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21 14:26:49| 人氣1,4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Internet20] 詹宏志的網路探索

推薦 39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貼) [Internet20] 詹宏志的網路探索

 


如果未來有人想要撰寫關於台灣網路的時代故事,詹宏志絕對會是最吃重的角色。40歲才投入創業,經歷過《明日報》4億台幣的大失敗,但也推動包括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商店街兩大網站,順利IPO的大成功,近幾年更是以一夫當關之姿,不計毀譽的與政府單位正面爭論政策的合理性。他相信,進步原動能,來自破壞恆常穩定,他期待,現在年輕人能夠比他當年更有勇氣,站出來擔起時代的責任。關於網路20年、關於人生、關於台灣社會,6個主題,6個觀察,以下詹宏志訪談整理:

 

part1:我的創業、還有亞馬遜的啟發

 

撰文者:整理/盧諭緯.許文貞       發表日期:2015/07/31

本文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893

 

 

為什麼會接觸到網際網路,其實跟我要離開遠流最後一刻有關係1992年的年底,我回到遠流出版社做總經理。當時我做了兩件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的事。

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1993年一整年,我一直追著微軟,我要出比爾蓋茲的書,那時候他有一個大綱,開始要賣版權,談了大概8個月9個月,從台北談到香港談到美國,當時不叫「TheRoad Ahead」,叫做「Embracing the Future」,這解釋了為什麼後來中文譯名是叫《擁抱未來》,裡面有一個描述主要就是講資訊高速公路這件事。

那時候微軟派了一個代表,來台灣聽各家出版社要怎麼做這個書的提案,問你為什麼覺得你有資格出比爾蓋茲的書?所以我就要花力氣回去搞清楚這到底發生什麼事。也因此9394年,我很注意美國所有跟PC related的相關的東西的進展,包含網路在內。這是我從一個傳統的出版者,後來會去做電腦雜誌的最大的關鍵。

之後簽了約了,但是我離開遠流,可是那個書後來遲出書,所以等到書出來的時候,我辦的《PChome》雜誌已經創刊了,所以《擁抱未來》是我的創刊的贈品。

1995年時,我學了html語言,自己在電腦裡做第一個網站出來,是做一個福音戰士的網站給我的小孩。那是我第一個網站,PChome是第二個。

我對IPO有感觸,不是因為Netscape,而是亞馬遜。我是真的把他那個招股說明企劃書拿來研究。因為他是我用的最多的網站之一,我幾乎每個禮拜都買書,加上他跟我原來熟悉的出版行業那麼接近。

那時候我還沒做電子商務,並不知道電子商務後來跟我會有關係。最主要是一些貝佐斯的言論,對我來說是很富啟發性。因為他說的話跟當時同時代的人說的話非常不一樣。亞馬遜有兩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一個他的虧損的規模非常驚人,第二個是他每一季的成長,就是每一季都是百分之4050的成長。這不是年度的成長,是季度的成長,50%

亞馬遜運費的模式跟今天不一樣,當時是第一本書495,第二本書之後都是195。一本書20塊錢美金的精裝書,打6折是12塊錢,所以你付第一本書,495也毫無問題,第二本書之後,你是比你在美國走進書店買書還便宜。那改變了我幾十年來買書的模樣,你沒有覺得自己很浪費,你還覺得自己賺了錢。

折扣是一個誘因,這本書是100塊,在這裡賣80塊,我知道80塊有誘因的,可是80塊要加運費,這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有時候他是比較便宜,有時候不是。這就使得消費者見到一個東西,他要停下來想,要猶豫,這件事阻礙行為的移動,所以這個事不該發生的。免運費的好處啊代表你不用想,因為你看到便宜就是便宜。

當時的分析師有很多都批評他的折扣政策,貝佐斯說,他不是跟Barns & Nobles這樣的書店競爭,競爭的是消費者行為。原來不在網路上買東西,要變成在網路上買東西,行為的改變,永遠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必須有足夠的誘因。

這個事也決定了我後來做電子商務的基調。在做24小時服務的時候,做完一年,虧損累累賠得很慘,第一年免運費的門檻是500塊台幣,結果第一年平均客單是540塊。這表示說大家不想付運費,但對這個服務也不怎麼信賴,可是我們當時的運費成本可能要超過100塊錢,等於運費佔你的營業額的20%,做一單就要賠一單。

內部同仁一度把它改成1000塊,事先沒有跟我商量,我很生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本來買一個衛生紙,120塊錢,因為500塊免運費,就要去找一個東西來放。找一個東西過500不困難,我就買了,可是當它變成1000塊,找一個東西還不夠,還要找第二個第三個,如果一下子找不到,消費就會停下來了,這是不可以發生的,應該讓找一個就好,只要多買一個就已經賺到了。門檻的訂定應該使他原來的行為多一個,是一個邊際的概念。最後大概做了一個多月就關掉。恢復的時候,我就要求他們改成490塊,就一直做到現在。

