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21 15:25:30| 人氣1,0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子行三十七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授: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
2007222~24
地點:印度  帝洛普安尼寺
翻譯:堪布丹傑
 

02/22

今天,首先我要向此寺的尼眾們與來自各方的所有法友們,致上問候之意。從今天起三天的時間裡,我將以自己淺略的理解給各位解說《佛子行三十七頌》。

這一部《佛子行三十七頌》,屬於噶當派的修心教法的支分;因此,藏地所有教派的眾多大師們,針對此文,作了很多聞、思、修與講說、辯論和著作。

今天在講解正文之前,我想先作一個概說或開場白。

這次《佛子行三十七頌》的課本,是由韓國團體所提供的,同樣還有由 Zabsang Shedrub 提供的小冊子。你們應該已經拿到了

我聽說此頌文在中文裡,有四種翻譯本,因此,各位可能會聽到口譯者的譯文與各位手中拿到的在文意上有些出入。但是,相信翻譯者應該會為各位選擇較好的譯文。

世界上三千多年以來,出現許多宗教派系,佛教屬於其中之一。各個宗教當中,可分為有理論基礎的和沒有深奧理論基礎的,例如有些宗教對於一般太陽、月亮或物質界的東西,認為是皈依處而信仰。

佛教屬於有理論,並透過理智作觀察與分析的一類,是有深厚理論的宗派;但是其中分為透過因明邏輯分析為主的,與以信心為主而引經據典的二類。

佛教本身分為四個宗派,由淺入深,去理解佛法不僅是引經據典相信而已,更需要運用深刻的邏輯分析。愈深的佛理,此邏輯的論述愈重要,同時對於事物的闡述,也更為精妙。

例如《佛子行三十七頌》,屬大乘中觀法,從宗派來說是屬於大乘的法教。因此修持此法,要以大智慧來修。總之,需要具備善能分別諸法相的智慧,以此智慧為導引而帶領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的修持。

《佛子行三十七頌》的要意精髓,即是佛陀的教言、與註解其教言的印度與各地佛教賢哲們的心意。佛陀親口所說的教言,一般說三藏與四部續典等。過去在藏地,雖然很早就將大部分佛經譯成了藏文,但因佛陀的教言數量之多、內容之廣,至今仍有許多還未翻譯。佛陀的追隨者、智者們的教言即論典,我們也僅能略知其一二而已。從語文上來說,這些經論以梵文、巴利文為主,之後才翻譯成為中文與藏文等。

佛陀的教言分為三乘法:即大乘、金剛乘與南傳等。在印度曾經有過大乘是否為佛說的爭論,但透過大乘追隨者們詳實的理論分析與經典依據,證明了大乘是佛說。同樣對於金剛乘,佛教史上也發生過相同的爭論。至今,仍有許多佛教徒對於金剛乘不是很認識。會有如此情況發生,也並非無因或隨意的推斷。

因為所謂秘密金剛乘,意即對非法器之人秘而不宣,故運用很多不相同的文字與內含、和象徵性的、難以理解的言詞。因此,本來就不是三乘的每一個佛教徒所能理解。而事實上,佛陀的教言,是針對不同乘法的眾生而開演的。因此,有人可能對某一乘法無法理解,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總的來說,我認為重點在於:我們應該多去思維與認識佛教的密乘法門。

例如聖境印度的佛教著名學府,那爛陀大學與比瑪拉西拉大學的眾多賢哲與成就者們,撰寫了很多有關密乘的法門、典籍與口訣等。例如龍樹菩薩,曾撰寫很多和密集金剛相關的典籍。有很多以龍樹為名而撰寫出的密乘典籍,雖然不一定所有署名龍樹的都是指龍樹菩薩。龍樹的弟子聖天菩薩,與其教法的持有者月稱論師等,也撰寫過多部密乘法門。而在比瑪拉西拉學府當中,著名的尊聖那洛巴與六賢者們,也撰寫過多部和密乘相關深廣的典籍與口訣。因此,以上諸多教界無諍的賢哲大師們,都一致認同密乘,而且撰寫與弘揚相關的典籍和口訣,這是值得我們去思維與研究的事。

總的來說,佛教不僅是信仰,更是需要以理智或智慧為導引的法教。因此,我們應該多聽聞與思維佛陀的法教,善加觀察、消除疑惑而開發智慧。首先要聽聞佛法,瞭解法義;之後得好好思維,加以確定;確定的信心具備之後,開始修持使成習慣。不僅只是求知識上的瞭解,而是要能體會箇中要義。

例如對於菩提心的修持,不僅是透過聽聞與思維的理解而已,而是自心要和菩提心的自性完全自然的調合為一,和慈悲心完全的吻合。除此之外,則只是知識上的理解而已。口說:「這是菩提心,這是慈悲心」等,那是不夠的。

若是能夠學習一部聽聞與思維後能對整體佛教有所瞭解的經典,對我們將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很清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阿底峽尊者曾說過:「生命短暫而要學習的典籍無量。」因此,我們沒有時間去一一閱讀佛教中的所有典籍,再者我們能活多久也是個疑問。因此,若有一部經,能像太陽光明普照一般,使我們「一解百解」,一部經,能將所有疑惑之結解開;若能針對這樣一部經作聞思的話,對我們的利益會大。因此,佛子行三十七頌當中,包含了一切深奧與廣大的要意,是一部學習後能夠讓我們瞭解整體佛教的經典。

在還未講說正文之前,首先我想應該對於作者,佛子無著賢大師的生平傳記作一個略說。若對作者有個認識,我們就不會覺得這是一部從天而降的經典,而知道是由一位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有苦樂體驗的人所寫的。如此我們的感受會更深,在生活中也更容易去實行。

佛子無著賢大師於1295年出生在後藏的薩迦地區。父親名為昆秋巴,母親名為崩準,無著賢大師小時候名為昆秋桑波(寶賢)。

這和昨天談到的帝洛巴大師的傳記不同,我們只知道曾經有過這麼一位帝洛巴大師,但並不清楚大師的出生的日期,只記載為地鼠年。

我們都知道,很多聖者是從挫折中歷練而成的,無著賢大師即是如此。三歲那年他的母親過世,而照顧他的祖母也在同一年過世。十歲到十四歲期間,由舅舅或叔叔教導,並給予日後出家生活的照顧。十四歲時在戒師前出家。二十九歲時,在頗東的耶寺得授比丘戒。之後跟隨薩迦派的智者學習中觀與唯識的菩提心戒,及很多共與不共乘法的灌頂、口傳、口訣與教授。尤其廣博學習了大圓滿的教法,並在藏地親近多位無分別教派的大師學習與實修。

十五歲時。他得到無著的稱號。耶寺院中有一個辯經院,當時大師正在學習《大乘阿毗達摩集論》,有一天他前往辯經時,一位名為日幢的智者,正在針對阿毗達磨進行辯論,日幢提問道:「論中提及的「無煩惱的痛苦」,煩惱與痛苦兩者是相關聯的,有痛苦就有煩惱,為什麼論中提到有無煩惱的痛苦?」辯經院中無人能夠回答,只有大師正確回答,因此得到了無著的名號。

他的回答是什麼呢?無著賢說:「聲聞、緣覺、阿羅漢等雖然沒有煩惱,但未斷盡,仍受業力的牽引,故有痛苦,因此佛陀知開示說有無煩惱的痛苦。」在場的格西、賢哲們聽完後,非常的讚嘆,說是無著大師(印度的智者)親自來了。因而大師得到無著的稱號。

無著賢大師修持自他交換法門,三十歲時,耶寺院附近有一個乞丐,身上長滿了虱子。為了幫助這個乞丐,大師將自己的食物偷偷的在晚上帶給他,偷偷給是因為怕寺院知道他得了虱病而將他趕走。一天晚上送食物時,乞丐不見了,大師四處尋找,發現乞丐躲在附近的一個角落。大師問道:「為什麼你要躲在角落裡呢?」乞丐回答:「因為每一個經過看到我的人,都感到反感想吐,覺得我很髒,因此把我趕到一邊。」大師聽完後生起極大的悲憫心,當晚將乞丐帶回他的房間,給他各種好的食物,並給他一件新的羊皮袍。而乞丐那件長滿虱子的舊皮袍,如果丟棄,虱子都會死亡,因此為了保護虱子,大師將皮袍穿在自己的身上。

由於穿著乞丐的舊皮袍,大師生了病而無法教學。弟子與法友們前來關心,得知大師得病的源由後,卻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說:一個行者不需要這樣折磨自己,享用一些福氣與資具還是可以的。有的說:這樣的悲心是不正確的,只是無意義的布施自己的身體。有的說:為了我們弟子們,別這樣糟蹋自己的身體,請將虱子丟掉吧。大師最後回答說:「過去,我虛度了多次得人身的機會;如今,能為利益他人而布施自己的身體,就算捨命也值得,我是不會將虱子丟掉的。」

大師一直照顧著虱子十七天之後,虱子自然的死了,可能是吃的太飽撐死了,但無論如何,虱子都消失了。大師為牠們迴向超渡,並將虱子的尸體製作成擦擦,就像對人一般的對待這些虱子。這是大師修持自他交換的一個例子。

另外還有將惡緣轉為道用的故事。有一次大師生了病,大弟子詢問上師得了什麼病?大師回答:「這是仙人、聖者、特殊的一個病。」弟子又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大師回答:「只有向三寶發願祈請:若生病能利益眾生,請加持我生病;若死亡能利益眾生,請加持我死亡;若健康能利益眾生,請加持我健康。除此專一祈請、將惡緣轉為道用外,不需作任何其他的治療。」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大師他在佛子行頌文中提到的轉惡緣為道用的修持,不只是文字而已,那是大師身體力行的真實行誼。

