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25 08:47:34| 人氣3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所不在的利物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片: 利物浦一家左派書店

台長: 我替艾莉絲去了披頭四博物館,用了學生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英國後一直想去利物浦,為了一家特別的書店和泰徳畫廊。

泰德畫廊(Tate Gallery) 是英國收藏現代藝術的展館,1897年設立,目前有六個館,除了倫敦館外,利物浦是第二大收藏完整的畫廊。去年底去了倫敦,興致冲冲準備一覽,卻因行程匆忙,眼睜睜地徒歩經過卻無能一探究竟,如此遺憾終在利物浦之遊稍稍弭平。館內二樓展售的是二十世紀各地收藏來的畫作,後印象派、立體派、未來派和超現實主義作品為主。例如,畢卡索早期幾幅畫作,線條簡單用色強烈,迥異於晚期的抽象畫風,我湊近他1923年的畫,「座位上著內衣的女人」,果然看到女體上塗上薄薄一層白色畫彩,薄彩內衣。我在國家美術館也看過他早期的畫作,婦人和小孩為主,後來就愈來愈抽象,也就在我的視線外了。

走過一位法國立體派畫家的畫作,描畫法國社會主義者報章一角,無意間瞥見旁邊一幅相似畫風的作品,很明顯是模仿此畫家的畫作。一看大名,呆了半晌,竟是里維拉(Diego Rivera)。

我不懂畫,憑直觀感受去看它,特在意色彩、線條及整體構圖感,畫遠遠地吸引我,才會親近,作者名氣與否不在考慮。例如Derain的作品被歸類在後印象派,但他善用藍橘、紅綠色彩交錯,無論是在肖像畫或是1906年的「倫敦港邊」皆然,我以為多雨陰暗的倫敦是灰色的,看了他的畫,原來是我想像力貧乏。

因此,向來喜歡里維拉的畫,即便他個人許多爭議,即便芙列達的生命更動人,他畫中豐富的色彩,精密的線條以及史詩的情節,遠比芙列達更吸引我。竟然,險些與他失之交臂。那是1916年他到法國習畫的作品 (Still Life),典型的拉美藝術家到殖民國吸取藝術技巧的路徑,那年應該有三十歲吧! 他畫了許多立體派的作品,這是其中一幅,四年後他返回墨西哥,從此畫風丕變。我想,原來你年輕的時候也在摸索啊,這樣的作品融入歐洲畫作中,恐怕石沉大海吧!如非他後來結合墨西哥的傳統美學和革命史詩,加上留歐期間習得深厚畫工,怎會日後繪出一幅幅驚心動魄的壁畫和作品?

整館看下來讓我最喜愛的竟是個十九世紀年輕人的畫作,出生於1872年的Aubrey Beardsley,二十五歲告別人間。這次展出兩幅作品,小而巧,畫中主色是黑與淡紅,兩色相融,黑色是背景亦是前幕,淡紅是前景也是幕後,畫中故事是詭譎的羅馬帝國嗜欲皇后的夜遊行。辯證極了,但別搶了里維拉的風采,下次再貼出來。

後來在畫廊裡的小商店看到里維拉比較完整的畫冊,台幣兩百多元,雪銅紙印刷,翻到1925年的「花宴」閃閃發光(請見新聞台的cover page),跨頁的墨西哥歷史壁畫。店裡只剩三本,我一急,差點想全買下,幸好在同行友人勸說下,還是只抱一本走。

迷路,還是找到No Where Bookshop,它應該是英國唯二兩家左派書店,裡頭塞滿了各式左翼團體書刊雜誌、政治評論、小說文學、音樂CD等等,以環境、黑人、女性、同性戀、國家區域分類擺售。在泰徳畫廊待了太久,距離書店關門不到五十分鐘,我貪急著左顧右盼,竟然被我看到僅賣不到台幣一百元的「百年孤寂」,這真是我抵英以來買過最便宜的小說。說實話,最難以忍受英國的高物價是交通費和書費,即便是連鎖書店Border 和Waterstone,裡頭文學小說上千本不為過,很吸引人啊!但難吸引窮學生的錢阿!

有空還想再去「無所不在」書店,幾個沒走到的博物館,還有1997年碼頭工人罷工的港口,(應該不是我看到的那個小港口吧 ?)。至於艾莉絲遺落的Beatles Story,雖然有趣,恐怕滿足不了披頭迷。整體的敘事方式以四位"明星"的生活編年史為主,在畫板上,影片中,或是佈置實物重現歷史鏡頭,博物館所在地即是地下室cavern club的演出現場。一直看到最後播出的反戰影片配著Lennon的lord of the monkeys ,才開始有些親切感,最後看到一幅憂鬱的Lennon難得露出笑臉的巨幅照片,旁邊是長髮,屈著腿,抽著煙且面容倨傲的Yoko,剎那間,我被吸引住了。

觀看披頭四有一百種方法,我最有興趣的是最政治不正確的部分,John Lennon 與Yoko的愛情。後來在書店翻到他的傳記,1966年他在倫敦某個印度畫廊遇見大七歲的日本女藝術家,深深著迷於她強烈的藝術風格。Yoko不受其他團員和披頭迷歡迎,披頭迷認為她的強勢阻礙樂團的合作,導致1969年樂團解散,後來Lennon遇害身亡後,Yoko在日本設立了紀念館,試圖詮釋他晚期的音樂風格。

是這樣嗎? 似乎Yoko是第三者,是John Lennon和前妻西西亞、其他團員、以及披頭迷的第三者。我尚以為是他晩期愈來愈政治抗議的音樂風格導致內部岐異。無論如何,雖然晚年的Yoko看起來有點驚人,年輕時的她倨傲風采,令人折服。很難理解在一位日本女性臉上看到那麼強烈,無視一切的神情,那跟芙列達畫中的茫然痛苦截然不同。芙列達苦苦追尋著里維拉,纏繞受挫苦痛一生;照片中的Yoko卻像是John Lennon憂鬱及脆弱心靈的安頓者。

很八卦,就當是西洋情人節的序曲吧!

Lord of the monkeys

Love is real, real is love
Love is feeling, feeling love
Love is wanting to be loved

Love is touch, touch is love
Love is reaching, reaching love
Love is asking to be loved

Love is you
You and me
Love is knowing
We can be

Love is free, free is love
Love is living, living love
Love is needing to be loved

台長: wendelin
人氣(3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