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3-15 00:18:42| 人氣6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育王寺.瞻仰佛舍利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步步蓮華 聖嚴法師著

七○、密雲圓悟禪師

  南宋理宗寶祐元年(西元一二五三年)日本的寒巖義尹來華,也曾留住於天童寺。後歷元、明兩朝,經過九度興衰,屢遭火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西元一三八二年)冊封天下名寺,而將天童寺列為宇內禪宗五山之第二山。到明末神宗萬曆十五年(西元一五八七年)七月大水,連日風雨,山洪爆發,天童寺殿宇盡圮,礎礫無存;是年冬,因懷重建法堂;萬曆三十年傳僖營造鐘樓。
  
  明莊烈帝崇禎四年(西元一六三一年)臨濟宗第三十代祖師密雲圓悟禪師(西元一五六六~一六四二年)繼任住持,大振臨濟宗風,會下道俗,嘗逾三萬,王公名士問法者絡繹於途,悟道者也不少,道譽冠於一時。圓悟禪師因此也大興土木,增建殿宇,在十年之間,完成了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覺堂、藏經閣、大方丈殿、雲水堂、應供堂、延壽堂、禪堂、東西兩客殿、東禪堂、鐘樓、新新閣、迴光樓、返照樓、東西兩廊、香積廚房、浴室、庫司、西客、藥料、僧房等諸寮舍的建築。同時也疏濬了萬工池,修造了七寶塔,奠定了今日天童寺的建築規模與布局。
  
  直到現在,寺內還展示著鑄於崇禎十四年的千僧銅鍋;它的直徑是二點三六米,深一點零七米,淨重二千公斤。
  
  密雲圓悟禪師對於天童寺的重興,有極大的貢獻。因此,天童寺既傳曹洞宗的法系,又接臨濟宗的法脈。直到現在,天童寺的天王殿、禪堂、佛殿的大字橫額,還是用著圓悟禪師手書的墨寶。
  
  至於圓悟禪師的生平,係出生於農家,沒有讀過多少書;十六歲時娶吳氏為妻,二十六歲閱《六祖壇經》而慕禪門。三十歲從幻有正傳禪師落髮出家,萬曆三十一年三十八歲,過銅棺山而豁然大悟;崇禎三年主持福建黃檗山萬福寺,崇禎四年晉任天童山景德寺住持。他曾歷任六大禪剎的住持,寂年七十七歲,留下《密雲禪師語錄》十二卷,到清聖祖康熙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五年)追賜「慧定禪師」謚號。

七一、近世諸大師
  
  清世祖順治三年(西元一六四六年)費隱通容禪師為方丈。
  
  順治十六年改天童寺名為弘法寺,當時的住持是圓悟的弟子山翁道忞禪師(西元一五九六—一六七四年),受皇帝賜衣袍,翌年復賜赤金千兩,命修天童寺佛殿,並勅封「弘覺禪師」號,賜銀印一顆,重四十兩。
  
  康熙皇帝也賜天童寺御書金字《心經》寶塔一幅;雍正皇帝則賜御書「慈雲密佈」匾額及柱聯等。
  
  清德宗光緒二十八年(西元一九○二年),八指頭陀寄禪敬安和尚(西元一八五一~一九一二年)住持該寺;光緒三十年,太虛大師到天童寺受戒,以寄禪和尚為得戒,同時也請道階法師到天童寺講《彌陀疏抄》。
  
  光緒三十二年,太虛大師又到天童寺聽道階法師講《法華經》,而且就在這年進天童寺禪堂參禪,受寄禪長老啟發而有省悟;在同一年太虛大師也跟後來主持天童寺的圓瑛法師(西元一八七八~一九五三年)訂盟為兄弟。民國十九年(西元一九三○年)印順法師到天童寺受具足戒的得戒和尚,就是圓瑛長老。

可見天童寺與近代佛教的幾位大師也深有淵源,特別是現代化的僧教育以及中國佛教會的組織基礎,都跟寄禪長老有關。所以我們這次來到天童寺也是尋根探源之行。
  
  今天國內外的禪宗諸系,巳經很少有人傳授宏智正覺所倡默照禪的修行方法,多年來我在國內外卻把臨濟宗的話頭禪與曹洞宗的默照禪,對禪眾們做應機指導。所以覺得來到天童寺的意義特別深長。
  
  在文革之後,天童寺的第一任方丈,是廣修法師。從一九八八年開始,就由現任的明暘法師接任方丈,他也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他是圓瑛長老的剃度弟子、受戒弟子、傳法弟子。我們這次到達該寺,覺得環境清幽,殿宇宏偉,的確是一個極佳的參禪修道之處。
  