由於時間不夠,只能簡略的講解大師的傳記,因此接下來直接談圓寂了。沒有太久之後,大師生病,示現圓寂的徵兆。弟子詢問上師會投生到什麼淨土?大師開示:「過去也有噶當派的大師發願投生地獄。因此若是能夠利益他人,投生地獄我也高興。若是不能利益他人,我也不想投生到淨土。無論如何,我雖然沒有自主的能力,但我發願投生到一個能夠利益他人生命的地方。」

1369年大師圓寂,享年七十五歲。

大師的弟子,邦譯師曾說過:「若是某人想要達到像我一樣的證悟程度,他需要花幾生的時間積聚福德。但若是想要達到我的上師、無著賢大師的證悟程度的話,則必需要以累生累劫的時間積聚廣大福德。」意思是,以我們淺薄的程度乍聽大師的傳記時,會覺得無法理解這話的含意。就大師本人來說,那是他真誠無偽、完全捨棄自己三門一切、為了一切尊貴眾生喜樂而展現出的殊勝行誼,因此是需要多劫積聚廣大福德才可能的。

所謂多生多世,可能指一生又一生的生命更替;但多生多世,也可能就在每分每秒當中。因此,總的來說,若是嫻熟了法要的精髓,一秒中也能積聚多劫的福德。

如同過去祖師大德的祈願,我今天也祝福各位:「具足圓滿福德與悲智功德,以此為憑藉,未來能夠如願利益無量眾生!」

(第一天上午課程結束)

今天早上,簡略的介紹了作者無著賢大師的歷史。接下來在進入正文的講說與聽聞前,也就是在學習任何法教的開始,最重要是具備正確的動機與行為。

 

這一部經典是在什麼因緣下寫成的呢?據說當年無著賢大師在講修佛典和口訣時,曾面臨到生活上的困乏。當時,他對親近的弟子們,講授了這部佛子行,據說在教授之後,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這是一部言簡意賅,提綱挈領,易於行持的典籍。其內容與佛經、續典和具德的論典有直接關聯,因此據實可靠。同時經文闡述的多個學處,個個都非常重要,能使行者的修持提昇進步。總之,由於此論內容深奧、廣博,將能裨益行者快速達至成果。因此一直以來,無數祖師大德們學習與實修此頌文,並且給予廣泛的教學。

 

此論分為初善之前言,中善之正文與後善之結語。講說時也依此順序而講解。前言分為題意、禮供與著作立誓三個部分。

 

【題意】

 

佛子行三十七頌意為將初學菩薩需要次第修學的菩薩乘法和學處,總結於三十七個偈頌而闡述。

 

本論共有四十三個偈頌,那麼三十七個偈頌是哪幾個呢?首先「雖見諸法無來去」與「圓滿覺佛利樂源」兩偈分別是前言中的禮供與著作立誓;後文的四偈:「依據經續諸論典」、「吾慧淺薄少慧故」、「然諸深廣佛子行」、「吾以此善願眾生」屬於結語,以上都不屬於正文,因此題意三十七頌是指正文當中的三十七個主頌。

 

【禮供】

 

南無洛給秀惹亞

 

這是向自己(作者自己)的本尊頂禮。南無是頂禮,洛給是世間,秀惹亞是自在之意。意思是頂禮世間自在(觀音菩薩)。

 

雖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勝上師及觀自在,恆以三門恭敬禮。

 

這是直接與正文內容有關連的禮供文。此偈明示出方便與智慧兩方面。

 

有關甚深空性、無我方面的義理,在中觀典籍當中,有著引經為證、以理為憑的闡述。由於空性智慧的深奧與重要性,單在中觀應成派中的一位論師,就有不同的註解和看法。

 

雖然各自看法不同,究竟來說,中觀應成派共同必須承認的見解是什麼呢?即是空性與緣起的雙運,即空性不妨礙緣起的展現,緣起亦不妨礙空性的本質。

 

因此,「雖見諸法無來去」這一句主要的意思是:對於一切輪涅、有漏無漏萬法的來

去等八邊或有無等四邊的戲論觀察,盡皆息滅。

 

所謂無戲論,是指萬法在名稱上無有來、去等戲論,還是萬法實質上就沒有。這一點我們應該思考。如果認為萬法於名稱或於僅是存在上為空,這在緣起的理論或在凡夫的認知上將無法成立。因此,若是遮止了存在,這也不適宜。另外,認為萬法有另外一個實有而為空,如此也有很多不同說法。總之,如此名言細微的論述,很難以我們凡夫粗略的心識作判斷。

 

見解的形成(尋找真理),可透過正面成立與反面遮止兩種方式。此句「雖見諸法無來去」,即是反面遮止的方式,這也是大部分經典所採用的方式。而在口訣、實修的典籍當中,採用直接赤裸裸地揭示事物本身定義而將心安住於其上,這是正面成立的方式。在此我們要有一個認識:初學者應該先從反面遮止的方式入手,如此利多弊少。

 

我們不僅是在內心上去觀察外境事物的有無,而且更應該專注於事物本身去觀察,例如柱子、瓶子等。例如佛法闡述的微塵觀念,現代科學家們並非從內心景象的角度去研究,而是直接去觀察事物本身,因而得到很多成果,這些成果有時會更使人信服。為什麼呢?因為透過觀察而發現的事物本身的相貌,有時比心中的臆測妄想更清晰。反之,倘若我們不觀察外在事物的真實意義,只是在內心思維判斷,這時除非有上師深奧口訣的指引,要不然,到底得到的是真實的見解,還是一個符合自心妄想的答案,就不一定了。

 

有的人在尋找真理時,會不停地找尋直到找到一個容易理解與闡述的答案為止,並認為找到了一個最究竟的真理。事實上,這可能只是找到了一個符合自己分別妄想的答案而已,並不是出世間真實的見解。就像我平時常說的例子:一個喜歡黃金的人到了市集中,就會想盡辦法去購買黃金,一個不喜歡黃金卻喜歡花的人,他看都不會看黃金一眼,直接就會走到花市買花。平時,我們都是如此被自己的妄念牽引而無法超脫。

 

同時,這個例子也揭示出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強烈的執著,一種認為唯我獨尊的「我」與「我的」的執著。因此,雖然自己並沒有刻意認為我或我的真實存在,但自然而然地就會執我為實。由於無始以來「執實」的習氣,導致符合我與我的的一切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

 

因此,我們主要要遮止、中斷的是什麼呢?即是於內心以為真實堅固的「我」與「我的」的執著。

 

反面遮止的方式,即是不斷地思維事物的真實性,思維事物為有或無?透過反覆地自問自答,我執的習氣會愈趨減弱,執著的幻象也將愈趨消散,最後會發現並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實我存在;此時,事物的真實面貌即能顯現,我們不再落入任何一邊,自心將認持於自然之道。此時,給予出世間見解的指引(上師口訣)才會有用,因為自然的心或稱為與真理相近的心,和出世間見解(究竟真理)是相符合的。如同母子相會,自心與見解(真理)合成一氣時,自心的感受將全然融於空性之中。

 

到了下午,大家好像都昏昏的,我自己也是。所以我在這兒講個故事。之前談到我執,平時我們會生氣,也是這個我執在作祟。讓我或我的難堪了,馬上就會生氣;讓我與我的舒服了,就會高興。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我執,或可稱為實執(執著一切為實有)、無明等。

 

為什麼會有我執呢?如果說無始以前就有了,我們是無法知曉的。稍微能知道的可能是今生發生的事情,但很大一部份也忘了。尤其可能痛苦的部分都忘了。例如我小時候的很多事,我都記不起來了,能記得的大部分是好的、快樂的事情,痛苦的都忘了。因此,我想以自身為例來說明我執是如何形成的。

 

可能有的故事是我自己編的也說不定,(眾笑)因為記不起來只好編囉!(眾笑)

我認為,我執的強弱跟從小的教育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息息相關。在我大概四、五歲的記憶中,父母親心中就盼著我長大而給予盡力的呵護,其他並不會想太多。換個角度來說,可能也給予了孩子傲慢的機會。只要一不如意就哭,父母親馬上要想辦法安慰,為了讓孩子高興,給予各種他喜歡的東西,除此之外,並沒有給予任何開導與解釋。事實上,給予孩子關愛呵護是應該的,但我們卻忽略了教導。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呵護會讓他覺得自己像個小皇帝,可以隨心所欲。本來沒有的傲慢也慢慢滋生了。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玩具與呵護的同時給予一些開導與解說的話,可能有些幫助。

 

我小時候我住在牧區,秋天到了,牧民都會宰殺牲畜。每次到了那個時候,看到恐怖的景象,我都會悶悶不樂,倒不是生起了什麼真實的慈悲心,只是因為一種恐懼與不忍,我會很不開心。也沒什麼辦法,只能躲在角落哭泣。看到那些動物不斷掙扎,尤其我們牧區宰殺時不是用刀砍,而是綁住嘴鼻讓動物悶死,我真的很想跑過去把繩子解開,但我當時個兒小,又害怕被踩死。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動物被殺,卻幫不上任何忙。

 

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我記得大人們對我說:「如果不殺的話,我們就沒有食物。」這個解釋讓我突然體會到生命的無自主性,從現在對佛法的瞭解來說,即是因果業力的事實。本來我已經很難過了,一聽到這個解釋,讓我哭的更傷心了。就像這樣一段經歷,我在那麼難過大哭的當下,由於大人們的解釋而讓我的體會與感受更加深了,心性也得以成長。因此一直到現在,我都忘不了那段經歷。

 

因此我認為,父母在給予孩子照顧與關愛的同時,也要給予適當地的解釋,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這樣做的原因。在我的成長經驗裡,這對我有莫大的幫助,相信對各位也應該有所助益。

 

