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22 17:52:55| 人氣2,2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千萬別去試自己的定力,遠離誘惑!

推薦 1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佚名

 

 

 

一、【千萬別去試自己的定力,遠離誘惑!】

 

 

 

    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选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說。“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啟示:不要和誘惑較勁,而應離得越遠越好。

 

 

 

二、【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講了這樣一則事情】

 

 

 

    有一個浙江的僧人立志精進修行,發誓不懼艱難困苦一定要修成,他從未好好躺下睡過一覺,都是在禪榻上坐著睡一會兒,醒來後抓緊時間繼續苦修。

 

 

 

    一天夜裡,有一個美豔的女子來到浙僧身邊,浙僧知道是魔,就閉目打坐,對她的挑逗不見不聽。豔女使出各種妖媚的手段來誘惑浙僧,但是因為浙僧心正,豔女始終不能靠近禪榻。後來每天夜裡豔女都來,無論她使出什麼手段,始終不能使浙僧起一念。

 

 

 

    豔女技窮,站得離浙僧很遠的地方說:“師的定力這麼高,我實在是該斷絕妄想。師現在的境界在忉利天的天人境界,知道近我一定會敗道,所以視我如虎狼;如果您努力達到了非非想天的境界,那麼即使柔肌著體,您也會如抱冰雪般沒感覺;看見媚姿,如見塵土,不會為色相動心;如果修行到了四禪天的境界,那麼花自照鏡,鏡不知花;月自映水,水不知月,已經脫離了色相;再到諸菩薩天,則花亦無花,鏡亦無鏡,月亦無月,水亦無水,乃無色之相,無離不離,為自在神​​通,不可思議。師如果敢容我靠近,而真空不染,那麼我就會像摩登迦女那樣一心皈依,不再騷擾阿難了。”(典故見《阿難與摩登迦女》)

 

 

 

    浙僧揣度自己的道力足以勝魔,坦然答應了。豔女得以靠近偎倚撫摸,最終毀了浙僧的戒體。浙僧懊喪後悔不已,失意鬱鬱而死。

 

 

 

   紀曉嵐評:“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注:出自孔丘《論語·陽貨》,譯為: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只有聖人能做到,大賢以下都做不到。這個浙僧中了魔女的一激之計,於是開門迎盜。天下自負自己的能力,於是敢做人所不敢做的事,最終潰敗毀壞自己,都是浙僧這樣的啊!

 

 

 

   切莫自恃定力足,或欲自試定力足否,須知一念之差,萬劫莫贖。不要去考驗自己的定力,遠離誘惑!遠離一切能勾起慾念淫念的事物!

 

 

 

三、【面對誘惑:傻是不傻?

 

 

 

    老街上有一鐵匠鋪,舖裡住著一位老鐵匠。由於沒有人再打製鐵器,現在他改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鍊子。

 

 

 

    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傳統。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不收攤。你無論什麼時候從這兒經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身旁是一個紫砂壺。

 

 

 

    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餘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文物商人從老街上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的那把紫砂壺,因為那把壺古樸雅緻,紫黑如墨,有清代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

 

 

 

    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說他的作品現在僅存3 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裡;一件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裡,是1993 年在倫敦拍賣市場上,以16 萬美元的拍賣價買下的。

 

 

 

    商人端著那把壺,想以10 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後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裡的水,他們的汗也都來自這把壺。

 

 

 

   壺雖沒賣,但商人走後,老鐵匠有生以來第—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 年,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0 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轉不過神來。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子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後,總是擁破門,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門。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把壺。

 

 

 

    當那位商人帶著20 萬元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左右店舖的人和前後鄰居,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那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現在,老鐵匠還在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鍊子,據說他今年已經102 歲了。

 

 

 

    在我們周圍,常常有許多誘惑在吸引著我們,如果你被外境財色等諸種誘惑所束縛時,你便會過得不自由。

 

 

 

    在誘惑面前,你若能自甘平淡,保持一種寧靜超然的心境,做起事來你就會不慌不忙,不躁不亂,井然有序。面對外界的變化,自然也會不驚不懼,不慍不怒。在物質利誘面前才會心不動手不癢,沒有功名利祿帶來的煩惱和拖累,心靈常處於一種穩定、平衡、有規律的狀態,人也會過得少欲知足,輕鬆自在。

