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9-12 13:57:46| 人氣1,9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白煮豬腳/詹宏志

推薦 4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貼)
白煮豬腳/詹宏志

 

 發表於《蘋果日報》20187       (圖片取自網路)

 

本文來源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718/1392584/

 

 

 

 

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還在報社工作的時候,台北城中區一帶是我們經常活動的地方。不用說,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是我常去盤桓的地方,在那裡你會遇見黃春明、段彩華在那裡寫稿,也會遇見各形各色知名藝文人士在那裡高談闊論,下樓走出門,你就看見周夢蝶坐在他的書攤上閉目養神。「書街」重慶南路更是我總愛信步前去的目的地,不,即使沒有目的,我也會不由自主地飄然前往,或者有意識地找一本書,或者根本是無意識地閒逛,總有一些書會挺身而出,自己向我揭露它們的存在。

 

逛著逛著,感到飢餓了怎麼辦?城中也有許多物美價廉的常民美食,我當然有時候會去明星咖啡館隔壁的「排骨大王」,那醬油醃製不裹粉的江浙式酥炸排骨如今仍很令人懷念。有時候我還會去武昌街上一家連店名招牌都沒有的小店,它不是沒有招牌,外頭其實有一個黃色小燈箱寫著「咖哩飯」三個大字,但裡裡外外都沒有標示店名,有時朋友相邀少了可以指涉的店名很不方便,我的同事老友兼翻譯家景翔就把它叫做「龍門客棧」,因為它有著古色古香的木製卡式座位;後來我和別的圈子的朋友談起這家店,沒有人知道它叫龍門客棧,可見這個名稱只通用於我們很小的一個圈子(店名叫做「龍門客棧」的,在台北另有其人;而從前台大法學院也有一家被學生暱稱為「龍門客棧」的露天麵店,它的正式名稱其實叫做「山東餃子館」,斯文的橫幅招牌還是臺靜農先生的題字呢)。

 

走進這家寫著「咖哩飯」的無名餐廳,其實也找不到一道菜叫做「咖哩飯」,店內的牆上貼著一張紙寫了另樣名字:「咖哩膏」,點了咖哩膏,你會如願得到一小飯碗的黃色咖哩醬,是那種顏色鮮豔(應該是大量薑黃)、充滿洋蔥甜味和香料香氣的勾芡咖哩醬(並沒有雞肉或馬鈴薯),如果你舀幾匙澆在你的白飯上,你的確會得到色香味俱全的「咖哩飯」,不過那還必須自己動手組合才行。但在這家餐廳,真正吸引我們走進來的,是一些現成冷切以及各種台式快炒,特別令人懷念的是它的「腿庫肉切盤」和大火快炒的「蔥蛋」。

 

滷製的腿庫肉放在木櫃裡,紅光油亮,結實飽滿,看起來就十分誘人,向店家注文之後,廚師從木櫃中取出,大刀快切幾片,每片都有巴掌大,淋上濃稠醬油膏,隨即端上;而「蔥蛋」的做法,則見大廚打四個雞蛋進大碗裡,用筷子快速攪拌,打進大量空氣至起泡,再加入大量蔥花,然後起熱油鍋,用大火把蛋液注入鍋中,蛋汁立刻膨脹起來,廚師把鍋子拿起來對著爐火旋轉,讓蛋液保持流動,不到一分鐘,廚師輕巧地把鍋中的蔥蛋滑倒進盤中,一樣淋上一瓢醬油膏,熱騰騰地上桌。

 

「蔥蛋」的做法有時會讓我這離鄉的年輕人想起母親,因為我媽媽的蔥蛋和這店家是同一個路數,口感輕滑鬆化,充滿空氣,大火油鍋的鑊氣帶來一股蛋香與蔥味的撞擊融合,從前這是家常菜小餐廳常見的菜色,但最近二十年我已經很少遇見這樣的「蔥蛋」了。

 

腿庫也有特別之處,因為它並不是煮成爛熟入味、油光軟滑的蹄膀模樣,而是帶一點硬脆口感,咬起來紮紮實實感覺到豬皮的韌性和腿肉的緊實彈性,雖然有滷製的香氣,但味道頗為清淡,完全依靠那一瓢醬油膏的鹹甜觸發豐富滋味。

 

