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01 10:38:22|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陸TCL彩電 退出歐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濟日報/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2006.11.01 02:39 am

全球最大電視廠的大陸TCL集團將結束自有品牌彩電在歐洲市場的銷售業務,未來轉做OEM,這等於宣告兩年前併購法國湯姆遜的彩電業務失敗。日前台灣資訊大廠明基宣布併購德國西門子公司手機部門慘遭滑鐵盧,是華人兩大企業集團併購歐洲品牌折兵損將的兩大案例。

TCL集團日前公告,由於旗下TCL多媒體歐洲公司的業務表現不佳,截至2006年9月30日,在歐洲業務上的累積投資損失達2.03億歐元,成為TCL集團虧損的主要原因,將採取措施,徹底改組歐洲業務,以減少進一步損失。

9月28日,明基董事會通過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明基交出德國子公司經營權,估算過去三季帳上認列虧損超過6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250億元)。明基去年10月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成立BenQ Siemens手機品牌,但效益一直沒有顯現,明基不堪虧損,終於壯士斷腕,與西門子拆夥,啟動停損機制。

反觀TCL集團結束在歐洲自有品牌彩電銷售業務,也意味TCL當初訂下的國際化目標沒有達成。2004年,TCL收購法國彩電品牌的湯姆遜的彩電業務,組成了全球第一大的彩電企業TTE。

TCL集團總裁李東生曾表示,未來18個月內合併的業務能盈利。但TCL在歐洲彩電業務的經營虧損累累,成為吞噬TCL利潤的黑洞。

TCL出招,以新的業務模式,擴展其在歐洲現有的OEM業務,服務歐洲現有客戶。與原有的商業模式相比,新的商業模式大幅簡化了多媒體歐洲業務,擁有精簡、高效的研發、採購的供應鏈和組織結構。

全球最大專業記憶體模組廠金士頓創辨人兼副總裁孫大衛日前表示,台灣廠商做代工,毛利相當有限,但賺得到錢;一旦想要建立自有品牌,就會與大廠產生利益衝突,下場不是被「抽單」,就是「壓低代工價格」。走自有品牌是一條漫長、艱辛的道路,企業主要有長久的耐力。

他認為,地理位置、文化差異也是影響品牌之路能否成功的關鍵。台灣企業想在歐、美創造出自有品牌,得付出更多人力及成本,但因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往往事倍功半。例如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聯想併購IBM的個人電腦部門,都出現文化融合的問題。

【2006/11/01 經濟日報】

台長: TaiwanBright
人氣(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家電 |
此分類下一篇:聯發科電視晶片 傳搭上Sony
此分類上一篇:LG墨國電漿模組廠運作 月產六萬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