 

 

 

四、【清代,紀曉嵐的太夫人的乳母廖老媽子,講了一件真實的故事(故事據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4 28 日,是滄州的廟會,婦女去廟裡進香的人很多,像雲一樣聚集而來。

 

 

 

    有一個青年,在太陽落山的時候,看見城外一輛牛車向東走。車上載著兩個婦女,都很年輕美貌,不像鄉下姑娘。懷疑是大戶人家的家眷,卻又不應該無丫頭和老媽子陪伴,也不應該坐沒有車篷的牛車。

 

    那個青年正在疑惑思索時,牛車上的一個姑娘,掉下來一塊紅手帕在地上,其中好像包著幾百個錢,姑娘和馭手,都沒有註意。

 

 

 

    那個青年,平素老實忠厚,擔心將來追索時有麻煩,所以也就不敢去拾。

 

 

 

    青年回到家中之後,把在路上看到的情景,告訴了母親,他的母親,申斥他是個傻子:“這麼好的發財機會,你本來是唾手可得,卻放跑了。真是太儍了!”

 

 

 

    過了半年,鄰村一個青年,被兩個狐狸媚惑,患癆病死了。有知道這件事情原委的人說:“正是因為那個男青年去拾手帕,女方停下車來索手帕,兩下里調情,發生了關係。最後導致男方受到兩個騷狐狸的媚惑,得了癆病而死!”

 

 

 

    那個埋怨兒子太傻的母親,聽了此事,恍然大悟地說:“吾乃知痴是不癡,不癡是癡。”(譯:“我這才知道傻是不傻,不傻才是傻。”)

 

 

 

五、【一定要抗拒色魔的引誘】

 

 

 

    清朝時期,四川有個才子叫錢大經,長的俊秀異常,神采奕奕,下筆千言如有神助。他17 歲就外出求學備考。可是幾次科考卻連鄉試都考不過。一次,他眼看康熙庚子年( 公元1720 ) 的鄉試即將開始,錢大經在神壇前祈禱於文昌帝君。

 

 

 

    晚上,他夢見有位青衣童子,領著他來到文昌帝君面前。文昌帝君命人查看祿藉冊後對他說:錢大經,原本命中定你在20 歲鄉試獲第二名,第二年順利通過會試、殿試,最後大魁天下高中狀元,官居二品,壽73 歲。然而因為你曾撰寫過三部淫穢書籍,為此上天已經削盡你的祿藉,不僅科舉功名無望,就連壽命也已經被神相應的折損了。文昌帝君接著又說道:你在其它方面上還算一向存心忠厚,孝道與朋友之交,也都無虧欠。無奈,你寫的三部淫穢書籍,使得許多世間男女,敗名喪節。若不是因為你前世非常善良積德甚多的緣故,上天早已判你下地獄了!

 

 

 

    錢大經聽後知道錯了,便發誓:一定改過向善,一定努力彌補過失,從今以後逢人就勸其向善,遇淫穢書籍就將其銷毀。從此他果然按其誓言不斷彌補過失。 37 年以後,也就是乾隆二十二年( 公元1757 ) 他終於考中了第五名進士。然而此時他的年齡已經很大了,當官還沒多久就去世了,死時62 歲。

 

 

 

    看了這則歷史記載真是使人感到:真是萬萬不可在與色欲相關的方面犯錯,錢大經因撰寫過淫穢書籍,就遭到上天削盡官祿,折損壽命的懲罰,若不是其前世積了大德的緣故,他早已被判下地獄了。雖然以後他努力彌補,但其最終的功名、官祿和壽命還是遠遠無法和其原定的安排相比。一時的糊塗,換來了一世都難以彌補的遺憾。當然,彌補總比不彌補要強的多,亡羊補牢總比破罐子破摔要好不知多少。

 

 

 

    由此我個人想到:一定要抗拒色魔的引誘,萬萬不可發生任何非婚姻的性關係,萬萬不可製造、宣講、傳播任何淫穢色情的資訊,方方面面都要走正,都要符合神對你的要求,過去做的不好的,現在一定要趕快改正彌補。

台長: 格勒菜園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