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3-26 17:55:51|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早已是故鄉的異鄉人

我們早已是故鄉的異鄉人

 

 

美國人何偉(Peter Hessler)在《甲骨文》開篇寫到:“從北京到安陽——從現在的首都到被視為是古中國文明搖籃的城市——搭火車要花上六個小時。我坐在床邊,有時不免覺得單調麻木。窗外的風景如壁紙壹樣地重復:壹個農民、壹片田、壹條路、壹個村莊;壹個農民、壹片田、壹條路、壹個村莊。這份重復的感覺並不新奇。”

 

這樣重復的風景在早年讀書的時候處處可見。每年從學校回到老家都會像何偉壹樣搭乘火車,那種單調重復的風景歷歷在目:壹個農民,壹片田、壹條路、壹個村莊——那些矗立在北方曠野中的無數村莊中,有壹個就是我的家鄉。這樣的風景這些年有了什麽樣的變化呢,農民幾乎看不到了,壹片片的田地上很突兀地出現了正在建造的高樓,村莊越來越稀少,越來越空無。事實上,我的家鄉就像那位上海大學的博士的返鄉筆記中說的情況,除了南北地理上的差異,人情與世俗並無二致,大部分年輕人都進了城,壹年在外,村中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純正的莊稼人越來越少。

 

沒有人再種莊稼:壹方面是地劃分得越來越少,我印象中,在十年前,村裏每個人還能分到將近三畝地,現如今已經不足壹畝;另外,種地的收成越來越低,壹年下來,刨去農藥、化肥、灌溉等成本費用,所收獲的糧食除去全家食用,其余售賣變成人民幣少的可憐。對農民來說,吃飽飯已經不是問題,手中沒有錢花才是大問題。為了掙錢,只有脫離土地的束縛,進城也罷,轉行也罷,只要有途徑可以掙錢,他們都會嘗試。

 

沒有人再留戀壹畝三分地,老婆熱炕頭的簡單生活。父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有人甘心留守在鄉村,伺候那壹片莊稼地。更不要說那些年輕氣盛的青年人,外面的大千世界太精彩,誘惑無處不在,處處都充滿了可能性,而留下來只會慢慢枯萎。根據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高中畢業前夕,田曉霞請他在國營食堂吃飯,順便告誡他說即使回到農村,也千萬不能忘記讀書:“不管怎樣,千萬不能放棄讀書!我生怕我過幾年再見到妳的時候,妳已經完全變成了另外壹個人。滿嘴說的都是吃;肩膀上搭著個褡褳,在石圪節街上瞅著買個便宜豬娃;為幾報柴禾或者壹顆雞蛋,和鄰居打得頭破血流。牙也不刷,書都扯著糊了糧食囤……”

 

這不是對鄉村生活的抹黑,是活生生的現實,多少年亦如是,仿佛亙古未變。我們不可能都有足夠的自信,像諾獎詩人切斯沃夫?米沃什壹樣說壹生保持著壹個小地方人的謹慎,那正是因為他去過了很多地方,反而沒有成為壹個世界主義者。而那些終生生活在鄉村的人們,他們對生活的認知無法超越自己的壹畝三分地,巴掌大的天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鄉村生活與城市生活的最大差別在於,前者只有壹種慢慢萎縮、枯萎、衰老的生活狀態,而後者至少提供了無數生活的可能性。

 

進城打工是農村年輕人普遍選擇的方式,對於那些已經成家立業,有了孩子的人,他們更願意選擇在附近的縣城做點小買賣,貼補家用。這裏最為吊詭的部分在於,對於那些進城的打工者來說,他們清楚城市並非他們的家鄉,當他們遠離了家鄉進入新鮮的城市時,他們更加清楚是城市中的異類。雖然壹年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城市,但是城市只是暫留之地,是掙夠錢都轉身離開的所在。他們當然想留在城市生活,而且有很多人都成功了,他們在城市拼搏了大半生,買了房子,結婚生子,從此成為這個城市的壹份子,但是他們的記憶仍然生活在鄉村裏,完全的城市人至少需要兩三代人才能完成這個蛻變。而對於打工者來說,城市是壹個大寫的他者,無論是人情世故,文化差異,城市政策,工作環境等等都讓他們更加明白,他們不是這個城市的壹份子。我所在的城市原本有大量的城中村,其中聚集著數百萬人的打工者,今年隨著城中村的拆建工作的展開,大部分的打工者遭到了心理上的驅逐。這樣的事情無時無刻不提醒他們,這個城市與他們無關。所以,當他們攢夠了足夠的錢,就會義無反顧地回去,回到家鄉去。

