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07 14:16:00| 人氣1,02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顧陳明章新台語歌的崛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什麼是現代台語歌?什麼是新台語歌?大部分人都語都語焉不詳,因為實在難以明確界定。

在台灣音樂一百年的歷程中,我們若以日據時代以前流傳的歌謠而作者不可考的為民謠;日據時代及台灣光復後台灣音樂家的創作歌謠為台語歌;日本演歌翻唱或演歌型的歌叫台語演歌;而台灣經濟起飛後至今,不是以演歌為音樂類型的歌曲且具現代音樂特色、訴求的台語歌,叫新台語歌,是比較沒有爭議的界定。

而新台語歌由於現代社會的文化多元性格,所涵蓋的音樂類型更甚於往昔。譬如人們常說的台語搖滾、台語饒舌歌、台語雷鬼、台語藍調等等,都被歸類為新台語歌的範疇。

但這些多數是「西體台用」的模式;唯獨陳明章的歌曲和音樂作品是從本土的音樂情感和文化出發的,他吸取南、北管的唱腔和旋律,歌仔戲、布袋戲的唸白和調性,慱統民謠的變奏及和弦運用,融會通在現代的曲式中。可以說是新世紀音樂風格,也有世界音樂的特色,而說是新台語歌或現代台灣音樂是毫無疑義的,因為他是那麼台灣。

陳明章的音樂創作歷程和時下的歌曲創作者是全然相反的,一般都是在歌曲創作有突出成績或銷售量令人矚目後,再被引介為電影配樂,羅大佑、小蟲、陳昇和李正帆都是這類模式。而陳明章還在默默無聞時,就先從事電影配樂。

在1986年和著名女歌手許景淳合作,完成侯孝賢的電影《戀戀風塵》的電影配樂,當時陳明章的吉他演奏已極富個人色彩,和弦的運用聽不出西方的和弦理論,有東方弦樂器注重線性旋律的特色,有點二弦琴的味道,有點西塔琴風格,有不乏古典吉他的觸感,甚至有那麼一點那卡西,總之,是陳明章的吉他音樂。最珍貴的是,正處音樂創作朦朧期的陳明章,在律旋和和弦的處理上,全憑一心,音樂中洋溢著感性的因子及開闊的想像空間,成為陳明章吉他音樂最人的情調,這也為什麼陳明章的音樂能有民族音樂的風格,又能在國際樂壇受讚賞的原因。《戀戀風塵》在1987年獲得法國南特影展的最佳配樂獎,是台灣第一部在國際性影展得到配樂獎的電影。

之後,陳明章開始他的校園走唱走涯,歌曲大都收錄在他的《現場演唱》專輯及《抓狂歌》台語歌曲專輯中。

這一時期的作品,並不以創作流行市場上的暢銷單曲為目標,反倒不少作品是組曲的形式呈現,和多年的好友、優秀台語作詞人陳明瑜共同完成《戲仔》、《阿雲的故事》、《清水的故事》等組曲。歌中以小人物的心路歷程為主軸,並且鋪陳出台灣生活史的變遷,有邊緣人物的韌性和悲情,有濃厚的本土文化氣息,大有生活史詩的氣魂,在台灣歌曲創作中相當獨特,具有強烈的文化企圖;後來在《下午的一齣戲》專輯中有更精緻的重現。

《戀戀風塵》和《下午的一齣戲》是陳明章三十歲前的代表作,而《戲夢人生》的吉他音樂,使他成為台灣獨特的世界音樂演奏家;《阮嘸是一個無感情個人》則是他邁向四十歲的重量級作品,音樂風格維持他融合戲曲、民謠而成的新世紀音樂,大多歌曲都經長期醞釀才成形,他的創作態度堅持必須先有生命力的推動,否則寧願等待一切成熟後再出發。他相信音樂是騙不了人,以五年心血完成的新作《阮嘸是一個無感情的人》專輯是他的經典之作。

台長: 翁翁
人氣(1,02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悄悄話)
2011-08-20 17:24: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