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02 08:24:13| 人氣7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寫給2010年的民進黨 ◎ 蔡英文 :「要當堅定、靈敏、有力量、有方向感的老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年的此時我曾經說,「二○○九年民進黨要破繭而出,做一個令人驚奇的政黨」。而縣市長大選的結果也證明,困難都會過去,我們絕對可以戰勝自己。如果二○○九年的民進黨的確令人驚奇,那麼我們二○一○年的自我期許,就是要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讓老百姓放心把未來交給我們。

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的真諦就在於,做一個公開、透明、清楚、稱職的反對黨,用理性、務實、穩健、有效率的路線來重新取得人民的信任。從現在開始的每一天,都應該看成是人民檢視我們的考試,在不斷的考驗中,把路線堅定的走出來,把整個黨的性格勇敢確立下來。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當為反對而反對的刺蝟,而要當堅定、靈敏、有力量、有方向感的老鷹

除了我們每一天的作為之外,要當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我們還要提出未來的願景。用理想,用共同體的集體希望,來說服社會大眾放心加入我們的行列。二○一○年,我們將提出民進黨的「十年政綱」。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在野黨必須做的事,唯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腳踏實地,才能義正辭嚴,才能避免在未來的選舉中,喊出像「六三三」或「準備好了」這種欺騙選民的口號。

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民,會放心把未來交給一個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的政黨。藉由這份政綱,我們要把民進黨的路線、及民進黨對台灣整體的規劃告訴全體國民,從全球化中台灣的地位、產業的創新、就業與教育、財政的平衡、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方案、國土規劃與永續發展,到兩岸政治與經貿的定位。如果人民認為我們所提出的未來值得一起努力,就會再給民進黨一次為大家服務的機會。

一個政黨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相信什麼,才能清楚說服別人相信我們。我們除了要團結,我們還要知道我們是為什麼而團結。二○一○年,讓我們回到每一個人從事政治的初衷,找回我們黨外時期捍衛台灣主權、為弱勢代言、為民主犧牲、為中產階級謀安定生活的原初政治理念。二○○九年還沒完成的事,我們二○一○年還要繼續做。

新的一年,民進黨必須從「驚奇」走到「信任」。我敢誇口,如果我們做到了,我們會給台灣人民再一次的民主驚奇。

(作者為民進黨主席)

 

從蔡英文「寫給2010的民進黨」公開信談起

  李丁園

 首先我們為民進黨在這次19立委補選出全壘打、3席全上感到高興。不過,高興之餘卻也擔心蔡英文的支持者誤判結果,以為這又是蔡英文的「理性和平」取得人民的選票,及她在「寫給2010的民進黨」公開信中所說取得人民「信任」的證明。我們將另文分析此次的選舉,在此先談她的公開信所引發的爭論或省思。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於201011發表一份「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寫給2010年的民進黨」的建言公開信(註一),首先說明她主持下的民進黨在去年2009的總結果﹕「一個令人驚奇的政黨」。接著提出2010年的期許﹕令人「信任」的政黨。

她的這份公開信發表後,曹長青先生首先著文「蔡英文的方向能力令人擔憂」批評(註二),以「空洞無物到令人吃驚」加以形容。接著林世煜先生也以「先生與蔡主席」一文(註三)就曹文的評論為蔡英文辯解。隔天, 打狗旅行社法國辦事處以 先生、先生與蔡主席」一文(註四),分析此三文章,有見地也充滿幽默。

我們也在此提出對此公開信的看法,也表示我們對民進黨及黨員2010的建言。

(一)其實,我們在11看到蔡主席的建言後,不但覺得「空洞無物」,而且也為民進黨黨中央無人為此「建言」一文發出前,提出建言加以修改潤飾而感到奇怪﹗這麼空洞無物的黨主席文稿如草率公開,的確讓我們「驚奇」。驚奇暫且擱下,我們願以另一角度或方式來討論這份建言,兼論她January 1, 2009給民進黨黨員的信。

(二)她這份「建言」的直接對象應是民進黨黨中央,也許加上立院黨團、數個在地方執政的首長及地方黨部。準此,這應是屬於內部文件,「空洞無物」自是無奇,因為她要交代及期勉幕僚去填補空洞。只是她卻「公開」發表這「空洞無物」的建言,難怪先生要著文加以批評。也許蔡主席有其作用,但意義何在?