後來第二年客單價就變成1000多塊,到第三年變成3700塊。你不跟消費者計較,他們也不跟你計較了。買一個東西,很快就來,如果這一個服務證明是他要的,心理上覺得這個不壞,他就買什麼都用了,不只是買這個200塊錢的衛生紙他用,他買3萬塊的筆電他也用啊。你有3萬塊你有200塊,最後平均起來就變成3000多塊。

過去這兩年,我們把力氣全部都放在日用品,客單價是下降了,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的毛利是變緊了,其實並沒有變低了,因為每天的需求帶來的毛利,比3C要高一些嘛,也因為量也變大,供貨商對我們的條件也變好,所以我們毛利並沒有降低,客單價是降低的,對運費的承擔比例,其實又變高起來,可是這個數字還是夠大,所以也沒有問題。最後都是用大數法則來看待這件事。這些是我從讀他的所說的話得來的了解。

 

 

part2:台灣市場一點也不小

 

撰文者:整理/盧諭緯.許文貞     發表日期:2015/08/03

本文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902

 

 

台灣的網路發展,跟美國或中國不一樣,這兩個國家的規模創造了大型公司、創造了英雄,我們因為沒有產生真正的產業英雄,所以沒有產生那種全國性的焦點,但如果談論網路對生活的滲透程度,台灣確實比美國、大陸都高。比如電子商務佔全體零售業的佔比,台灣11.4%,中國大陸是8%,美國是8.6%,台灣正因為市場小,競爭激烈,所以反倒應用是快的。

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台灣故事值得談,因為美國跟中國的故事,主要是透過資本市場的大量投入,來協助一個正在發展的這種概念、這樣的形式,全世界大概數不出10個國家有這個條件,其他國家很難複製,連日本都很不容易,可是台灣大部分的故事,拿到東南亞國家,比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他們一看就懂了。

之前Google委託麥肯錫做過一個網路IGDP的概念,就是計算一個國家經濟活動裡面,經由網路所產生的產值有多少,這樣算出來瑞典是全世界第一,佔了6.3%。這裡可能有一個可疑的地方,就是台灣的數字也許包括了網通產品的產值,但我的意思是說,一個小經濟體, 跟著起作用的能力是快的,更何況台灣還不是一個全力發展的地方。

其實我從來不想台灣跟中國創業家的位置的不均等這件事的。因為你不能選擇父母嘛,你很難選擇你所在的社會。你可以去中國大陸奮鬥的,但你去,你就是一個外來者,你是一個流浪者的奮鬥方法,跟母國市場的奮鬥方法不一樣。

選擇留在台灣,我覺得那是沒有更好更壞的,跟大陸比起來,台灣沒有那麼多的目光,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供你挑選,或是支持你,但是相對來說,台灣一個構想到實現,距離是短的,你比他容易完成一個模式,因為你的市場沒有很大,所以你可以很快的把一個東西做出來。

在大陸你要把一個東西做出來,只要那個東西看起來有一點可能,今天是一家,明天就變成4000家。就是說,後來幾乎都像抽籤一樣。所以你在那個社會有那個社會的苦楚。

可能是因為我是出版出身,所以我很少抱怨我的社會處境,做出版的時候,台灣跟大陸是完全不通的嘛,所以你也沒有大陸可以想,你要出的每一本書你想的都是這兩千萬人。

這個就是你的社會,你要還是不要?就是你要不要做這個事呢?如果你想做出版,你就是要在這樣的條件裡頭做到最好。我沒有別的方式可以想,我也沒辦法羨慕美國,我也沒辦法羨慕日本。那時候大陸還不是一個可以羨慕的地方嘛,1980年代還不是。

我不記得是哪一年,一次到法蘭克福書展,被邀請去參加一個中小型出版市場的座談會,我旁邊是斯洛伐尼亞,立陶宛幾個國家,當場我變成裡面最大國,兩千三百萬人,其他另外最大的國家是一千萬人,另外的是什麼350萬,你才發現你有什麼好抱怨的?

