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8 21:22:40| 人氣1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對NCC的期許系列(一):國家應扮演積極的角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東森新聞報 馮建三】2006 / 02 / 24

NCC以「監理」為主要業務,但組織法第一條仍賦予保障言論自由、維護媒體專業自主、確保通訊傳播市場公平有效競爭、保障消費者及尊重弱勢權益、促進多元文化均衡發展等要求;也給予通訊傳播事業營運證照核發、通訊傳播管理資源之管理等職掌。因此,NCC 並非不能主動或與相關機關合作,為滿足國人的傳播與通訊需求共同努力。

在這裡,我們必須思考三大問題。

一、什麼是「國人的『傳播』與『通訊』需求」?『傳播』需求指涉的是,國人需要多元、均衡、在地且國際化的收音機及電視節目,無論該節目通過特高頻或超高頻傳輸、無論通過無線或有線傳輸,無論是類比或數位訊號傳輸,無論其接收端是傳統的電視機或是手機。

『通訊』需求則指涉,國人需要得到最低層次的「普及近用」的電信設施服務。

在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只要傳統電話線的普及達到將近百分之百、且家家戶戶裝設了電話機,基本上我們就認可這已經達到了普及服務之目標。

在網際網路年代,普及服務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我們面臨了一個思考,如果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電腦,如果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機會使用網際網路,那麼,這算不算普及服務?其次,既然電腦日新月異、既然網路傳輸的速度與容量有別,那麼,在這個技術動態發展更加快速的年代,應該要達到什麼水平的電腦等終端配備、什麼水平的傳輸品質與速度,才能算是家家戶戶都能得到了普及服務,如果不能以家家戶戶作為計算普及服務的標準,我們準備以何種水平的普及率及電腦及傳輸品質與速度,作為普及近用的判準?二、如何理解「言論自由」、「媒體專業自主」、「傳播通訊市場公平有效競爭」、「弱勢權益」、「多元文化均衡發展」這些價值的內涵?除了自行理會及鑽研推敲,我們當然還得環視其他國家的例子,從中借鏡切磋;然後,我們才能構思或討論,究竟我們怎麼做,才能對這些價值,有所「保障、維護、確保、尊重與促進」?三、假使我們能夠在比較具體、比較可操作的層次,對於第一個與第二個問題有了大致的共識,接下來就要思考,在滿足這些需求、在「保障、維護、確保、尊重與促進」這些價值的過程,國家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至此,就有了NCC及其委員的角色,而依據NCC 組織法賦予的職掌,特別是「證照核發」及「通訊傳播管理? 篞膜宋瑊z」的職掌,NCC 可以執行哪些事情?在思考這些事項的過程,NCC 委員在內的任何人,不難通過比較與歸納得到啟示。

比較什麼?以「國家」作為比較單位,哪些國家的人民之廣電需求,得到比較充份的滿足?或說,比較沒有那麼沒有辦法得到滿足?是美國、是日本、是德國或是法國?我們可以將世界各國的「國家與廣電需求滿足」的關係,分作兩類:第一類以美國為代表,國家「提供很少的資源」來滿足國人的廣電需求,並且對於廣電市場的規範也比較無能為力,因此,基本上不對私人廣電業者收取營運特許費或電波費。

第二類以英國作為代表,國家「提供相對豐富的資源」來滿足國人的廣電需求,並且對於廣電市場的規範相對有效,因此國家對私人無線廣電業者收取營運特許費。

一般認為,在滿足廣電需求方面,第二類國家(英國)的成績比較突出,這類國家對於「言論自由」...等等價值的認知,也與第一類國家(美國)有些差異。

這就是說,第二類國家固然也重視「消極」的言論自由,卻也沒有疏忽「積極」言論自由的完成,需要國家提供合理的資源、需要國家有效管制廣電市場,在國家提供了合理資源並相對有效執行其運用的過程,弱勢的傳播權益也就得到了比較多的尊重、文化也就得到了比較多的均衡發展空間,而競爭之目標也就有比較大的範圍,可以不被化約為貨幣的多寡,而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觀點、意見、表現手法、創新能力等等的競爭。

NCC 不是資源提供單位,似乎無法「直接」扮演第二類國家的這個角色,但是,「間接」為之如何?有沒有這樣的空間?有多大?應該有。

這個「間接」的空間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作為行政權力的一環,NCC 能夠與有權力提供資源的行政院相關部會,展開比較有效的互動,促成該行政部會做資源的編列與提供。

其次,NCC 組織法第三條賦予 NCC「證照核發」的權力,也要求 NCC管理「通訊傳播資源」;也來自於第十三條所設置的「通訊傳播監督管理基金」,指定了「通訊傳播產業相關制度之研究及發展」之用途。

NCC可以通過證照核發權,訂定合理的規範,要求得到執照者遵照,(比如,要求取得執照者製作兒童與老人節目,在適當時段播出;過去,相關規定流於空汎,也就不能產生實際作用)業者為了取得執照,自然會配合,使市場更能有效運作,從而也就是有效地管理了傳播資源。

NCC亦可透過推動「通訊傳播產業相關制度之研究及發展」作為使國人(傳播從業人員、政府官員、立法委員...等等)對第二類國家(英國)施行多年的觀念與實際作法有所認知,從而使其逐漸落實,得到比較豐實的社會基礎。

(作者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台長: 茱莉亞
人氣(1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