另外,從修學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一直致力於斷除我執,但是身為佛教徒的父母,卻從小給予孩子我執的教育,這是不對的。因此,舉個不太好的例子,就好像給予孩子魚吃,還不如教孩子釣魚的方法,這會帶給孩子更深遠的利益。身為一個修行者,不僅要以身作則,也要開導帶領周圍的人。

 

以上是附帶提到的一些想法。接下來講回到空性。所謂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果認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了,即是違背因果的道理,那會很可怕的。

 

我記得自己八九歲時,有一天讀經課,老師坐在我旁邊。當時我還沒學到慈悲或空性的深奧佛典,因此我並不是在思維空性,只是剛好經典談到死亡的終結,這讓我思維不已。首先我從人類的死亡想起,一切都終結,世界也沒了,之後天界也沒了,一直想下去,沒過多久,我突然發覺什麼都沒了,連眼前看到的一切都變得模糊。當時我非常恐懼,全身冒汗,坐立不安,只好跟老師報告說想休息一下,老師板著臉也答應了。我趕緊站起身走到外面的陽台透透氣,吹吹風,這才讓我安靜下來。如果當時沒有走出去,我可能會瘋掉的。

 

我曾經跟一些老師、格西講到這段經歷,雖然他們認為這是接近空性一次很好的體驗。但無論如何,我覺得很可怕。因此,如果認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這是會讓人害怕的。平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已經很痛苦了,如果說一切萬物都消失沒有了,那將會導致無比的恐懼與痛苦。

 

因此,對於空性的空要有正確的理解,同樣,對於萬顯(萬法)的顯也要有正確的認識,隨隨便便妄下論斷是不行的。因此,回到偈文來說,凡夫所無法理解的「雖見諸法無來去(空性),唯一勤行利眾生(顯現)」的顯空不二義理,只有「勝上師及觀自在」無二的聖者能夠瞭知。聖者具有最勝的智慧與悲心,因此我們應該「恆以三門恭敬禮。」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中文的佛子行有唱頌的調子,但藏文沒有,因此我上課前作了一個曲調。之前在房間練習的還不錯,但來到這兒後,可能是在座有一些好嗓門兒的人吧!讓我不敢唱了,連怎麼開始都忘了(眾笑)。我們改成明天再唱。很有可能我們用唱的比我用說的更有加持呢!(眾笑)

 

(第一天下午課程結束)

02/23

前幾天早上的課程本來想跟各位說早安,但是忘了。因此今天補上,各位早安、早安、早安。

 

還有昨天四不共加行的口傳也忘了。所以今早會給口傳。我無法每種語言的口傳都給,因此主要唸藏文。口傳的內容並不是文字符號,而是文字中的含意。因此用藏文唸誦口傳,和用中文、英文與韓文唸誦是一樣的。

 

事實上,昨天我是忘了口傳,但是,請求口傳的各位,看到我要站起來走的時候,你們應該暗示一下,拿起書本揮一揮讓我知道,但你們都沒這麼做,所以呢,我們兩方都有錯。(眾笑) 

 

各位這次長途跋涉,克服困難,不辭辛勞,花費很多的來此聽課的目的為何,相信都很清楚。昨天我觀察在座的各位,為了這次的課程,盡心盡力。例如寺院的尼眾們,一大清早就來到寺院。有一天早上,我還沒起床,只聽到樓下很多聲音,我還以為是作夢,結果醒來發現,是阿尼們在說話。我看看時間,才三四點。可以說阿尼們真的是每天早出晚歸,很是辛苦。因此,我們知道,此次課程能夠順利圓滿,不是湊巧僥倖,背後是有著重重的愛心與付出。

 

就我個人來說,來到這裡,要給予各位的是什麼?各位想要求得的又是什麼?有些我們知道,有些不知道,就知道的部分,我將盡力給予各位,而各位也接受的話,我們來此的目的也就達成。

 

我要給予各位的,應該是傳承的一種加持,身為噶舉傳承的追隨者,不僅是文字的傳遞,還應該帶著傳承的加持,但是我也很清楚,自己並沒有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是,與其什麼都不作,倒不如口上說說也好。因此,我會盡力將一切所想所說透過翻譯,給予各位。各位靈敏又具備信心,相信應該能夠得到受用。

 

修持佛法,不是像填飽肚子、蓋棟房子一樣馬上看到效益。佛法是養成習慣,在心上養成習慣。透過佛法的修持,能使心轉變,讓生活變得更好,自利利他。另一方面來說,現代科學發達,各種機械、物質進步,人的壽命也增長。根本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佛法當中似乎也將物質列為無記之法,因此,無記之法能成善也能為惡。為惡為善,不僅在於物質機器本身,更取決於發明者、使用者的動機與使用。

 

善惡取決於人,然無分老幼貴賤,只要帶有利他之心,一切作為皆成為善。過去歷史上,維護世界和平,守護人權的民族英雄人士,他們是和平的象徵。但到了網路發達的現代,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成為和平的代表。因為,只要帶有一念善心,透過網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傳播和平、快樂,這樣我們不就成為了英雄嗎?因此在一些報章雜誌說誰是英雄?答案就是YOU

 

世界在進步,這是必然的,並不需要去阻止。刻意去阻止,也可能是一種錯誤。但是,我們需要的是有責任感的進步,能夠去面對與承擔由於進步而產生的種種困難。要不然,無止盡的進步與逃避責任問題,只會帶來世界的毀滅,那是非常危險的。

 

因此,這不是少數人的責任,我們身為有心智能力的人類,無分老幼貴賤,若是帶有一念善心和智慧,和平喜樂的願望,自然能夠達成。

 

雖然我們現在身處的地方,是在一個偏僻的村落裡,但是,我們的心卻是關懷著全世界。因此,首先要像冶煉黃金一般,去蕪存菁,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有著對個人、對世界有利有弊的部分,需要我們去冶煉。取得有利的黃金,去除有害的污垢。冶煉出心中的無垢純金,才能真正利益到我們的世界。

 

今天,我們透過佛法來昇華、清淨我們的心,將此珍寶貢獻給世界,貢獻給一切生命,這即是我們此次課程的目的。平時經典時常提醒聽法要帶有正確的發心和行為,解釋起來可以很複雜,但是扼要來說即是:一切所想為了眾生,一切所做為了眾生。

 

我想我應該趕快進入正題。昨天已經有人擔心,只剩兩天的時間了,怎麼講得完?所以我需要講的快一點。

 

南無洛給秀惹亞

雖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

勝上師及觀自在,恆以三門恭敬禮。

 

這在昨天已經講解過,今天再說一次。

 

第一句闡明智慧的意思。瞭解何謂智慧之前,要先瞭解「心識」。心識有能知之意,具有能夠認識外境的力量,這種本自具足的力量。但是,因為覆障之緣的作用,我們無法遍知一切。此覆障之緣並不是自心本質的一部份,因此可以被消除。如果覆障是自心本質的一部份,就以為只要心存在,覆障就無法捨棄,例如老虎與老虎身上的斑紋一般不可分,然而並非如此。

 

由於覆障能被捨棄、被斷除,因此就需要有能斷的對治法。當對治法愈強,所斷的覆障就愈弱。當覆障完全淨除時,遍知的智慧即能明白照見一切萬法。

 

遍知智慧覺知的對境,不同情況下可分為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或輪迴與涅槃等。第一句談到的「法」,即指「盡所有」與「如所有」的法。「盡所有」指一切現象,「如所有」指一切現象的一如本質。此句所闡述的能夠照見一切「盡所有」與「如所有」、法與法性的遍知智慧,即是我們要證知的。

 

於聖者的智慧觀境當中,或者於聖義諦來說,輪涅萬法,皆為一味,無有差別。如同中觀根本論頌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雖然在還未對不生、不滅的萬法作觀察之前,萬法如世間凡夫所認知的一般運作,但是在極細微的觀察中或者定中,萬法無有真實存在。

 

然而,佛菩薩因觀知沒有證悟此點的眾生,於輪迴當中,不間斷地造作惡業,感至無量惡果,因此唯一勤行利益眾生。唯一的意思是,除了利益眾生之外,別無他事。

 

雖然佛菩薩斷證一味,但身形的化現無量。為利冥頑、嗔恨、貪欲的眾生,而有不同身形的化現。例如觀音菩薩,即是慈悲的化現。第一句梵文意為禮敬世間自在,偈文中則為禮敬觀自在。

 

附帶提到一則故事。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由於過去於迦葉佛時,取笑一名長得像猴子的比丘,由此惡業,五百世投生為猴子,之後轉生為杜松虔巴時,長的也像猴子,並不好看。據說他年輕還未出家前,有一個女朋友,但也因為他長的太醜而拋棄了他。他非常難過,生起了出離心,成為他入佛門的因緣。之後他發願,未來要投生長的好看一點,要不然很難度化眾生。

 

有的冥頑眾生,無論你怎麼規勸他都不聽,也無法用心傳遞加持而感化他,這時只能用相好功德而作調伏,使之解脫。因此,外相的莊嚴也是很重要的。

 

圓滿覺佛利樂源從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須依明行要故當宣說佛子行 。

 

這是著作立誓。為什麼圓滿覺佛是利樂的泉源呢?因為利樂是善行的果實。善行的積聚能導致善的果實,如此因果道理由佛陀所闡述,如果我們依止而行,我們將能得到圓滿的善果。要不然,有的人會誤解此句,以為上師、佛菩薩具有主宰苦樂的權力,因此盡力供養討好他們,自己不作修持,胡作非為,遇到痛苦又臨時抱佛腳,這樣的祈請是錯誤的。

 

苦樂並非取決於佛菩薩,主要在於自己的心態與行為是善是惡而決定。因此,不要放逸,隨時保有覺照力是很重要的。

 