全世界有更多國家比你更困難,他也要做出版啊。他不作出版,那個語言就沒有書啦!你不可能說其他國家因為那麼大可以出很多書,我不能,那你的小孩要怎麼辦?你還是要出嘛。我前面的20年的職涯是出版,我幾乎不會抱怨我的行業,因為沒有比那個更壞的行業了。我到網路我覺得這個行業好的很,好到我都不好意思。

所以我如果是窮人家出身,我就會想,窮人,在什麼時候會變成優點?在什麼時候會變成一個優勢?相對於有錢人。那我如果生在一個小市場,我就要想小市場在什麼狀況底下會變成一個優勢?我總要先把那個優勢發揮出來,再看看我有什麼能力去參加那個大的市場。

任何一個創業者都要天生我材必有用啦,包括你自己的元素,包括你周遭環境的那個元素,最好是拿來應用啦,周邊的一木一石都可以變成武器那樣。要有這樣子的想法,才是真正有創業家精神。

創業者的意思本來就是跟這個社會原來的認知或是原來的支撐系統是斷裂的,那才叫做是創業嘛。做不到的,被你做出來,那才是創業嘛,如果都在邏輯當中,那只是排序而已啊。

 

 

part3:曾經,台灣是全世界理解網路最高度的一個社會

 

撰文者:整理/盧諭緯.許文貞     發表日期:2015/08/04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903

 

 

關於台灣這20年來的網路產業,如果舉三件覺得有意義的事,雖然我沒有足夠時間想,我不敢說一定是最重要,但第一個就是19961998年網路在台灣的發展初期,除了亞馬遜,矽谷網路重要的公司都來了。

回想起來,極可能超越大陸或日本,他覺得應該當他往國際走去的時候,台灣是一個位置,因為裡面他們想的並不是只是市場,而是我們有人,有一個離他們技術親近的資訊產業,這個IT產業加上我們素質很好的工程師,當時台灣極可能是全世界理解網路最高度的一個社會。所以曾經有幾年的時間,你覺得你跟這些事很近,但現在新興的美國公司,沒有人覺得需要到台灣來的,新的inter pro可能也不知道台灣在哪裡。

張天立的vision非常重要,他是95年就成立的台灣第一個電子商務公司,時間只比亞馬遜晚幾個月,還有像安瑟數位、游金章的易遊網,虧他們有這樣的夢想,使得台灣很早就覺得電子商務離自己不遠。

如果還不是這個社會原來的主流的電子商務,就已經創造了現在11%的產值的構造 ,加上最近兩三年,突然間所有的傳統產業、所有的製造商每個人都說他要做電子商務,我現在看起來,未來力量會再更大,如果大家都要做,工程師要哪裡來?極可能未來5年內有10萬到20萬的工作缺口。

然後我覺得台灣的網路的工程師其實是非常厲害的啊,世界上有任何網路應用服務產生,台灣的工程師都有能力從表面看,看出那些東西該怎麼寫出來,也全部都寫出來。

譬如亞馬遜,我可以看到它與消費者接觸的這一端,但你是看不到後台管理的系統端的,對不對?我們並不能夠完全去理解這兩個的差異,或到底有沒有差異。台灣並沒有任何人用去買的方式完成,反而大陸這做的比台灣多,所以有些東西我們甚至在台灣有機會可以做得更不一樣,因為更多種。

要說有什麼悔恨的地方,我只能說台灣網路發展時間,其實是一個比較不幸的時間。1998年以前,台灣其實是一個全世界最早關心internet的發展的社會,但2000年是政權轉移的時候,2008年又再次轉移,兩次的轉移使得台灣這十幾年來,網路不再被關注,最後變成一個完全消失在迷霧當中的一個產業,到今天為止……

所謂不被關注,就是大眾的興趣能夠通過意見匯聚,到政府那邊形成政策。這一段時間這一件事情沒有發生,中間沒有產生連結。從98年到現在,17年之間,你有聽過任何的跟網路相關的政策是說得通的嗎?然後說得通的,又有在做的嗎?不管是什麼「M台灣計畫」、「U台灣計畫」,最後都是說了就沒有下文了。

政府都有意識到有些事該要有一些支援,譬如說當時也有考慮過網路公司籌資的需求啊!所以二類股不就是這樣來的嗎?但二類股上了什麼樣的網路公司呢?有一個叫關貿網路對不對?沒有了啊!

這個社會在網路應該要變成一個社會重大關注的時候,有太多分神的事。這是台灣的歷史的不幸。從制度上來講,那是必經的過程,但它正好跟網路發展的階段給撞在一起。我們是這樣的一個時代的犧牲者。

我過去兩年組織 TIEA 協會,使得我比較直接的可以跟政府最高層直接講話。過去我就算講話,要不就是當你是社會賢達,要不就是某一個企業的負責人,那如果是一個社會賢達,他只要對你禮貌就好,他不需要聽你的意見,如果你是一個企業的負責人,他連聽你的意見都不能聽的,因為有一點圖利的風險。儘管你覺得你自己過去花很大力氣維護自己的清譽,不要亂來,即使你做過那樣的事,那些東西對政府來說是沒有壓力的。這也都是跟政府吵架之後才有強烈的感覺。