難道這就是她所謂的﹕「做一個令人信任 的政黨的真諦」?她說﹕「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的真諦就在於,做一個公開、透明、清楚、稱職的反對黨,用理性、務實、穩健、有效率的路線來重新取得人民的信任。」

(三)短短的建言中,她提到三次」路線」。第一次、就是上述的「理性、務實、穩健、有效率的路線」,第二次是﹕「在不斷的考驗中,把路線堅定的走出來,把整個黨的性格勇敢確立下來」。第三次則是﹕「藉由這份(十年)政綱,我們要把民進黨的路線、及民進黨對台灣整體的規劃告訴全體國民」。我們無從了解她所說的三次「路線」是相同或是指什麼?

A)照常理, 「理性、務實、穩健、有效率」是待人處事的態度做法。中國媒體一直以「理性和平」稱為「小英路線」,也許她就如此引用。沒關係,我們就稱之為「蔡英文處事路線」。

B)不過我們所要特別關注的是﹕十年政綱中所說的民進黨的路線是什麼?是否包括她以前在「新本土論述」中的「統一」也是選項的路線?與馬桶中國黨「獨立也是選項」輝映?此政綱中所說的民進黨的路線我們稱之為「蔡英文民進黨政治路線。」

C)「在不斷的考驗中,把路線堅定的走出來,把整個黨的性格勇敢確立下來」一語中,所謂的路線是指「蔡英文處事路線」、「蔡英文民進黨政治路線」或兩者皆是,我們就無從意測了。

我們不知她要民進黨堅定的走什麼路線,以勇敢確立整個黨的性格。還有,民進黨的性格是甚麼?也許,這些「問題」她與她所對話的「民進黨」在平常已經用慣了,不需加以註解。我們局外人實不應過問。可是她卻說﹕「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的真諦就在於,做一個公開、透明、清楚、稱職的反對黨」,要人信任,最好說清楚,否則不如不說。

(四)她又說﹕「要當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我們還要提出未來的願景。用理想,用共同體的集體希望,來說服社會大眾放心加入我們的行列。」

很好,我們期待早日看到民進黨提出「十年政綱」及未來的願景。只是我們不了解上述 「共同體的集體希望」一語中,「共同體」是指甚麼?是台灣人民嗎?如果是,為何不直接說出而用「共同體」呢?

(五)她也說﹕「不要當為反對而反對的刺蝟,而要當堅定、靈敏、有力量、有方向感的老鷹。」

我們很欣賞她要民進黨「當堅定、靈敏、有力量、有方向感的老鷹。」目前,民進黨給其支持者最感冒的是「弱趴趴,軟糕糕」,最欠缺就是有力量、有方向感又靈敏的領導能力。我們且拭目以待。

(六)她最後給我們的一個問號是﹕「一個政黨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相信什麼,才能清楚說服別人相信我們。我們除了要團結,我們還要知道我們是為什麼而團結。」
我們想知道她的標準答案是什麼? A)民進黨是為什麼而團結? B)民進黨自己相信什麼?

(七)曹長青先生是針對著她的「建言」一文而評論。而林世煜先生一文則是以「世代差異」間接來「反駁」先生。林說﹕「先生和他的同志,至今依然堅持舊日衝撞威權統治的勇氣,然而民主轉型畢竟已經完成。…..和「敵人」衝撞。這是威權時代反對運動者的心態和策略,但在民主時代,這樣做沒有出路。」

基本上我們無法同意先生對先生的「反駁」,不管是用字及內涵。正如北加州的Cathy教授所言﹕「對於先生的以下這幾句話,有點感冒: …..請問先生: 您認為台灣民主已經轉型成功了嗎?完成了嗎?請舉幾個例子好嗎?您認為台灣現在已經是進入民主時代了嗎?請舉幾個實在的例子好嗎?美國是不是一個民主的國家?人民經常公投,有時候人民也走上街頭示威, 人數不少耶,衝撞也時時發生。請問,若按照您的尺碼衡量,那美國是一個威權國家嘍? …..

