或「甲殼蟲樂團」都要有趣多了。

之前從來沒想過,到英國來,還能讓人對「中華文化」有多一些了解。雖然很多人都告誡,到國外唸書時不要太常和說中文的人在一起,不過這個想法忽略了一個事實:說中文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太多了,你想躲也躲不掉、想不見面不說話都不可能。

以我唸的學校為例,根據學校的統計,from Taiwan的學生有60多人、from China的約200人、from Hong Kong的有70多人、from Singapore的70多人、from Malaysia則有400人(其中至少2/3以上是華人)。這樣加起來,在這個學校唸書的「中文人」,就有約600人以上!這大概還不算太多,據我所知,某些台灣人特別情有獨鍾的大學,每年都有超過100名以上的台灣新生!

不同地方來的華人,當然有不同的特色。先來說說東南亞華人好了。小毛的宿舍裏,大約有廿多個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據小毛的觀察,他們談話時,是各種語言交雜著用的,約有50%的談話是用英文進行的、25%說「普通話」、25%說廣東話或閩南話。大概是在多種族和多語文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幾乎都能說這四種語言,而且都相當流利。但可能是口音的關係,小毛和宿舍裏其他台灣人,都覺得他們的英語和華語都說得怪怪的,不仔細聽,實在是聽不太懂。

他們也有些用語是和我們很不同的,例如當他們說「現在是四點三個字」,意思是,現在是四點十五分;天寒地凍的夜晚,他們會說「我要去『沖涼』了」,意思是要去洗澡。除了用語的不同,某些文化也和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風俗習慣不太一樣。例如他們在元宵節時不吃湯圓也不提花燈,而是在中秋節時提花燈。

至於和我們隔海相對的「中國人」和香港人,據小毛的觀察,他們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特色:說華語的堅持。

許多台灣學生,會給自己取個英文名字,例如John, Mary, Tom, Claire等等的,理由是方便外國朋友記憶、方便和外國人交談。但多半的中國人和香港人,都堅持用自己的原名。他們很多人的名字都是單名,例如小毛班上有個北京人叫Ying、有個香港人叫Sing,在其他的班上還認識了叫做Heun、Hua、Bing、Dai的中國同學。我偶爾會想,外國人不知道會不會覺得中國人的名字特別難記。

除了用中文名字,他們還喜歡盡量說中文。小毛系上有個香港女生,她的普通話說得並不流利,一開始時,小毛都和她用英文溝通。但有一天,她突然很認真地跟我說,我們都是中國人,為什麼要用英文交談呢。此後,她每次看到我,就很努力地想辦法擠出一些中文,結果是,為了配合她的理念,往往一些簡單的對話,我們都要講好久。

他們還有個神奇的本事:喜歡把英文都翻成中文。有一回小毛和一個北京女孩子去玩,當我們拿著地圖在找路時,那地圖明明是英文的,但她就是有辦法看著地圖說:「我們現在是在胡爾街,再往下走就會到史賓路,左轉以後會看到卡塞市場,然後就到了我們要找的萊恩路了,那裏有個安利坎教堂,據說它的設計者叫做班昭明……啊,這裏就是這個城市最有名的『酒吧一條街』……。」

好笑嗎?對我而言,接觸到這些各地華人同學,真的讓我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這是從偏頗的教科書、媒體呈現的刻板印象,以及一團混亂的統獨爭議中,不曾看到的另一面,真實的所謂「中國人」的樣子。當然,除了語文用法的不同,真正精彩的是思想上更大的差異。這部分,就容我有空時,再來做記錄吧。

台長: 小毛
人氣(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