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02 09:00:13| 人氣1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家孩子開始閱讀了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家孩子開始閱讀了嗎?

 

孩子從一開始的聽、說圖畫書,知道書上的符號跟成人說的故事可以結合;本來,他以為翻書翻到最後一頁就結束了,但是慢慢地他會注意到文字,如逗點、句點、冒號...等。柯華葳表示,如果從小缺少閱讀經驗,有的孩子可能到小學還不知道書應該從那裡開始讀起,甚至連一張通知單的作用都不知道!
透過下列幾點,大概可以看出孩子是否具備了基本的閱讀能力:
◆基本元素:知道封面、封底、作者、圖畫、文字等構成元素。
◆文字:一個符號代表唸出來的一個字,字的組合可以形成有意義的句子。
◆方向性:橫式編排從左邊讀到右邊;直式則從上面讀到下面,並從右讀到左。
◆句子:看完一行字要接著下一行。
◆翻頁:每一頁之間的關連性。通常,書本所傳遞的是延續性的故事,或是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
◆速度:閱讀的抑揚頓挫與節奏性。例如:有些地方可以讓人緊張,有些可以讓人驚奇。
◆開始與結束:知道何時是開始?何時結束?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跟從小聽多少故事有關,愈有閱讀經驗的孩子,愈可以輕易地掌握閱讀的技巧,在聽故事時問你:「然後呢?然後呢?」
建立自己閱讀的信心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閱讀及語言教育領導學碩士張麗雪,以幼兒園的閱讀學習為例,指出有些學校天天都安排故事時間,雖然時間很短,但每一組四、五個孩子的團體,都有機會聽到不同的老師說故事。
雖然學齡前的孩子還無法認識所有的字,但孩子從每天接收的故事中,建立了可以自己閱讀的信心。例如:有些孩子聽完故事後,除了在圖書角翻閱,還能指著圖訴說情節給父母或友伴聽。
接著,老師可能會設計一些故事中的人物或劇情進行延伸活動,例如:利用角色扮演,讓孩子重現劇中的主角;藉由分組的方式,讓孩子共同創作一本類似或延續的故事,由孩子畫或口述,老師整理。除此之外,透過不斷地重複故事情節,孩子能完全了解故事形成的方式,當他內化成自己的觀念後,故事也就成了他生活體驗的一部份了。
有一次,張麗雪和孩子說完白雪公主的故事後,讓孩子自己重現情節,有個孩子說巫婆最後掉到洞裡去。問孩子:「為什麼不讓巫婆死掉」孩子卻回答:「這樣太殘忍了。」由此可知,當故事完全屬於孩子的時候,他就不再需要老師了。
文字與生活情境的結合
當孩子在學校裡學會認得「媽媽」這兩個字時,他就跟生活經驗的實體結合起來了。柯華葳認為,從閱讀的發展來看,三歲開始接觸書本跟六歲才有閱讀經驗的孩子,在閱讀的速度跟表現上會有差距。有些鄉間學校的孩子,雖然入學前學過注音符號,卻對他們的閱讀沒有幫助,因為要孩子把注音符號拼在一起,對他們而言是很辛苦的事。例如:把一本小書發下去,有閱讀經驗、會認字的孩子,覺得書本很有趣,可能五分鐘就讀完了;但是,對於那些埋頭拼音的孩子,除了得花上很多時間,還可能不知道從那裡開始。
張麗雪也認為,孩子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國文程度就漸漸浮現,因為這時他所學到得字彙已經累積一定的程度,如果孩子從小有豐富的閱讀經驗,就可以把之前所經驗的聲音資料,跟文字、情境連結起來。然後,孩子會開始讀很多書,因為他驚覺到自己有能力獨立閱讀,並從書中獲得很多知識。而且,他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跟課本相同,因為他結合了生活經驗,而轉化成自己的想法。
閱讀材料充滿生活中
然而,閱讀的方式不只限於書本,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符號與事件,可以賦予意義。張麗雪表示,小小孩比成人更容易注意到更多生活細節。例如:在捷運上,也許成人搭了幾千次,都還記不得廣播上國語、英語、客語的順序,孩子卻能琅琅上口;又如搭電梯時,電梯裡總有許許多多讓孩子產生好奇的標示;當孩子注意到這些細節並提出問題時,父母如果不去搭理,久了孩子也就不再開口問。由此可知,父母對待事情的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
有些孩子會藉由扮演或遊戲,將他所看到的事件重現,如果成人對著電話很大聲的吵架,孩子很難視而不見。張麗雪說:「我的小外甥女,就曾經模仿我媽媽在電話上談生意的樣子。」
非專業的父母也能做到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行為,是父母重要的責任,不喜歡閱讀的父母,很難期待孩子喜歡閱讀。張麗雪表示,並不是要父母「裝可愛」去讀孩子的書,而是要將「悅」讀的心情傳達給孩子。同時,多多提供閱讀的機會跟環境,絕對不能逼他讀,不是出於自願,樂趣也就減半。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期待跟父母一起做事以及互動的感覺,而喜歡共讀的行為。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你會發現孩子由完全聽不懂,慢慢地一人讀一半,到有能力講給父母聽。
由於閱讀跟語言學習息息相關,而語言能力的培養需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進行,搭配孩子的模仿特質,父母可以在生活經驗中,就可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例如:

