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14 13:39:54| 人氣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別當足球明星 要做員工的教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篇文章摘自: 商周特刊優勢系列 管理特刊
作者:曠文琪

國際企業正流行向球隊教練學習管理經驗。他們體會到,未來企業需要的人才,不是超級明星;而是能組織團隊、帶動團隊成長,邁向卓越的教練。當個好教練的四個技巧,帶你成為明日之星。

什麼樣的能力,會讓奇異(GE)、IBM與嬌生、3M與聯合利華、微軟等跨國企業,列為專業經理人必備能力,還被財星(Fortune)雜誌直指,是目前管理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答案是,教練力(coaching)。這個原本是運動界的用語,近來被廣泛運用到企業、人際關係、生涯規畫上。

教練與傳統管理者的最大差別在哪裡?簡單的說,教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導他人學習與成長,朝著目標前進。而不再如傳統管理者般,只是規定員工要做什麼,要求提高效率,並且用各種制度去控制他們。

當代最負盛名的趨勢專家約翰.奈斯比(John Naisbitt)說,講求效率的職業球隊,是未來企業最值得效法的對象之一。身兼星巴克咖啡與西雅圖超音速籃球隊老闆的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也直言,經營球隊的難度並不亞於經營一家企業。

為什麼大家對於教練的管理能力這麼推崇。答案很簡單,一個好的教練,可以擺平球隊內眾多的明星球員,讓他們互相激勵,但不會互相抵銷力量。他能夠截長補短,讓一個團隊發揮最大的力量。而球隊的挫折可能每天都在發生,他卻能激勵他們,讓他們下次上球場時,仍能越戰越勇。

約翰.奈斯比認為,體育界的用人模式,正是經濟領域未來的人才延攬模式,就業市場靠供需來決定,球隊選擇最佳球員,而最佳球員則選擇心儀的隊伍效力。在知識經濟時代中,財富的來源,將會集中在人,而不是物品上。誰能修好「帶人」這門功課,成為一個優秀的教練,誰就會成為最值錢的經理人!

不當萬事通的專家 應該協助員工發揮潛力

如果說,傳統的管理模式是對事不對人。那麼,新的管理思維,則將回到以人為本的概念。《第8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先前曾寫下要成功所需要訓練的7個習慣,但是他發現,唯有回歸基本面,讓每個人因為熱情而自主性的發揮潛能,並且不斷學習,才能真正讓個人或是企業,從成功邁向卓越。

教練學聽起來很抽象。不如先聽聽,龜兔賽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要教我們,跑得快的兔子不一定是贏家,最後兔子輸給了烏龜,主要是因為兔子對對手掉以輕心。

傳統的管理者,可能只會對兔子(也就是員工)予以懲罰,或是要求兔子提出一份「我為何失敗」的報告就結束。頂多,在下一次可能的龜兔賽跑來臨前,告訴兔子,如果你贏的話,我會多給你什麼獎賞,但是輸的話,懲罰也會更大。

但是在《如何訓練一隻兔子》的作者伊藤守眼中,一個好教練採取的手段就會不同。他說:「如果我是兔子的教練的話,我一定想辦法讓兔子跑贏。」

他說,一個好教練,應該一開始就該發現這隻兔子的「能力」與成就動機不成比例。對兔子而言,贏得比賽所應該具有的能力當然不成問題,他本來就跑得比烏龜還快。但由於競爭的動機不夠強,所以無法一直保持與烏龜競賽的欲望,最後才會落敗。

他認為,一個教練在兔子跑輸後,應該做的事情是,針對到目前為止所發生的問題,做360度的思考,以便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發現原因後,還要提出一個詳細記載訓練流程的具體對策。單單只從龜兔賽跑的結果,就跟兔子說你太輕率了,要改進,很難讓兔子心服口服。

比如說,兔子的問題是在於,成就動機不強。教練一開始,必須傾聽兔子的想法,了解兔子行動欲望不強的主因,然後試著激發它之外。激發後,也必須讓兔子了解,為了要成為贏家,除了擁有行動欲望,與本身跑得快的天賦外,還可能要學習其他的技能,才會成為贏家。

伊藤守的結論是,與其一味的教訓兔子不可以戲弄烏龜,以及警告兔子不准中途睡著,就好像是要禁止辦公室裡的年輕人把頭髮染成咖啡色,或要求他們必須時時保持笑容一樣,根本是不可能達成的事。所有的人都必須體會,當新世代員工的自主性越來越強時,要驅動員工,就必須改變與他們對話的方式。

好教練的第一步 傾聽員工真正的想法

根據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的《口袋大師教你教練策略》一書指出,一個好的教練不會只是萬事通的專家與主管,只會指揮人前進,而是能協助每個人發揮最大的力量,做好自我管理;而在此過程中,大家因而逐漸凝聚共識。一個好的團隊就此形成,團隊成員雖然各有優缺點,但是卻能夠互補支援。

