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27 23:43:22| 人氣2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九蓮寺.靈山一會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行雲流水 聖嚴法師著

二八、九蓮寺.靈山一會坊

四月十二日,星期一。

五點起床,六點早餐,接著整理行裝。這時候,宏道法師知道我在他們的賣店,購得一本賓川縣志纂委員會編製的《雞足山誌》,他特別另外送了我一套清初范承勳編的《雲南雞足山誌》共十卷,最難得的,這是用鋼版臘紙逐宗刻成用油墨印刷的,相信它的印行部數,一定不會太多。同時附帶送了我一張石版刻印的「雞足山指掌圖」,那是一九八七年由雲南賓川雞足山佛教協會刻印的,對我而說,的確是非常貴重而值得珍藏的禮物。

上午七點,全團從祝聖寺步行到山下的大山門「靈山一會坊」,因為有了四月九日那天乘車摸黑上山之時,車輛陷入路邊軟坑的經驗,四輛遊覽巴士的司機,都拒絕把車開上祝聖寺載我們上山,但在原先的計畫中,旅行社也沒有為我們安排馬匹下山。只好委屈大家,效法古德行腳,路程大約十五華里,腳程大概是一個半小時,我們的旅行團則走了將近兩個小時,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也是一場相當困難的旅程。我及十一位出家眾,倒是坐上了馬匹,走另一條馬道下山,目的是距離靈山一會坊西面約一公里處的「九蓮寺」。因為有感於該寺當家師的頻頻邀請,我的身體又非常虛弱,所以旅行社給我們做了這樣的安排。

九蓮寺建於明嘉靖年間(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原為「接待寺」,因它就在雞足山的山麓,入山之前可以在那兒歇腳,後來成為山上退休老僧靜修的地方,經過萬曆三十八年(西元一六一○年)、順治十四年(西元一六五七年)、康熙三十年(西元一六九一年),累次的整建重修,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嚴重破壞,於一九八五年大陸政府又撥款修復,並增添屋宇,重建後的總面積為一千二百二十六平方公尺。該寺三面環山,建於類似太師椅形的山谷前方的平臺之上,寺院的格局,小巧玲瓏。是一座四合院的建築,大門開在右側,面向雞足山的靈山一會坊。大雄寶殿是單檐歇山式三間建築,殿中供奉過去迦葉佛、現在釋迦佛、未來彌勒佛的三世佛像。兩殿兩側有廂房,左為禪堂、客廳,右為達摩殿、伽藍殿,後邊是廚房、僧房、齋堂。山門內供的是彌勒佛及韋馱菩薩像。一座小小的庭院,分成上下兩段,花木扶疏,還栽有幾棵亞熱帶的果樹,非常幽靜,真像是小說中描寫的洞天福地,人間仙境。雖然建築物的材料相當的簡陋陳舊,由於比丘尼眾善於照顧打理,看來是一座相當寧靜溫馨而給人有一種祥和安定感覺的環境。真是一座福人住福地的道場。現在寺內有尼眾五人,另有幾位優婆夷在那兒發心修行。

在九蓮寺大門之內有一方菜圃,寺外門前是一大片的板栗園,樹齡都在百年以上,盤曲如虬、生機昂然,它既是農園的一項產業,也是寺前的一大片景觀。本來是屬於九蓮寺的寺產,其中大部分,目前已屬於附近農人在經營。

此時,我們從山上騎下來的馬匹,還在九蓮寺外的板栗樹下等候。因我見到宏道法師是徒步走下山來,跟我們在九蓮寺會合的,接著我們要同去靈山一會坊前的廣場,跟全團的人員會合,準備登車,開往大理巿去。我問宏道法師:「從九蓮寺到靈山一會坊,要走多遠的路?」他說得非常輕鬆:「就在這東邊的附近,大約兩、三分鐘的腳程就到。」因此,我們就回掉了馬匹,跟著宏道法師走向「靈山一會坊」。

曾見小說中描寫的神仙世界是「山中方七日,世上數千年」。雞足山的「兩、三分鐘」的確很長,我們走在遍野是等待收成的蠶豆田埂上,猶如下棋時的一把棋子,在棋盤上沿線走動,花了大約三十分鐘,才看到「靈山一會坊」的大牌樓。

「靈山一會坊」是象徵著雞足山的大山門,創建於明末萬曆三十一年,文革期間被砸毀,一九八五年,由大陸政府撥款,修復成原貌,是五柱三樓重檐斗拱式,頂覆黃琉璃瓦,以藍、白、黃色彩繪,二側是兩道向外排開的八字形短牆,牆口各有一座石獅,這是典型的中國寺院大門,而其彩繪等工藝,都是出於當地白族工匠之手。看來相當雄偉壯觀,真的能令人感到:「從此向前,即將進入靈山聖地」的氣勢。現在開上祝聖寺的汽車路,便從這座大牌樓的右側通過。這座山門,僅供遊客憑弔,並沒有門戶的作用。

