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17 02:19:42| 人氣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CANON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樂曲背景;


CANON這個字,在英文裡有著
「經典」、「典律」、「真作集」、「重要作家和作品」
等等的意思。


巴洛克時代,有個叫做「巴海.貝爾」的作曲家,以CANON為名作了一首曲子,
就是我們今天所聽到的「CANON」。
那麼,巴洛克樂風是什麼呢?
就是有甜美、優雅的單一旋律為主調的感覺。
另外,這首曲子的作者有很多人以為是「巴哈」,但其實是錯的,
巴哈跟巴海.貝爾是不同的兩個人。他們相同之處只在於都是
德國人和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而已。

巴海貝爾終其一生從事文雅深沈的創作,雖然以宗教音樂以及管風琴為創作中心,
不過由於當時世俗音樂也受到重視,因此他著手創作了這首
旋律優雅動人的「CANON」。
沒有巴海貝爾,就不會有今天的CANON。

這首CANON用舊有的巴洛克複音手法作骨架,填入旋律動人的枝葉,
妝點成一幅動人的巴洛克式靜物花卉圖樣。
因為旋律動人的緣故,且將巴洛克華麗風格導入了平民世俗樂,
可說是近代混合風格之祖。
所以甚受歡迎,可是這是他的喜悅,因為古典樂甚少能被大眾接受,
但也是他的悲哀。
被電影等配樂濫用的結果,是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還被改編為一堆怪歌,我想,這種強暴作品的改寫方式,
是得下18層地獄的。
但是,我覺得「凡夫俗子」這部片就用的很棒。
印為他重新表現出這首曲子的原意,用摩登的角度,巧妙的切入劇中,
很能把這種氣氛渲染,這是我欣賞的原因。

那麼,CANON的創作原意是什麼呢?

這是一首古典的離別曲。
象徵著淡淡的離愁與懷舊的心情,也有許多歐洲合唱團將其填詞,
將之改編、演唱,我這邊就有一卷這樣的LIVE CD,非常的棒!
絕不愧其「CANON」之名!

然後,
我的時代,我手上握的相機牌子,就叫做CANON,但是,這是後話。










接下來是樂曲聆聽,
我大可可以樣像金婚式、巴黎日記一樣的寫,
這對一般學音樂的人來講,就已經是一個極限和障礙了,
不過我是何念耘,所以我會繼續寫。
另外一個因素是,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離別曲。
這當然不只是巴海貝爾作曲的原意,還包含著個人的過往經驗,
但是這不是樂曲本身,所以省略這段。
所以,當我看到這首曲子被濫用,我會很怒!
尤其是在睡覺時聽到樓上傳來擾人的音樂聲時。

聆聽時,就需要對譜了,這首曲子因為年代久遠,改編次數之多令人無法想像,
什麼阿貓阿狗的流行音樂都想改編一段證明自己不遜於大師的功力,
但是只得到精鍊樂評家笑不出口的冷笑。
『畫、虎、不、成、反、類、犬』
這七個字正好活生生解說了無知的流行歌手。
找了很久,總算發現當年的譜。


音樂一開始,先以深沈的低音不斷重複,總計有二十八次之多,
全曲就根基在這兩個小節,八個四分音符作為全曲發展的依據,
以此為基礎,
第一、第二、第三部的小提琴主題相繼加入,構成厚實的基音,
就仿若天使般的歌聲和著。
當前一段主題仍依依不捨地呢喃著旋律,
後一段主題立刻又展開新的變奏旋律追著。

好似離別前展望著前程,卻又緬懷過往的矛盾情愁,
曲子就在這樣的發展下,漸行漸強,但最後以信心卻又尚未結束的大合弦
作假終止式,原曲卡農後還有一段「吉格舞曲」,但因演奏更為複雜,
不過這是可以克服的,重點是淺碟市場容納不下這舞曲,
所以現在看到、聽到的版本應該都沒有這一段才對。
這也就是為何以假終止式做結的原因,
這樣的寫法也就是巴哈創作十二平均律的常用手法,
也是巴洛克時期常見的手法。

這一段一段連接的小節,是追逐、追上、離開的三部曲,
我個人認為很有華爾滋三拍子圓舞曲的味道,
在結束之前不斷的反覆,
而間歇樂章的反覆跳音,又予人藕斷絲連的感覺,
然後在這裡結束,劃上休止符。

離別以前,已開始想念,讓期待緊緊連結這一切。
這是離別者的想法。
走慢一點,不管有多遠,會回首就代表不願變。
這是送別者的想法。
不說再見,我們卻了解,分開了代表會改變。
這是共有的想法。

宛若月台送行,殷殷叮嚀的親友,總是要看著在火車上的友人,
乘著火車離去、離去。
這些小節反覆的情形,有如你以為已經擺脫了回憶,
但卻以百米的速度追上你,正當你忘掉回憶的時候。

又像火焰熊熊燃燒以後,除了灰燼還能留下什麼?
強忍淚,頻回首;捨不得,又奈何?

一開始以P的音強開始,到中段漸強為MF,到最後有出現F的強度,
在離別的曲調裡,這種強度是不多見的,但也因此特出,奠定了這地位。
所以我說,這是屬於男人的離別樂。
就算是離別樂,也沒有其他激昂的演出情感,
從頭到尾都由冷靜、沈穩的基調來展開,很適合作為以
不可言說的言說作為表達感情方式的男人來欣賞,
這和以軟調音樂為主的提琴樂不一樣,主要是加重了恰羅的大提琴BASS音,
可以這麼說,BASS音的好壞主宰了這首取子詮釋的好壞,
在鶯聲燕語來花下的提琴樂聲中,需要能恰如其分演繹出巴海貝爾的穩定基調,
把你的音響放大,如果能聽到大提琴的弦震動音,那是一個非常棒的演出,
當然,你也需要有好喇叭才行,或者是花大錢聽LIVE。
在聆聽時最享受的就是高音、低音齊奏的共鳴、共振感。

最後結束前的密集快速跳音,訴說了離別前斬也斬不斷的離愁,
斬了千次的情絲卻斷不了,百轉千折它將我圍繞。
這種簡單、厚實的樂曲風格,正是適合男人的離別樂。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7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