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20 11:22:04| 人氣3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遠離」經驗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遠離」經驗──程建華

 

  「遠離」需要智慧,否則將成「逃避」。智慧從何生起?將佛法在生活中踐行,進而培養一顆敏銳的心,才能生出智慧,因此智慧是內求而非外求。

 

  我的同修喜歡逛街購物,尤其是逛服飾店,這是女人的特性——愛美,不想也難。我則喜歡逛書店,兒子被我感染,也有同樣的嗜好。因此,每次上街就「一國兩制」——母女逛服飾店,父子逛書店,約定時間碰頭,幾年下來倒也相安無事。不過一旦孩子有事不出門,只有我倆上街時,到底要逛服飾店還是書店?我想學佛的人比較有修養,只好陪她逛服飾店,否則又會落個「不體貼」的罪名。

 

  開始逛街時,我總是儘量忍耐,但時間久了,就有些不耐煩,只要我眼神、臉色一有變化,同修總會察覺,一回到家便怪罪我不夠體貼,沒有認真陪她逛,害得她找不到喜歡的衣服。我心想既然大家要相處一輩子,總不能永遠逃避下去,因此試著從佛法裡尋找有沒有可以「消災解難」的法門。後來我想到何妨改變心念試試看,禪宗不是說「若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嗎?

 

  由於一開始,我就把逛服飾店定義為「無聊的事」,執著「不喜歡它」的感覺,因此雖抱怨它浪費時間,但又百般無奈。可是想到古德說「處處皆有佛法」,於是就勉勵自己何不藉此機會去敏銳地觀察呢?

 

  心念一轉,感受就不同了。這回我在服飾店,沒有浪費時間,認真地活在當下,觀察售貨小姐,才發現不得了,原來她也在修六度呢!仔細聽她每一句都是稱讚的話,讓人打從心底舒服,這不是「布施」嗎?貨品售價有一定的標準,按照老闆的規定喊價,不可浮報虛帳或順手牽羊帶回家自己穿用,這是「持戒」啊!顧客再怎麼不高興總是要笑臉相迎,不可以牙還牙,與之爭辯,這是「忍辱」。雖然沒有老闆在現場,業績還是要有表現,不偷懶、散漫,這是「精進」。顧客試穿再久、再多次,總是要耐得住煩,盡力為顧客服務,這是「禪定」。最後,不論顧客是否帶了錢,一定要想盡辦法說服,讓她歡歡喜喜地買回去,這就要靠「智慧」了。

 

  我又再靜下心來觀察了進進出出的顧客,每個人的表情都不同,對產品的要求標準也大異其趣,像一篇篇文章待你去欣賞。若非同修喊我,我還沉醉在其中呢!

 

  此後,逛服飾店,我都藉機觀察人生百態,不再催促同修快走,深感自得其樂。同修發現我如此「配合」,也主動陪我逛書店,以示嘉勉!「逃避」與「遠離」只是一線之隔,端看你如何拿捏了!

------ 摘自《香光莊嚴》第五十四期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v1/2005/54/life3.htm

 

台長: 香光
人氣(358)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香光莊嚴 |
此分類下一篇:一條通往寂靜的道路
此分類上一篇:意象觀自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