圓滿覺佛是由實際修持而出生的,並非天然生成的,不是像水果自然成熟一般,以為佛的頂髻本來小小的,慢慢成熟,愈長愈大,並非如此。佛果的證得,需要努力與付出,正確的因緣具足才能成就;無因無緣,或者逆緣惡緣是無法成就的。正確的因即是慈悲、菩提心,加上六度的行持而得成就。佛陀依此道而得證悟,追隨者如菩薩們,也需依此而行,因此宣說佛子之行。

 

(第二天早上課程結束。之後法王給予四不共加行口傳。)

 

我之前說過,雖然得到了這個口傳,並不代表就一定被允許修持此法。首先對於修持加行的藏族來說,僅是得到口傳,也不能隨意修持此法。因為這是我特別彙編的一部簡短儀軌,藏人又喜歡簡單,慢慢長軌就不再有人去修,傳統就會喪失。因此,藏人需要先問過我才能修。再者,對於外國弟子來說,得到口傳與講解教授之後即能修持此法。因為外國工作繁忙,很多人想修加行卻苦於沒有時間,這也是我撰寫簡短加行的原因。

 

由於已經得到口傳,因此修持此法時,唸藏文亦可,唸其他語言亦可。他的意義是一樣的。但是,這是針對這部加行儀軌而說,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其他典籍。因此,如果有人修持其他法本,因為唸藏文不順,認為可以用各自語言唸誦,那可不是我的責任了。

 

近來外國學習藏傳文化、佛法、語言的風氣日盛,其實主要原因在於許多法教只在藏文裡有。因此,如果說可以唸各自語言就好的話,學藏文的人可能愈來愈少,很難再聽到有人說:札西德勒了!這就很可惜了。

 

有關四不共加行的講解與教授,去年我在菩提迦耶教導過。除了上師相應法之外,其他三個加行有製作成光盤,各位觀看學習,即可修持此法。至於上師相應法部分,沒有錄音錄影,也沒有文字紀錄,因此,或許各位可以跟隨一位具德上師求得此法,或者我要再找時間教導各位。

 

(第二天上午課程結束)

 

-------------------------------------------------------------------------------------------------------------------------

 

(課前,法王帶領全體學員以法王新作之曲調唱誦【佛子行三十七頌】)

 

此生幸得暇滿船為自他渡生死海

故於晝夜恒不懈聞思修是佛子行。 (1)

 

我們首先需知修持佛法的方法,因此要聞法。之後要對佛法確信不移,因此要思維法義。不僅是知識上的理解與相信,同時要實際於自心上體驗法義,因此需要實修。

 

我們此生幸運得到暇滿具德的人身,對於細微的取捨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閒暇與機會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雖然各自具備了一些特點,但是卻沒有機會行持細微的取捨。因此,我們應該晝夜不懈地努力,不僅上課時歡喜專注地聽聞,任何時候,自己的心念與行動都要與法相結合。偈文提到晝夜都要精進,如何在白天與晚上都能夠精進修持佛法呢?這是我們要去思維的。懈怠之前,首先我們應該瞭解需要不懈怠而修持的法是什麼?什麼叫佛法的修持?什麼是正確的修持佛法呢?噶當派曾提到一個故事,說明一個人從開始不瞭解何謂修行,到明白正確修行意義的過程。

 

有一天,有一個人很專注、盡力地轉繞著佛塔。一位噶當派大師上前問道:「先生,您在做什麼啊?」那人回答:「上師,我在修行呢。」

 

大師點點頭,說道:「嗯!很好,這個修行也不錯。不過,如果你能修行佛法會更好。」

 

那人心想:「繞塔可能不是修行佛法吧,一定有其他方法。」他開始四處找尋,看到了一些經書,心想:「讀經、課誦應該是修行。」找到一個地方坐好,就開始認真讀經。

 

幾天後,當他大聲讀誦著經書時,大師出現了,問道:「您在做什麼呢?」他有點得意的回答:「喔,我在修行呢。在修行佛法呢。」大師點點頭,接著又說:「嗯,讀經很好。但是如果你修行佛法會更好。」

 

那人聽完有點納悶兒,心想:「繞塔也不是,讀經也不是,那該做什麼呢?」正當苦悶時,突然想到:「對了,禪修!一定是這個了。」趕緊找到一個角落,坐直身體,瞇起眼睛,開始禪修。沒過多久,大師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您在做什麼?」他自覺了不起的說:「禪修著呢!」大師緩緩地說:「禪修很好,不錯,但是,修行佛法的話會更好的。」這下那個人完全糊塗了。不是繞塔、課誦、甚至不是禪修,那人只好問道:「上師啊!到底什麼是修行佛法啊?」大師回答:「修行即是斷捨貪執。」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跟這個故事的主角一樣,開始修持四加行的時候,全身酸痛,滿身大汗,還是堅持不懈地修,終於修完幾十萬遍之後,有人問道:「喔!您修完了四加行,有什麼體會嗎?」這時我們可能回答:「喔,可辛苦囉!流了好幾公斤的汗那。」這是一種答案。更好的回答是:「喔,可美妙了!心可平靜了,真快樂呀!So beautiful!」還可能更高境界的回答是:「喔!你不會相信的,當時我閉著眼睛呢,眼前出現好多天女天神,漫天飛舞」總之說一大堆誰也沒看過的事情。大部分人的答案差不多就這些。

 

那麼,到底這些是修行的徵兆,或者只是像喝醉了,或者是累過頭,生著悶氣,又不得不做下去而產生的幻覺呢?因此,修行是在每天生活當中,當煩惱升起時,自己能夠察覺,並且找到對治法平息煩惱,例如你可能說:「昨天早上九點左右,一個人讓我好生氣,但是我察覺到了,也知道生氣不好,就想辦法靜下來。」真正體會佛法,使佛法成為對治法而降服煩惱,這即是修行。

 

很多人以為修持是另外去修一個什麼東西,而與自心分開,例如慈悲的修持,認為另外要生出一個慈悲,而沒有自心與慈悲合一,自心成為慈悲的體會。我們以為,我「生出」了一個慈悲了,好像把旁邊的一個什麼東西拿到手了,因此,沒有思維菩提心時,菩提心也就不見了。

 

因此,無論做任何修持,例如慈悲心等,重點是要去體會這一切即是自心本質的一部份,與自心合為一體。要不然,任何修持都將無法降伏煩惱。

 

各位可能覺得我的姿勢與表情愈來愈多。本來我是比較內斂的,很多人說我不笑,太嚴肅了。因此,今天多一點笑容與動作,可能各位會有一些不同感受吧。(眾笑、鼓掌)

 

平時,座中(特定修法時)與座間(日常生活時)分清楚是很重要的。座中要緊密、專一地修持,例如修止或修觀等。每日靜坐下座後日常生活時,雖然沒有專一於某個法門的修持,但因為座中修持的專注與集中,能夠影響到生活當中。例如,早上修一座法(早課),專注修持,最後發願:「我要將座中的修持力,帶到一天的生活中。」下座(座間)之後,因為修法時善的牽引力量,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事情與作為,都將融於自心法界。座間與座中的修持,相互裨益增長。雖然不像說起來這麼容易,不過,白天生活中就要如此去修持。

 

晚上要如何修持呢?有一句話說:「以善心入睡,睡眠即成善;以惡心入睡,睡眠即成惡。」很多人睡前會習慣回想一天發生的事情,例如:今天做了什麼,明天的計畫等。這段時間很重要,我們可以反省一天做的善事與惡事,並且發願明天減少惡行,增長善行。如果能夠在睡前好好反省發願,睡眠也會變成帶有善心而有意義。

 

好,不說太多,二十一世紀的習慣,如果停在一個事情上太久不好。因此,趕快煞車換個檔,繼續向前進吧!

 

貪愛親眷如水蕩瞋憎怨敵似火燃

癡昧取捨猶黑暗離家鄉是佛子行。 (2)

 

所謂家鄉,是指自己熟悉、習慣的對象,例如對於熟悉的親眷生起貪愛,不喜歡的怨敵生起瞋憎等。因此根本在於熟悉,例如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地討厭一個人,一定需要去探究、去明白討厭他和熟悉的原因。這裡的熟悉,是指一種狹隘的、短視的執著,由於這種執著,而產生貪瞋等煩惱。由於在我們熟悉的環境裡,有著更多讓我們執著的對象,因此說我們要「離家鄉」。

 

要捨棄家鄉,這一點我倒是做到了。但是,如果真的做到如理如法的離家鄉,照理說,我應該沒有貪心與嗔心了,但是,來到印度似乎比在藏地的煩惱更多。因此,所謂家鄉,是指內心執著與煩惱的家鄉。如果無法捨棄內心的執著,僅是離開外在的家鄉也沒有用。

 

狹隘短視的偏執,會讓我們變的傲慢無理,而輕忽地斷定善惡。因此,我們要盡力擦去貪瞋的圖案。

 

總之,我們愈熟悉的朋友,愈可能不去看他不為人知的一面。照顧、關心朋友是應該的,但是不應帶有認為朋友就一定對,敵人就一定壞的偏執,因為,就算是朋友也會有秘密、也會犯錯誤。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偏執所認定壞透的敵人,也可能有他的苦處,一定有我們不知道的什麼原因。要不然,他也不會成為我們的敵人。因此,就算無法做到平等對待親人與仇人,但至少,我們應該斷除偏執。

 

所以這裡「家鄉」指的並不是外在的家鄉,因為就算你問作者無著賢大師:「您的家鄉在哪兒?」他還是會回答西藏的。外在的家鄉,可以指那些山石、草木、房子等,是無記的,因此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會造成傷害的,是我們的偏執,這是我們要捨棄的。

 

遠惡境故惑漸減離散亂故善自增,

心澄於法起定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3)

 

對於一位修持止的禪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即是依止靜處。如云:「在如法的靜地修持止的禪修,若能精進用功,半年內能得成就。」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半年內得成就,但是很多人確實做得到。