  因為天童寺也跟日本曹洞宗的關係密切,所以現在寺內有:1.「日本道元禪師得法靈蹟碑」,2.日文的「日本寶慶寺開山寂圓禪師參與碑碑銘」,3.日文的「如淨禪師奉覲碑」。天童寺不僅是國內的名山,也是國際的古剎。

七二、阿育王寺.瞻仰佛舍利
  
  從天童寺出來行車約四十分鐘,抵達阿育王寺,住持是現年七十一歲的通一長老,聽說是出去開會了,所以沒有見到。由三十歲左右的監院證莊及勝雲兩位法師接待我們。從天王殿至大雄寶殿,分別禮佛之後,進入舍利殿;這座寺院與其他地方不相同的就是有座舍利殿。同時也有兩座寶塔:一座是八角木構樓閣型的七級寶塔,稱為東塔;另一座是磚砌密簷的六角七級寶塔,稱為西塔,又名為上塔。兩位監院好像並不知道要我們參觀什麼,在大殿禮佛之後,就想把我們送去寺內的餐廳午餐。後來我表示有一份禮物贈送,他們便把我們帶到客堂。我向他們要求希望拜見該寺所藏,宇內聞名的佛陀舍利,他們僅同意出家眾隨我前往,最好用了午餐之後才去。
  
  為了趕時間去瞻仰舍利,很快的用完午齋,就帶著二十位出家眾,由二位監院引去法堂的二樓,也就是到藏經樓上瞻仰佛陀的舍利。起先我還以為舍利殿內的舍利寶塔之中,就是供著佛的舍利,不僅我在裡面禮拜,我們全體大眾,也跟著禮拜,就是沒有見到佛舍利。而現在的舍利殿及舍利寶塔,都是文革後新建造的。
  
  上了藏經樓,見到已有七位比丘穿黃海青披紅祖衣,排列在釋迦牟尼佛像前的兩側,點燃了檀香爐,他們也沒有招呼我做什麼,但是我已經知道是要舉行一場隆重的讚頌佛事。我也老實不客氣的站在主位,雖然因為不准我們舉行任何宗教儀式,我既沒穿海青也未搭衣,我還是隨著他們唱香讚、拈香、禮拜、誦經、唱讚佛偈、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號、繞佛。然後讓我們站成一排,由一位老僧捧著一座小舍利塔,讓我們跪著逐一瞻仰。大眾還是繼續念本師釋迦牟尼的佛號。這顆舍利究竟有多大、是什麼顏色?會隨著各人的業力及善根而不同,我見到的是如黃豆大,淡灰色透明的;有人看到有小葡萄般大,是白色的;也有人看到如珍珠般大,是紅色的;也有人什麼也沒看到。但那位捧它的老僧,不斷的說:「看到嗎?懸在小鈴下,是黑色的哦!」
  
  這場瞻仰佛陀舍利的佛事,使我們極其感動,他們那種慎重、恭敬、莊嚴的禮讚佛事,就能使人產生稀有難得的虔誠心和自感善根深厚的自信心。聽說,有人因為什麼也沒看到,或是看到黑色的小點,因此對自己的業障深重而覺得失望!這些人,不想懺悔業障,反而失去自信,實在是十分可憐的事。
  
  文革期間舍利塔被毀壞,這顆裝在小塔中的佛陀舍利,被棄置於倉庫的雜物堆中,當寺院的老僧又能回到阿育王寺之際,便發現這兩千五、六百年以上的珍寶,依舊存在,這真是出於護法龍天的保佑,大家感到不可思議。
  
  有關這顆舍利的由來,據說遠在中國周厲王時(西元前八七八~八二八年),中印度的阿育王統治全印度,為了弘傳佛法,造了八萬四千座舍利寶塔,內藏釋迦牟尼佛的肉身舍利,分送到世界各地。有的是直接派人送達,有的遣請護法神護送。
  
  在西晉武帝太康年間(西元二八○~二八九年)有一位獵戶劉薩訶,後來出家,法名慧達,在病中夢見梵僧指引,要他去尋求舍利寶塔,行至浙江會稽的鄮山,忽聞地下有鐘磬之聲,他即誠心祈禱,越三日,果見舍利寶塔從地下湧出:「其塔色清,似金非金,似石非石,高一尺四寸,廣七寸,靈盤五層,四角挺然,光明騰耀,眩人心目。」釋迦牟尼的「佛頂真身舍利」,就懸在此小塔內的小金鐘裡面。此一舍利塔非以金與銅鐵之類鑄造,又非石雕、陶製。
  
  這次我們見到的小型寶塔,也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此一小塔,沒有供在樓下舍利殿的舍利塔中,也沒有放在藏經樓的佛像之前,而是從另外一間密室中請出來的。等我們瞻仰過後,又由四位僧人恭恭敬敬的把那座舍利小塔請回了密室。