 

城市不是他們的家,但家鄉亦是面目全非。這種心理上的扭曲十分微妙,壹方面是他們見到了城市的模樣,城市文明的記憶覆蓋了原本童年鄉村的記憶,所以家鄉亦非原來的家鄉。他們需要重新建構壹個適合自己生存的新的家,從城市回來的打工者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去鄉村附近的縣城買房,構建壹個新家——盡管鄉村距離縣城不過四五公裏的距離,但在心理上,他把自己變成了壹個城裏人。這是拉動縣城經濟的主要驅動力。而另外壹部分從城市回來的打工者,用自己半生舍命打工的積蓄,娶妻生子,重新在鄉村定居下來——他們會重新修建自己破舊的房子,大大的庭院,光鮮亮麗的門楣——哪怕壹年到頭,這個院子的房子都是空蕩蕩無人居住,他們也要修繕起來。對這壹部分農民老說,家,就意味著每年春節回來居住半個月的空房子。只有在壹年到頭的春節,返鄉的大潮才讓空無的街道充滿了人群——正如另壹方的城市,突然變成了壹座空城。在鄉村,春節前夕,縣城中的各大商場總是人滿為患,原本人跡寥寥的攤位上都擠滿了購買衣服、年貨、吃食的人群。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周圍有這麽多的人口,哪裏都擠不下。

 

幾乎無人留戀鄉村生活,這就是現如今農村的現狀。變化無時無刻不再發生,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在於,這種變化仿佛是突如其來的,就好像原本亙古未變的古老生活方式,突然被壹種強大的驅動力給打破了,壹下子所有的東西都開始流動了起來。壹切堅固的東西都消散了。妳只有變化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壹旦妳停下來,妳就會被時代拋棄。這種被時代裹挾著身不由己的變化,城市的上班族能感覺到,鄉村生活的農民同樣深有體會,他們目之所及,耳之所聞,全都是這種物質和精神上的巨大落差。他們的恐懼更加根深蒂固,因為土地無所依靠,這就意味著奪去了他們手中最後的救命稻草,只有絕處逢生,毅然出走,尋找新的生存方式,才能跟得上這種變化。

持久液 持久藥  德國必邦 美國黑金  2h2d  綠騎士   必利勁 必利吉

可以借用英國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的術語,把這種變化的世界稱之為“液態的變化世界”,顧名思義,液態的生活即是流動的生活,這是壹種生活在永不確定的環境中,缺乏穩定性的生活狀態。這種生活處處彌漫著壹種揮之不去的焦慮與恐懼,我們害怕措手不及,害怕跟不上潮流,害怕被別人拋在後面,害怕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流動的生活,流動的是無數的恐懼,這是鮑曼對流動的現代性最為精準的體驗。流動的生活暗示了壹種觀念:表層即是意義的全部。妳沒有多余的時間去追尋生活之下蘊含了的什麽。借用鮑曼的話說:這個世界中的壹切都是變動不居的,包括我們追隨的時尚與我們關註的對象:“我們有夢想也有恐懼,我們有渴望也有厭倦,我們既充滿希望,但又坐臥不安。我們賴以謀生以及為之謀劃未來的周遭環境也在不斷變化。”在這個液態的現代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轉瞬即逝,不變的唯有變化本身。

 