A)我們認為台灣民主轉型根本沒有完成。也因為如此,大家仍然公認司法店是中國黨開的,司法碰到馬桶會轉彎,馬桶中國黨會為了中國小官來台而欺壓本土人士,任意管制人民行動等。也因為民主轉型沒有完成,馬桶不必自我要求,反而一面要求民進黨要和平理性非暴力,而自己卻濫享施用暴力,且是集團暴力的特權!也因為民主轉型沒有完成,這次江陳台中會,馬桶濫用拒馬架設法律所不允許的超大範圍禁制區,赤裸裸的鄙視法律,毫無顧忌的將國家暴力施展在人民身上,也因為民主轉型沒有完成,所以人民實際上沒有公投的實際權力。

台灣人民有選舉各級政府的權利,可是這只民主的形式。選舉時台灣選民不是國家主人,不是選「公僕」, 而是選「主人」,仍缺乏民主的精神。台灣政府首長及民代只有黨意, 沒有民意,台灣民意目前仍不能左右公職人員的立法與施政,哪來民主精神?

B)先生說「面對嚴峻的局勢先生採取的方案是,對內增強情緒動員,凝聚勇敢抵抗的意志,…..和「敵人」衝撞。這是威權時代反對運動者的心態和策略,但在民主時代,這樣做沒有出路。……我們應該記取「向內情緒動員」,導致外圍選票流失的慘痛教訓。先生說: 「蔡主席理性穩健、對外溝通擴張的路線,才是贏得民主選舉的正道」。

我們不了解「向內情緒動員」,「導致外圍選票流失」的證據,也看不出: 「蔡主席理性穩健、對外溝通擴張的路線,才是贏得民主選舉的正道」在近幾次選舉中,爭取外圍選票的表現。我們倒是看到 「向內情緒動員」贏得本土基本盤的凝聚。

(八)去年2009 January 1,給黨員的一封信中﹕

A)蔡主席說﹕「 2009年, 民進黨應該,重新扮演推動社會進步的火車頭。民進黨的社會責任已經很清楚了,如果在馬英九執政下的台灣社會是對立而分化的,民進黨就應該扮演凝聚人民的角色;如果這個政權的性格是保守而威權的,我們就應該扮演自由民主的角色;如果這個社會是向財團傾斜的,民進黨就應該為廣大的中產、勞工、農民階級發言;如果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是迅速向中國傾斜,民進黨的責任就是要捍衛台灣的主權,並且連結民間力量擴大台灣主體意識的基礎來與他對抗。」

這段話乍看之下,以為她的腦神經發生短路(SHORT)。不是嗎?她在「建言」中說﹕「不要當為反對而反對的刺蝟」。但這不是重點,因為「如果」說在前,「建言」是一年後才說的。重點是在她的話以三個「如果」取代馬桶及其中國黨的事實做法,難到馬桶不是保守而威權、不是向財團傾斜、不是迅速向中國傾斜?!如果她所說的「如果」不十分成立或不成立,那是不是說民進黨就很清楚無社會責任了?