七三、歷代高僧.寧波到普陀
  
  阿育王寺的歷史,就是從這位慧達法師開始,初建於西晉武帝太康三年(西元二八二年),後來成為中國禪宗的名山。阿育王寺的名稱,始於梁武帝的普通三年(西元五二二年),它的原名叫阿育王廣利禪寺。經過歷代的興廢,到南宋以後,該寺的住持有名者有:大慧宗杲、介諶、德光、師範等臨濟宗名匠。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西元一三八二年),重修之後改名為育王禪寺,被稱為天下禪宗五山的第五座名剎。明末清初,經過歷次重修,現在的規模就是明末清初所遺格局。因為大慧宗杲,曾經住過妙喜庵,故號妙喜老人,所以在阿育王寺的山門內,至今還有一口古井叫作「妙喜泉」,並留有「妙喜泉銘」,被鑲嵌在舍利殿前的屏壁之中。
  
  根據《唐大和上東征傳》的記載,在唐玄宗天寶年間(西元七四二~七五五年),鑑真和尚第三次東渡日本弘揚戒律途中,海上遇險被明州府也就是現在寧波的官船接回至阿育王寺休養,至第四次東渡時他才離開阿育王寺。因此現在的阿育王寺內,也有鑑真和尚的紀念亭。以此證明,阿育王寺不僅跟近代中國的臨濟宗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也跟唐朝的鑑真律師有些淵源。而大慧宗杲的話頭公案禪和鑑真律師的菩薩戒,直到如今,還是在日本有著深遠廣泛的影響,所以阿育王寺在中國的禪宗史上及中日戒律史上有其重要性,在佛教的國際交流史上,也都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是我今天提倡的話頭禪也是淵源於大慧宗杲,所以到達阿育王寺,不僅是為了瞻仰佛的舍利,更是為了尋訪法的源流。

離開阿育王寺,我門登車赴寧波市的小港碼頭,於小港戚家山飯店餐廳用了午齋,便搭動力渡船,前往舟山群島的普陀山。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水路航行,船身經常在許多大小島嶼之間穿行,全團的大眾,多半是在昏昏欲睡的情況下休息,不過大家還是在船上做了晚課。
  
  下船時,普陀山的港口碼頭,下著毛毛細雨,颳著寒冷的勁風,少穿了衣服的人,頓時間好像被扔進了冰窟一樣,大家紛紛加穿寒衣。有人帶的衣服不夠,還需同團的菩薩借給他們,表現了同舟共濟的精神。
  
  下了碼頭的長橋,即有一老一少的兩位女菩薩,趕前來在雨淋濕透的水泥地上向我五體投地,拜了三拜,來不及問她們姓名,她們便又退回辦公室的廊下躲雨。普陀山真是觀世音菩薩的應現地,這兩位也是菩薩,是以行動來點化我們大眾,應對出家的僧眾禮敬。第三天(五月五日)上午,我們到佛頂山時,再度遇到那位年輕的女菩薩,我就收了她做弟子。

七四、普陀山的出典
  
  五月四日,星期六,陰。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東北部的海域中,它與山西的五臺、安徽的九華、四川的峨嵋,並列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普陀山的得名,是因為晉譯《華嚴經》卷五一及唐譯《華嚴經》卷六八,介紹觀自在菩薩住於南海補怛洛迦,為無量菩薩恭敬圍繞,即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的第二十七位菩薩住處。
  
  《華嚴經》、《般若經》、《心經》中都稱觀自在菩薩,《法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楞嚴經》、《觀世音受記經》等,都譯為觀世音菩薩。梵文則相同,名為「阿縛盧枳低濕伐羅」(Avalokitesvara)。《無量壽經》等,說此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脇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華嚴經》說此菩薩住於娑婆世界的南海補陀落山(Potalaka),或譯為「補怛洛迦」,原先是位於印度南海岸的一個地名,意為光明、海島、白華、小花樹;後世中國的浙江舟山、西藏的拉薩、日本的那智山,都被擬為觀世音菩薩的應現地,命名為普陀洛迦山、補陀落山、布達拉、補陀洛山。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普陀山與洛迦山,是兩個一大一小的島嶼,屬於浙東地區舟山群島中的兩個小島。它的本島是舟山島,是一個很大的縣,名為定海。鄰近普陀山的朱家尖島,也比普陀山大上六倍。普陀山的面積,僅十一點八二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的狹長形離島,長六點七公里,寬四點三公里,海岸線長三十公里。其地勢中間高而四周低,最高點為佛頂山白華頂,海拔二百八十八點二米。現存的三十多座寺院,散布於全島各處,其中以普濟、法雨、慧濟,並稱為三大寺,其餘尚有梵音洞、紫竹林、福泉庵、梅福庵、楊枝庵、大乘庵、廣福庵、圓通庵、海澄庵、祥慧庵等較為知名。我們這回所到之處,僅有其中的六個道場。

台長: john
人氣(65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