事實上,在我有限的覓食經驗裡,豬腳與蹄膀向來都有硬、軟兩派。有的煮法強調軟熟入味,舉筷可斷,像客家料理的「筍干蹄膀」,或者台灣式的「紅燒豬腳」;但我剛才提到的無名小店的腿庫卻是堅脆口感,又或者出名的「萬巒豬腳」也是以脆彈口感為特色。即使是西方人聞名於世的「德國豬腳」,亦有爽脆與爛熟兩種口感,大體上水煮的豬腳強調軟熟,而火烤的豬腳則以焦脆為尚。

 

繞了一大圈講這麼多故事,其實我真正要說的是,我們家宴客時席上的一道料理「白煮豬腳」。這道菜的來歷,根據我太太王宣一在她《國宴與家宴》書中的說法:「母親做蹄膀用紅燒,燉豬腳卻愛白煮,我不知道這是屬於哪一種菜系。母親說那是父親家鄉鄉下農地收割時的煮法,犒賞工人勞動的辛苦,就像是梁山泊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我忘了問他們是配紹興酒還是白乾什麼的……。」

 

如果照這個說法,「白煮豬腳」是江浙地區的一個農村菜,特別是秋收時節送到農地慰勞農工的粗獷美食,做法上倒是「直球對決」,非常簡單。選擇好的豬腳、豬蹄與後腿肉,先用滾水燙過,再細細用鉗子拔去細毛(我岳母做工很細,不能忍受肉販只用噴槍燒去表面的豬毛卻留了毛根在肉裡);把切大塊的腿肉和豬腳混合在鍋中用冷水蓋過,再加入米酒和不切段的蔥白(我後來自己實做的經驗,蔥白的數量不可太少),煮到豬肉熟透但還沒及於熟爛的地步,保留豬腳和腿肉的脆彈口感,上桌時沾點辣椒醬油來吃(辣椒應該是宣一後來加入的,我岳母不可能用辣椒的)。

 

這道菜是素樸的豬肉料理,充滿膠質與蔥酒香氣,顏色純白,湯汁醇美,放涼之後,湯汁會結成透明果凍,我們後來也經常冷藏結凍後,當涼菜頭盤來吃。豬蹄脆爽,腿肉緊實,而其間的皮凍更是香甜黏口,雖然說它是送往田疇間的農民勞動粗食,在我岳母的巧手調製之下,卻也精細雅緻,這可以想見昔日江南魚米之鄉的富庶與發達的飲食文化。

 

不過我說的江南傳統,指的是我岳母的熱菜版本,宣一把它改成冷食的前菜之後,反倒有點神似「京都料理」的優雅細緻,顏色潔白,看似不食人間煙火,但結凍的湯汁醇美芳香,滋味層次多重,和我們在台灣習見的鹹甜豐腴的「紅燒豬腳」截然不同,同樣食材能做出風格如此不同的料理,真是令人覺得驚奇。

 

宣一離開之後,我學做山寨版的「宣一宴」,一開始想的當然是她比較為朋友熟知的「紅燒牛肉」;但很快的我就想到這些反映江浙菜風雅性格的菜色,我試著按照她書中所述的步驟來做,發現真如她所說:「煮法相當簡單。」而且把豬腳和豬腿肉燉煮到爽脆的時間並不長,通常只要五十分到一小時,我的體會是蔥段要充足。我在市場買來一大把宜蘭三星蔥,把蔥綠部分切成蔥花做其他用途,而將整把蔥的蔥白部分不切開全部放入湯中與豬肉同煮,豬肉熟透後,我再把長蔥段全部撈起棄去,讓蔥味藏於其中卻不見蔥影,湯汁鮮白,彷若無物,吃的時候才感覺到細緻的蔥香與酒香。

 

做好之後,請朋友來試,一位女性友人說,「這豬腳味道好高雅,不像出自男性廚師之手。」如果這話是指它的懷石料理似的精細雅緻,我就很高興當做是一個恭維了,但想不到這道菜的出身,竟是田野間的勞動粗食呢。(全文完)

 

 

 

 

 

台長: 一個讀者
人氣(1,925) | 回應(0)| 推薦 (4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詹宏志散文 |
此分類下一篇:煙燻諸物/詹宏志
此分類上一篇:青豆魚圓╱詹宏志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