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28 01:16:18|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The Godfather Part I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評 分: 10/10
年 份: 1974
片 種: 黑 幫
導 演: Francis Ford Coppola 法 蘭 斯 哥 普 拉
演 員: Al Pacino 阿 爾 柏 仙 奴 , Diane Keaton 戴 安 基 頓 , Robert Duvall 羅 拔 杜 華 , Robert DeNiro 羅 拔 迪 尼 路


於1972年及1974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大放異彩的《教父》和《教父》續集,甚至在1990年《教父》導演為了令故事更為完整而開拍的《教父》第三集,可謂影響了美國以至整個世界20多年來的電影文化,她一直影響著不少新一代對電影抱有熱誠的觀眾,從業人員。但由於《教父》1﹑2集與第三集時間上距離太遠,因此本文只作1﹑2集的評說,這幾齣描述黑手黨柯里昂家族(Corleone family)的電影,同樣由柯波拉(Francis Foad Coppola)所執導,而且可以從劇情上找到一條清晰的脈絡,即是你可以將她們當作一套電影,甚至是一齣連續劇去看,但由於兩片的處理手法,以至藝術成就有顯著的分別,於是本文就評論而言,亦會獨立地為這兩套《教父》作出個別分析.

乘勝追擊的續集片,通常被譏為狗尾續鵰,但《教父2》卻是一大例外,它不單能夠與第一集平起平坐,甚至更勝前者,第一集雖在奧斯卡奪得最佳影片一獎,但卻沒有為柯波拉拿下最佳導演獎,1974年捲土重來,柯波拉終於一嘗心願,且《教父1》和《教父2》皆拿下最佳影片獎,實為影史的紀錄。

a. 故事

柯波拉大膽地將故事分雙線進行,一是描述維多柯里昂(舊教父)(由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Viro)青年時在美國奮鬥崛起的過程,另一線則為描述憂鬱的麥可(新教父)怎樣盡力將家族生意合法化。可以這麼說,《教父2》利用了兩個時代的教父的辦事方式,以及對權力的運用,而突顯了權力﹑親情﹑利益和道義的矛盾與關係。這比第一集的闡述更為深入,矛盾更為激烈。我們看到上集教父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因而向妻子撒謊,這表示他為了家族-----權力的維持,放棄了對婚姻的承諾-------不會欺瞞伴侶。到本集,這些的矛盾不斷深化而明顯,妻子為了「不再懷有邪惡的胚子」而墮胎,這令到新教父產生對自己的懷疑,這亦令到觀眾感受到教父的無奈 ----------為什麼他積極將家族領導入正業,但竟然卻無人體諒他?這正正是《教父2》的主題。

b.導演手法

真的不能不佩服柯普拉有如此才華,利用雙線並行而反映出主題,「為什麼他積極將家族領導入正業,但竟然卻無人體諒他?」不斷的重複舊教父的事跡,對新教父內心上的無奈便是一個強烈的諷刺,亦寫出作者對美國在40-60年代的感受,在《教父2》中,我們可以看到新舊教父身處不同的位置,新教父擁有更強大的權力(60年代),但舊教父卻擁有希望(40年代),舊教父初到美國之時,身無分文,坐在小船,但鏡頭一轉便放向自由神像之上,表達出對前途充滿希冀的感覺(亦即戰後美國百廢待舉,但依然充滿希望),至他在意大利裔人社區生活,漸露鋒芒,亦一直是存在著溫暖,和諧的氣氛,他亦擔當著公義的角色,到他的兒子充當新教父之時,情形出現明顯的變化, 他們雖然緊抱權力,但卻死氣沉沉,躲藏在暗室之中了,及後來當他擁有無人可及的權力時,但已儼如一行屍走肉了。這正是導演闡述他對60年代美國人富裕但迷失方向的感慨。

c.演員表現

本集沒有馬龍白蘭度坐鎮,的確失色不少,幸好阿爾柏仙奴,羅拔迪尼路甚至飾演新教父妻子的黛安基頓都有很出色的表現,先說兩位善用眼神的演員,一是阿爾柏仙奴,他深沉,憂鬱的眼神可以在本片很大的發揮,對「為什麼他積極將家族領導入正業,但竟然卻無人體諒他?」這個無奈給予很大的展現,在片末,他失去了一切的親情時,靜坐在後園,無意識地看著看不了的未來,那種與人感到死亡及空虛的表情,實難以忘懷。另一位便是他的「妻子」黛安,由他充當新教父的妻子,那位叛逆著她家庭,她丈夫權勢的女子,實為相當合適,其中一幕,她要告訴她的丈夫她已墮胎的時候,所運用的眼神,既悲傷又勇敢,彷彿在說道:「我不能在懷有你的兒子,我不要讓我的兒子像你一般﹗」令人感染到她柔弱中附堅強的力量。

最後便說羅拔迪尼路, 羅拔迪尼路在當時仍是一位新人(可見時間之殘酷!)他的表現是十分出眾的,他要飾演馬龍白蘭度的青年版, 難度甚高,但他竟然能夠模仿馬龍白蘭度那寬宏達度的神髓,可惜戲份不多,但仍讓他憑藉此片奪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猛 人 - Robert De Niro 羅 拔 迪 尼 路, Al Pacino 阿 爾 柏 仙 奴


文: Kenny
http://www.cinespot.com/fmreviews/cgodfather2.html


奧斯卡最佳影片、男配角 (勞伯狄尼洛)、導演、改編劇本、藝術指導、配樂
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艾爾帕西諾)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典藏
資深評論 Leonard Maltin 滿分推薦

台長: 夢露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