其實,在這三個「如果」已明確是事實下,民進黨並沒有令人有「驚奇」的表現。尤其在歷史新高的失業率下,民進黨並沒有「為廣大的中產、勞工、農民階級發言」做有效的支援,她說﹕「我們將舉行全國失業者大會,讓這些在經濟不景氣下的失落者有個向政府要求自身權利的平台;」民進黨何時舉行「全國失業者大會」 ?還有……

她說﹕「2009年還沒完成的事,我們2010年還要繼續做。」期許她以「有效率的路線」來完成。

B)她說﹕「2009年, 我們將在以下的面向提出民進黨的主張與路線:黨內改革、國家體制、國土規劃、經濟治理、兩岸政策、社會分配。民進黨的主張與路線不會只是報紙上的幾篇文章,我們期待它成為一種「運動」:不只是民進黨的運動,還是整個社會的運動。換句話說,我們要提出整套對台灣的想像與規劃,用這一套完整的想像跟規劃與台灣的知識份子、社運團體、勞工大眾對話。這是民進黨重新站起來的基礎,唯有清楚告訴社會大眾民進黨的主張與立場,並且與人民直接對話,彼此激勵,互相成長,讓思考台灣的未來成為整個國家的全民運動,這樣我們才能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來挽救瀕臨危機的台灣社會。

2009年既已過去,只是我們至今仍查不出民進黨在以下的面向提出的主張與路線:黨內改革、國家體制、國土規劃、經濟治理、兩岸政策、社會分配。是黨中央執行不力?或是如打狗旅行社法國辦事處說﹕「……甚至連去年的「將」都被證實放大家鳥了,……

C )她說﹕「我們期待它(民進黨的主張與立場(路線)成為一種「運動」:不只是民進黨的運動,還是整個社會的運動。」由於民進黨黨中央把主張與立場(路線)鳥了,所以我們當然看不到民進黨的運動,遑論是整個社會的運動。

總之,在過去一年,民進黨拜金融海嘯及八八大水災中之人民慘大代價而站穩,今天更延續這代價而在3席立委補選擊出全壘打。然而,我們深知距離再度取得政權之路仍然非常的遙遠。蔡英文民進黨仍然非常的弱,蔡英文本人仍有待嚴厲考驗,希望在不屬逆潮流派系的蘇嘉全秘書長操盤下,民進黨有新的一番氣息,把今年所定的規劃完成,別再如去年好話一大堆而沒做。另外,不要老是把「溫和理性」掛在口脣上。自然界熱力學定律告訴我們要創新,舊口號用久了就沒人聽了,不一定有用又惹人煩厭,丟給馬桶中國黨用吧。如果不能強勢,至少做一個令人有方向感的龍頭。做一個堅定、靈敏、有力量、有方向感的老鷹。

 

戰五都?蔡英文:5月底前是黨主席 小龍女變丐幫幫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10/03/01 00:02)



民進黨主席蔡英率領綠軍以來演出「4連勝」,儼然從深居古墓的小龍女,變身為氣勢十足的丐幫幫主,表現甚受讚賞,就連前副總統呂秀蓮都忍不住讚她「了不起啊!女人治天下!」蔡英文28日也語帶玄機地說,到五月底以前,她的身分都會是黨主席,讓人對她的下一步充滿想像。也許她的盤算,正如她在部落格中對民進黨的期許--「要當堅定、靈敏、有力量、有方向感的老鷹」。

從2009年雲林立委補選、年底三合一縣市長選舉,到今年1月份的立委補選,以及2月27日舉行的第二波立委補選,民進黨一連在4次選舉中,寫下不敗紀錄,一掃先前受前總統陳水扁弊案拖累的怨氣,帶頭的蔡英文的聲勢也扶搖直上。

不過,蔡英文倒是表現的很低調,2月27日民進黨的記者會,由操盤手--秘書長蘇嘉全坐鎮主持,等到記者會結束,蔡英文才現身,當時有人發現她似乎目眶濕濕的,但她卻未明說這是為啥。

接著,她在2月28日,參加義光教會追思林宅血案時,被媒體問到對勝選的感想,她仍表情嚴肅,未表現出勝選的喜悅,只平靜的說,「我們對昨天選舉結果感到欣慰,也非常感謝台灣選民,對民進黨再一次的鼓勵。」