聽  把聽音樂的心情傳達給孩子知道,當聽到一段熱鬧的聲音時,和孩子一起模擬百花盛開、熱鬧的感情。讓他知道你是用感官在進行一種感受,並用情緒做了回應。

說  在什麼場合,跟什麼人,說什麼話?這些都是孩子需要學習的。成人必須透過告知或指導,讓孩子知道,如果客人來了要如何應對,跟朋友在一起時,遇到不同的情境該怎麼表達自己。

讀  有些孩子因為喜歡和父母進行共讀的行為,而漸漸喜歡貼近書本,因為這是和父母一起做的事;因此,要孩子閱讀,父母一定要先拿起書本。

寫  當媽媽在寫菜單,或聽電話留條子的時候,都可以讓孩子參與,讓他從自然的接觸中,學習記錄的行為。
孩子不能迷戀電腦視訊
雖然透過電視的影音視聽,也可以獲得很多知識與觀念,但是要提醒父母,在陪伴孩子看電視時,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在「陪電視還是陪孩子」,並幫助他們選擇好的電視節目。
從媒體中發現,新一代的孩子用了很多新的語言、邏輯來表現一些想法,例如:一串數字、笑臉、符號...等來表達某些意義,成人如果無法接受,反而是封閉了自己的視野。張麗雪認為,閱讀要用長遠的角度來看,因為「有些東西失去了,有些就會增加」;朝正向的角度思考,網際網路因為不用借助文字,國籍的界限也就消失了,成人不必太憂心忡忡。
當然,柯華葳希望提醒父母:「不要讓電子產品成為孩子唯一的學習工具。」而要預想,如果有一天電腦消失了,孩子該怎麼辦?他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只要孩子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即使長大後迷上電腦,他還能擁有閱讀的樂趣。
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
國內這兩年所推動的閱讀列車,將成人的圖書市場不斷地打開,而帶動了成人身邊的孩子,讓他們也跟著受惠了。柯華葳表示,雖然在書本的銷售上,並沒有出現非常顯著的成長,卻可以發現許多社區性的閱讀活動開始萌芽。因此,孩子不愛閱讀的情況不用太擔心,有空的時候陪孩子去圖書館、書店、學校的角落參與活動,讓他自己挑選有興趣的書,只要有爸媽陪著,都不用怕孩子走偏。
這些孩子很早就發展出他的興趣了。例如:一個三歲的孩子,他可能特別喜歡建構類(Instruction Book)的書,因為程序、邏輯以及組織的部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然而,有些孩子則全部都可以接受,或只喜歡聽故事。
每個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興趣都不一樣,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種視、讀、聽、玩的資源,讓他擁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 *


作者:高沐晴採訪

台長: 心羽
人氣(1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成長版QA |
此分類上一篇:EB病毒入侵 男童罹單核球增生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