做了這個協會,儘管能做的事很少,而且我最大的目標希望起碼讓行政院長或總統講出說「網路是我們的策略」,這句話我都沒有達成。不過過去這兩年,這個行業聲量大了很多,協會表達了不一樣的意見,通常政策不會立刻發生,但起碼有一個煞車或一個緩衝。

如果從積極的希望這個政府對這個事有更多理解,我感覺沒有做到太多事,但是讓他注意力合在一起,包括了TIEA協會,包括了產業的風向,加上太陽花學運什麼的合在一起了。我覺得網路產業在整個政府部門,特別是跟經濟發展有關的相關部會,心理上有把他放在比較高的優先位置,這個事是有發生的。

但我們不要那麼悲觀,覺得這個社會沒有辦法因為通過討論可以演進,這個也就太嚴重了。台灣或者是全世界任何的一個政府或管理者,他要去看到這些東西將會給社會帶來多大的力量。你要為這個事做一種新的安排,我們要設計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來適應這些新的發明,新的模式。

 

 

part4:年輕創業的美好,就在於所有想法都是最純真的直覺

 

撰文者:整理/盧諭緯.許文貞     發表日期:2015/08/05

本文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918

 

 

過去這十年的創業者,他們的確就是碰到最困難的十年。可是新一代,過去這兩年創業的人,我覺得是沒有的,因為他們好很多。林之晨現在能拿到這個錢,其實都代表是一個風向,這個錢的確已經有較大規模往這裡移動,包括從國發基金開始。現在這個資源放出來的數量比前幾年好太多了,大概比五年前好很多。如果早一點,現在大概是在40歲這一輩的創業者,他們歷經了最慘的時間,沒有享受到我享受的時間。

1996年到2000年的時候,我們也還有過一個大家都對你有很多期待的時代,那時候的創業者,即使後來經過很苦的時間,被誤解的時間,但畢竟有前面那個美好經驗在那裡,所以我說那個時期的創業者沒有那個悲情,最近的人幾年也沒有,最慘的是中間的那一輩。

美國跟大陸我也很主張都應該去的,我說所謂的往外的概念,如果看亞洲其他的國家,我都覺得他們的網路發展,要不跟台灣差不多,譬如日本跟韓國,要不就是比台灣差很多。他們其實在台灣是可以找到某些可以發展的模式或者元素。

我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如果他是一個在馬來西亞那樣的地方,其實有非常多的舊資本,對網路的發展有興趣,很希望有機會能投資這樣的公司,我希望把我的公司轉換成一部分的未來壓在這個領域上,那我找誰呢?

過去他們覺得這樣的模式和這樣的團隊是很少的,但如果他看台灣,他就會發現是很多的。他們跟台灣的團隊,不管是合作或者是投資或者買下來,這些東南亞的舊資本如果想買台灣網路公司,其實價格也不貴,他就有可能找到一個新的元素。等到他用台灣的團隊的時候,也會發現這些團隊離本地也不是非常遠,甚至可以培養本地的團隊,因為這裡也有很多年輕人是想做這個事。

TIEA帶著隊到馬來西亞,不只是創造機會給台灣的年輕團隊,也激勵了馬來西亞當地的團隊。本來他們在當地做很久,沒有人注意,現在因為台灣的故事一來,所有人回頭再看,就發現,原來周邊也有很多人在做這件事。這些年輕人,過去沒有眼光,現在都來了。所以我覺得通過這些接觸,創造了兩邊都有可能的機會。

我們現在人才不夠,是一個結果,因為故事不夠多,人才不夠,不是壞消息啊!這就表示台大資工系畢業的,過幾年他們起薪會是10萬塊,因為大家都要搶!十年過後,這個差距會解決,你現在這些人不足,就是因為這些人畢業,70%被台灣的IC 設計行業拿走了,剩下30%留在這裡。

如果這邊的待遇起來,加上你有更多的IPO的故事跑出來,這個IPO會創造比較大的價值,你去台積電幹嘛?到台積電只有好的薪水,創造時代的價值已經過去了,但參與網路,有。

舉個例子,有人跟我說,你現在經濟能力比以前強了,你為什麼不再重做《明日報》? 從錢的觀點,當年賠錢的規模,現在對我來說,的確是不困難,但是你再也不可能,說我有一個網路的夢想,我可以把台灣最資深、最有經驗的記者,一夜之間全部都找來,號召也沒有了。因為那時候,有種心理上的衝擊跟魅力,如果沒有參加,我老的時候會不會後悔?現在再沒有這個東西了。

大陸動不動就100億美金。是,沒辦法,因為他有那麼大的市場,可是你如果想想看,現在這個PChome15億美金的市值。我把露天上市之後,我兩家公司合起來是30億美金的市值,我是阿里巴巴的百分之1點多,按人口比例,完全一樣啊。我們是70分之1的人口嘛,這個反映了我還沒走出去這個事實,你如果在台灣做的夠好,因為按人口比例,你的市值就是要70分之1,這個事合理的啊!按人口所創造出來的這些故事是一樣的啊。

國際資金會流動,因為你在台灣就看到便宜的標的公司,就有資金會流,如果你的資產、你的財富跟他一樣,價格如果現在有落差,就是買點。對我來說這個事不是壞消息。

現在這個故事在發生中,聰明人應該要更早看出來,我說不管是錢或是人,要投身的行業你要看出來,錢你要看出來,這個地方是在蓬勃發展,你要不要移動?

