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18 10:43:00| 人氣7,68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三清四正……行正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般而言,只要不觸犯法律,那麼人人都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有的照顧了家庭,有的更照顧了社會大眾,一般稱這是正業,有沒有違背良心?有沒有違背道理?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君子的德行無論是在人生的任何一種情境之下,不但要前後一貫的守護自我的慧命,還要行教化,來善良風俗,並且導正人心。有一些人,不信因果,不知生死輪迴之中的有業力會緊緊跟隨,而從事這些行業、屠宰場、魚肉市場、歌舞廳、酒家、情色行業、大、小賭場,這些都是有虧德行的行業,這樣就算這個人說明白了,我們剛才所說的中庸的這一段話,他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後學請問大家他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我們身為白陽子弟的修道人,身在凡家心在聖,雖然也要討生活,但是因為我們知道道理,所以有所為而有所不為,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許多罪業。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那麼什麼是行正呢?我們求得先天一貫大道,是未有天地之先就存在的道,你不修道,道也在,如果有一天這天與地都沒有了,這道還是在,而仙、佛、神、聖和禽、獸、鬼、妖本質一樣都是靈,差異就在一心之間,從一個人的起信,再來到佛堂發愿求道,從此立命,從今而後以行動前後一貫的直到證道,在這過程中,不離佛堂,不離經典,不離前賢,再學、修、講、辦、行中,不斷的磨練,而這並不是跟某某前人、某某點傳師、某某前賢修辦道,而是要認理歸真,以覺修行。師尊說:「覺者佛也。」所以不悟不覺就是眾生。上天慈悲,以種種法門引發大眾能發心,一旦能發菩提心,所要行的就是菩薩行。在末後的修行人要怎麼行菩薩行?有沒有簡單的方法來入門呢?這裡整理佛仙慈訓的六個菩薩行的入門方法。

一.               快渡人:現在天時緊急,眾生徬徨在苦海中流浪生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渡人。佛偈云:「千生萬劫得此身,須知前生種來因,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身。」

二.               立清口:清口可以健康身體,了斷因果。修道人不清口,本性難以清淨,孽緣難斷,行功德就有洩漏,良心不現,怎麼能登堂入室?所以清口愿為修道人進階的重要過程。

三.               代天宣:天不言、地不語,人能贊天地之化育,人代天宣化,人能宏道,人能挽化狂瀾,所以道中要有人才,要有講師。

四.               設佛堂:佛堂是法船,是三曹普渡的辦事處,也是佛子們接受教育,改脾氣去毛病,學做人,學禮節的改良場。

五.               去開荒:做為上帝的使者,不惜艱難,遠入他鄉,散播道德種子,培育佛子,以普化眾生。

六.               錢財施:人人都可以做,不拘多少,誠貴在心,趁機而行,效力最快,是消冤孽的捷徑。

  

  後學與大家一同研究三清四正,希望能拋磚引玉,使自性能得到發揚,也讓修辦道人員可以找到依靠及方向,其中內容引用本古聖賢之言,及仙佛慈訓法句,如果有引用不當的地方請仙佛聖賢慈悲原諒,請諸位前賢指正。

台長: 後學
人氣(7,683)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淺談三清四正 |
此分類上一篇:淺談三清四正……言正

jen
不知是否可請問格主?

末後一着昔未言
名人在處說一翻
愚夫識得還鄉路
生來死去見當前

在下疑惑這四句偈語的涵義.可否勞煩善知識,為疑惑的在下我解答?
又…修道者如何可以了脫生死‧脫離六道輪迴?
2010-04-08 22:21:15
版主回應
  現在道門甚多,不能說他都是法船,然而雖說不是法船,大約是個道門,都是教人學好,所以有參禪打坐的,有誦經唸佛的,也有拿刀弄槍的,也有持法唸咒的,種種名目,多極了。
  總而言之,不外邪正兩途,俗云:『轆轤把,絞三絞,那個門裏都可跑,找著正門成佛祖,找不著正門空煩惱』,但看各人之眼力及福澤何如耳!所以孔聖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010-04-10 09:26:10
(悄悄話)
2012-04-30 20:12: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