最棒的是,在協助的過程中,不僅被教練者可以成長,教練本身在溝通中也可以獲得成長。「那才是真正的領導力……,領導是一門藝術,而且對人的影響是有原則可循的。如果你遵從這些原則,你的影響力和道德權威就會增長,你就會得到更多真正的領導力,」科維說。

而要成為一個好教練,你必須先修煉以下4個技能。擁有了它,你的「球員」才會願意追隨你,跟你與團隊,一起成長。

第一、是傾聽。會傾聽的教練,才能真正了解球員的能耐與想法。不會總是以自己為是,以他人為非。

很多人常犯這個錯而不自知。《教練》一書引述一個故事。美國知名的主持人林克萊特有一天訪問一個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想說:「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都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這時,所有觀眾都笑到東倒西歪,林克萊特繼續注視這個孩子,想看他是否是自作聰明的傢伙,但沒想到,接著這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於是,林克萊特繼續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那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還會回來!我還會再回來!」

故事中,林克萊特一開始犯的錯,跟一般主管相似。先是沒有耐心聽完話,就抱持著以往的刻板印象,猜想小孩說話的語意,等著看他出糗,還好到最後關頭,他關注到小孩的肢體與情緒語言。誠懇的發問,才沒有刺傷孩子的心。

學會傾聽的第一原則就是,先把對方的話完全聽完再做評斷,拋棄所有的刻板印象。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自認為,他有良好的溝通技巧,關鍵在於完整的傾聽。

指責語氣讓人緊張 用啟發式問句找出癥結

二、問對問題,找癥結。不過,要能了解你的球員,除了傾聽,還要會問問題。問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將決定你得到答案的真實性。

在《人本教練模式》一書中就有這樣的案例。一位財務經理在工作中不小心出錯,主管問他,「我提醒你很多次了,你為什麼還是出問題?」這個問題讓這位財務經理的情緒更緊張,最後選擇推卸責任,因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批判。

但如果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啟發性的,如主管問:「如果這件事情從頭再來,你會看到什麼不同的做法,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結果?」接下來的回應就會是認真的思考,透過交談,這位主管一方面試圖找出問題的關鍵,讓這個錯誤不再發生,一方面,也可以協助這位經理看到自己的盲點,看能否以再增加訓練或是其他方式,來改善工作方法。

一位好教練要做的就是,問對啟發性的問題。問題最好是以開放式的問題為主,因為如果只是問封閉性的問題(要對方回答是或不是),被教練者其實很難完全把自己的想法、需求,還有感受說出來。

三、判別什麼才是事實。先前兩種技能,主要談的是,一個教練怎樣「探索」被教練者的過程。接著,一個教練要有判別力,才能反映事實,幫助你的「球員」看到自己的盲點,並且調整自己的心態。

比如說,當部屬對你說:「我沒有學過經營管理,能力不夠,沒辦法開發市場。」教練型主管就必須為他做判別:「你沒有學過管理是事實,能力不足則是你自己對自己的演繹。沒辦法開發市場,不是因為你沒有學過經營管理,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教練型主管若進一步發問,你們可能會發現,員工沒辦法開發新市場的原因,其實可能是他擔心自己的語言能力不足。那麼這時,你們可以一起尋求改善語言能力的方案,並且擬定未來的學習計畫。

四、回應員工。一個好教練協助球員找到自己的問題後,就要及時的、具體的提出回應,這些回應最好是貢獻自己的經驗談,但不必要求對方照單全收;例如,你可以這樣說:「我能體會你的心情,我以前的經驗大概是這樣……」「當然,這是我的體會,你也可以不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回應的分寸必須拿捏好,不是直接給建議,「你最好…」才能保持中立。還有,很多領導者常常習慣棉裡針的溝通方式,如「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先是肯定,接著是批評與教訓,這樣只會讓部屬感覺你很虛偽。

如同《人本教練模式》一書所指出的,一個好教練應該把自己當作是鏡子,讓球員看清楚自己,他才會願意改變,去成長。而當球員成長時,你的球隊也將在無形中,變成一支卓越的球隊,把你推往另一個想像不到的職涯高峰。

*教練的修煉心法
1.傾聽
真正用心傾聽,包含6個技巧:
(1)總是和對方保持目光的接觸;
(2)總是面帶微笑;
(3)仔細注意到對方的肢體語言;
(4)從不打斷對方所說的話;
(5)最後,以自己的話重述對方的說法;
(6)切記,聽完對方的話,再評估此人。

2.問對問題,找出癥結
最好使用開放問題發問。

3.判別事實
不要只相信表面的話。

4.具體回應
要拿捏好分寸,盡量維持中立角色。

台長: 台兆國際股份公司
人氣(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企業溝通與管理 |
此分類下一篇:擦亮品牌 品牌再造
此分類上一篇:力晶半導體資訊長袁萬亮:「想清楚自己的需求,IT應用才可能領先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