倒過來說,大陸的這個熱潮,所有人都彼此奔相走告,要融資快喔,因為怕這個好景再過一年可能要爆了,可能泡沫要破了,所以大家現在都很急啊,要趕快要融資,希望趕快做大的增資,趕快把錢拿進來,因為極可能會有一個冬天要過來了。他們現在的熱,也就反映了未來有可能會冷的那一部分,台灣現在的冷,也就造就了未來有熱的可能,因為你現在顯然是低估了!這全部都是熱力學的原理。

年輕創業,好處就是所有的創業的想法,都是最純真最沒有功利的直覺,那個直覺都是最好的。但是最大的困難就是對駕馭一個事業跟一個公司,其實需要一個其他的技能配套。

台灣現在的困難是,新創公司的這些創造者,他們手邊並沒有這樣的人。不一定是導師,夥伴也行。現在到目前為止,網路公司還是常常讓人覺得,他們太忽略管理公司的那些基本的條件。

管理公司不能被落到很形而下的概念,你以為管理公司是一套制度、是一套規則,大家都得要照著那樣做。但其實管理公司的原則是,目的是什麼,所以你要使所有的流程要合理,要有一套方法,把所有流程都放在可以控制、可以管理的地方。比如不一定要9點上班不可,你可以完全沒有上班時間,但仍然要管住那個關鍵。

我辦雜誌的時候從來沒有管過任何人的上班時間嘛,因為你要的是那個最終的產出,你管上班時間,最後這個出錢的老闆也是吃虧的。你沒有管,你可能收穫的比較大,因為大家花的時間遠比那個要來的大。所以關鍵是你要的結果是什麼?你要用那個結果來設計一套可管理驗證的方法。

我總覺得財務報表是基本訓練,這個事看帳是很重要的事,要看不懂也要每天看,看到最後那個帳是在血液裡頭,跟著你每天做的所有的決策,每一個東西他都是一個,你的會計帳就是你的數理模型,任何一個元素變動他其他東西都該變動,我覺得所有的創業家要花一點力氣在這裡,這部分沒有辦法逃避。

 

part5:當我40歲的時候,應該更勇敢站出來

 

撰文者:整理/盧諭緯.許文貞  發表日期:2015/08/06

本文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920

 

 

一個社會的產業交替,都是原來社會的得到利益的產業累積下來的資本,再往另外一個產業移動。三七五減租,土地換回來的錢,投資了台泥這樣台字輩的企業,這樣的公司跑去投資銀行,再又跑去投資石化業。石化又轉到化纖,化纖跟紡織有關,之後台灣紡織業達到全盛。在紡織業賺到錢的新一代企業家,後來他們去投資地產,可能去做零售,行業這樣一個一個來嘛。

照理說,80年代IT產業創造了最大的財富,累積了最多資源,這個資源要去哪裡?應該要變成台灣的下一步嘛。不論他們去生技、服務或網路,只要到這個產業,那裏就會產生一個力量,這些都應該是時代資源的移動。網路在台灣的發展相對是最好的,機會也最大的,卻沒有吸收到上一個時代的最主要的資源,這件事沒有接起來。

第一個當然是台灣資本市場不夠活潑,都是事後的資本市場,不是事前的資本市場。第二個原因也是網路發展的這個歷史,這種英雄出少年的狀況比之前嚴重很多,代溝變得很大。

你想想看我這樣的創業者,我的工作,我在網路產業裡是最老的人,對不對?我的辦公室裡都是20幾歲的人。那個時候還沒這麼老的時候,我都是一個450歲的人,看230歲的人,我有20年的鴻溝。我最近帶隊到越南跟泰國考察,我是團長,副團長就是Appworks的林之晨,一次就差30歲了。

很多人談到台灣世代問題,太陽花這個學生運動是個意外,我每次都說,「憤怒是現成的,議題是隨機的」。我不認為這個運動是為了這個題目而來,因為導火線是服貿,學生還沒有決定對服貿要什麼態度的時候,行動已經出來了,是行動到後來加強了彼此的理解,應該反對服貿,那是後面的結論,初期沒有啊。

