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19 22:52:04| 人氣38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詩初階2,結構元素合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詩初階2,結構元素合論

學完用韻後,一般的人會以為再來應該開始學格律。但是,其實有一個先決條件,大家沒想到,這時候詩的架構ˋ意境ˋ情境ˋ用景等等技巧,還沒有概念。一旦開始入格律,構思一首詩的速度,就會變的非常慢,那麼練習的機會等於相對減少很多ˋ非常多。如此少的練習,要等到何時才能掌握技巧,學會將本質轉化成文字ˋ語言的技巧。

我們都知道本質是與生俱來的,透過技巧而發揮。要完整表達最初的本質,涉及到不少技巧,所以非得掌握絕大多數初級技巧,才能開始學格律。因為,格律在詩的音樂性上是必須,在本質抒發表達方面卻是一層障礙。若把學詩當作跑步訓練,我想,還沒學會調整呼吸,是不適合就開始衝刺的。基礎練好,一但開始用格律,自然稍加訓練,問題就順暢解決,因此從這裡開始,我們開始研究一些鋪排技巧。首先說明架構,如何架構一首詩,如何把本質在詩中完整鋪排。

學習架構,對初學者而言,當然是用最簡單的。所有繁複架構留待日後自己思考取捨。一般詩學,將詩仿照文章,分為[起承轉結]四個基本架構。其實,這是所有能成為一個章節的文字語言的完整順序。然而,我們現在寫四句,[起承轉結]是否固定每個架構,分到一句。將來寫八句是否各得兩句?那倒沒那麼合理,世界上的事情,從來也沒那麼公平過。但是,身為初學者,我們還是按照基本動作,一句一個吧。

[起]是開頭,無論正起,反起,明起,暗起,陪起,引起,興起,頌起,嘆起,倒裝起,都可以,反而是[承]必須配合前面的[起]。

[承]一般講求[不離不棄],因為意思貼的太近,等於是又一次重複[起]的廢話,離的太遠,等於脫離關係,喔,所以要有一點粘又不太粘,嗯,三好米大概剛好。

[轉],進一層轉,退一步轉,反轉,擴轉,收轉,反正就是不要原地打轉,為什麼要轉,其實這是一個意象轉折的高低起伏問題。好像數學老師最愛講笑話,國文老師最愛說故事,以免上課枯燥,意象經過轉折,然後收束回來,一般都是高潮所在。

最後收束而[結]。

由此可知,結構的基本原理,是將意念的表達,合理分布在詩裡的技巧。但是怎樣的[起承轉結]算適合呢,初學者有時會發現,往往頗為合理的每一句,會拼湊出不合理,或極其平庸的一首詩來。結構,是技巧的基礎,但是我們今天還要說說結構的另一個層次配合,元素。

怎樣的[起承轉結]算適合呢,初學者有時會發現,往往頗為合理的每一句,會拼湊出不合理,或極其平庸的一首詩來。為什麼呢?其實這並非在單句,或起承轉合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元素偏枯。

元素的分析,大略分為,情景意三大類。一首詩,若是只用到一種元素,或偏重一種元素,稱為偏枯。情偏枯變成濫情詩,景偏枯變成寫景詩,意偏枯變成論述詩。以情為主的詩,講究陰陽互補,就是用景跟意來交互補充。以意為主的詩,講究正奇相扶,就是用景跟情來交互扶助。以景為主的詩,講究虛實相間,就是用意跟情來交互間隔。這樣說好像很複雜,要記住也不容易,直說的話反正意思就是,雜種比純種好啦,醬就夠簡單了吧。

在最佳的狀況,莫過於互相隱藏融合,至少也該替換鋪陳。若是要用單一元素作結,則相對在前面時,該元素最好隱藏或稍微點出即可,以求該元素出場時的深刻效果。因為詩的結束,正是整首詩的感覺浮現的開始,詩的結束代表深層感覺的替入,稱為入情,入景,入意。

景起,情起,意起,情承,景承,意承,情轉景轉意轉,情結景結意結,反正總歸就是,交互相雜,避免偏枯,記住,正奇相扶,虛實相間,陰陽互補,配合結構銜接運用,寫三首詩來看看。

這是練習,用入景結詩,入意結詩,入情結詩,寫三首詩來看看。要押韻,要起承轉合,要正奇相扶,虛實相間,陰陽互補。

後記;
[詩的本質是與生俱來的,透過技巧而發揮。]而詩的技巧,只不過是一種技藝,所謂的技藝是指,技術這種東西到了某種程度,就會成為一種藝術。詩就好像雕刻,本質就好像雕刻材料,技巧就好像雕刻技術。若技巧不能達到那個[某種程度],作者也不過就是雕刻匠,而非藝術家。若有誰認為拉出哪個宗師的言論,就能表示自己是正統,那正統卸下桂冠以及排除端午節的肉粽後,也不過是個掛著大招牌卻沒手藝的匠人而已。這並不是唱唱高調,捧捧前輩就能解決的問題。如果一開始學習就想成為藝術家,那選擇寫詩,恐怕是一條艱辛又挫折的道路。

台長: 燕翔空
人氣(38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icsrp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
2013-05-21 21:35: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