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9-01 08:00:00| 人氣1,9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古代開學儀式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告別暑假,九月開學季來了!面臨開學,心中五味雜陳,尤其剛進入新學校的新鮮人,與一般學生相較之下,會特別有不一樣的感受。

其實古代並非九月開學,一年之中,開學也不只兩次,而且還有許多開學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開學典禮」,現在的開學典禮好像學校老師比較忙,學生只要到場,但在古代,可是不一樣的喔!

入學的時間

古代是農業社會,一切的事情都要以農事為主,所以只有在農閒時,才會抽出時間來讓孩子入學,

根據西漢崔寔《四民月令》所載,古人除「秋季入學」外,還有「春季入學」和「冬季入學」。到南北朝以後,古人的開學時間才漸漸的統一,「春夏務農,冬季入學」,成為了社會主流。宋陸游《冬日郊居》一詩寫道:「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自注即稱:「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

入學的年齡

雖然古代入學年齡沒有一定的規定,但基本上學生分為「成童」(大多為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為大學)與「幼童」(大多為八歲以上、十四歲以下,為小學),前者為正月農事未起及秋收結束開學,後者則是「正月硯冰釋、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開學。

明朝《嘉靖太平縣志》也記載:「令民間子冀盼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入社學。」但仍會視心智發育或家境情況而有所異,有些神童在七歲以前便入學,但也有二、三十歲才入小學者,《魏書·劉蘭傳》記載北魏人劉蘭是「年三十餘,始入小學」。

 

入學前的準備

學童入學前,拜請老師是首要之務。官學是由朝廷指派專門的老師,一般民間私塾就得自己找了。

古代的私塾老師,都是在當地有名望、有德行、有學識以及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來擔任,這樣的人才能受到周圍的人所認可。

拜請老師時,家長們要準備豐厚的禮品和贄見禮(即學費),由於各家家庭條件不一,所以學費沒有定額。若是富庶地區的私塾,多以銀兩錢幣作為學費,稱為「脩金」。明代黃佐在《泰泉鄉禮·鄉校》中寫道:「其束脩務從俗加厚。在城大館官給銀二十兩,有司以禮待送。在鄉則約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錢。」

私塾的場地一般是由家族祠堂來提供,家長會擇定入學吉日,並為孩子置辦入學用品,如桌椅、文房四寶等,還會準備祭拜先人的祭品,祭品一般提供芹、藻(寓意勤奮與早起)等普通菜餚,後來逐漸演變成為豬、牛、羊即三牲的肉食供品。

入學當天,孩童們會著新衣服和紅鞋子,討個好彩頭,家長也會準備以下四樣早餐:豬肝炒芹菜、蒸全尾鯪魚、豆腐拌蔥和兩個紅雞蛋。這些菜餚可不只是為了讓孩子填飽肚子好學習,那是有寓意和講究的,古人最為重視,分別代表著「勤學當官」、「躍入龍門」、「聰明伶俐」和「連中雙元」。

連菜餚都有寓意,好似過年還有婚宴喜慶,其實並不誇張,因為自漢朝以來,入學禮、成人禮、婚禮和葬禮便被列為人生四大禮。

關於入學禮

春秋時期,魯國君主僖公在都城泮水修建宮室泮宮,《詩經.魯頌.泮水》:「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泮宮不僅舉行大型儀式,也用來教育貴族子弟,後來泮宮就成為學校(尤指官學)的代名詞。

從北宋開始,州縣官學和孔廟中開始修建半橢圓形的水池,即為泮池,上有石橋。「入泮禮」是指童生通過縣試、府試、院試三場考試,考中秀才進入州縣官學成為新進生員時,入學宮拜謁孔子的典禮儀式。如《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寫道:「捷報貴府相公匡諱迥,蒙提學御史學道大老爺取中樂清縣第一名入泮。」

「入泮」這個儀式是有的,但網路上流傳「《禮記·王制》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這段卻是令人存疑,因為我自己去查看《禮記·王制》並沒有相關文字,而且也有人提出質疑(詳見【舉行傳統「入泮禮」的陝西小學,你們可能被騙了】),然而各大報章、網站,還有許多學校都依樣畫葫蘆,似乎也沒有相關單位去考究出個所以然。

我自己是心存疑惑的,但還是把一般流傳的四項流程列出給大家參考(只能說它可以當作賦予意義的儀式,但並非自古以來流傳的古禮):

一、正衣冠-《禮記》有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正衣冠是明事理的起點,古人對於衣裝打扮,是很看重的一件事。所以入學的第一環節就是教會學生「正衣冠」,學生一一起立,由老師依次為學生整理好衣服。要讓學生愛自己,尊重自己,衣著整潔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格與典範。

二、行拜師禮-行拜師禮是一項很隆重的環節,先對至聖先師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大禮,再拜老師「一跪三叩」之禮,然後獻上六禮束脩——芹菜(勤奮好學)、蓮子(苦心教育)、紅豆(鴻運高照)、紅棗(早早高中)、桂圓(功德圓滿)與乾肉條(表達弟子求學的誠心與恭敬。)。《論語·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所以孔子也是以束脩作為學生來拜師的學費。

三、淨手淨心-老師會叫人拿來盛著水的盆,一一讓學生洗手,洗手不僅意味著除去風塵,也是在提醒學生要心無旁騖,要專心致志的學習,洗去污穢,留存精華。

四、開筆禮-即「硃砂開智」,由老師手持蘸有硃砂色的毛筆,在每個學生的額頭上,點上一個類似「痣」的小紅點。因「痣」與「智」諧音,意謂著開通學生的智慧。

最後是「描紅開筆」,由私塾老師帶領著學生寫下第一個字,一般來說,都會寫「人」或「一」這種筆畫較簡單的字,意謂教育為人、學會做人,而「一」有初始之意,亦有一心一意、專心致志的期許。

至此完成後,代表學生已經正式拜在先生門下,踏上求學之路。

雖然上述的步驟非古禮,但《禮記.學記》有提到「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也就是說,大學開學的時候,學生都穿著禮服,以蘋藻之菜祭祀先聖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先練習《詩.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歌,勸勉學生以蒞官事上之道;擊鼓召集學生,正式打開書篋(書包),取出書來聽講,這是確定的。

人云亦云的跟風行為在社會中屢見不鮮,但身為教育人士,照理說應比一般人更求真求實,畢竟要成為一個讓人信服的典範,必須在細節上做到。然而無論兩岸三地,都有照著所謂《禮記.王制》無中生有的「入泮禮」舉行開學儀式的報導;更奇怪的是,台灣曾有幼兒園舉辦入泮禮(相關報導),讓學童們遵循束脩六禮完成拜師後,再向爸媽奉茶、按摩肩頸、仔細清洗雙腳,弄成另類「雙拼」。「入泮」的主角明明是老師和學生,怎會和家長有關?這時表達對家長的感恩也挺奇怪的,不如在父/母親節之類的節日來表達,而不是通通放在一起的大雜燴,這樣儀式的重點會混亂,感覺只是弄個噱頭、譁眾取寵而已。


入學是成長的第一步,古時入學的各個環節,皆蘊含了各種道理,這樣儀式感能讓學生感受到對學習的重視,在現今仍可取其精神,加以變化創新,讓開學不只是「暑假結束的惡夢」,而是「迎接成長之道」。

台長: Tinkle
人氣(1,95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愛,文字 |
此分類下一篇:中秋節只知吃餅賞月?其實還與月老有關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超商創意店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