 

我個人來說,目前也去不了什麼靜處,最靜的大概就是我的房間了。因此,所謂靜處,到底是指外在的靜處,還是內心的平靜,這是要去思維的。

 

許多人身處僻靜的地方,但內心卻充滿著貪瞋煩惱,事實上,如此內心的混亂,比外在的誘惑更危險。因為外在的一切,要亂也只是亂在眼前,但是內在的混亂,卻是在心中。無止盡的雜念紛飛,造成的痛苦更大。

 

因此,各位能夠依止靜處者,請盡力去依止。若是不能依止者,雖然身體無法前往,至少內心要找到靜處。

 

常伴親友還離別勤聚財物終棄捐

識客且遺身捨去捨此世是佛子行。 (4)

 

如何分辨什麼是修行?什麼不是修行呢?就看有沒有捨棄世間八法、捨棄此生。薩迦派離四貪執的教言提到:「貪執此生非行者。」因為一個貪執今生俗務的人,很難有機會找到真正的快樂。

 

所謂世間八法,不只是文字上的稱、譏、毀、譽等,我們要瞭解的是世間八法的癥結,即是盲目的執著,這是我們要斷除的原因。

 

很多人很喜歡修持,也好像很認真在修持佛法,但大部分都是一種逃避痛苦的安慰而已,就好像背痛塗點兒油,按摩一下一樣。然而真正應該捨棄的東西,例如世間的名聞利養,卻又放不下,雖然沒有明說,但下意識的、很自然的把俗務當成生活中不能沒有的一部份;因此,再怎麼努力修持,頂多得到的是短暫的快樂而已,不會有更深的體會。如同得了癌症,食物的養分首先讓癌細胞吸收去了,好細胞得不到;而應該對治癌細胞的藥,首先卻把好細胞給殺了,完全本末倒置。我們放不下執著的修行,就像如此:該利益的沒利益到,不該捨棄的卻捨棄了。

 

我們的心,像是一個投影機,放射出來的世間花花綠綠的俗相,充滿著整片螢幕。然而,佛法的影像,卻空白一片。我們一定要捨棄對俗務執著的心。

 

如果有來生,那麼可以捨棄此生,但是如果沒有來生,要捨棄此生就會很困難。因此,這就涉及有沒有來世的問題。許多人對輪迴存疑,同樣也有愈來愈多對輪迴存在的證明,但無論如何,任何一個人,無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在自己最親的朋友往生時,因為太難過,他們不會相信那位朋友就完全消失了。因此,雖然朋友過世了,仍舊不斷為朋友祝福祈禱,到墓前獻花說話。這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其實都期望著有來世,期待著生命的延續。這並不是佛教特殊的觀點,而是人之常情。

 

死亡並不是終結,如果相信有來世,生亡二者的痛苦將會減少,並且充滿希望。我們應該想:生命的結束,不是油盡燈滅,而是高舉生生不息的光明火炬,照亮前程,也照亮我們的下一代。如此面對死亡,將不再害怕。

 

很多事情發生是跟我們的觀念和環境有關。事實上,有生才有死,因此,如果認為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那麼我們應該對出生也感到憤恨才是。但是,我們並沒有這麼做,我們反而大肆地慶祝出生。因此,雖然死亡的確是人生中的一大轉變,但如果我們換個思想角度,把死亡當成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有新的願望,新的機會,那麼死亡也是值得慶祝的。

 

(編者註:此處法王所指,有生則有死,在因緣法則之下有其因果關係,為一自然現象,死亡並非終結,亦無需貪生怕死盲目地對死亡產生恐懼與擔憂。然而對於人為刻意所造成的死亡,如自殺等事,則不僅已違犯不殺生與不傷害之佛陀教誡,若只為逃避煩惱痛苦而認為一死了之,更屬不智,此舉非但不能解決自身之煩惱痛苦,反更造下惡業,終需承受輪迴苦果!讀者當知!)

 

(第二天下午課程結束)

02/24

在座的法師,尤其是女眾法師們,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法友們,大家扎西德樂(吉祥如意),早安。

早安、早安、早安(法王用中文連說多次)。我好像一早就在持咒了,這是個不錯的咒語。

Ah nyo ha se yo。(韓語,早安意)

有時候我覺得,像是今天這麼多人齊聚一堂,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但是卻有著同一條心,如同一體,實在很難得,我愈思惟,愈覺得不可思議。平時,我們有著各自的生活,按照自己的習慣過日子,但是今天,我們放下自己,融入整體,成為一體,這給我有一種簡單的感覺。

能夠成為一體的因緣非常多,我們相識相聚,雖然不知道背後的因緣為何,但僅僅是看到對方,就立即會生起一種歡喜的感覺。如果有一天我們更深刻地了解相聚一起的背後原因,我們可能無須太多言語,只有感動的互相擁抱,微笑,或者哭泣。

無論如何,今天能夠相聚一起,那麼的融洽,絕對不是今生短暫、少許的因緣所致,而是有著間接的,或者可以說是過去多生多世的因緣和合而成的。因此,認真去想,我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珍貴的緣分。

例如有的法友第一次來見我,也沒有甚麼特殊的原因,就說是夢到了我,原因實在很簡單,說我到他的夢中跟他說話。乍聽之下,我還納悶兒他在說甚麼,因為我總是住在房間裡,受到層層保護,怎麼會有人夢到我呢?剛開始我會覺得很奇怪,但我愈想愈覺得,好像是有點兒似曾相識的感覺。

事實上,僅僅因為夢到我或者聽某人說過我的這樣簡單理由,就讓我們聚在一起,實在是不容易。現代多少人為了要認識某人,費盡心思建立關係,最後好不容易見上一面,也不見得有甚麼好的感受。但是我們不同,我們相聚的原因是那麼的湊巧、平順,這一定有特殊的因緣,我們應該感到很高興。

多說也沒用,因為說也說不清楚。同樣,我們這次的課程在帝洛普尼寺舉行,這也是多日、多月、多年的因緣和合而成,我們很難輕易地指出是那些因緣的。

有這樣的緣分相聚,到底對各位有沒有利益,我無法知道。但是,從各位的表情看來,如果不是裝出來的話,我感覺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也有可能是你們自己想到什麼開心的事而在自得其樂。

昨天晚上,寺院尼眾來見我,問我明年可不可以再次舉辦這樣的課程?當下不答應也不行,答應也不行,因為我知道各方面都需要經費,也不會沒有困難。因此,我思忖這樣一個課程,到底是花費困難較多呢?還是利益較多?這不是我個人能決定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想一想。

無論如何,明年是明年,首先今年的課程都快要上不完了,因此,接下來進入課程。

近彼若使三毒長,聞思修業漸退失,
壞滅仁慈悲憫心,遠惡友是佛子行。(5)

我們生活中,依靠朋友是很重要的。朋友分為善友與惡友,這個偈文說明何謂惡友。惡友是指,能夠摧毀我們細微善業的人,很多人以為惡友一定是當自己的善心廣大時才會遇到,並不是這樣的。

惡友也不一定是人類,而是泛指一切能讓我們的心趨向於惡,增長三毒煩惱的對象。因此,重點在於如果自心無法做到不去順應或對抗三毒煩惱熾盛的對象,那麼,就算自己再努力去捨棄為人的惡友,其實也於事無補。

依彼若令惡漸盡,功德漸增如新月,
當珍重彼更勝己,依善知識佛子行。(6)

這個偈文說明順緣、善知識。

首先兩句說明善知識的定義。釋迦牟尼佛在基礎律典中開示的依止師[i],到深層金剛乘的金剛阿闍黎有著許多不同的定義。總的來說,我們現在無法找到完全符合善知識定義的老師,但是可以依靠一位缺失較少,功德較多的老師。這是很重要的。

後兩句提到依師的方式。對於我們來說,正確的去依止與找尋善知識非常重要。

找尋善知識的時候,避免不做觀察、隨聲附和的去依止,因此說「找尋時,不要過早依止;依止時,不做觀察。」這是很重要的。

第一句「找尋時,避免過早依止」是甚麼意思?是指當我們觀察一位善知識的資格時,要專注於判斷與觀察他是否具備善知識的德行,而不在於個人情感的好惡,感情用事,有可能讓我們找到善知識,但也可能找到惡知識。因此,首先要理性地找尋與觀察善知識。

第二句「依止時,不做觀察」是甚麼意思?在做了相當的觀察之後,判定這位善知識的功德大於缺失,是一位具德的善知識的話,即可以依止。如此決定依止之後,就不應該再作觀察或者懷疑他的好壞。

依止之後應該做甚麼呢?要培養與善知識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這是最重要的。甚麼叫做培養感情呢?意思是要深刻地認識依師是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為了依止而依止」、因為「佛陀說依師重要」而依止,把依師當成一種累贅、一種被動的責任,這是錯誤的。要知道依師是自己的心願,這樣的觀念很重要。舉例來說,你關愛一個人,不是因為經典說要關愛別人,或者某人說要關愛而關愛,這時不再是理性的原因,而是感性的、發自內心的一種關愛。就像這樣的比喻,決定依止某位善知識之後,不再僅是因為經典或祖師的告誡而依止,而是自己要深刻去體會,認識:依師是自己的決定,自己的心願。

本來沒有人是完美的,總會有缺失,如果依師之後,還繼續作觀察的話,你可能又會發現許多缺點,這時你又會想找尋另一位善知識,如此循環下去,你可能一輩子都在找尋上師。我們不應該如此。

彼身仍陷輪迴獄,世間天神能救誰?
故應依止不虛者,皈依三寶佛子行。
 (7)

古代很多地區的人們,會有一些原始信仰,例如見到一塊特殊的石頭,就認為有特殊的力量,或者信仰一棵百年老樹,而作祭祀祈禱,希望求得消災除病的庇護等。對於自己的未來與目標,不負責任,而將希望寄託於外在神靈。

