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04 21:52:44| 人氣2,790|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望你燉當歸

推薦 1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2-01-04更生日報

該圖與故事本身無關,那年在彰化靜思堂某成果展拍到此圖,只見那拉琴之人苦皺著眉宇,加上琴聲嘰嘎好似痛苦萬分?當時曾想,拉琴如此何苦來哉?回家之後寫了這個故事。

 

 

十點半左右,老人們就開始用餐了。

 

用完餐沒有親人來探望的老人,也都回到自己的床位去躺著休息了。

 

假日的安養院是如此的孤單與冷清,冷涼的空氣和中午的豔陽,似乎是不協調的同時存在著。

 

院長挺著傲人的鮪魚肚,斜躺在會客室的沙發上,手裡一把胡琴嘰嘰嘎嘎的響著,音律不準的「心酸酸」透過刺耳的絃聲,讓人聽了彷彿跟著柔腸寸斷。

 

原本想回床休息的汪老先生,聽到熟稔的老歌旋律透過胡琴傳送著,要志工把輪椅推到會客室去。

 

「何日君再來」的音符下,極少說話的汪老先生,無力站立的右腳竟然跟著打著節拍,眼眶有點濕潤。

 

「阿伯!您若活到一百歲,我讓您免費住一輩子!」

 

「為什麼?」志工忍不住好奇的問院長:「一百歲,或許只能躺在床上,無法過來聽您拉胡琴了吧!」

 

「一百歲是人瑞,是寶欸,敬老尊賢我不收費!」汪老先生眼淚突然潰堤般的汎流,鼻水也跟著滴了下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若真的是寶,汪老先生怎又會在此安養呢?

 

八十四歲的汪老先生有三個女兒兩位兒子,汪老太太於十年前就往生了。

 

大女兒自從大學畢業到美國留學,拿到綠卡就很少回到臺灣。另外兩個女兒都是國營事業的中階主管,只因嫁做人婦也不能陪伴身邊。

 

大兒子是生意人,大陸台灣兩邊跑忙忙碌碌卻也一無所成,變得居無定所。

 

小兒子是醫生,媳婦是藥師。

 

在老伴還未往生前,兩老一起住在診所後的舊厝裡,前面靠馬路的新屋是診所。

 

那一年老夫人因肝癌往生之後,這醫生兒子就很少再踏入舊厝一步,任由老先生在裡頭如何過日子,他幾乎不聞不問。

 

新春年節,診所休診醫生帶著醫生娘和孩子門出國旅遊前,倒是先打個電話跟兩位姊姊交待一番就走了。

 

女兒們看不下去了,一起出錢請弟弟請個外勞來照顧老先生。

 

外勞是請到了,但外勞只煮兩餐給老先生吃外,其餘時間則在醫生的別墅裡幫忙打掃。

 

姊妹們也解不開這父子倆的心結,在萬般無奈下只好把父親送到這安養院來了。

 

老太太未過世前曾說,小兒子是醫生生活沒有問題,大兒子生意做不好身上又有控制住的癌症。因此,將房子全給了大兒子,靠馬路的房子給小兒子開診所,卻沒想到當所有都登記完成時,公所來文馬路要拓寬,那醫生兒子真的是什麼也沒得到了!

 

常說養兒防老,然而有了此心結後,就讓得到家產的兒子去養老的吧!

 

老太太過世快十年了,馬路一直沒有進行拓寬,但醫生已經在市區找好開業地點,擇日離去了。

 

汪老先生每日盼望著兒子來看他,但兒子卻不曾來過,女兒女婿常來卻滿足不了他想見兒子的企盼!

 

「阿伯點一首,我拉給您聽!」院長招呼著汪老先生。

 

「望你燉當歸!」汪老先生用台語,輕聲的說著。

 

「啥!有這一首歌?我那欸無聽過?」院長有點不好意思的問著。

 

汪老先生輕輕的哼出「望你早歸」的旋律,會客室的空氣幾乎是要凝結了一般!

 

沒有胡琴的弦聲,只有汪老先生抽泣的鼻音,伴著斷續不成調的歌聲!

 

2012-01-04更生日報

20047 慈濟道侶叢書《在季節的窗下 開放著芬芳》p.71

台長: Tellme
人氣(2,790) | 回應(11)| 推薦 (1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非常好攝 |
此分類下一篇:教養是關鍵
此分類上一篇:養兒育女

(悄悄話)
2012-01-05 00:57:50
kevin趙
問兄,為何有那麼多愁?

為何不從我們自己做起,
讓後一代,不要背負那麼多壓力。

後代,沒有權利選擇,不要被生出來
我們,有權利選擇,不要生他們出來

我們選擇生,就要負責養
他們沒得選,理論上也沒義務養上一代

我們養上一代,孝順也好,報恩也好,這都是後天創造的人倫概念。
美國人,18歲以後放單飛,兩不相欠,老人國家養,會比我們糟糕嗎?

老了後,誰養都不對,自己養自己最實在;自己養不起自己,賴活也真的很沒意思,自我了斷最平實。
2012-01-05 11:17:43
版主回應
趙兄的理念和小弟很接近
結婚後就對老婆說過 要努力存錢 以後養老 老了退休了 自己到安養院報到 孩子長大各自隨緣
當年要入伍服兵役那天 老爸送我到車站搭車 口袋裡摸出六佰塊 他說 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錢 退伍回來 就自力更生 若繼續讀書 學費他負責 我對我的孩子說 能讀儘量讀 離開學校後 自己想辦法
所幸我的孩子們都很獨立
至於自我了斷 說來簡單做來困難 時間點的選擇 宗教信仰的根深蒂固 都不是人類腦袋能思量的 生老病死 由不得自己決定 但是用心過生活卻是應該的
2012-01-05 11:48:29
ivy

好過份哦
自己有能力
幹嘛還要分財產呢
都是自己人
那麼計較
我看他應該也不會是好醫生吧
一點愛心都沒有

我又罵人了
不行
要乖一點了~
2012-01-05 16:04:32
版主回應
小妹可是先罵先贏了 呵呵呵
2012-01-05 16:09:46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2012-01-05 16:58:50
好攝客-------小煌
嗯 真的有點感傷啊
2012-01-06 16:07:32
版主回應
2012-01-06 16:38:39
淡淡的幸福..
我想我還是好好照顧自己和老公的健康...
以後老了..才能好好生活...

小孩長大了..也有自己的生活要過...
怎麼可能帶著老人家一起生活...
時代變了..靠自己最實在啦~~~
2012-01-06 16:16:51
版主回應
老人家要的不多 只是個陪伴而已 世態在變 這已變成一種奓求 因此大家要把自己的身照顧好 或許這奓求能降到最低吧
2012-01-06 16:38:21
阿端
由於工作的關係
我常接觸到對父母忿忿不平的人
大都是源於父母的偏心、不公平
父母通常疼嘴巴甜的人或是弱勢的那一個

據統計越越有成就的子女,離父母越遠~
2012-11-26 00:54:24
版主回應
越有成就的子女,離父母越遠~
這是無奈的事實
但是 沒有父母不希望子女 展翅高飛 功成名就呢?
現在少子化 甚至單子化 偏心 不公平 的狀況 或許有所囀變吧?至於變好或變壞 天曉得
2012-11-26 11:36:15
(悄悄話)
2014-10-23 14:24:00
(悄悄話)
2014-10-23 17:21:48
(悄悄話)
2014-10-23 21:01:01
(悄悄話)
2014-10-24 12:40:37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