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2-09 00:23:58| 人氣1,0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人不堪尿布奶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方外看紅塵 聖嚴法師著
 
老人不堪尿布奶瓶
  
  問
  
  現在有許多老人,不想跟兒子、媳婦住在一起,因為他們也想要有自己的自由,而且幫忙帶孫子,真的太累了。但是,老人怕兒女不諒解,浪費托嬰的褓母費;兒女也怕父母獨居,別人會批評不盡孝道,兩代都很為難。要怎麼做才好呢?
  
  答
  
  這是社會變遷快速,人的觀念來不及跟著變遷的結果。把舊觀念用到新社會下,才有這種矛盾和困擾。有一次,一對夫妻帶著岳母來看我。年輕太太懷孕,岳母手上又抱了一個。原來是去年生了第一胎,今年又有老二了。
  
  我恭喜岳母好福氣,一下子就有兩個外孫了。結果,老人家歎了口氣:「討厭哪!女兒、女婿住在樓下,他們一上班,小孩就送到樓上要我帶;如果我不幫忙照顧,他們就要搬家。我老了,怎麼帶小孩?很累呀!」
 
我告訴年輕夫妻:「你們沒有別的辦法嗎?」女婿說,太太要生第一胎時,岳母很不放心,怕女兒不會帶,常來指導育兒常識。後來,孩子乾脆給外婆帶,太太就出去找工作了。
  
  「現在,岳母又討厭帶小孩了。我們再想辦法吧。」女婿說。
  
  我想,兩代之間各有各的感受。小孩偶爾讓爺爺、奶奶逗逗,是含飴弄孫、天倫之樂;都交給外公、外婆帶,則是一種包袱。他們已經養過下一代,還要帶第三代,體力已大不如前了,尤其小孩長到一、兩歲之後,帶起來很辛苦。
  
  誰該帶小孩,不是褓母費的問題。有人捨不得兒女付褓母費,於是自己帶;省下的褓母費,就該孝敬幫忙的老一輩。或者,有些家庭付不起褓母費,這時父母就難為了,只好勉為其難照顧小孩,不然家庭生計會有問題。
  
  
現代的家庭考慮生小孩時,應該量力而為,能生幾個才生幾個,不論是出生、托嬰,或是未來教育,都要考量負擔能力。如果政府能提供比較好的制度,讓家庭養兒育女的負擔減輕,大家就能輕鬆的帶小孩,不至於勞累上一代帶小孩。
  
  在佛教徒立場,把小孩送回給父母帶,是不孝的。因為我們被父母養育成人,已經無以回報了,怎麼還要父母幫我們養育下一代呢?如果父母喜歡孫兒女,偶爾看看很好,但千萬不能成為老人的負擔,讓老人家在尿布奶瓶中糾纏到頭昏眼花,這是非常折騰的。孝順的子女不會讓父母有負擔,這才是天倫之樂,不然何樂之有?
 
接受同性戀兒子
  
  問
  
  有民意代表罵政府支持同性戀,並說政府有責任教導下一代同性戀是錯誤的行為。雖然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除了異性戀,還有同性戀,但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同志,卻大半是驚恐、自責,甚至親子反目。
  
  答

  
  
同性戀不是今天才有的時髦或風潮,古今中外都有這種狀況,佛經裡也有同性戀行為的記載。也就是說,有人類就有同性戀了。雖然同性戀與異性戀不同,一般人常以為異性戀是正常、同性戀是不正常,一般看法裡就不太容易接受同性戀;同性戀的人也就常自己組成小群體,更不願與人接近,與社會有了隔閡。
  
  有的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小孩是同性戀,會覺得可恥,擔心小孩會被親友看成「不正常」,好像畸形兒一般。同性戀不是畸形兒,他們也是人,但一般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做父母的難免心理上會有壓力,有罪惡感,好像是自己沒教好,沒有好好導正孩子的性向,孩子才變成同性戀。
 
一位母親來找我,她有三名子女,都很優秀,都受高等教育。但她發現大兒子帶回家的朋友,從沒有女孩子,而且最近常常帶回來的男孩子,竟然開始住下來。
  
  那個母親原本想兩人是好朋友,也不以為意,只是偶爾發現他們會有親密動作,遮遮掩掩的不給她看見;後來,兩人摟摟抱抱乾脆也不避諱了。這兩個大男孩,平常白天上班去,晚上回家來住,就像夫妻,雙宿雙飛。
  
  母親著急了,問兒子:「兩個男孩子怎麼好這樣呢?」兒子說,他愛的是男人,他是同性戀。
  
  這位母親因此來找我,她說:「家裡有同性戀的兒子,心裡很不是味道。如果趕這個男孩子走,擔心會連兒子也趕跑了;不趕他走,又很不像話,萬一親友知道了,多丟人!」
  
  
這個孩子我見過,非常溫柔又優秀,對每個人都很友善。我對她說:「告訴家裡另外兩個孩子,對大哥的同性戀,要接受它、面對它;再者,大兒子和男朋友都有工作了,何不請他們出去自組小家庭呢?讓妳不會那麼不安和不便。」
  
  結果,她的大兒子和男朋友說,兩人還沒有「結婚」,感情也還不穩定,並不想現在自組家庭。倒是他的弟弟、妹妹知道他是同性戀後,馬上搬了出去。
  
  同性戀者不快樂,是因為自己習性和一般人不同,所以和人格格不入;如果大家不以為他們是異類,那也就沒有什麼問題。當孩子告訴你,他是同性戀,做父母的只有接受。
 

台長: john
人氣(1,0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