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1-08 12:34:13|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的如意算盤可否得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與東南亞國協(ASEAN)於十一月六日在汶萊雙方同意,將於十年內成立涵蓋十七億人口全球最大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這個構想中的自由貿易區,最終更將包括日、韓兩國。這等於是為中國在後冷戰時期戰略安全上的願景鋪路,即依次利用兩岸年底共同加入世貿組織(WTO)的機會,先加強「大中華經濟圈」的整合,然後收編東協國家,等到政經實力壯大後,最後納入日、韓兩國,主導整個東亞霸權與秩序,再與美國在全球議題上分亭抗禮,成為主宰世界的另一超強。然而,中國的如意算盤是否能就此得逞?


在中國的戰略構想中,一向利用台、港的資金和管理技術,以進一步提升其本身的經貿實力。如今台灣的「戒急用忍」政策即已鬆綁具體開放,且在WTO的議題上將考慮不對中國援引「排除條款」,儘管這將互蒙其利,然而在WTO架構下,中國更可發揮其經濟的「磁吸作用」,以「大中華經濟圈」將台灣牢牢吸納入其巨大的經濟黑洞中。其次,中國於今年三月在海南舉行的「亞洲博鰲論壇」上,高舉全球化的大纛,希望將東南亞納為其經濟發展後院,以「亞洲主義」突破美國的「泛亞太主義」,並以「南北外交」對抗美國的「東西包圍」。中國了解以其本身目前的經濟實力,並無法吸納日、韓兩國,故先將其排除,特別是對日本,以免日本與其互爭主導權。此外,中國抓住美國經濟成長持緩,日本經濟惡化與東協國家經濟疲軟的大好機會,利用其本身將近十三億人口規模的巨大市場,將東南亞變成「中國的自由貿易區」,只要等到其羽翼漸豐,可振翅高飛後,日、韓自然手到擒來,然後再成立由其主導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表示,一旦中國進入WTO之後,不用十年即可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可取得與美國抗衡的政經力量。


然而,美日兩國會放任中國稱霸東亞而坐視不管嗎?「中國威脅論」若一旦再興,美國必將運用在亞洲的「美日安保架構」布局與亞太經合會( APEC )的機制,使「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事先「胎死腹中」。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曾在十年前呼籲成立「東亞經濟合作論壇」(EAEC),卻遭美國極力反對,現在美國更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對其亞洲霸業極具威脅的戰略對手中國,主導亞太政經秩序。此外,對日本來說,日本早就將東南亞視為其禁臠,再加上日中兩國原本即有嚴重的「瑜亮情結」與歷史舊恨,日本豈可讓自己臣服於中國之下,聽任中國主宰其命運?如再加上美國在亞太的「代理警長」澳洲,其根本不可能讓本身的經貿利益被中國排出在外。以美日兩國經濟實力的強大,和澳洲從中坐梗,如再考慮中國與東協間原本在經貿上的競爭關係,有著十年「催生」期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其成功與否,變數仍多,前途必然多舛,是否可以成立還在未定之天,就連中國本身內部都不甚看好其能順利成型。


因此,「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構想,說穿了,只能算是中國的「戰略安全願景」,一旦其「美夢成真」,就連美日等國都無法阻止的事實,台灣豈能使其「回天」?故國內一直擔心在「政治被邊緣化」外,又發生「經濟被邊緣化」的問題,雖不無可能,但至少目前應不會發生。而且從自由主義的角度,與其讓中國汲波於整治軍備以武力犯台,還不如讓其發展經濟,增加其與亞洲各國的經貿互賴,以降低其武力犯台的可能性,又能使兩岸在經濟上互蒙其利。當然台灣仍應及早準備因應,將此一風險降至最低。故台灣本身除應盡速振興經濟,以維持強大的經貿實力外,仍須及時展開與美日及東協國家的雙邊協商,並與亞太國家進行更進一步的經貿深化與整合,以形成更安全的國際戰略環境。


台長: Ian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