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12 22:55:57| 人氣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學團體服 社論-大陸股市的「非理性繁榮」

美國華爾街早期有個不成文的「擦鞋童理論」,用來判斷股市是否過熱。在當時華爾街的證券公司內經常有擦鞋童為客戶提供擦皮鞋服務,如果連擦鞋童也滿嘴股票經,就是股市過熱,應該退場的警訊了。最近幾周以來,在中國大陸麥當勞用餐的客人,不但常聽到顧客談股票,甚至聽到店裡的服務生也在談股票,笑稱這是中國版的「擦鞋童理論」,也顯示大陸股市已經有過熱之虞。中國股市上證綜合指數在2007年10月來到歷史高點的6,124,其後狂跌到1,600點附近,沉寂了七年,最近幾年都在2,000點上下徘徊。自去年10月開始反轉急劇上漲,漲到去年底拉出全年上漲逾50%的驚人漲幅,在全球排名僅次於阿根廷,很多投資專家認為漲幅已經過高,該是回跌修正的時候了。然而,上證指數仍舊持續大漲小回,成為2015年全球股市最吸睛的熱門焦點。今年兩會結束後,又迎來另一波股價的漲潮,一個月間漲了12%。上周美國股市大跌,也沒有影響中國股市,每天在尾盤時,總會有投資者逢低承接;不只上海股市像狂奔的瘋牛,深圳股市更因「深港通」的期待,這幾周的漲勢更猛,第一季漲幅高達37.9%,是今年全球最大漲幅的市場。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上證指數至昨日已接近4,000點,去年此時,上證指數還在2,000點附近,一年漲幅超過100%,讓人有「高處不勝寒」的顧慮。然而,對未來走勢仍持續樂觀的投資人則認為,美國股市早已超越金融海嘯前的水平,日經指數也因安倍經濟學而上漲超過50%,中國這一波的股價上漲,只是追趕國際股市的腳蹤,並非帶動全球股市往前衝的領頭羊,未來仍有看漲到5,000點的空間;即使到5,000點,也比2007年的最高點6,124點為低。就指數面而言,若突破4,000點才只是股市回溫的攻擊發起線而已。看好中國股市行情者還提出數個理由,包括中國內需活絡、低油價優勢、戶政改革、國營企業私有化、全球貨幣政策持續寬鬆,熱錢仍會挹注中國股市等各項有利因素,因而認為股市仍有一段大多頭行情。再者,開發中國家股市漲跌最關鍵的是政策因素,中國政府不斷做多,例如「一帶一路」的提倡,帶動基礎建設類股上漲;中國政府也鼓勵年輕人往互聯網發展,因此互聯網概念股也都上漲。前述情況讓人想起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席勒教授(Robert J. Shiller)的名著「非理性繁榮」一書。該書第一版在2000年3月出版,網路泡沫隨即在當月破滅。席勒「非理性繁榮」一書的書名取材自美國聯準會任期最長的理事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1996年的演講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過去股價本益比與通貨膨脹率的反向關係,但我們如何知道這『非理性繁榮』,是否會像日本過去10年因資產不合理的高價,導致未能事先預期且長期持續的經濟緊縮呢?」席勒教授「非理性繁榮」一書的第二版於2005年出版,在第二版裡所更新的內容,重點在於指出各國尤其是美國的房市已經形成泡沫;她的論點是不動產市場中,中等住房價格在美國許多地區已經高達中等收入者的6-9倍以上,偏高的「房價所得比」將是不動產泡沫破滅的成因。果然,房價在其出書的次年(2006年)達到最高點,房市泡沫也隨即在2007-2008年就破滅,甚至引發2008-2009年的金融海嘯,導致全球經濟衰退。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提出警告,中國必須審慎防範通縮的風險。因為中國經濟在調結構過程中,各項經濟數據表現不理想,包括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的增速持續下滑,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50,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在2%附近,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出現-4.8%的通縮徵兆;另外,由於GDP增速跌破7%的壓力甚大,穩健的財政政策將很難持守。這些因素都顯示,中國在2015年經濟下行的壓力很大。中國在經濟成長率下跌、企業獲利情況惡化、房地產疲軟等實質經濟面缺乏利多刺激的環境下,滬深股市卻能一枝獨秀,實在是另一種「非理性繁榮」,最終成為泡沫的機會甚高。在中國「非理性繁榮」的「錢景」下,隨著股價上漲,台灣股民也不安於室,目前台灣的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個股,因而以投資指數型基金參與這波的中國牛市;甚至傳聞股民已另闢蹊徑,繞道證券複委託參與投資。以目前上證指數已是去年同時的兩倍,短期內繼續維持良好的獲利空間實屬不易;而且傳統上中國股市在4、5月都不是好月,市場上已開始出現股價暴跌的警訊。股市漲得愈高,未來就會跌得愈重,這已經是一再重複的經驗法則。然而,在股價快速飆漲的時候,總會有許多說法來「證明」股價是不會下跌的;投資人總會有「這次不一樣」(TTID: This Time Is Different)的自我催眠心態,告訴自己股價不會下跌。然而,席勒教授已經引美國「非理性繁榮」的股市、房市泡沫破滅作為殷鑑,台灣投資人對大陸股市的「非理性繁榮」,理當更加戒慎恐懼。



8C6EF13EB9284FC9

台長: vyj81xc66v
人氣(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