有的時候是會有點幫助。例如在藏地,常常會指說某些山特別神聖,不是指石頭或樹木等小東西了,而是整座山。當地居民會說:「喔!要好好保護這座聖山,不能在這裡胡來的。」好像害怕觸犯法律一樣,大家自然會保護環境,而且不會隨意傷害獵殺這座山中的動物。因此,我覺得有時候這樣的信仰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或許在座一些人,致力於藏地的環境保護工作,現在各位就知道了,下次如果再到偏遠藏地時,說再多科學的道理也沒有用,甚至會起反效果,這時還不如你指著一座山說:「這是一座聖山啊!有特殊的力量的。如果在這兒胡來,會有報應的。」他們才聽得進去。

例如,我的家鄉附近就有這樣的地方。小時候我們一群小朋友都會到聖山裡玩耍,雖然盡是不懂事的小小孩兒,但一到了聖山,自然會感到畏懼,不敢亂來。因此,這種信仰也算是一種特別的規範吧。

我們看到在很多藏傳上師的教言錄當中,有很多關於「桑」與「素」的撰著。到底有沒有這麼多的神祇需要供養,我並不清楚,但我覺得大師們著作的原因,或許是滿足老百姓的需要,也是藉機教導他們保護環境。

但是再怎麼說,這樣的信仰還是比較接近迷信,因此,也會帶來一些不良的風俗。例如台灣,很多人會對喇嘛上師說:「為了我的生意興隆,拜託你好好唸誦護法,尤其是財神護法。」說完供養紅包,還再次提醒:「因為我很快有一筆大生意,因此拜託你了!」這位上師可能也裝著瞇著眼,唸唸咒語。如果運氣好,賺大錢了,又會跑回這位上師跟前禮拜供養,如果運氣不好,一氣之下,也會到上師跟前,不過是說:「把我供養的錢還回來。」

事實上,沒有甚麼事情是依靠神靈,或者上師叮叮咚咚的唸咒、搖鈴而能成的。一切講因緣,一件事情的成就,需要眾多因緣的和合,不是一兩個緣就造成的。

這都是因為迷信而導致的不良風俗。我們不應該如此,而需要有正確的理解,而皈依三寶。

重點在於,如同佛陀曾說:「自己能為己救護,他人何能救吾等?」自己要成為自己的守護,這要如何去做呢?透過認真依靠佛法所說的取捨之理,止惡行善,依靠如此實際行持的力量而生起懂得取捨的智慧,與廣大的發心,並且證得智慧、方便雙融,具備大智、大悲、大力的果位。如此之後,自己就能救護自己的苦痛與困難。

因此幫助自己的方法,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即是修持佛法。由於需要修持佛法,也就要依靠開示佛法的人,也就是佛陀。不僅如此,為了能夠修持佛法,也需要修持的友伴,即是僧伽。因此,根本在於自己,除此之外,不是在佛陀。根本在於自己有沒有正確的去行持,由於這個原因,我們需要依靠佛法僧三寶,如同偈文所說:皈依三寶佛子行。

諸極難忍三塗苦,世尊說為惡業果,
縱然捨命為代價,終不造罪佛子行。(8)

這個偈文開示業果的義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自然的法則,並不是能夠隨意改變或創造出來的東西。這裡提到三惡道的痛苦,例如地獄,過去認為地獄是在地底下,現代來講,其實無需往他處找尋三惡道,我們的世界就充滿了各種惡道的痛苦,例如戰爭、災荒、疾病等,有時甚至覺得,經典中形容的惡道的苦,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情。因此,二十一世紀的惡道,不在他處,若是運氣不好,惡道就展現在我們眼前。因此,各種不善惡行,我們絕對要謹慎防範,如此才能帶給自他快樂,帶給世界和平,這是最重要的。因果業報不是要嚇唬大家的,如果不服氣的話,只能向自然法則去抱怨。由於因果的真實不虛,我們無法阻止他的運行,而應該認真去面對,順應著正面的、善良的因果法則去行持,如此我們會更快樂。要不然,反抗與爭扎只會讓事情更複雜,造成更多的痛苦。

不僅是自己,我們也應該為我們的後代子子孫孫著想。總之,任何惡業,例如殺害生命等都應該避免。

三界樂如草頭露,是須臾頃壞滅法,
故於無轉解脫道,起希求是佛子行。(9)

解脫主要在於自心。外在的苦樂隨時隨地都在變換,事實上,一切苦樂都取決於自心。外在有形的東西,不可能有無限的開展,都有一個限度而無法超越。例如一位再厲害的跳遠運動員,他也有一個極限。但是心的力量卻是無窮的,當智慧的能力愈開展,心力也會愈廣、愈大。因此,如果因為貪著眼前的一些小小的快樂,而障礙長遠究竟的快樂,這實在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我們應該無量地開展智慧,並且具備開闊的眼界與願景,因此,偈文說對於無轉解脫道,要起希求之心,這即是佛子的行為。

無始劫來慈憫我,諸母若苦我何樂,
為度無邊眾有情,發菩提心佛子行。(10)

現代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有錢就是快樂,事實上並非如此。光是有錢,也很難讓人滿足。我以前看過一個真實的紀錄片,紀錄一個生病的小女孩,每個星期都要換血,她需要進行一次大手術,但是小女孩的家裡很窮,因此,她的同學們把自己的洋娃娃、小玩具熊賣掉,為生病女孩籌募醫療費。

當時我看到這一幕時,心中就在想,對於一個大人來說,洋娃娃可能不算甚麼,但是對孩子來說,可是最珍貴的東西了,甚至如果房子塌了,孩子也不會丟下心愛的小熊的,孩子們卻願意如此的付出,好不容易也才募集到兩三百塊錢,當時我反觀自己,我可能有能力出更多的錢,但是我卻感到慚愧。因為,我看到沒有甚麼錢的孩子們,他們的真心與愛心,這真的會讓可能捐了成千上萬的有錢人感到慚愧,更不會有任何的傲慢心了。

如果我們願意看看眾生的苦,你不會滿足於只有自己過得好,住得好,吃得好的,這些幫不了別人。因此,你會想盡辦法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名聲,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關心別人,如此,你才有可能得到滿足,得到快樂,這即是一個佛子、菩薩該有的行為。


[i] གནས་ཀྱི་བླ་མ། གནས་ཀྱི་སློབ་དཔོན། 依止師《毘奈耶經》所說五軌範師之一。對新度比丘授予遮止、修刃、開許三種教誡之先輩比丘。

 

(第三天上午課程結束)

-------------------------------------------------------------------------------------------------------------------------

苦由貪自樂起,佛從利他心所生,
故於自樂與他苦,如實交換佛子行。(11)

此偈文開示出自他交換的修持方法。

第一句是指,由於自私自利與自大傲慢的心而產生痛苦,很容易明白,就不多作解釋。

第二句是說,佛從利他心所生,所謂的「他」泛指一切有生命與無生命的東西。這一句也不難理解,因為僅僅是呼吸之間,我們和「他」都在互助互利。我們呼出的氣幫助了自然界,自然界也給予了有益我們的氣息。我們透過捨棄與關愛才能存活下來。

雖然這是明顯易見的事實,但如果沒有紮實的修持,就算知識上理解,還是會做出相反的行為。因此,我們一定要懂得自他交換的行持。

其實,自他交換並不是甚麼新鮮的方法,平常生活中我們都一直在將自己的一部分給予他人,並從他人得到另外一部分,例如做生意、飲食等一切行住坐臥的行為,自他交換早已是我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我們特別要做的就是認知到一個要點:與他人的施受關係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方式。透過佛法特別的修持,會讓我們更清楚認知此點。

但同時可能會有阻礙,這個阻礙就是我執。由於我執,我們以為一切都是靠自己而完成,其實這只是片面的想法。本來個人愛惜自己是應該的,但如果自視甚高而輕慢他人,則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學習放下自傲的想法,尊重他人。這即是自他交換的修持。

自他交換或者施受法的修持,即是自己呼氣時,觀想將功德分享給他人,吸氣時,觀想他人的惡業、病痛吸進自己承擔。

許多修持施受法的行者,首先觀想苦難的人在前方,或者將一張病人的照片放在前方,這樣準備好之後,開始修施受法。首先,會想把對方的病痛拿過來自己承受,就觀想從自己鼻孔吸進對方的魔障病痛之黑煙,不久之後,如果對方是一位腳痛的病患,可能自己的腳也好像真的痛起來了,如果對方頭痛,觀修之後,再加上自己的妄想分別,好像自己也真的頭痛了。自己誤以為,透過施受法雖然沒有百分百將對方病痛拿過來,但至少也拿到了百分之五十。

針對以上這個不太正確的想法,我們要問一個問題,那是真的施受法修持嗎? 我覺得不是。所謂施受法,是對治我執的方法,是降伏自私自利心態的方法,因此自己頭痛腳痛並不代表甚麼。

我們透過觀想將對方的病痛、魔障、不淨領受過來,目的是要做甚麼呢?施受法並不是用來危害自己身體健康,那是錯誤的。正確的作法是,首先我們觀想自己成為兩個,並不是將自己身體切成一半,而是將心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強烈執著自我的部分,另一個是雖然覺得自己很重要,但認為也應該尊重別人的部分。這時候,我們當自己是後者,然後對前者那個強烈的自我說:「這會兒要你好看了!」雖然所謂的我並沒有一個真實的形狀,但這時可觀想那個強烈的自我是一塊石頭或者一個油燈。然後將觀想吸進的業障、病痛、黑煙打在油燈上,想像把痛苦加在那個油燈上。