我說憤怒是現成的,他們已經積累很久了,這一段時間每一個運動你都要看成是同一件事,洪仲丘案冒出來的人,太陽花學運冒出來的人,通通是同一件事,同一個憤怒。只是哪一個題目讓他出來了,題目是隨機的,只要有一個題目,當場有情緒,你就足夠把人找出來。

因為這些年來,你已經不知道這些憤怒要去哪裡,你甚至說不出來這些憤怒是哪裡來的,你現在就是,你四年前看馬英九還沒那麼糟,你現在為什麼每天看他愈來愈不順眼呢?他沒有比那時候更壞啊?他的愚蠢不是八年前就這樣了嗎(眾人笑)?他沒有演進嘛!對不對?他的愚蠢沒有進步,但為什麼你對他的生氣會進步呢?

事實上是你對這個社會這個結構這種窒息感,你不滿意,然後這個是累積的。是「這個社會顯然出了問題,可是沒有人能解決」,這種不滿意。特別是你現在還沒有位置的人,是更加的不滿意。如果你現在是在社會結構的基層,你才要開始,但社會現在不動,你要他怎麼辦?看到薪水不漲,你看到所有人怎麼講、什麼事怎麼做,社會不動就是不動。因為那已經是結構了,那已經是你過去做錯的所有事的結果。

台灣年輕人薪水的困境,就是在經濟成功的時候,沒有往下一個階段移動,沒有把附加價值往下一個階段移動所嘗到的惡果。可是創造這個結構的人,現在是很有錢的人,但結果的承擔是這一代20幾歲這些人。

他們會覺得,在當學生的生活水準還不壞啊,因為那是他父母親的生活水準,父母親給他錢讀書嘛。一畢業找到工作,因為你就要用你的薪水來過你的生活,,你立刻就降級了。這是今天你看到的年輕人的處境。

你今天誰有能力能在一夜之間把薪水改變?你現在說,我下個令,所有的企業今天都得加薪50%,你有辦法嗎?你一旦做了,這些做出口生意的人所有的市場都沒有。你加薪了50%,他連一個人都沒辦法雇用。因為這是一個結構,就是你今天跟其他社會競爭的基礎是建立在這件事上面,你已經仰賴這個東西這麼久了。

因為製造業的前提就是控制成本,物料你要用效率控制成本,流程也要控制成本,人是流程之一,就必須要控制他的成本。所以他出他能出的最低薪水是他的能力,是他的效率的表現,只要你的工作是那樣的東西,你不是創造附加價值的人,你是管理生產流程跟成本的人,人當然沒辦法漲價啊,如果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低的薪水,就應該到別的地方去,這是你的效率的來源。

這個衝擊是很大啊,表示說我這個世代是搞砸了嘛。你以為你過去創造出來,這個社會你以為他變得富而好禮,變得富裕變得有禮,你以為你是光榮的一代,結果可能是完全搞錯了,因為你留下了一個非常非常不公平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是喔,我們今天任何一個買到一個房子的人,都造就了這個結果,你只要買到一個房子,就超過每一個年輕人薪水漲的速度。

累積財富的是施先生那一代,60幾歲的人要看20歲的人,又隔了兩代。我覺得也有一點難為他們了,看了很多東西,但沒有辦法理解。我看到的我的同輩的企業家,很多被網路真正的震撼,都要等到阿里巴巴上市了。

2000年以前,一些電子產業所做的那些投資,今天看起來不一定是錯的,但是2000年之後他們把他收起來,這件事是錯的,這讓台灣所有的科技硬體公司在那之後十年之內,沒有人願意投資網路產業。

1996年做PChome,那時候我已經40歲,這是我第一次創業,雖然在社會上工作很久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被社會被辨識的人,但因為我自己是一個新創業者,覺得我自己是晚輩,而且那時候,工作還很困難,那時候網路是新的,所有的獲利模式都不成熟的,就算當時看到很多網路的事,或聽到一些前輩談論網路,我只是覺得很怪而已,跟我想的不一樣,但那時候那麼艱難,要說話其實是有點心虛的,也覺得輪不到我說話,應該等施振榮這些人說話才對。

結果過了20年,我最後還是得出來說話。可是我出來,其實時間點已經不對了,我們錯過了20年。如果我更早站出來,協助網路跟其他行業之間的連結,跟前一個世代擁有最大財富的那些人對話,鼓勵他們進到這個領域來,去把這些社會上可能可以用的錢全部找出來,投到這個領域去,就不會讓台灣這12年當中,所有的年輕網路公司都吃盡苦頭。當時沒有做這件事,是我覺得最後悔的。

