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1-20 15:05:13| 人氣5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記《映像觀霧》紀錄片首映 109-12-1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為個人創作,作者依法擁有其智慧財產權與著作權。近期(110/6/30)刊登於營建署 臺灣國家公園網站 愛戀公園誌」專欄,無論於公務或私人使用,任何片段的引用或內容轉載,都需與作者直接接洽。若作者同意您引用轉載,務必明確註記作者姓名與出處。                                

 記《映像觀霧》紀錄片首映     109-12-19    

 
        如禪詩偈語的旁白,佐以時而空中鳥瞰、時而微觀縮時的影像;將林間輕響、谷中跫音,融入自琴絃間婉轉流瀉的韋瓦第的四季 》;以東西方美學於此間交會,鋪陳嵐霧起降、成雲致雨中,歲時生命運行的詩意氛圍,人與土地的牽繫。令觀影者有置身其間的臨場感,亦道出觀霧令許多人情有獨鍾的原因——在風雨雲霧之間,一份將訴未訴的靈氣。
    這是陳進發導演為雪霸國家公園拍攝的紀錄片新作『映像觀霧』,首映獻給了雪霸志工聯誼會的年度大會。
 
    陳導於映後回顧在雪霸國家公園拍攝生態紀錄片的深厚淵源,從櫻花鉤吻鮭、寬尾鳳蝶、發現雪霸、觀霧山椒魚。拍攝《發現雪霸 》時已為《映像觀霧》預留伏筆,《映像觀霧》與《發現雪霸 》間,亦存在著巧妙的傳承與連繫。
    回溯自身的美術與人文背景,陳導解說《映像觀霧》以「雲霧雨水」為軸線,深感人與生物皆為自然界的過客,只有水周而復始的循環為永恆。不同於以往生態影片作品,《映像觀霧》以生態、藝術、人文為內涵。他相信從藝術與人文內涵的培養深耕,最終將能達到生態保育的目的。擅長以影像表達勝過語言文字的陳導,並以副標題「盡在不言中」為《映像觀霧》留下註腳。
 
    志工們於會後紛紛迴響:
  《映像觀霧》以美學角度切入,光影的拿捏、畫面與氛圍都非常動人,配樂畫龍點睛,連雨都變美了;
  記錄自然,又有人文深度,是非常亮眼的紀錄片;
  知識負擔較輕、超越過去對於生態紀錄片的刻板印象與期待;
  感受到觀霧的靈性與生命力;
  期待影片帶給觀眾更多五感的釋放與感受力,增進環境敏感度;
  從陳導分享拍攝觀霧山椒魚時,在漫長等待中聽到樹與風的對話、土地的心跳,很欽佩他對雪霸的熱愛與執著;
  也有志工期待陳導為雪山拍攝紀錄片,表達協助的意願。 


 
    若從美學角度拍攝與詮釋的《映像觀霧》,將會讓更多普羅大眾想親身感受觀霧的美;如此,能夠兼顧「生態保育與休閒遊憩並行」的國家公園宗旨嗎?
 
    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在《沙郡年記》的〈土地倫理〉這一章指出,自然資源的保護是要達到一種人和土地和諧共存的狀態。並以「當一件事情傾向於保存生物群落的完整、穩定和美時,就是正確的,反之則是錯誤的。」總結他的「土地倫理」論述,將根源於生態學知性理解的價值判斷,與野地之美的感知鑑賞相連。
    〈保育美學〉這一章則探討有助於讓人回歸自然的戶外與野地休閒活動,提出「孤獨感」、「感知」與「管理意識」的必要。並以「休閒娛樂的發展不是要開闢通往美麗鄉野的道路,而是要為依然可厭的人類心智培養感知能力」總結。
    除卻外在感官經驗,李奧波的「感知」更強調「知性美感」——對於生物演化與生態過程的感知。以生態科學滋養的「心靈之眼」,使我們足以穿透風景與事物的表面。
    李奧波的美學,涵攝了以生態學為基礎的倫理學,二者密不可分,使我們對於美的體驗更有層次與深度。而我們的環境教育,其實需要這樣的內涵。
 
    期待《映像觀霧》紀錄片是一個促進更多社會大眾學習人與土地和諧共生的起點。解說與教育則是一座橋,增進遊客對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引致更多倫理與美學上的思考,建構對於自然的感知能力與精緻品味。

觀霧,晴。夢境般的蓪草的倒影。(攝影:孟琬瑜)

穿越迷霧。(攝影:孟琬瑜)

霧,無聲襲來,模糊了景物的邊界。(攝影:孟琬瑜)

觀霧,雨景中的背影。(攝影:陳彥臻)

*110/6/30刊登在臺灣國家公園的網站和臉書 https://reurl.cc/mLkdyM

台長: 玉山薄雪草
人氣(5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解說員記事 |
此分類上一篇:環境教育場域評鑑訪視 109-9-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