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0 18:42:11| 人氣1,5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讓「政治車禍」畫下休止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讓「政治車禍」畫下休止符!
如果阿扁、扁嫂接見張榮財…

(前言)從獨家披露密宗黑教大師林雲為扁嫂灌氣內情之後,本刊旋即前往當年車禍地點的台南縣關廟鄉追蹤調查,透過管道面對面採訪到肇事司機張榮財,並對照當事雙方的第一手說法,還原這樁車禍的真實面貌。除了不負新聞媒體深度報導的使命之外,更企盼在水落石出的同時,阿扁總統及扁嫂不妨接見司機張榮財,讓這件﹁政治車禍﹂後遺症劃下句點。──溫紳

關廟鄉,一個開發於清康熙年間的台南縣鄉間,對台灣而言,它所生產的鳳梨,堪稱有口皆碑;對近代史而言,扁嫂在此遭遇﹁政治車禍﹂的往事,也使該鄉名聞遐邇!然而,這樁發生在一九八五年的意外,弔詭的是坊間各種小道消息眾說紛紜。各種報導阿扁總統非凡際遇的新聞或著述也出入頗大。因此,在披露密宗黑教大師林雲為扁嫂灌氣的不足為外人道內情後,當時造成半身不遂的真相,便是﹁骨牌理論﹂般的追蹤調查採訪所在,出發點純係深入釐清新聞事件盲點,絕非短視者妄加扣帽子之政治惡鬥陰謀論!

關廟當面採訪 釐清盲點

為了一探究竟,筆者曾於最近兩度進出過去從未造訪過的關廟鄉,從鄉公所、戶政事務所、警察分駐所、農會、電信局,乃至於民進黨鄉黨部全都上門拜訪,始才透過相關地方官員延介邂逅到阿扁死忠支持者林昭泰︵綽號阿西︶,然後再進一步得以和﹁肇禍者﹂張榮財進行面對面採訪。這段曲折之歷程,完全禁得起事實檢驗,希望參加電視節目的﹁名嘴﹂不要罔顧事實說三道四。
尤其是坊間出版的有關阿扁或扁嫂書籍中,試以︽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中,吳淑珍本人在描述這段造成半身不遂的浩憾車禍時,也證實司機﹁沒有逃逸就被助選員逮捕,整件事情也進入司法程序。不過,審判過程中,卻出現許多令當了十幾年律師的陳水扁大惑不解的事情。張榮財在警方偵訊時,先是辯稱他要回家去,因為沒有看清楚,才會撞到人。經核對住所後,警方發現,那一條路根本不是他回家的路。更何況那是一條死巷子,前面根本沒有出路,何來回家之說?眼見說詞不被接受,張榮財又改口說,因為車子煞車失靈,才會撞上吳淑珍;但是陳水扁立刻發現破綻,如果張榮財屬實,那為何車子可以緊急煞車之後,倒車撞上吳淑珍,然後再前進輾過一次,可見張榮財根本沒有說實話。但他為什麼不說出真相呢?中間是不是有不可告人之處?﹂

對照扁珍著作 還原事實

扁嫂在該書︿一場政治車禍﹀單元中,倒帶追憶當時景象是﹁她碰然倒地,大家在錯愕之際還來不及反應,那輛拼裝車伴隨著緊急煞車輪胎的尖叫聲,以全速倒車,正要扶起她的大嫂趕緊跳開,黑色的車輛無情地輾過她還在地上掙扎的身軀。煞車、入檔、踩油門、再起步,拼裝車司機似乎事先經過了無數次的練習,毫不手軟地再次將車輛壓過瘦弱的她。經過兩次無情的輾壓,躺在地上的她再也站不起來了,全身失去了知覺……在失去意識之前,她還依稀聽到撞倒她的人說:﹃沒有撞死嘛!﹄﹂
此外,該書另一單元﹁突如其來的拼裝車﹂中,也引述吳淑珍大嫂陳俊英回憶當時情景:﹁她們走進一條死巷子內,前面有很多支持者在放鞭炮,她和小姑︵扁嫂︶因為害怕鞭炮聲,所以兩個人在後面聊天。陳水扁和其他工作人員走在前面……就在兩人聊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引擎聲,一輛拼裝車正急速朝她們駛來……所幸吳淑珍也聽到車子開過來的聲音,往旁邊跌了過去,並沒有被撞到。陳俊英正想趕過去扶小姑起來,沒想到那台車馬上緊急煞車,並且立刻倒車,又往小姑的方向開過來……拼裝車好像一隻貪婪的怪獸,司機熟練地再次踩煞車、入檔、加油,再一次將上千公斤的重量壓在吳淑珍瘦小的身軀上。司機張榮財當場被工作人員逮捕飽以老拳。﹂
﹁車禍發生之後,台南地檢署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將本案偵結,這種效率令身為律師的阿扁相當詫異。地檢署將張榮財移送台南地方法院審理,地方竟以嫌犯﹃有逃亡之虞﹄為理由,不准交保,繼續收押張榮財……所涉及的罪名只是﹃過失傷人﹄而已,並未觸犯本刑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律,依法並不需要收押;但地院卻不准交保,這種異乎尋常的作法,更增加陳水扁心中的疑竇。開庭的時候,張榮財並不是由一般被告所走的通道出來,而是走推事、檢察官專用的通道,陳水扁出入法庭十餘年,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情況……陳水扁了解,這絕對不是一件單純的﹃意外﹄。衡量當年的政治情況,陳水扁即使身為律師,只要張榮財不說,他也沒有能力追查出事情的真相。﹂
﹁後來,張榮財表示願意賠償五十萬元,阿扁並未接受,反而將整個案子撤銷。夫妻兩人共同的想法是,冤冤相報何時了,即使把張榮財打死了又如何呢?只希望他自己有一天良心發現,說出幕後的真相,讓這件十多年歷史的無頭公案能夠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坊間書籍報導 莫衷一是

上述引自︽台灣之子︾與︽走出金枝玉葉︾重要章節片段,主要是還原﹁政治車禍﹂發生前後的當事人告白,是受害者的片面之詞,厥為第一手資料;但若參閱胡忠信所寫之︽台灣之子︾第六十八頁所述:沒想到他︵張榮財︶倒檔退回,再一次輾過她,然後逃走。﹂而陶五柳所著︽陳水扁震撼︾第一章之︿苦難的起跑點﹀,小標題為﹁政治謀殺?﹂之內文中則以﹁一場沒頭沒腦的政治車禍﹂形容經過,顯見版本不同說詞也南轅北轍。因此,正本清源之道莫過於重返現場,找到當事人與目擊者,免得真相在跨世紀後依舊各執一詞,這是雜誌深度調查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也是新聞工作者課題。
最後,企盼﹁水落石出﹂的同時,阿扁總統及扁嫂不妨接見司機張榮財,讓這件﹁政治車禍﹂後遺症劃下句點。

台長: 蔡漢勳
人氣(1,5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