他們不是對未來沒有興趣,也不是不用功,而是他們要忙的事真的很多,所以要更簡易可得,他們才會讀,否則只能用他現有的知識架構去了解。譬如說現在講物聯網熱潮,就是因為裡面有裝置、感測元件這些東西是他熟悉的。

我來看美國的社會是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他的中介很多,首先學界就扮演這個角色。在美國,所有的網路公司,只要一個模式出來,不用很長的時間,學界的理論已經出來了。

每一個,我們今天後來在台灣學到的讀到的東西,不都是從美國來的嗎?顯然學界有一個非常快可以捕捉這個社會動態的能力,反映這個社會的題目能力。台灣的這些碩士論文博士論文,講美國的這些大公司講得頭頭是道,但他完全不知道台灣發生什麼事。

學界是最高端的,再來有媒體。媒體這個角色在美國,不要說為了網路經濟所產生的新媒體,即使是老的媒體,阿里巴巴要到美國IPO的時候,連《紐約時報》都寫了一大堆跟阿里巴巴相關的題目,每一個都寫得厲害。他不是專業的財經或科技媒體喔!

譬如說美國《商業周刊》,你現在打開來,每一期大概三分之一的篇幅跟網路有關的。可是網路有佔到美國三分之一的產值嗎?沒有,還差得遠。一個印象深的報導,他們講一個設計圈社群愛用的社交軟體「Halo」,這是西班牙文,多少人用?50萬人,但《商業周刊》給這個「Halo」封面故事的報導。他們真正要講的不是這一家公司,而是討論facebook的成功,本身會產生一些反逆的現象嘛,或有一些脫逃的東西跑出來。

那這個意思是說,如果50萬人的應用在《商業周刊》能放到封面,你能想像台灣的《商業週刊》會做這種事嗎?你能想像商業週刊會做funP嗎?,這還不說他還有介乎學界跟媒體之間的各式各樣的顧問公司。

對台灣來講,任何一個要做投資的人,如果想要了解網路產業發生什麼事,他的學習成本顯然是比美國高太多了,所以你可以想像,在台灣,一個大企業可能是要賠兩億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事不是這樣做的。

我覺得每一個社會沒有什麼事不能理解,如果他有足夠的工具,有足夠的可學習的內容。我覺得台灣是不夠的,顯然是現在事後看是不夠的。這個不夠從教育到民間到媒體,顯然總量都不夠,總量跟親近性跟討論都不夠。

到目前為止,台灣不就只有《數位時代》一個雜誌嘛?所以《數位時代》的程度,就變成我們社會的程度,如果他不夠好,我們就沒有辦法好。這是一個處境,不是嗎?

你不要覺得新世代有比較厲害喔。他是天生在那個位置啊!如果他用現在這個求知方式,他落伍起來也很快的。90年代末創業的那些網路工作者,對現在的網路發展,他們的知識趕得上的人,其實也不多。稍微早一點,熟悉1.02.0時代的,對現在快速移動到行動領域的新處境,原來這些網路工作者多半也很慘耶!這個落伍的速度也不會比我上一輩來的慢。

我拿施振榮先生做例子,宏碁做第一個龍騰計畫搬到龍潭去的時候,那也是40歲啊!網路現在20年過去了,現在應該要有40歲的人要有這樣的勇氣,還有氣派,要變成那個行業的中流砥柱,那怕現在的工作還很困難。

在網路裡面,典範轉移速度很快,就是轉一個彎,你原來賴以為生的東西就不見。因為你的營收就是別人的機會啊,你只要有收入,就意味著有另外一個免費模式可以取代你,這是網路可怕的地方,要心裡有數,任何一個今天讓你賺錢的東西,都是明天讓你痛苦的地方。我過去20年這個internet,我每天都碰到這個事啊!我沒有一天碰到的不是這樣的事,我打擊別人也是靠這個啊!

 

 


part6:所有事都有合理性,不是某個人或行業可以攔住的

 

撰文者:整理/盧諭緯.許文貞       發表日期:2015/08/07

本文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921

 

 

台灣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小市場,大部分只在台灣成功的網路服務,規模不會太大。台灣的互聯網接下來幾年,除了第三方支付,就網路服務的部分,KKBOX會有規模,它有機會變成一個地區性的一個指標,所以我就期待某幾個領域是有可能會大的,像電子商務是有能力變大的,因為市場規模是大的。如果我用台灣零售業來想,新光三越將近800億,統一超商大約 1700億,加上代收的錢5000多億,代收這些行業就是只在台灣,看起來都不小。

從這個角度看,電子商務繼續往下走下去,如果做的夠大,就是會有新光三越的那個規模,而且有可能更大。這個規格會改變大部分的人對網路的認知,所以我期待電子商務還要有更突破性的行為跟人物出現。

