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9 22:43:05| 人氣1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石化輝煌下之內憂外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盤藍籌股一向在行業地位突出,擁有收益穩定、業績優良、流通性高等優勢。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結構和投資理念的變化,大盤藍籌股的形象大為改變。中國石化A 股在2003 年飆升67% ,而上證指數漲幅僅為10.27% 。中國石化(0386 )H 股股價從年初的1.36 元到年底的3.475 元,全年漲幅達到156% ,同期國企指數漲幅為150% ,而香港恒生指數漲幅僅為34% ,其優秀表現令不少投資者看好長遠投資價值。

近日,其重磅策略性股東英國石油(BP )悉售所持10.9% 股份,套現57.6 億元。雖然配股反應良好,反映市場資金充裕,中石化亦表示未聞其他策略性股東有減持行動。筆者認為投資者應該用較審慎態度分析其存在隱憂,亦不要忽視或會出現的骨牌效應現象。

利潤空間驟然壓縮

煉油行業毛利率增長有限,目前國外煉油行業已經進入一個低毛利率時期。受此影響,中國煉油企業的毛利率也較低,中國石化煉油業務2002 年平均毛利率僅為5.07% 。再者,公司約三分之二加工的原油依靠外購,對國外原油資源依賴程度較高,進口原油在50% 以上。

一旦國際市場油價急劇波動,對中國石化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近日,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會議決定,4 月1 日起每日減產100 萬桶,這消息有機會令油價再度攀升。

另一方面,出於維持內地市場穩定的需要,原國家計委暫停了原定於3 月1 日公布的成品油漲價方案,同時外購的原油價格仍有上調壓力。

因此,內地廠商一方面要面對產品價格降低的壓力,另一方面要消化高價產品庫存,這使煉油企業的利潤空間被驟然壓縮。2005 至2006 年預計有大量石化裝置新建或擴建,屆時中國石化產能將大幅增加,石化產品價格波動難免。

中國的石油藏量亦並非期望的那樣豐富,所處位置也並不理想。令人失望的是,海洋石油藏量非常有限,而且一般都位於深海。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高產後,目前東部陸地的油田都已進入開發中晚期,而西部資源開發進展仍然緩慢。中國現有油田的經濟產能大都已經飽和,短期內難以出現大規模增長。

外資競爭逐漸加劇

中石化不久前34.64 億美元的海外融資當中,BP 、殼牌、埃克森美孚三家歐美石油大公司的出資額達18 億美元。這些巨額資金的投入顯然不僅僅是要作戰略投資者,而是很大程度上為進入中國成品油銷售市場搭起「跳板」。中石化亦要付出很多承諾,向他們開放一定的成品油市場,使其有機會進入成品油壟斷體系,瓜分中國市場。

中國加入世貿後承諾逐步開放市場予海外投資者(2005 年1 月多邊企業可開始經營石油零售業務;2007 年1 月則可經營批發業務),亦將逐步降低成品油和化工產品的關稅,開放成品油和原油的零售和批發市場,取消進出口配額和其他非關稅壁壘。

去年年底,中國政府更宣布西部開發其中一個重大項目工程開放給外資經營,而且合資項目可以由外資控股,而西部城市天然氣管網對外資投資的限制亦會取消。對在中國等了十多年的跨國石油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大喜訊。這亦意味著中石化將會面臨更大的競爭。

筆者認為,中石化在面對內憂外患之際,投資者不可忽視市場可能出現的骨牌效應。因為策略性投資較為短期,中石化另外兩個策略性股東殼牌、埃克森美孚藉其進入中國成品油銷售市場後,亦有機會作減持行動,大量沽售H 股來套現獲利。當市場受此消息刺激後,難免引起投資者的大量沽售,承接資金不足,令其股價再次受壓。因此,投資者應靜觀其變後,才再作進一步入市行動。


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學生 蘇文欣

台長: ~寥若晨星~
人氣(1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