如此觀想,事實上並不會傷害到自己。因為所謂的強烈自我本來就不存在,只是自己的執著而已。真正存在的我,是自他平等的那個我。因此,首先確定了一點,施受法並不會傷害到自己。

接下來自他平等的觀修法,是以一念清淨的善心,透過祈願而將自己的福德給予他人,這對他人會有幫助。我們也不需要擔心自己的福德壽命會有減損,雖然這種觀想法是一種捨棄,但是並非將自己的福德真的給了出去。那麼他人得到的是甚麼呢? 是由於自己一念給予的善心而產生的新的福氣。

總的來說,自他交換法是一個幫助我們降伏我執,並增長利他善心的一個方法。我們應該好好地練習。

縱彼因貪親攫取,或令他來奪一切,
仍將身財三世善,迴向於彼佛子行。(12)

事實上,如果東西被搶被偷,應該就趕快報警,但這裡還提出了修持的方法。

我先講一個故事,這是一個形容我的家鄉牧民沒有勇氣的故事,因此我家鄉的人不是太喜歡這個故事。

有一天,家鄉拉拓村的一個牧民在路上遇到了強盜,把他搶得精光,最後只剩下他放在藏袍懷裡的一個碗。當時他驚慌失措之下,甚至把這個碗也交了出去,給的時候,還用敬語說:「尊敬的強盜啊!我們拉拓的人都不壞,這個碗你也拿去吧!」想想這種被迫的給予是會很難過的。

財富本來都是身外物,來來去去,我們大可不必因為東西被搶而太難過,有的人太執著甚而丟了性命,其實並不需要如此。

我們要懂得判斷甚麼是重要的。為了珍貴的事情而捨棄生命是值得的,但如果為小事而捨棄生命就不值得了。

最後一句說:迴向於彼佛子行,事實上,一切被搶光了,也沒有東西好迴向,因此這句的重點是提醒自己要有能捨的心。

吾雖無有少過咎,他人竟來斷吾頭,
於彼還生難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13)

這很不容易做到。我們最好把證悟高的偈文先放一邊,如果在座有證悟高的人可以修持,那很好。但這裡我就不多作解釋了。

縱人百般中傷我,醜聞謠傳徧三千,
吾猶深懷悲憫心,宣他德是佛子行。(14)

這個似乎也很難。不用說謠傳三千了,在面前聽到幾句誹謗自己的話,馬上就會翻臉,氣也上來了。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例如別人在背後說盡自己的壞話,我們會因為沒聽到而沒甚麼感覺。就像這樣,當有人在面前毀謗自己時,如果我們把心轉移焦點,不管他說甚麼就像沒聽到的話,我們同樣也不會有甚麼感覺。我們應該用如此避開的方法,因為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降伏煩惱的。我覺得避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縱他於眾集會中,揭吾隱私惡言惱,
於彼還生益友想,倍恭敬是佛子行。(15)

有時在聽到別人說自己,當下很生氣,但之後平下心想,覺得對方說得也有些道理。因此,一個懂得反省的人,會把別人的批評當作指教,把對方當成益友與善知識。這個偈子告訴我們應該如此去做,至於能否做到,就看個人的努力了。

雖待彼人若愛子,他卻視我如怨敵,
猶如母對重病兒,倍悲憫是佛子行。(16)

與自己關愛與相信的人反目成仇,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一件事了。但就像我之前說過的,無論是如這裡所說的「若愛子」,或者再親近的任何人,還是會有我們無法理解的部分,因此,對方是有可能作出一些無法理解的事。若能以這樣的態度來面對,我們就能處之泰然而不生氣。

與吾同等或不及,心懷傲慢屢欺凌,
吾亦敬彼如上師,恒頂戴是佛子行。(17)

我們要有面對挫折的承擔力。但如果過頭了,變得和牛羊一樣卑微,任人驅使,那也太可憐了,那是不對的。這個偈文是告訴我們,當面對別人的欺凌時,不要激動易怒被煩惱牽動,而要懂得控制自己,保持住本來的自己。也就是說個性本來溫和的,會好言以對,個性比較直的,會直話直說,總之,自己要沉得住氣,保有本來面目去應對。要不然若是以煩惱心處理,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這個偈子不是要我們變得卑微不堪,唯唯諾諾。如我過去時常說的,一個人首先不懂得自重自愛,卻又裝著向他人禮拜依師,那也只是做戲而已,並不是真心的,如此裝模作樣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因此,我們要尊重恭敬別人之前,首先要多尊重自己。 

雖因貧困為人賤,復遭重病及魔侵,
眾生罪苦仍代受,無怯懦是佛子行。(18)

無論是貧困、為人輕賤、遭重病或者魔侵等,每一次事件,都是豐富的經驗與感受,一個沒有人生閱歷的人,將無法具備大智慧。因此,我們要以經驗為借鏡。

同時經歷挫折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灰心,要具備希望。這一念希望,就像躲藏在山間觀望著的偵查員一樣,專注的等待著每一次的機會。

挫折的經驗,是一名藍圖的策劃者;一念希望,是一位精神抖擻的偵查員。有了經驗的策劃者,你會充滿信心找出方法;有了希望的偵查員,你會充滿光明而勇往直前。因此,只要具備這兩者,就算人生遇到再大的打擊,我們都能重新站起來,屹立不搖。

雖負盛名眾人敬,財富量齊多聞天,
當知榮華無實義,離驕慢是佛子行。(19)

對於離驕慢我們可以這樣想:一切所知如同大海,有個好奇的孩童在這大海邊玩耍,有時他會拾到美麗的白色石頭,各色貝殼或者寶石而手舞足蹈,興奮不已。我們應該要像那充滿好奇的孩子,人生才會豐富。如果我們自傲的以為自己甚麼都會,那將會失去很多的機會。

哪怕只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單詞,如果你願意虛心請教他人,你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解釋而得到豐富的經驗。因此,傲慢沒有任何好處,與其如此,你還不如大膽的說出:「我不知道。」來虛心請教,而得到更多。

若未降伏內瞋敵,外敵雖伏旋增盛,
故應速興慈悲軍,調伏自心佛子行。(20)

一切欲樂如鹽滷,任幾受用渴轉增,
於諸能生貪著物,頓捨卻是佛子行。(21)

平時,我有一個奇怪的習慣,並不是特別甚麼佛法的修持,只要我得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就會馬上想要送人。因為執著貪愛的東西,會多出很多事情,給自己製造很多麻煩。

諸所顯現唯自心,心性本離戲論邊,
如實了知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22)

這是深奧的理論,我們要做到也不容易。

設若會遇悅意境,應知猶如夏時虹,
雖現美妙然無實,離貪著是佛子行。(23)

諸苦猶若夢喪子,妄執實有起憂傷,
故於違緣會遇時,了知虛幻佛子行。(24)

欲證菩提身尚捨,何況一切身外物,
不望回報與異熟,普布施是佛子行。(25)

接下來是六度。首先是布施度,現今很多宗教都在提倡布施,這是非常好的,因為布施直接能夠幫助到他人。

作布施時,也會有障礙,即成布施魔,這個魔稱為散亂布施魔,雜亂無章之意。布施要有智慧,能夠明辨何者是應布施的對象,要不然,散亂無章的布施,反倒是行善的障礙。因此,我們要做到的是能增長善行的正確布施。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豈可能,
故於三有不希求,勤護戒是佛子行。(26)

持守戒律時,也會有障礙,即是持戒魔,這個魔稱為持戒苦行魔。例如有些人吃素的動機只是因為傳統習慣、佛經記載或者為了得到「素食者」的名號而吃素,事實上這樣還不如不吃好,因為並沒有具備正確的動機,沒有太大的意義。

對於吃素,我們不應輕忽,決定吃素前,應該要深刻去體會吃素的重要性,直到內心強烈生起「我一定要吃素」的意願而開始吃素,這才是正確的吃素。

同樣我們持守其他任何戒律時,例如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等,首先都要經過深刻的思維與判斷,不能隨意因為出家有利益就輕忽地出家,那是不對的,這種輕忽的,不具備正確動機的持戒,被稱為是持戒苦行魔。

欲想福善諸佛子,應觀怨家如寶藏,
於諸眾生捨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27)

修安忍也有一個魔,稱為安忍煎熬魔,意思是不自然的強忍著。所謂安忍,是指遇到別人的傷害時,自然發自內心的一種慈悲為懷的安忍,並不是頑強的苦忍著。例如有的人生了病,也固執的不肯服藥,這即是錯誤的。安忍也不是任人踐踏之意,任人踐踏反而是給予他人造業的機會,這是不對的。

當你認識到煩惱是不好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想要避開煩惱,自然就會安忍,而不需要刻意強迫自己甚麼。以白話來說,如果一個人要你吃糞,你對於這樣無理的要求直接就會拒絕,你不需要刻意強忍著告訴自己「我不要吃糞」,因此發自內心的安忍,即是認識到煩惱的過患,而能隨時自然的安忍。如果刻意想太多,那就不是安忍了。

唯求自利二乘人,猶見勤如救頭燃,
為利眾生啟德源,發精進佛是子行。(28)

修持精進也有一個魔,稱為刻意精進魔。精進是一種自然熱衷於修習善法的心態,相對來說,強迫刻意的去行持善法,那就不是精進,同時也不是修行。修行是自然的事,刻意去做反而不是修行了。就像偈文「猶見勤如救頭燃」的形容,你不需要想太多,也不需要刻意說服自己需要去做,而是自然反應就要趕緊撲滅頭上的火,就像如此,我們行持善法,是為了一切眾生。過去我曾看到BBC製作的─介紹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影片時,心想:「我們說自己是佛教徒,佛教能夠超離生老病死,如果自己能製造出一種藥幫助眾生遠離生老病死的痛苦,那該有多好。」總之,我們要知道受著生老病死之苦的人是無量無邊的,只要想到他們,你會很情不自禁的覺得應該為他們做些甚麼。如果看到了這些景象,還需要強迫自己刻意做甚麼的話,那就真的太愚鈍了,真正體會到眾生苦的時候,你不再需要刻意做甚麼,你會奮不顧身,你會勇往直前的幫助他們,精進指的就是這樣一種強烈的熱忱。不是懶洋洋的依賴著上師,也不是滿牆壁貼著提醒自己「要忍辱」的字條。