原本的「靈山」是指印度王舍城的靈鷲山,在《法華經》中是指釋迦世尊快將涅槃之前,在靈鷲山為八萬人天說《法華經》稱為「靈山會」。

在中國隋朝時的天臺智者大師,於誦《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句下,突然進入法華三昧,親見釋迦如來的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此在《法華經》的〈如來壽量品〉中也曾說到:「釋迦如來壽命無量,常在靈鷲山說法度眾生。」這就是雞足山靈山一會坊名稱的來源。它跟迦葉尊者在山守衣入定的故事,並沒有一定的連帶關係。但是《法華經》的〈如來壽量品〉也明明告訴我們,佛是「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的。可見釋迦佛既然常在印度的靈鷲山,也常住在其他的地方,我們當然也可以相信,釋迦如來恆在雞足山說法度眾生了。我們全團的人員,分兩路下山,而在這座大山門前會合拍照,也可以相信是來參加釋迦如來的靈山一會了。

二九、前往大理

祝聖寺的宏道法師,對我們禮遇有加,他在四月十一日的下午,跟我談話之後,就到山下張羅,借到一輛小型的廂車,準備十二日上午,親自載我,前往大理巿。可惜因緣不作美,那輛藍色有六人座位的廂型旅行車,在十二日早上,開到靈山一會坊前的路邊,不小心給撞上了一家店面的牆壁,車頭的玻璃破碎,前輪陷入店前的陰溝。但是,他們還要堅持,用大理州宗教局的公務車,是一輛草綠色的帆布篷吉普車送我,那當然不會比遊覽車的座位坐得更舒服,所以婉謝了他們的美意。

我在前面講過,雞足山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西北隅,距離大理巿約一百多公里。這趟雞足山之行,由於伍宗文居士的協助,得到大陸海協會的照顧,故從省到州和縣的三級政府,一共派了十五位大小官員,陪同我們在山上過了兩天三晚,當然是我們的光榮,也為這次的行程帶了便利。最大的便利是,他們幾輛吉普車,為我們的車隊開導;從賓川縣上山之時,如果沒有他們帶路,在山間黑夜行車,難保不會走叉了路。四月十二日上午,通往大理的路上,也有好幾處陡坡和急彎,我們的車隊司機,對這條穿梭於崇山峻嶺之間的路況,也不熟悉。有吉普車為我們帶路開導,任務不在於管制紅綠燈,也沒有需要分開車輛和行人,而在於帶著我們在前面開煞車燈,告訴我們前面的路況情形。有幾處山路被山壁上滾下的大石塊擋住,以及倒下的樹枝攔住,其中包括宗教局副局長及賓川縣副縣長,便下車動手為我們清除,這些官員對我們的照顧,真讓我們感動。不過,賓川縣副縣長把我們送到他們的縣界,他就向我們揮手送別。宗教局的人員,一直把我們帶到大理巿區。

三○、天龍八部

四月十二日上午十一點半,我們到達了大理城外的下關。那是一個工商業的中心,在古代曾經是軍事要塞,也是南詔時代和唐軍交兵的古戰場。

下關又名為「石橋城」。在大理附近,還有一座「龍首城」,被稱為上關,也就是南詔時代古城的北大門。下關又名為「龍尾城」,它是南詔時代「太和古城」的南大門;西南各部族與南詔往來,都要經過這座「龍尾城」。它在軍事上居高臨下,益於防守,利於出擊。唐朝的李密率二十萬大軍,攻擊南詔國的「天寶之戰」,就是在這座龍尾城下展開。

現在的下關,有大專院校兩所,中西專科醫院及大型綜合醫院,有十多家賓館、飯店每天接待南來北往的旅客,有數千張床位可供下榻。它現在是昆畹、滇藏兩條公路在此匯聚的交通樞紐。洱海及點蒼山的風光也可以在下關一覽無遺。那兒有古廟、老樹、飛瀑。而在它的北面有一座建於唐代的「蛇骨塔」;在巿內有一個平地隆起的土包,是古代戰爭留下的萬人塚。

因為它的歷史悠久,神話、傳說的故事,非常豐富,都很淒美。我們到達那兒一家飯店用了午餐,就在那家餐廳的對面,另外一家飯館的命名,叫作「天龍八部」,那是現代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所寫的一部書名,它的故事就是圍繞著點蒼山、洱海、下關、大理一帶,蒐集了相關的傳說故事,加上他自己的靈感想像,完成了一部名作。據說金庸先生本人卻從沒有到過大理地區,爾今這個地方,因他的小說而更加有名。其實,「天龍八部」這個專有名詞,出於佛典,是指護持佛法的八部天神,又名八類天神或八部眾,是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日本近代小說家三島由紀夫,約在三十年前也曾寫過一部名為《天龍八部》的小說。不過在大理的古寺之中,的確是有一座「天龍寺」。

我們到了大理,才發現穿著白族裝的女孩,那是導遊人員和飯店、賓館的服務人員,如果她們是穿戴普通服飾,根本無法和漢人區別,倒是在他們各項旅遊資料中,告訴了我們,大理是一個白族自治州。我們在大理地區,包括雞足山在內,遇到的每一個人,除了少數是來自他鄉,大概都是當地的白族人。但他們的語言、文化,雖然有其特色,從我們外行人看,已無法加以區別。也可以說,他們都已漢化,唐朝的南詔國,宋朝的大理國,到了元初,已被中國統一,在這六、七百年以來,早已和漢族文化融合。所以,漢傳的佛教,在那裡也有相當大的影響;佛教的天龍八部,在那兒護法,應該也是事實了。


台長: john
人氣(2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