第二個是網路金融。網路金融也會有這個規模,因為它涉及到社會裡所有的人。支付規模可以有多大?我剛講說台灣全部支付行為是7兆,如果電子支付要佔這當中30%,那就是2兆了,這個服務的規模是非常大的。

如果說再涉及到貸款,或是通郵、支付所形成的理財行為,這些市場都是大的。網路金融項目很多,包括我們今天看的群眾募資,台灣就只有捐贈及回饋兩種模式,crowd funding現在台灣只有donation basedreward based兩種東西,如果我再把借貸、股權模式放進去,這個規模在台灣是可以達到幾百億美金的。這些行業變得夠大,因為他們有好的模組架構,有機會能創造出一個好的比較豐富的生態,其他的服務型的、小型的網路服務,也能夠吸引到足夠的人才。

7年前開始跟金管會吵架的時候,金管會覺得,當時的主要論點是台灣不需要電子支付喔,因為我們的支付工具已經充分而完備了。現在回頭看,他有對嗎?如果他們以為這是我的力量,那就搞錯了,只是因為我的位置比他好,因為我站在比較對的那個地方。如果社會上開始吵雜,但有足夠的討論,就能夠產生概念,他就沒辦法,就會走到另外一個地方。

何況我看不出來這件事對傳統金融業是壞消息,壞消息是一個誤解。現在的網路,其實是釋放了全新的金融行為的能量出來,銀行可以比過去重要很多,因為過去消費者跟銀行的關係,僅限於幾個部分,未來是你原本不會用到銀行的,都會用到銀行。

以前如果需要貸款三萬塊買張機票去旅行,回來之後,用兩三個月薪水就還掉了,這樣的貸款者,過去要不用信用卡,要不你過去用銀行卡,不然就沒有錢可以貸款。可是信用卡的利息可能是22%。現在用P2P,會降低到15%,差了7%,可是出借者的利息,可能從原來只有2%會變成7%。一個從22%變成15%,一個從2%變成7%,這個借錢的人得到更高的報酬,向別人借的人得到更低的代價。這個都是網路所創造出來的新能量。

這個基礎架構會因為這些應用變得愈來愈有用、愈來愈重要。銀行界現在因為不了解,所以充滿了害怕,所有的事都先攔先阻擋再說,但其實只可能讓事情延後,但不會使這個事情不發生。台灣基礎架構都在了,在是觀念跟法律沒有開,打開了之後,因為台灣你要寫這樣的系統,要測試這樣的服務,加上社會要接受這樣的服務,我認為每個都很快的。

我當時批評申請銀行牌照要準備金,並不是對我是障礙,我覺得訂一個規則這麼嚴格,這對年輕人來說不公平。如果在加州,設一個支付機構,資本額的最小金額是25千美金,75萬台幣。如果到歐盟,設任何一個支付機構,最低資本額的要求是20萬歐元,大約是700萬台幣。全世界原來定的規則最嚴苛的是中國大陸,如果要做支付機構,要求3000萬人民幣,15千萬台幣。

台灣是一個經濟規模比大陸小那麼多的地方,訂出來是5億的資本額,就比例來看,就不合理啊!不是這個社會沒辦法做,是年輕人沒辦法做。但我不是年輕人,所以我要為這個社會發聲啊。

你設了這些限制,大家要去因應這些東西,可是這使得你所有的資本變得沒有效率。真的要管住這個事,就是待收的錢全部都要信託起來,這個事就夠了。可是做完這個事,你又不放心,又覺得欸這個資本額要夠大,然後這個資本額用到一半,如果虧損超過一半就可以要求你補足,然後你要提準備率,然後最後還要提撥一個比例出來做清場基金。

做了之後我們再回頭來看,這些管理的點都是錯的,講資本額、清場基金、準備率,通通都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因為那都不是關鍵的管理點。只有那個全額信託戶履約保證,這個事是對的。這是管理者不知道什麼是關鍵的管理關鍵,不知道那個是該管理的地方,只好每一層都管理,所做出來的那種沒有信心的多重保險。我這樣說,跟其他人說的不一樣,不過再過一陣子,這件事會變得更明朗啊,你會知道關鍵不再那裡!是不是要這樣做,這個事是可討論的。

假如今天有一個獨立的個人跑出來跟金管會吵架,像我這樣的例子,不是我有什麼力量對不對?是吵下去的結果,整個社會開始討論到底這個對那個對,講到後來,就會有一個邏輯在那裏,很多其他社會經驗就可以做驗證。

所有的東西,他有他的邏輯跟道理,並不是說話大聲的人,就會得到那個結果,如果那個邏輯是不對的,一直討論下去,最後有一個長期的合理性在裡面,所以我覺得不是某個人,或者這些行業能夠攔住任何東西。(本系列完)

----


台長: 一個讀者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