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03 02:34:03| 人氣12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梁山伯與祝英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古代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裝到杭州遊學,途中遇到會稽來的同學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鄞當縣令時,因過度鬱悶而過逝。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唐代文獻
中國許多古代典籍中都記載了梁祝的故事。唐朝張讀的《宣室志》中寫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在鄞縣志、寧波府志、宜興荊溪新志中皆有記載梁祝的故事。

明清文獻
明.徐樹丕《識小錄》有雲:「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
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
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伐。有司立廟於鄞縣。廟前桔二株合抱,有花蝴蝶,桔蠹所化也,婦孺以梁稱之。
按,粱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夫女為男飾,乖矣。然始終不亂,終能不變,精神之極,至於神矣,宇宙間何所不有,未可以為證。」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607061304046
*******************************************************************************************
梁山伯於十七歲時,離鄉赴杭從名師,於錢塘道上邂逅為了便利就學故易釵而弁的祝英台,性情相投,結兄弟之誼。在杭同窗三載,情深義重,但山伯迄未曉得英台的秘密。旋英台歸里,山伯十八里相送,英台芳心一片,已暗許山伯,曾多方暗示,使山伯曉得她是女孩子而向她求婚,無奈山伯是個淳樸的讀書人,沒有瞭解英台的暗示。後二年,山伯歸省,行前,師母告以英台秘密,始匆匆赴上虞訪英台,但英台已許字鄮城馬氏,山伯惘然歸家。後簡文帝舉賢良,郡以山伯應召,山伯便被認為鄮令。不料,山伯因苦思英台,竟一病不起。彌留之際,囑侍人給他葬在鄮西清道源九壟墟。溘逝時是寧康癸酉年八月十六日辰時。乙亥年暮春,英台于歸馬氏,過山伯新塚,臨奠哀慟,墓忽自裂自埋,把英台也埋進去。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70706107
*******************************************************************************************
最近我又迷上了
梁山伯與祝英台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就當作是故事吧
如同外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一般

現在的愛情是速食的
已經沒有像如此這般的感情存在了

如果有...也是幾億萬分之一

但是我卻還是希望
現在還有這種愛情的存在

畢竟這樣的愛
才會長長久久

台長: yun zhen
人氣(12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垔瓦-談情 |
此分類下一篇:不要錯過身邊愛你的人
此分類上一篇:愛情

lan
現在這年頭
這樣的愛 真的很少~

看的愈多 愈覺得這世界亂得可以!
2007-09-03 09:57:36
版主回應
大師所言不假~
哈哈哈
2007-09-22 12:12:52
pob1974
噯呀呀~~
你缺太久嘍~~
呵............
2007-09-07 22:17:25
版主回應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哈哈哈..
2007-09-22 12:13: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