甚深禪定生慧觀,能盡除滅諸煩惱,
故應遠離四無色,修靜慮是佛子行。(29)

修禪定時也有一個魔,稱為貪執魔。這個魔很難察覺到。像之前我一直提醒大家要多做聞思修的行持,但課程結束回到了房間,我反問自己有沒有作聞思修呢?聞還算零零碎碎聽了不少,思的成果是要對佛法生起堅固的信心,但我發覺自己的信心好像也是時有時無,而所謂的修,是指安住自心本性,這我好像連看都沒看過,一點經驗也沒有。因此,我很難說出甚麼是禪定貪執的魔。

但是,禪修時的確會有很多覺受,好的覺受,善的覺受等。因此所謂貪執的魔是指不要貪執這些覺受而以為這些覺受是最好的,是殊勝的。

無慧善導前五度,正等覺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離三輪,修智慧是佛子行。(30)

修智慧也有一個魔,這個魔有九個頭,是最厲害的魔。他稱為增毒的魔。很多人讀了一點書,作了一點研究思維,得到了一點理解之後,就以為是了不起的理論而驕慢。例如有些人很執著自己是個佛教徒,有了一點帶煩惱的小聰明之後,就自以為了不起了,自讚毀他,固執己見。本來不學習還好,有點小聰明之後,反而煩惱更多,貪嗔癡更多,長時而不自知,這即是增毒的魔。

學習佛教的見解與智慧,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為了降伏世間錯誤的見解。逐漸降伏之後,最後即是無見之見,究竟無實。是無有任何貪執與實有存在的。

佛教聞思修的行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益盡虛空的如母眾生,根本在於利益眾生。如果因為宗派之見,自讚毀他而傷害眾生的話,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第三天下午課程結束)

02/25

若不細查己過失,貌似道人行非法,
故當恒察自心續,斷己過是佛子行。(31)

所謂修行人,是指能夠調伏自心的人,能以不放逸與正念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門;如果無此反省能力,卻徒有修行人的名號,很有可能造作非法與惡行。

所謂細查己過失,並不是要自討苦吃,或者看低自己,絕望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並不是如此。正確的意思是,舉個例子來說明,例如學習歌舞時,會在四面都是鏡子的房間練習,比起別人告訴你手要抬高一點,腳要放低一點的指正,還不如自己看著鏡子來得清楚。因此重點在於,要使自己進步,就要懂得反省自己。如果不懂得反省改過,將會如同一個自負的舞者,是無法感動他人的。

我們要積極進步,過去的錯誤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但要知過能改,並且懂得珍惜把握現在已經擁有的,如此即能進步。這即是細查己過失的意思。

反省的方式有很多,平時我們習慣眼睛與心向外看,看別人在做甚麼,而沒有反觀自己,不應該如此,我們應該反觀自己,看看自己的行為如何,這是很重要的。

平時我們很少留意自己的行為,因此犯了錯也不知道。我們總認為自己比別人重要,我執很重,但真正應該執著愛護自己的時候又沒有做到。總是管別人在做甚麼,自己做錯了也不知道,這是不正確的。如果愛惜自己,對於自己的錯誤就應該像提防針刺到傷口一樣的保護自己,有錯即改,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不要散漫。如此逐步練習,對自己的行為會有了解,其中好壞的部分也就能夠知曉。

因此,我們隨時都應該好好觀察自己,無論是用眼睛觀察,還是用心反省,或者看看自己的錄影、照片,看看自己的坐姿如何,講話態度如何。沒有看過,可能還以為自己講得多好,但一看到錄影,就會很不好意思的,這代表自己沒有做好。因此應該隨時反省觀察自己。

因惑說他佛子過,徒然傷害自心續,
故於大乘諸行者,不議彼過佛子行。(32)

這是很重要的,無論對方是不是一位菩薩,如果批評能夠幫助他變得更好,這即是有利益的批評。如果沒有利他的心而隨意批評的話,這會造成對方的傷害,讓他人生煩惱,同時也給自己帶來麻煩。

我們身為修行人,到底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將修行融入於生活中呢?就是寄望得到快樂與利益。如果沒有快樂,也沒有利益的修行,是不值得我們勞心勞力去做的。

很多人會在我面前評論別人。如果那個人真的有過失,那就是事實,被批評沒有甚麼了不起。但是過多的、沒完沒了的批評,卻是毫無意義。其實真正對他人有幫助的批評只要一次就夠了,過多無關痛癢的批評沒有任何意義。因此,當我們要批評別人時,就要是全面的、清楚的給予批評,要是一次能讓對方清楚認知錯誤而感到慚愧的有效批評。能夠這樣批評是最好的,要不然,隨意的批評沒有任何用處。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不會總是在犯錯,凡夫很容易轉變,所以總是時好時壞的。

貪圖利敬互爭執,聞思修業成退失,
故於親友施主家,離貪著是佛子行。(33)

現在在東方西方有一種現象,尤其在漢地特別多,就是假喇嘛與假祖古很多,或者假的神鬼也很多。這些亂象,其實都是為了紅包。如此要能得到聞思修的學習與修持是很困難的。會造成這樣的陋習,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我們要懂得謹慎去分辨,而不是一股腦兒的見到甚麼上師、本尊都拜,在慎思熟慮之後再決定該不該結緣依止,這是很重要的。

粗言惡語惱人心,復傷佛子諸行儀,
故於他所不悅語,絕惡言是佛子行。(34)

有時是帶著利益之心而口出惡言,但我們大部分的惡言,都是因為嗔心而起。要帶著慈愛之心而說惡言,並不容易。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應該想想,自己聽到惡言時感受如何,別人的感受雖然不見得完全和自己一樣,但也會造成類似的不舒服。因為,眾生追求離苦得樂的欲求是一樣的。所以不要口出惡言。

煩惱串習甚難除,勇執正知正念劍,
貪等煩惱初生時,即斬斷是佛子行。(35)

此偈唸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一開始要斬斷煩惱並不容易,因此先懂得避開是很重要的。這像這裡所說,由於我們串習已久,因此只要煩惱生起,要斬斷是不容易的。因此,當煩惱快要生起時,我們應該好好思維一番,我們至少要想;首先自己覺知到快要生氣了,然後要馬上想到自己相信的上師,所謂相信即是自己歡喜與親近的上師,他曾經對我們說:「不要跟隨煩惱呀!生氣的時候要注意呀!」如此回憶上師的提醒,靜下心反省:「喔,上師曾經這樣告訴過我的,我要注意。」如此的想法,雖然不是直接降伏煩惱的對治法,但是因為擔心違背了上師的話語與對上師的恭敬心生起,這將幫助我們避免生起煩惱。

或者我們可以回憶自己喜歡的經典詞句,例如勿貪勿嗔的經文,心中想:「喔,我最喜歡的經典曾經這樣說過,我應該警惕,不要起煩惱。」這樣對於避免煩惱會有一點幫助的。這是在煩惱快要生起的時候可以想的,也就是呼呼喘著氣,快要生氣之前要思維的。

何時何處行何事,應觀自心何行相,
恆具正念與正知,成辦利他佛子行。(36)

我們要觀察自己的行為,例如一個愛護眼睛的人,看電腦或電視久了之後,他會閉起眼睛休息一下,或者到戶外看看綠樹等。我們愛護自心也是一樣,如果每分每秒都觀察著自己,那是很累的,除非裝一台監視器。但是我們可以規定自己每隔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半小時或一小時靜下來,看看自己。如果我們能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的心的話,那會非常的好。

「成辦利他佛子行」,利他並不是馬上就能實現的。許多時候我們會遇到一個情況就是,自己很想幫助某個人,但實在想不出方法,因此不知該怎麼辦才好。這時候不需要難過,你可以看看周圍有沒有垃圾,隨手將垃圾丟到垃圾桶裡去,這樣心情也會好一點,會覺得自己至少還能做些甚麼事情。因為有時自己實在沒辦法了,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利他的確並不容易,有時自己對人微笑,迎來的卻是一張張臭臉,或者想給別人一顆糖,別人卻視若無睹,讓自己很不好意思。那時候真的會不知該怎麼辦的。所以這時候,例如將垃圾丟進桶裡這麼一件小事,至少讓我們有點信心。所以說,利益他人時要懂得方便善巧,不要一下子寄望太高,作多少是多少,要量力而為。如此會比較安心,也不會有無力感。

如是勤修所生善,為除眾生諸苦難,
悉以三輪清淨慧,迴向菩提佛子行。(37)

由於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因此我們要做迴向。

依據經續諸論典,及眾聖賢所說義,為利修學佛道者,撰佛子行三十七。

吾慧淺薄少學故,文劣難令智者喜,因依經論與教言,佛子行頌應無誤。

然諸深廣佛子行,愚鈍如我難盡測,若有違缺諸過失,祈請智者慈寬恕。

吾以此善願眾生,皆依二諦菩提心,不住有寂得自在,咸成怙主觀世音。

為利益自他故,宣說教理之沙門無著,寫於水銀寶窟。

(課程結束)

以上文援引自: http://www.kagyuoffice.org.tw/karmapa_17th/teaching/Bodhisattva_37_practices/Bodhisattva_37_practices_4.htm

 

 

台長: 期指贏家
人氣(1,0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佛法密宗 |
此分類下一篇:《勝道寶鬘集》釋論
此分類上一篇:財寶天王黃財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