蔡英文曾經因為形象清新,被稱為小龍女,當然這暗指她如同深居古墓,不諳世事。不過,她現在的表現卻像是走出古墓,搖身成為丐幫幫主,如此的表現,連呂秀蓮都不得不說:「了不起啊,很了不起,女人來治天下。」

其實,早在這次立委補選的輔選中,她即自嘲是丐幫幫主,她說,她擔任很窮政黨的主席,並不覺得沒面子,政黨本就應當窮,「你的前半生,好像都不太需要太在意錢的事情,可是你怎麼後半生,做起丐幫的幫主起來了,其實做丐幫幫主,我們民進黨窮,我們的候選人窮,我們都窮得心安理得。」

四連勝證明蔡英文的領導能力,也進一步奠定黨內共主的地位!現在外界關注蔡英文未來是要在年底的五都選戰中親自出征,還是站在主席的位子上主導輔選,再累積直攻2012的能量?面對媒體詢問有關她未來在五都選舉之中會辦演什麼角色,她回答,「到今年5月底前,我都還是黨主席,謝謝!」

真可是語帶玄機啊!她在去年12月31日當天,在部落格上PO了一篇《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寫給2010年的民進黨》,她在文章中說,「如果2009年的民進黨的確令人驚奇,那麼我們2010年的自我期許,就是要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讓老百姓放心把未來交給我們。

那麼要如何成為令人信任的政黨,蔡英文說,真諦在於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當為反對而反對的刺蝟,而要當堅定、靈敏、有力量、有方向感的老鷹。她強調,新的一年,民進黨必須從「驚奇」走到「信任」。「我敢誇口,如果我們做到了,我們會給台灣人民再一次的民主驚奇。」這些都是她寫給黨內同志看的,或許這也是她對自己的期勉。

延申閱讀

林先生、先生與蔡主席 ( by 佛國喬)

每回蔡英文有重要文告,曹長青總會現身力批,而護英人士會隨之加入,不管如何,讓我們先看看這三篇大作,夾於文中的紅字是我所加的,加粗則是原文字:

做一個令人信任的政黨:寫給2010年的民進黨  --蔡英文 

(前已登載)

 

2010/01/04
曹長青專欄/蔡英文的方向能力令人擔憂

 (因本人甚不認同此人喧囂式的批判,請讀者自行搜尋。)

2010/01/06
曹先生與蔡主席

◎ 林世煜

蔡英文主席的新年祝詞,和曹長青先生隨後表達的擔憂之情,反映了台灣社會的世代差異。

曹先生是懷著深重的亡國之憂,焦慮的綠營父老典型。面對嚴峻的局勢,採取的方案是,對內增強情緒動員,凝聚勇敢抵抗的意志,和「敵人」衝撞。這是威權時代反對運動者的心態和策略,但在民主時代,這樣做沒有出路

相對的,蔡主席寫給黨員的新年祝詞,是「共識動員」,向外擴張黨的支持基礎。她指出民進黨必須令人信任,更進一步宣示將提出「十年政綱」,因為台灣面臨的問題充滿複雜性:「從全球化中台灣的地位、產業的創新、就業與教育、財政的平衡、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方案、國土規劃與永續發展,到兩岸政治與經貿的定位。」處理這些議題的治理能力,才是選民最嚴肅的關懷。

曹先生和他的同志,至今依然堅持舊日衝撞威權統治的勇氣,然而民主轉型畢竟已經完成。新的階段性使命,在於發揮高度成熟的治理能力,使我們珍惜的核心價值,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贏回正當性,贏回政權。

面對今年的五都選舉和後年的總統大選,我們應該記取「向內情緒動員」,導致外圍選票流失的慘痛教訓。蔡主席理性穩健、對外溝通擴張的路線,才是贏得民主選舉的正道。也只有贏回政權,才能解除曹先生的亡國焦慮,並領導國家走向未來。

台灣的未來,需要治理的智慧更甚於運動的勇氣,需要多元開放甚於強硬堅持,需要結合群眾更甚於結怨樹敵。(作者著有《在異鄉發現台灣》,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

