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1 02:41:56| 人氣1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跨越「信 」的門限,歷史的黑洞就消失了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說謊

我想《X檔案》暴露了人為的布局和「真實的假造」,在人心被扭曲和人格變異底層,還存在一個「黑洞」,那是介於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門限」。歷史之「信」難以抉擇,也許不在於過去的世界是否還能真實的重現,而是人的生存價值本來就是一個連續體,記憶裡有大半的部份,是依賴過去的經驗支撐起來的;是這個記憶讓我們知悉了價值的源頭,也是這個記憶提供我們摸索未來的方向。

若是這樣,人怎能輕易抽離歷史,縱然或許面對的是一個被虛構或被扭曲的歷史,有時還是寧願在黑洞裡旋轉。有時我會這樣想,之間的考量已非是指向一個「絕對的真」,而是不願失去生命的時間感,因為個人的生命也是鑄成歷史的一部份,歷史的時間往往是人賴以生存的憑藉。所以,雖然我們或能跨越「信」的門限,歷史的黑洞不一定就會消失;可是,在這種情況下,歷史還是有他的信眾的。

你看,不管後現代如何的咄咄逼人,大多數人,特別是那些歷史學家還是堅守信念,認為我們可以「逼近歷史」;「歷史真實」在相對的價值標準下,還是可以獲得合理的解釋的,而過去亦可以得到一種合理的「重構」。這是他們長期在時間隧道上行走的基本動力,若連這一點都沒有,歷史還剩下什么呢?

你是學歷史的,學歷史的人大概更能洞察其中纏繞的繩結吧。忘了在那一次演講中,歷史學出身的楊照也說,他在歷史學訓練中學到最大的本領──欺騙的伎倆──可佈的人為書寫。想必,你對歷史的思考與懷疑,多多少少也摻雜這樣的因素吧。但如果這樣,歷史的想像就成為一種虛構了嗎?我想也不盡然是如此。想像是一個基礎,這基礎可以被質疑、被懷疑、被修正,但無法被抽底、被懸浮、被架空……看來,我這歷史的局外人,倒比你這歷史系的學生還比較有信心呢。

不過我同意說:所謂的真實,說到底是一種「想像的真實」。你提出了族群認同、身份認同與地域認同之間的糾葛,沒錯,這一些都是經由想像而形成一個共同的社群。人畢竟是一種認同動物,在理論經驗上,因為種種相近的特徵(血緣、膚色、文化、語言等),就有了建立相互依賴的互助系統的必要。不過在現實中,「想像」仍得經過嚴酷的考驗,認同了不一定就意味保障了些什么;特別是在族群權益保障上,強調的多是政治認同的一致性。

像你提到的「共同體」,更多時候已經成為一種政治動員的宏偉修辭,失去不同族群之間,或可以聯結出一個更大意義網的可能性了。說得清楚一些,共同體是為更大一個共同體而誕生的,不是為隔離或被撕裂成更多小的共同體,但我們似乎都往「小」點處著手,忘了那「大」的面向與價值。

至於五一三族群衝突的傷口,一直被包紮得好好的,可是裡頭卻是看不見腐化的膿水,不知侵蝕了多少人的心靈。受傷的記憶不被釋放,歷史就無法清晰,所謂「不想再讓人民經歷多一次痛苦」、「恐會引起族群間的恐慌」等說詞,實是可怖的鴕鳥心態。把人民的記憶困鎖在黑洞深淵,利用權力凍結人民了解的權利,弱化他們對歷史解釋的能力,最終將形成的是「歷史意識癱瘓」的群體。無法談反省,無法說寬容,更無能力請求原諒。沒有練就面對苦難的能力,就無法造就超越苦難的情操。人性提昇的力量,被銷磨得如此殘酷。

回到《百年馬華研討會》,它立意本好,只是過程中遭遇「變形」,最後成了純尋找歷史的慰藉,或學術團拜的場景。無法從中提煉可用的歷史資源,於是許多人,特別是年輕的朋友,開始對歷史也不耐煩起來了。如果他們像你一樣,在觀看「X檔案」中,也能進入另一種歷史思考空間,這樣的歷史,就會更有趣味,也活潑多了。關於地方歷史書寫的問題,下一封敘談。


誠實人 寫於二00年二月二十一日




台長: 老說謊/誠實人
人氣(1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