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5 14:15:26| 人氣1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資料轉貼「山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料轉貼「山歌」

江南,魚米之鄉,自古以來,就以民歌見長.古代記載上,有「子夜歌」、「吳歌」等各式各樣的民歌,從江南人「吳儂軟語」的口中唱出,分外有一種特殊的韻味,所以「吳歈」之美享譽古今.而由於歷史發展條件的成熟,到了十五、六世紀的明朝,江南民歌更有了進一步的開展,「山歌」之名,正式登場.
這些興起於明代的江南「山歌」,在一四七二年逝世的學者葉盛,於其生前所著《水東日記》裡面,有解釋道:『吳人耕作或舟行之苦,多謳歌以自遣,名為「山歌」』也就是農人、漁夫工作辛勞之餘,所唱的小調,稱為「山歌」.不過我們如果翻閱文獻記載,可以發現到,唱「山歌」的實不限於農夫、漁人,甚至更夫、樵夫,以至於男女情歌,也有用「山歌」體唱出的.
「山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過明、清當時人的傳聞是輔佐漢高祖劉邦定王業的張良所作,所以稱張良為「山歌之祖」,這當然是附會的,而附會的來源,是因為認為張良獻策,在垓下圍困項羽,所叫兵士唱的「楚歌」,就是原始的「山歌」.垓下的「楚歌」,在當日究竟是唱的什麼歌曲,亦無文獻資料可查,倒是明代戲曲作家沈采,在其《千金記》傳奇裡,以題名為【倘秀才】曲子,用以演唱漢張良所教唱的「楚歌」:『起飆風秋風漸爽,從到此十餘年,把家鄉撇漾.離了爹娘誰奉養,雁魚音信杳,妻子哭斷了肝腸,痛征人未返.』雖未必係後世所指謂的山歌,但倒也唱來令人聞之淒楚奪淚.
在文獻資料裡,可以找到記載「山歌」資料的,小部份保留在明、清的筆記小說裡,但大部份郤保留在明清戲劇的劇本裡,甚至有少數的明、清的「山歌」,因為有曲譜保留下來,到今天還可以演唱,甚至,在今日戲台上,還或有上演.其生命力的堅韌,流傳及今亙三四百年.
在筆記小說裡,所可以考見最早的「山歌」歌詞,就記載在前述的《水東日記》一書內:『南山頭上鵓鴣啼,見說親爺娶晚妻;爺娶晚妻爺心喜,前娘兒女好孤悽.』而在戲劇劇本裡所存的「山歌」資料,由於十分豐富,推其年代,最早也接近葉盛所處的明代成化年(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年)前後,例如學者邱濬的《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邵璨的《香囊記》,沈采的《千金記》及《斐度香山還帶記》等,不管是在筆記小說內所記載的「山歌」歌詞也好,或是劇本內所記載的「山歌」也好,它們共同的特點,多半有吳語化的傾向,而使用標準中原音系的文字較少.
例如曾提到描述韓信從受胯下之辱,到功成名就的《千金記》這一部劇作裡,有一支【山歌】,就是以一位田夫所唱的「山歌」,加以吳語化來表達:『種田道業不為低,年年弗說弄黃泥;常記得去年稻場頭上滿口痛,只因為貪嘴吃子團圓落子皮』其中如「弗說」,「吃子團圓」及「落子皮」的「子」字,皆是吳地方言.
一般而言,「山歌」大多是簡短的四句所構成,是一首自由詩,雖然大致上而言,格律上像是七言古詩,但自由得多,通常一、二、四句末押韻,但也未必全如是.也有由五句所構成,到明代晚期的通俗文學作家兼學者的馮夢龍,將五句所構成的以「桐城時興歌」來命名,但是否所有五句所構成的「山歌」皆可名之為「桐城時興歌」呢?因無確證無可考見.
實際上,由五句所構成的「山歌」,在「山歌」早期正式出現時已存在了.如前述曾提及的沈采的《斐度香山還帶記》一劇內,更夫所唱的【山歌】,便為一例:『巡更夫子最難當,滿身露水一頭霜;別人家公婆兩個呼呼困,困了三四忽也弗知,巡更夫子未得上眠床.同時尚有長篇的「山歌」.四、五句所構成的「山歌」,多半道情,而長篇「山歌」,亦有及於敘事的,今不在此例舉了.
在民國初年,於上海發現了一部明末的《山歌》,經考證是明末馮夢龍(1577至1646年)這一位對通俗文學推廣甚力的學者所作.這部《山歌》所錄數百首之多,專寫兒女情長,且部分頗涉及與名教相背.馮夢龍也自知肚明,曉得此部作品一定受衛道之士的攻擊,所以他在書中自敘時便自喻要「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由於他看重「山歌」所表達的都是出自真實的感情,因而記而表之.例如有一首《月上》,鮮活地表達了一位女子盼情郎來到時的心情:『約郎約到月上時,冉了月上子山頭弗見渠;弗知奴處山低月上得早?嘆弗知郎處山高月上得遲?』
「山歌」盛於明代中葉以後,直到清季,延及於今,當時的曲調仍存於部份戲曲之內.例如在平劇《飛虎山》裡,當唐末英雄李克用率軍,於途中遇見一位樵夫,那位樵夫口中所唱的「山歌」就是明代「山歌」的遺響:『每日砍樵在山林,年過半百獨一人;終老山中無人問,修得善行渡來生.』其他,如在古典戲劇(崑曲):明末《西樓記》傳奇的《空泊》齣;明代《玉簪記》傳奇的《秋江》齣;清初《虎囊彈》傳奇的《山亭》齣內,皆有明代「山歌」曲調的遺響,其中《秋江》、《山亭》二戲,在此地亦偶爾在戲台上公演,而《山亭》這一齣「折子戲」裡,魯智深不耐山門寂寞,下山買酒來喝,這時一位丑扮的賣酒伕上來,口裡唱了一隻【山歌】,正是出自於小說《水滸傳》裡,只是予以吳語化了.在《水滸傳》裡的那隻歌,作:『九里山前作戰場,牧童拾得舊刀鎗;順風吹動烏江水,似虞姬別霸王.』在《山亭》這一折戲裡,則唱作:『九里山前作戰子個場,牧童拾得舊刀鎗;你看順風嚇吹動子烏江里個水嚇,好似虞姬別霸子個王』其所唱的腔調,正是明代【山歌】的曲調,所以,正是該一《水滸傳》作者心中所當認為的唱法.此一明代當日的【山歌】唱法,可以流傳及今,實是彌足珍貴.
明末馮夢龍嘗言:『今雖季世,而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則以山歌不與詩文爭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借以存真,不亦可乎?』
「山歌」雖小道,但可觀者多,正由於發於至情,所以使人閱之,倍感親切,聽之,亦甚悅耳賞心,「山歌」之可貴,正在於此了.

台長: 燕翔空
人氣(1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