變化是我們這個社會中唯壹可以確定的東西,城市在變,鄉村也在變。我們都在追逐著自己的夢想和生活,不過是有的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有的人失敗了。剛剛拿到歐逸文(Evan Osnos)的《野心時代》,這個書名形容中國這個巨變時代恰如其分:“在中國,壹度是集體合唱的國族敘述,正碎裂為十億個故事——有血有肉、具備個人氣質而且孤單奮鬥的故事。”這個時代是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時代,農婦的女兒可以努力上進,由工廠流水線女工扶搖直上進入董事會,打工仔可以成立上市公司,煤礦工人的兒子可以影響時代的進程。正是這些成功的故事激勵著壹批批農民的兒子進入城市,他們也有自己的野心,不甘心在鄉村默默無為,度過壹生。但是伴隨著這種野心的無論成功或者失敗,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變化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們都變成了自己家鄉的異鄉人,壹個匆匆的過客,壹個借助春節的短暫性觸摸維持不變的假象的現代人。城市化進程把進城的打工者同化為城裏人的同時,也將鄉村同質化自己的影像。在我的家鄉,即將進行的幾個舉措,就是在未來幾年,把鄉村聚集在壹起,統壹搬遷進城,然後將剩余的土地大規模承包種植。這種農村強行城鎮化的趨勢很是明顯,我們那個村子的很多土地已經被承包,而且沒有人惋惜失去自己的土地。這就意味著,如果妳現在不積極尋找其他生存方式,遲早會被城鎮化模式強行驅逐。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積極求變。如果這種變化是無法阻擋和避免的,為什麽我們還要惋惜這種變化呢?

 

鄉愁是壹種致命的浪漫,田園牧歌生活的背後是多少的黑暗與辛酸,懷舊多少是知識分子的強顏歡笑,所以我始終對劉亮程和韓少功書寫的鄉村系列散文充滿了懷疑。哈佛的俄裔女學者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給“懷舊”壹詞下的定義是“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沒有過的家園的向往”。換句話說,在遠方想家並不是懷舊,但是如果妳返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鄉,卻再也找不回到家的感覺,那才是真正的懷舊。懷舊是壹種喪失和位移,懷舊同時也是壹種情感的沖動,精神的漂移,記憶的沈迷,幻象的覺醒。兒時的壹首歌總能打動人心,不是因為它的動聽,只是因為那首歌牽動了兒時的美好記憶。我們所懷想的只是壹種記憶的幻象,夢想的家園。返鄉的沖動壹次次沖擊著內心的柵欄,壹旦等妳按耐不住返鄉的沖動,把壹種記憶中的夢遊拉回清醒的現實,付諸行動的話,失望的情緒會擊潰妳脆弱精神的防線,妳遲早會發現記憶中的家園早已千瘡百孔,面目全非。換句話說,當那些人哀悼著鄉村正在喪失自己傳統的時候,別忘了他們是在城市窗明幾凈的房子裏奮筆疾書。

 

2013年有壹本書是何偉的妻子張彤禾(Leslie T. Chang)寫的《打工女孩》,那本書讓我覺得反感之處在於,她先承認面對那些打工者時,“她是壹個外人”,但她強調說,但“我遇到的每個人也都壹樣,正是這種共同身份,讓我們敞開了心扉,跨越了歷史、教育背景,社會階層的重重鴻溝,建立友情”。這是個壹廂情願的說法,妳的社會階層,教育背景,華裔身份任何壹個都是不可跨越的鴻溝,而且這個鴻溝有時候不是妳的觀察對象設立的,而是妳自己自動設立起來的。事實上,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是讓我意識到,我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鄉村之子,與張彤禾的視角並無二致,我們把自己變成了異鄉人。我寧願承認這些打工者大多是沈默的大多數,我們沒有辦法去盡量客觀的書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故事和生活,他們所遭受的苦難在文字的包裹之下都顯得過於蒼白無力了。張彤禾通過《打工女孩》所揭露的真實,只不過是被嚴密修飾的文字,強烈的主觀視角,先入為主的結論,獵奇目光過濾後的真實幻覺。

 

換句話說,早在我們離開了鄉村之後,都變成了壹個回不去的異鄉人。無論是我們這些靠讀書進入城市的人,還是那些很早就進入城市的普通打工者。我們之間面對鄉村的經驗並無二致,鄉村被異化為了他者的目光,回家是自我欺騙的幻覺。我們是城市的邊緣人,家鄉的異鄉人,精神上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我們與那些打工者之間唯壹的差別在於,我們會講述、修訂、抒發自己的經驗,而他們才是沈默的行動者。他們的行為比我們更重要,因為正是他們攜帶著關於城市的經驗和記憶回到鄉村後,改變了鄉村的面貌。而我們只是吟唱著鄉村的挽歌,在城市中繼續生活、懷想,壹生都在尋找那個回不去的家鄉。

台長: taotaoba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