蔡英文這個元旦文告根本就是抄去年的,不信的話,可以把去年的那一篇(連結)拿出來,將其中的「驚奇」二字改為「信任」,把八八水災等新聞事件拿掉,居然會難以分出哪一篇是今年、哪一篇是去年的。

二個文告最大的共同點,就向大家宣佈「將」會有明確的方向(就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方向的意思),去年是這樣寫的:「二○○九年,我們『將』在以下的面向提出民進黨的主張與路線:黨內改革、國家體制、國土規劃、經濟治理、兩岸政策、社會分配。」今年則是這樣寫的:「2010年,我們『將』提出民進黨的『十年政綱』…產業的創新、就業與教育、財政的平衡、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方案、國土規劃與永續發展,到兩岸政治與經貿的定位。」結果去年的文告「633」了,要如何說服大家今年的不會也是個「633」?

這是種比「我們準備好了」更憋腳的政治騙術:「我們『將』準備好了」。

不過,二個文告還是有個小差別,這也是曹長青跳起來的原因之一:去年沒有攻擊同志,今年的「不要當為反對而反對的刺蝟」這句話,令曹作上聯想。套句林世煜的話:「需要治理的智慧…,需要多元開放…,需要結合群眾更甚於結怨樹敵。」以林的標準,今年的蔡英文是比不上去年的蔡英文。但我寧可相信蔡英文並非如曹所指:是在攻擊同志,而只是看到民進黨在她領導一年多之後,仍然毫無方向,在立院表現常常是為反對而反對,表現不如「堅定、靈敏」的街頭群眾與「有力量、有方向感」的部落客,所以才會有此感嘆。

曹長青與林世煜二人最大的差別,並非立場上的(二人都是獨派的),而是在蔡英文這一篇文字的「閱讀感受力」。前者感到是「空話」一篇(蔡英文都承認只是「將」提出方向)、後者卻讚為「共識動員」(如蔡英文一再強調要爭取信任感);如果二位前輩所言皆為真,那空話怎麼進行動員?要動員腦袋空空的人嗎?還是世風日下,用「空話」才是動員王道?這大概是從「633」成功之道所頓悟的吧。

如果站在「穩健理性」的立場,蔡文中只提及一堆「將」、只是提出項目,方向尚且隻字未提,甚至連去年的「將」都被證實放大家鳥了,要去肯定什麼「治理智慧」,真的還太早啦。比如,連計畫還沒寫出來,就會有人拍拍手表示計畫執行能力很好的嗎?

蔡英文表示:「我們『將』提出民進黨的『十年政綱』…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民,會放心把未來交給一個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的政黨。」這二句話等於是在向大家告解:為何民進黨的支持度一直很低。然而曹卻在蔡大方承認「尚未有方向」之際,就徑自批評之「方向能力令人擔憂」,老實講,對一位告解的人這真是太不厚道了。

但是林世煜這一篇則比曹長青那篇有十倍不厚道,該文的世代說簡直是要曹「告老還鄉」,而且還替某個世代貼了許多負面標籤。不過,仔細想想,這些「衝撞」、「情緒」標籤也不盡是負面啦,至少對一位不熟台灣政壇的人而言,僅看這些標籤,會誤以為林世煜這位父老正在教訓曹長青這位活跳跳的年輕人呢。(二人其實同年)

總之,大家不要傷了和氣,要團結啊,可惜蔡英文在文中又指示了:「我們除了要團結,我們還要知道我們是為什麼而團結。」真是糟糕,這樣一講,我就不知您們二人要為什麼團結了;所以,還是不要知道為什麼要團結,只要一直呼口號要團結,才會有溫馨美好的結局。

果然口號、空話、高中女生作文才是王道啊,曹長青,您這位小伙子的確是太嫩了。

 

 

台長: Column
人氣(7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蔡英文 |
此分類下一篇:全球化挑戰 蔡英文:沒有浪漫空間
此分類上一篇:蔡英文崛起與民進黨新方向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